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第119节

  “¨」国师,那胡商此时在哪里。”

  “他已经走了,坐船离开了,人家喜欢的是大海,海上的宝藏,可用之不尽呢。”

  陆涯道:

  “对于那胡商来说,番薯属于无用之物,对于他们的国家来说,流到外国也无所谓。”

  “但是,那胡商也知道大明所处的东方世界,是一个强大的帝国,所以他们是绝不肯把那些粮食分出来的,这会助长东方世界的强大。”

  “因此,那些西方的统(赵了好)治者,严禁海商把玉米和鸡蛋米的种子,流传出去,一经发现,直接当众绞死。”

  “……”朱元璋感觉自己要抑郁了。

  玉米和鸡蛋米啊。

  对于满朝君臣而言,不啻是秦始皇之于仙丹。

  这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世上还有如此神奇之物,这怎么还吃的下饭,睡得着觉?。

  这时,刘基站出来道:

  “陛下,臣想看看红薯。”

  朱元璋颔首。

  刘基上前,有人取了一个红薯给他。

  刘基道:“国师,那鸡蛋米,有红薯大?”

  “是。”陆涯吹牛皮道:

  “一颗种子种下去,一年能三熟,不畏虫害,一株苗,可产出数十颗如红薯一般的米粒。”

  这……还是米吗?

  刘基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西方世界严禁种子流出,也情有可原。”

  不错,换做是大明,也会如此做。

  “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寻觅此国的位置,一旦得此种,大世之治,也就不久远了。”

  这是刘基的定论。

  “万一他们不给种子呢?”陆涯笑着问。

  “那就灭了他们。”这时,朱棣稚嫩的声音又传出来,声音不大,杀气不小。

  群臣一脸无语弟。

  小小年纪,杀气就这么重。

  幸好他不是太子!.

第123章 朱棣的野心,吞并神罗帝国

  刘基下了定论,李善长也跟着道:

  “陛下,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支船队,远渡重洋,把这玉米和鸡蛋米运回来。”

  陆涯轻笑了一下。

  他如今说出这般话,朝廷若是不下旨开海,消息若是传了出去,天下人都会认为朝廷漠视民众。

  “陛下,臣以为不妥!”这时,兵部尚书陈亮站了出来,禀报道:

  “如今,我大明还没有收复西南和西北,若是再去招惹西方,万一和他们陷入战争泥潭,这……不利于收复河山啊,此外,还有倭寇,这也不得不防!”

  朱元璋陷入沉思。

  陆涯这时道:

  “出海和收复山河,并不矛盾。”

  “徐达八千人就能吃掉阿布达六万人,李文忠一万人打退王保保十三万。”

  “如今,北元已经彻底废了,再没有反扑的机会,收复西北,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至于西南……”陆涯顿了顿,道:

  “更加不足为惧,随便派个五千人,带上罐头,就能收回来了。”

  “……”满朝皆寂。

  好吧,你牛逼!

  陈亮也不说话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

  “是啊,北元王保保主力已灭,我大明北方已定,那李文忠已经在收复西北了,不日就应该会有消息传来。”

  众人沉默。

  眼见出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李善长这时道:“陛下,这出海寻粮食种子,怎么个求法,还是值得商酌。”

  “是寻到那个传闻中的国家,与之建立贸易往来,或者是使其朝贡,还是最后谈崩,发动战争,这都需要有一个详细章程。”

  朱元璋微微颔首:

  “李公说得是,这些事,的确需要商酌。”

  陆涯微笑不语。

  显而易见,接下来的洪武大明723,将会对整个西方世界,虎视眈眈。

  神圣罗马帝国?

  在大明的铁蹄下,瑟瑟发抖吧。

  几千万张冒着绿光的饥饿眼睛,一个个都在咧着嘴,龇着牙,磨刀霍霍。

  朱元璋问道:

  “国师,那西方也晓得我大明的存在吗?”

  “当然晓得啊。”陆涯点头。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和这群人科普一下西方。

  于是,陆涯就把元朝时期,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一详述。

  陆涯道:

  “元世祖在位时,中外交往很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这个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游历我东方世界,包括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荣景况。”

  “并根据游历所得,写出了《马可波罗游记》,全面地向西方人介绍了发达的华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华夏形象展示在西方面前。”

  “如今,这本书已经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

  顿了顿,陆涯认真道: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游记那么简单,它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西方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他们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西方人文的广泛复兴,也让他们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还有一个统一强盛的大帝国。”

  “这激起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于是都想来这里做生意,和我们交往等等。”

  自丝绸之路出现后,中西方第一次有了(cidh)接触交往的机会,唐朝是华夏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文化等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一大批西方的商人来到大唐,见识了东方帝国的强盛。

  但直到13世纪以前,中西交往只停留在以贸易为主的经济联系上,缺乏直接的接触和了解。

  而欧洲对华夏的认识,在13世纪以前,一直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间接接触上。

  他们对华夏的认识和了解非常肤浅。

  因而欧洲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神秘和好奇的心理。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世界进行了夸大甚至神话般的描述,更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

  这又有意或者无意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直接交往。

  从此,中西方之间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新时代开始了。

  马可·波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他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

  此外,他还打开了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掀起了一股东方热、华夏流。

  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

  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群臣认真听着,时不时陷入思考。

  这时,刘基突然问道:

  “怎么会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呢?你不是说,西方现在有一个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吗?既是统一,为何不用同一种文字?”

  众人纷纷点头,这也是他们的疑惑。

  陆涯笑道:

  “他们的那种统一,算不得真正的统一,那种情况,大致相当于春秋战国,虽然都是一个祖先,可大家都各玩各的,也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

  “归根结底,是西方没有出现一个秦始皇,也就没有书同文,车同轨,哪怕成立了神罗帝国,也只是一个类似于联盟的国家。”

  众人恍然!

  原来如此!

  春秋战国那种状态吗?

  如此看来,就没有什么威胁性了。

  都是小国而已。

  拉一派打一派,内部分化他们也就足够了。

首节 上一节 119/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1662,奋斗在路易十四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