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第154节

  做官嘛。

  不会办实事,还不懂得什么叫做人情世故吗?

  “众卿可有良策。”

  高台上,朱标幽幽问道。

  他似乎也能体谅百官的难处,看着下方不做声的百官,只得无奈点名道:“户部尚书?”

  范敏一脸疾苦出列,无奈道:“太子殿下容禀若,非这几月来,朝廷精简预案,各部节衣缩食,户部甚至都不能足额发放百官粮饷,哪里还有结余筹措粮草。”

  朱标一时哑然,又偏头看向赵本:“各地军屯有多少储备?”

  赵本实诚的摇了摇头。

  “除必备的种粮和生活所需。”

  “朝廷各处军屯粮草大多都运往北方边境戍边。”

  “就算要平南,就算北境真有足够的粮草储备,千里迢迢将粮草南送,算上沿途折损,人吃马嚼的消耗,嗯,朝廷至少要抽掉多一倍的粮草,属实不值当。”

  一个管国家钱粮,一个管军备后勤的都说自己无能为力。

  其他各部就更不用多提了。

  就连朱标自己都“承认”,并深深为之叹息道:“父皇这手先斩后奏,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大明立国不久,南北战事未平,朝野上下哪里不需要钱粮支持,百姓也仍需多加休养生息,更不能加征他们的赋税了。”

  “倘若真的没办法。”

  “这筹粮不力的罪责,孤便一力担了吧。”

  “太子殿下。”

  听闻朱标这阵深沉的感慨和决议,满朝的文武都不由心中一颤。

  和昨日不同。

  朱标今日的担当,属实是说到文武百官的心坎里去了。

  “太子殿下。”

  “老臣有一策,虽不成熟,但,或可一解筹粮之难。”

  在“所有人”都无计可施时。

  出声的依旧还是那位李相国。

  除了杀鸡儆猴,这位今日怕不是想“大杀特杀”一番,证明自己宝刀未老,高调立旗。

  倘若他真能完成这等壮举。

  即便是潜藏在文武百官中,口服心不服,或者根本就不对付的官员,也不能不对他竖起一根大拇指了。

  朱标“眨了眨眼”,似乎在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随即便喜上眉梢的追问道:“韩国公有何良策,不妨直说,即便有所疏漏,文武百官都在,定能相助韩国公,查漏补缺。”

  李善长对上了小朱的目光。

  心中的憋屈无以言表。

  若不是昨天被他那假借醉酒的傻儿子摆了一道,把他坑上了太子的贼船,今天这汪浑水,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趟的。

  一个不好。

  他此生的名望都将付诸东流。

  这坑爹货。

  要不是娶了公主,回去就把他的腿打折了。

  看着一切都照着“剧本”来的韩国公。

  常升也站在百官之中,嘴角微翘。

  老李这人能处。

  有锅他是真的背啊。

第171章 收手吧恩府,求你了

  “大明开国,至今已有十三年矣。”

  “元朝动荡多年,陛下体恤百姓,力图最大限度恢复民生,故而在立国之初便鼓励百姓垦荒,并定下了新垦荒田头三年耕种不收税赋的抚民之策。”

  “不久前更是带着试科举举子亲自下田垦荒,以昭示对农桑之重。”

  “然则除了洪武四年,陛下令制小黄册和户帖时,对举国上下所有耕地进行了一次粗略的统计和清丈外,至今十年,未曾再查。”

  “如今大明的耕地究竟有多少?”

  “每年的赋税应征几何?”

  “全都是根据各省府,县衙上报的鱼鳞图进行对照统计,但其中有无缺漏,有无上下其手,有无以好充次,朝廷根本无从得知。”

  “老臣以为。”

  “时隔多年,这天下的田亩应当好生清丈一遍了,说不定,抄上几家隐匿田亩的大户,陛下令太子殿下筹备的军粮,说不得便全不费工夫了呢。

  当着朝堂百官的面。

  李善长黑着一张老脸,全然不顾及身后百官那逐渐诧异甚至惶恐起来的面孔,一语直指天下士族和乡绅的“蛋糕”。

  就连他老李的门生故吏,在听到老李头直指清丈田亩的算盘时。

  一个个的肝胆都在发颤。

  他们躲闪着朝廷其他官员投来的吃人目光。

  心中暗暗叫苦。

  这还是他们曾经那个八面玲珑,进退有据的授业恩府吗?

  清丈田亩的事儿。

  是他们一届臣子该提的事儿吗?

  且不说结果如何,会不会被朝廷接纳执行,提出这个想法的人,首先就自绝于士林了。

  甭管是满朝文武,还是江南士绅。

  哪个家里没有几百上千亩地,作为子孙后代的基业和生存保障。

  这可是天下读书人和朝廷官员的主要来源。

  一旦全国上下要清丈田亩。

  别说这些官员士绅。

  就连淮西的这帮勋贵们,都有可能跳到他们恩府的对立面。

  要不是他们这些门生故吏因为师徒和知遇之恩的关系,不能和自己的恩府唱对台。

  他们这会都有心跳反了。

  恩府有国公俸禄,还是皇亲国戚,一家吃喝不愁。

  可他们没有啊。

  清丈田亩这种无差别的杀伤,肯定不会因为他们是你擅长的门生故吏就对他们网开一面。

  况且明明应该是当朝皇帝提出的事。

  他们这些官员只需同气连枝,与天下乡绅士族同仇敌忾,阳奉阴违,统一战线,对抗暴政,就算是老朱当朝也得多斟酌斟酌。

  为了一些以别的方法也能调集,筹措的东西。

  相国怎么就昏了头呢?

  ……

  ……

  奉天殿内一片死寂。

  任百官谁都没曾想到,这曾经把持了大明朝政许多年的李相国,为了筹措军粮,竟然出了一招损人不利己的清障田亩策出来。

  即便话已落地。

  许多官员仍无法接受,这是他李善长说出来的话。

  而李善长呢?

  说完之后便直接闭上了双眸。

  宛如桩木。

  就好似刚才那番慷慨激昂,为民请命的话从来就不出自他口。

  还是小朱看着实在冷场,这才在高台上问了一句:“众卿以为如何?”

  听到此问。

  一个李善长的门生旧部便赶紧出来圆场。

  “殿下,臣以为,李大人此言确为老臣谋国之言。”

  “时隔近十年。”

  “百姓休养生息,垦荒无数,确实应当有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清丈。”

  “但是…”

  出列的臣子深深的看了闭目的老李一眼,回转道:“如今朝堂官员稀缺。”

  “清丈田亩之事,又旷日持久。”

  “对于陛下勒令筹备的军粮事宜,实属远水解不了近渴。“

  “故,臣以为,清丈田亩之事,可以暂缓。”

  “请太子殿下明鉴。”

  当说出后半段,感受着来自满朝文武的欣赏目光,这位李相国的门生旧部不由擦了擦额角的汗,心中长舒一口气。

  恩府啊。

首节 上一节 154/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厨王:开局征服徐妙云的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