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第154节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军队有足够的灵活性,随时进行换防,防止地方军队坐大。”

  朱元璋微微颔首:“是咱考虑不周了。”

  他建立卫所制度,是想让军人当兵又务农,这其实会干扰军队的战斗力。

  还会滋生各种各样的贪腐问题。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陆涯脸色认真了几分:

  “建军初期,可以适当放宽入伍条件,但到了后期,就要加强对军人的政审,这是为了提高军队的素质和地位。”

  “像什么以前那种以罪犯充军的事情不能再有了,这会大大破坏军队的形象。”

  “军队是保家卫国,保护百姓的,怎么能让罪犯去参军呢?大明的军队,必须是神圣的武装力量,不是罪犯收容所,你必须要建立起这个观念。”

  “所以,等到了后期,军人必须是那种家世清白,祖上三代都没有污点的人,尤其是一些军官,等他们退役后,可以直接安排他们到官府机构任职。”

  “这些人,经过了军队的历练,有信仰,身家清白,还有指挥才能,对国家忠诚,让他们去官府任职,也算人尽其用,不浪费人才。”

  “退役?”朱元璋疑惑道:

  “为何还要退役?难道让他们一辈子当兵不好吗?干嘛要退役。”

  陆涯叹了口气:

  “当然不行的,你这样就把那些参军的人禁锢死了,也会拖国家建设的后退,军人退役之后,其实也是可以参与到国家建设上来嘛。”

  “军队可以设一个服役期,一般服役两年左右,特殊情况也可以延期。”

3.7  “什么?两年?”朱元璋顿时奇怪:

  “才服役两年,那帮新兵蛋子会打个鸟的仗?他们敢提刀上马吗?敢见血吗?”

  陆涯微笑:

  “所以,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哦,那继续。”朱元璋道。

  陆涯想了想,于是道:

  “军队在没有仗打的时候,每天的任务,就是训练训练训练,给我往死了练。”

  “夜以继日地进行重复、单调的战技训练,时不时再搞个红蓝对抗,进行实战演练等等。”

  “相信我,只要让军人专心训练,不被其他事干扰,后勤跟上,两年时间,足够练出合格的好兵了,根本不需要担心他们不敢杀人。”

  “这……真管用?”朱元璋问道。

  “管用得很!”陆涯点头:

  “这也是为了防止官兵就此懈怠,有的人不训练了,想偷懒了,想享福了想争权夺利了,有的人说起怪话来了,等等,都当引起重视,时时保持军队常年备战不怠。”

  “往死了练,再加上政治学习(国朝特色),防止宗派山头主义,提高认识,进行忠、义、勇、谋的教育学习,这也是为他们退役之后,转职去官府机构培养人才嘛。”.

第151章 兵器制造局,徐达的震撼,这是神钢?

  “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服从上级的领导,譬如军政分离,不使个人独尊。”

  陆涯缓缓说道:

  “如将来在地方治理上,前线的实行军长制,以利于军事,但必须实行长官联署,即不能军长决定一切,还得有其他长官的副署,而其他长官的派出是由上级部门派来,不得由军长决定。”

  “有了机制,下级还要自觉遵守,反正不能出现如安禄山之流,一人独大的场面。”

  “当然,这种规定也不是死的,有些时候,在突发事件时,允许独行独断,以利军事。”

  “比如你看后果,胜利者是不应受到追究的!”

  “譬如敌人突然打过来,或者出现重大战机,此时与上级无法取得联系,甚至身边商量的人都没有时,就要当机立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长期事务,还是要坚持上级部门的监督。”

  陆涯道:

  “总之,对于军事,归纳总结之后,就是两大观点:一是‘必须坚持上级的领导,服从上级命令,绝不能建立独立王国’,二是要‘发挥主动能动性!’”

  “主动能动性?”朱元璋有些疑惑。

  陆涯解释道:

  “主动能动性,指的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上级的命令不一定合适,此时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发布新的命令。”

  “不过还是要严禁军队里不得出现安禄山,而重八你也不要做宋太宗!”

