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525节

  “挖了没有?”周国文喜道。

  “还没有,这不是等大人来看嘛。”

  “快挖几株上来,切开看看。”

  刘传仁立刻安排人手,挖了几株上来,然后用刀轻轻一切,顿时粘粘的汁液流到案板上。

  周国文和他同时伸手,沾了沾,往嘴里一放。

  一股浓浓的香甜味道,瞬息直入脑海。

  “好甜。”

  “糖份可以吧。”

  “哈哈哈,成了,成了,传仁你立功了,哈哈哈。”周国文手舞足蹈,兴奋不已。

  “托陛下鸿福,应该没问题了。”刘传仁也笑道。

  这可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因为之前,大明在占据中亚这边的国家后,主要的白糖都是从马六甲那边,用船运到印渡,然后上岸,走水路或陆路,再与西亚和欧洲各国交易。

  明朝的白糖在这里相当欢迎,但运输不便。

  而且甘蔗适合热带,亚热带,中亚天气干潮,白天和夜晚温差极大,有时达到二三十度。

  但明朝还必须得这么干,因为明军占据这些地方后,为了巩固统治,经常几年不对附近动手,然后以通商名义先稳住四周,白糖就是他们通商的利器。

  这让明朝运输白糖的船,终年不绝,来往频繁,消耗也比较大。

  现在甜菜出来后,可以在当地大量种植,并开设糖厂。

  “周大人对开厂有什么想法?”刘传仁这时道。

  周国文想了下:“马上要打仗了,把抓来的人圈养起来,专门种植和制糖,以防泻露甜糖制糖的方法和新品种,至少要让我大明,先赚到几年再说。”

  刘传仁点头,深以为然:“只有这个办法,先建个种植基地和厂区,全封闭管理。”

  “严防新品种外泻,更不能让外界知道制糖的方法。”

  这几年各国都想知道大明怎么制出白糖的,而大明在洪熙五年后,朱高煦决定拍卖国营公司时,很多民间都已经学会制白糖,制白糖术已经逐步传到中西亚,甚至欧洲。

  但受限甘蔗的生长环境,欧洲他们也没办法大批量生产。

  这就是为什么葡萄牙西班牙等,后来为什么要到大员和印尼等地开设种植基地。

  周国文这边只要控制好新甜菜品种不外泻,至少还能保障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白糖领先技术。

  而封闭管理,用俘虏来干这事,是最好的保密手段。

  从试验园回去,周国文就找到总督陈文,向他陈述了甜菜的重要程度。

  陈文立刻道:“你需要多少地方,多少人?”

  周国文道:“打算先在喀布尔以东划一片种植场地,大概要一万亩。”

  “然后在边上靠喀布尔河附近,建工厂,需要五百亩。”

  “约要两千成年青壮和部份妇人,还有他们的生活区和住房,大概又有五百亩。”

  “如果成功,明年再扩建二十万亩。”

  陈文当场答应,并调派人手和工匠给他。

  他们将先圈一万一千亩田出来,并且对土地要求不是很高,然后筑以五米高围墙,城墙每百米设六米高塔楼,配望远镜,哨兵,全封闭管理甜菜田和加工厂。

  守卫全部用明军,干活的全部用抓来的人。

  陈文最后道:“我已经和瞿总兵商量好,并和沙哈鲁约定,明天开春,先攻黑羊王朝,你要的人手,只会多,不会少。”

  “可让瞿总兵多抓些活的青壮,以后推广扩种甜菜,需要大量的人手。”

  陈文笑道:“物以稀为贵,咱们在这边,也要控制产量,主要以销售到欧洲为主。”

  “周巡抚应该估计个产量,咱们准备好适种的面积。”

  周国文想了想:“先弄个二十万亩再说。”

  当天他和陈文决定,前两年先弄二十万亩,然后看市场反应,既要保证对欧洲的供应,又得保证高价和利润,接着便飞报京师朱高煦处。

  洪熙十六年(1422)五月,朱高煦来到教育科技部科技司。

  今天现场好多人在,但大部份不是官员。

  洪熙十五年二月,意大利佛洛伦萨共和国授予不论内莱希发明的“壮游吊机的驳船”以3年垄断权,这是历史第一部专利法的先驱。

  在几十年后,到1474年,威尼斯颁布了世界第一部专利法。

  而此刻的大明王朝,还视欧洲为蛮荒脏乱之地。

  这个消息于今年初传回应天府,带回消息的商人得到朝廷两年免税一成的奖励。

  朱高煦这时便着手制定大明,并且是世界第一部专利法。

  他召集了很多教育科技部官员,还有部份重要的工匠,都察院、刑部官员等,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大明第一部专利法试行版出炉。

