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435节

  “若是取消宵禁,这钱有的赚。”他们身后也有人道。

  这句话深得人心,大伙纷纷觉的,只要取消宵禁,这一年八万四,真不多。

  很快,第二张牌照又开始,中间毛信和周虎等几个托在里面做搅屎棍,时不时抬一下。

  当价格再次涨到八十四万时,人群出现短暂的安静。

  就在所有人想达成某种默契时。

  “八十五万。”搅屎棍毛信再次举手。

  反正皇帝说了,后面没人跟也没事,到时皇帝让毛信、周虎几个人一起弄一家,带兄弟们赚钱。

  毛信突然出价超出第一张,四周又是哗然,纷纷看向他。

  “看什么看,拍一张少一张,后面只会越来越贵。”毛信叫道。

  众人一听,好像有道理哦?

  “八十六万。”刚刚说没的赚的中年男子,急吼吼在毛信身后举手。

  “八十六万一千。”

  接着现场又叫了几轮,最后定价八十八万四千两。

  之后就好像被毛信说中了,一张比一张高,九十万,九十一万四千,九十三万六千。

  倒数第二张拍到九十五,最后一张直接拍到一百万。

  全部拍完震惊四方,所有人都没想到,越到后面会越贵。

  在毛信出价之前,大伙都以为越到后面会越便宜。

  第一个拍下是徐景昌家里自已人,他也是乐的合不拢嘴,感觉血赚。

  十张拍完之后,有人立马就问:“京师以后永不更改了吗?始终在十张执照?”

  果然,四周马上安静下来,大伙都注视着徐景昌。

  徐景昌气定神闲,因为这都是陛下安排好的托和套路。

  “京师几年内是不会增加的,按朝廷的办法,以后用人口来衡量。”

  “洪熙元年十二月,按户部统计,京师城内人口,约五十余万,加上附近几县,有七十多万。”

  “以后府城内每增加五万人,加一张牌照。”

  “妥当。”提问的人点头到。

  四周众商人也纷纷点头,感觉这样按人口计不错。

  马上又有人提问:“京师以外的执照,何时拍卖?起价几何?”

  现场商人有全国各地来的,果然大伙又再次关注起来。

  此时京师人口是全国最多,巅峰期接近七十万,不过朱高煦把大量军户和卫军调离,所以减少了很多。

  大伙先到京师来,无疑是想吃这块最大的蛋糕,现在大蛋糕吃不上,还可以吃小蛋糕。

  “我正要说呢。”徐景昌大声道:“大伙不要只看着京师,京师以外,全国各地,都有执照,具体何时拍卖,起价几何,大伙可以去各省打听,都会有公告通传天下。”

  “这门生意不看门市,掌柜们到哪都能发财。”

  哈哈哈,四周一片笑声,都觉的有理。

  笑声刚停,众商人还在议论,又有人大声道:“听说朝廷还要征税,这税为几何?如何定价?”

  “按面积大小,和姑娘人数来定。”徐景昌道:“假设你占地十亩,有两百个姑娘。”

  “每亩月收税一千两,一个姑娘月收税十两,总计月税三千两。”

  地方面积和姑娘人数,通常代表着奢华程度和规模。

  这样收税也无可厚非。

  有人觉的税高,有人觉的还能接受。

  但这会明朝高档的红楼,进去之后,喝个酒吃个饭,开支还是挺大的,平均要支出二三十两。

  而一月十两,平均到每天也就三钱,真的不算贵。

  “是不是拿到执照,就可以扩建改建?”

  “每十个人一亩地,一百个人十亩地,不能超出这面积。”

  “以前那些私小勾栏怎么办?还有人在家里就这么干,价格还低,这不影响咱们吗?”

  “全部查抄,凡举报者,有重赏。”徐景昌道:“除了官发执照,民间不得再有私立,欢迎大伙举报,一旦查实,有重赏。”

  现场很多人都在提问,绝大部份都是朱高煦安排的托,等于把所有事情,后果隐患都解释一遍,让大伙安心。

  最后有人问:“朝廷要取消宵禁,这是真的吗?”