  安禄山是怎么样的货色大家都知道28。

  而宋太宗怕将领们篡权,对他们防范甚深,将领们只能依他旨意行事,不得越雷池一步。

  譬如他在大将出战时画了“阵图”,须按阵图部署,却没想到战场态势会有变化的,导致将领们束手缚脚,往往打败仗。

  两人商讨完,天色已经黑了,朱元璋厚着脸皮给陆涯要了一箱罐头,这才离开。

  ……

  紫金山。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建设,整个紫金园区,已经焕然一新。

  越来越多的砖瓦房子沿着山脚建起来。

  有人气,许多从前没有的路便被踩了出来,纵横交错,为了防止雨天路滑,人们在这开辟出来的道路上撒上了大大小小的石子。

  于是乎,一种原始的路基便纵横交错的形成了。

  远处,是一片片的暖棚。

  玻璃作坊的烟囱乌烟滚滚。

  人们自发形成的聚落,开始初显雏形。

  一些大宅子也出现了,比如新的学堂,以及一个客栈也拔地而起。

  因为这里有玻璃,有番薯粮种,于是便有拖着骡马而来的商贾,前来大宗求购。

  玻璃开始不只供应京师,人们也开始发现,玻璃的用途,并不只限于暖棚。

  客商来了,就需要歇脚,客栈的生意还不错。

  连一边的酒楼,生意也沾了光,再不只是招待读书人了。

  商人的到来,有一个巨大的好处,他们来自于十里八乡,也有一些远道而来,甚至是自西北的晋商,听说京里出了稀罕物,却又显得谨慎,想要亲自来走走看看。

  即便来了不肯订购,也会盘桓几日。

  许多人凑在一起,交流着天南地北的讯息。

  这些讯息通过客栈的小二,接着开始添油加醋的传播出去。

  矿工和匠人与农户不同。

  农户只需关注于巴掌大的天地,也极少能与外乡人交流,庄子里若是能来外客,那也是极稀罕的事。

  可在这儿,任何话题传播的速度却是最快的。

  即便这些消息,到底掺杂了多少水分,却也只有天知道。

  在这里,也有众多的学童,他们是最没有顾忌的,哪里有吃食,便一窝蜂的会往哪里去钻。

  只有不巧遭遇了来此喝茶的先生时,他们才吓的咋舌,乌泱泱的又一哄而散。

  人们对于孩子,总是容易充斥溺爱。

  尤其是在这里,庄户之间,不必因为水源而大打出手,也不会因为宗族问题而发生矛盾。

  相反,因为在一起做工需要协同,渐渐的,虽是姓氏和籍贯不同,大家也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在这个紫金园区的匠作,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地的流民,老家受了灾,朱元璋就派人把他们带来这里做工,也给工钱。

  若说紫金山还有什么变化,那便是大规模的士绅和地主会坐着车马和轿子来了。

  民以食为天,他们有土地,土地要种植什么,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是他们最关切的事。

  红薯预备着来年开始在各府各县试种,紫金屯田所也已枕戈以待。

  大量进来的新校尉和力士们,开始在农官的教导之下,了解红薯的特性,以及许多种植的技巧。

  可对于京师周边的大户们而言,他们却不必等各州各府试种之后再进行推广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因而,先来考察的,想看看这红薯真实产量多少,这玩意能吃吗?

  吃了能填饱肚子吗?

  叶子能做菜?

  谨慎的大户和士绅们,总是带着天然的狡黠,他们更相信眼见为实。

  因而,紫金山着实热闹了一阵子。

  不过这里的人,对那些老财和土豪们唯一的印象——就是抠。

  妈的,明明有地,来的时候,身边有长随伺候着,在客栈和茶肆里,却是小气得很。

  但好在,整个紫金园区的发展,热火朝天,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最终又转为税收,落尽大明的户部里。

  到得今时今日,大明的财政税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六万亿明钞,可谓是国库丰盈。

  十月过去,冬天也将近了。

  洪武元年十一月,徐达和常遇春、蓝玉、耿炳文等一众武将,也终于回京复命。

  朱元璋一一封赏。

  而到了第二天,老朱就迫不及待,拉着徐达就往江宁兵器制造局。

  此时此刻,这里防守森严,大太监早就坐镇此良久,等朱元璋到了,便连忙迎了出来。

  “前头带路,咱来看看这新兵器打造得如何了。”朱元璋显得心情很好,一看到大太监,便笑着吩咐道。

  大太监看到皇帝心情不错,他自然也是笑脸相迎,连忙回奏道:“奴婢遵旨!”

  大太监转头看着朱元璋背后的徐达,同样笑着行礼:“见过魏国公。”

首节 上一节 154/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1662,奋斗在路易十四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