  然后便在大明日报上,每天连载,传到大明各地。

  大明第一部专利法比较简单,并且用的白话文。

  自从大明日报和学校先后成立,洪熙朝大力推广白话文,在民间非常受欢迎。

  整部专门法不过一万多字,三千字一天,在大明日报连载了五天就结束。

  连载结束之后,各地有各种工匠技术人员申请专利。

  朱高煦将此事划为锦衣卫负责收取,科技司审核,两个部门合作处理,主要还是不想增加新的编制,于是锦衣卫又多了件事,审核专利是否真实。

  今天是京师所在江南省第一批专利获得者的授权仪式,三月初朝廷开始接受申请,经过锦衣卫收取后,报科技司审核,最终从申请的十二人中,批复了四人拥有专利。

  一是新式圆形子弹的发明者,杨远峰。

  杨远峰是最早跟着朱高煦的一批工匠,目前是科技司郎中,官阶正五品。

  这发明当然是朱高煦提醒他的,然后他带着一堆工匠试制,终于研发了圆形子弹,这让燧发枪的射程和威力,更进了一步。

  另一个膛线机的发明者,正是因为膛线机械的发明,所以子弹可以走上舞台。

  还一个是民间的商人,研发了更快的织布机,这让江南一带,布料丝绸产量大大提升。

  最后一个发明了双筒望远镜,同样是民间商人,其实双筒望远镜,朱高煦早就知道,只是还没想到改进,因为皇帝事情太多,他哪顾的着这种小事,没想到被民间商人发明了。

  今天借着机会,朱高煦亲自过来颁奖。

  四人先拜见了皇帝,四周有官员,也有四人家属,还有请来的其他百姓,做为见证。

  朱高煦大声道,这是大明专利法,给你们十年垄断权。

  这十年里,无论是朝廷还是其他人做这些东西,都要给你的专利费。

  当然,在军工方面,因为子弹和膛线都是皇帝提出来,他们研制,可能朝廷给的钱比较少,只会意思意思,朱高煦如此隆重,就是做给天下人看,你们用心发明,朝廷不会亏待你们。

  四人听到后都非常高兴,因为之前大明日报报了意大利的事,意大利只给三年垄断权,大明给了十年,还是大明皇帝够意思。

  其中那十年垄断权的双筒望远镜和织布机,应该能好好赚一笔。

  现场皇帝还颁了专利证书,史官当场记录,之后会发到大明日报,然后传遍天下。

  一整套程序走完,众人谢过皇帝,有人高高兴兴的走了。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杨远峰年纪不小,有六十岁了,跟着朱高煦近二十年,他儿子杨雷目前是广东都指挥司。

  “老杨啊,你头都白了啊。”朱高煦上前亲自扶起他,笑呵呵的道:“这次干的不错,咱大明的枪,越来越厉害了。”

  “托陛下洪福,还是陛下提供的思路,臣只是略尽棉力。”

  “你不用谦虚,没有你们科技司和工匠局的合作,试验,仅靠朕的思路,还是不够。”两人相互谦虚了下。

  杨元峰这时一脸难色道:“陛下划的那个蒸汽机,真的太难了,兄弟们日以继日,功率都是远远不够。”

第563章 大明帝国跨时代的新发明

  原来前几年朱高煦划了个简易的蒸汽机给他们,但朱高煦也不是专家啊,他自己都没见过蒸汽机,只能把蒸汽机活动原理,活塞原理,大概的运行方式和模样画给他们。

  科技司召集很多人,日夜研究,仍无所获,期间做了几个样品,但一直功率不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

  朱高煦又不是专业的,无法给出专业的指导。

  杨元峰有点不好意思,感觉愧对皇帝陛下。

  “你不用急,等咱们橡胶批量能生产还来的及,科技这东西,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咱们还有的是时间。”朱高煦只好安慰他。

  大明的大学虽然已经开始物理和化学,但目前还是最基本的,估计相当于前世小学,初中水平,想进入蒸汽机可能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这几年大明和朱高煦其实非常繁忙,自从橡胶种子被带回大明,朱高煦在大员,马六甲、南洋等各省,大量繁植,十二万种子最终弄出八千多株,也算效果不错,接着就在三地种植,推广,等树苗多了,再往交趾、云南等地种。

  原时空欧洲人载了两千多株,用了四十年扩种,才终结巴西的垄断。

  朱高煦两三年下来,目前各地加起来,不到十万亩,面积还是非常小。

  原时空中国从1969年于云南、广东两地开始种,到1979年,约十年时间,已经种植了550万亩,效率是远远超过朱高煦现在。

  但之后,到2001年,全国种植面积也才900多万亩,进展缓慢,到2011年,达到1600万亩,2019年为2200万亩,尽管如此,种植面积也不过在全世界排第三,天然橡胶产量,为全世界第四,而且每年进口橡胶数量,是自己产量的约三四倍,可见对橡胶的需求量,是非常非常之大的。

  朱高煦现在的大明面积远远超过历史诸朝,所以他的目标是要让橡胶面积成为世界第一,橡胶产量,成为世界第一,现在大明一面积极组织扩种橡胶,包括高丽的济州岛也比较适合,同时一面研究橡胶的各种用途。

  橡胶制品出来后,大明工业化发展,可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朱高煦一面和杨元峰说话,一边来到科技司的一间厂房。

  今天现场有个试验,朱高煦到后,内阁成员和很多军将也早早过来在等着。

  大伙纷纷拜见皇帝陛下,个个脸上露出很有兴趣的表情。

  皇帝每次召集他们到科技司或工匠局,都是肯定有什么新玩意出现,大伙还是比较期待。

  厂房外面东面就是一条河,河边还有一排水力风车,这玩意在工匠局很多,有各种用途,大伙当然都认识。

  “都过来。”朱高煦召集诸臣工到身边,所有人兴致勃勃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弯腰从地上捡起几块小石头,笑道:“不知道有爱卿有没有注意过一些特别的现象,比如--”

  说罢,朱高煦把手中一块石头,扑通,扔进水里。

  水里溅起一个水花,又往四周延出一道波纹。

首节 上一节 525/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