  “陛下和群臣正在商讨此事,如无意外,今年当可决定。”随着徐景昌最后的声音,人群中有人大叫:“陛下圣明,万岁。”

  “万岁。”现场希希落落的叫了几声,但大伙心情还是很好,都很高兴。

  无论是不是干这行的,朝廷如果取消宵禁,对商人们,是最有利的。

  五月底的某天,在散朝后,朱高煦召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大理寺正卿、锦衣卫指挥使到华盖殿。

  几人进去之后,发现皇帝的内阁秘书也都陆续进来了,并且没有和以前一样,进来后就坐下批折奏。

  “都坐。”朱高煦挥手,示意众人坐下。

  众人也不客气,和新皇帝相处了一年多,也知道皇帝比较随和,各自找了位置坐下。

  朱高煦不动声色看着,他在华盖殿放了张巨大的长桌,这些人也泾渭分明,分坐两边。

  六部尚书在左,然后是左右都御史,大理寺正卿,而黄淮、胡广、胡俨、金幼孜、杨溥等内阁秘书,自觉的坐在右边,锦衣卫指挥使毛信看了看,坐在黄淮这边最后位置。

  等他们坐好后,朱高煦便道:“夏部堂,你先说说这次税改之后,朝廷在京师收税,为几何?”

  众人顿时凝神听去。

第460章 露出獠牙的皇帝

  皇帝要税改,他们当然知道,但这件事操作的另有其人,现场大部份人都没参与,听说主要是户部和锦衣卫在干。

  夏原吉这时来劲了,马上站起身,声音也无比宏亮。

  “按陛下区分,全国主要分四种税:农业税、房产税、商业税,海关税。”

  “京师有农业税和商业税、房产税三种。”

  “京师目前共有粮田一百二十八万亩。”

  此时南京城大概四十万亩大小,但很多勋贵在城外有田,包括在应天府八县中其他县也有田,这些按人来计,人在京师当京官的,就算在京师的税收中。

  “朕打断下。”朱高煦突然想到什么。

  夏原吉愣了下,也没出声,等着他。

  “朕现在只有粮田一万亩,除了皇庄的一万亩田,其他皇庄官田全都赏赐分封出去,等新的‘大明田地证’做好,全国粮田都有归属,这事就尘埃落定。”

  皇帝是告诉他们,自己以身作则,只留了一万亩田,以后也没有田分封给新的藩王和子女们。

  “按陛下的税制,所有粮田都要收税,百姓五亩以下免税。”

  “按年产两石计,全年可收税三十八万石。”

  众大臣纷纷震憾。

  这是大明有京师以来,第一次在京师能收到这么多税粮。

  以前京师的田基本都勋贵拥有,要么就是藩王官员,要么就是官田,包括学田等等,根本收不到什么税。

  “前段时间,由锦衣卫和户部联合勘查,京师大小商铺需纳税的,统计为两千一百六十二家。”

  夏原吉这时抬头看了下众人:“堵当和红楼不在其中。”

  “全年当收税为十五万七千六百十八两。”

  这里面的纳税大户,都是卖丝绸绒布,高档酒楼、白糖精盐等赚大钱的商铺。

  像有些铁匠铺,肉铺等,收税极少。

  反正就是越赚钱的商铺,收税越多。

  这粮税和商税也没多少,众大臣听着也不以为然。

  但转过头想想,这只是应天府一个城,全大明所有城府加县都收起来呢?

  “另有红楼税,分两种,一是牌照费。”

  夏原吉道,陛下月初举行了拍卖,十个牌照,合计拍了九百四十二万两。

  “啊”全场这下齐齐惊呼。

  有些官员之前都无精打采的,大概感觉自己身为朝廷高官,在谈商贾的那种蝇营狗苟的下作事,非常不理解。

  现在突然听到这笔银子,所有人都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当然,这是十年的使用费,折合每年也就九十多万。”

  “重要的是税收。”夏原吉笑道:“暂时各个拍到牌照的,都已经向户部文艺司上报了规模和大小。”

  “初步测算。”

  “十个牌照,每年少三十万两税银。”

  “那在这块,朝廷在京师,年收入可达一百多万两。”

  夏原吉现在说的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按陛下这么推--广下去,如果整个大明各承宣布政使司都能干好这件事,加上商业税,那全国年收入---。”

  “如果再加上海贸关税,啧啧,这可不得了。”

  夏原吉兴奋无比,这下终于有钱了。

  朱高煦洋洋得意:“这只是暂估,具体能收多少,收个几年就能清清楚楚,当务之急,还是要加快立法,推广,只要各地都能收上税来,朝廷就有钱。”

  “朝廷有钱,就能放心办事,还能给各位大臣们多发奖金。”

  诸大臣听到最后一句话,都情不自禁的笑了。

  “宋礼。”朱高煦突然道。

首节 上一节 435/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