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第200节

  譬如粮仓,先不必查。

  因为一旦粮仓查出什么问题,极可能引发乱子。

  可这布匹和丝绸,却非要严查不可。

  至于如何查,方法也有了。

  首先,最好不要动用厂(cidh)卫,人们闻厂卫而色变,一旦动用,就知道是动真格的了。

  如此一来,难保不会有人鱼死网破。

  让刑部和都察院先查一查看,都察院和刑部,未必敢所有人都得罪。

  可为了完成宫中交代":?

渝?:'.寒',:?!,?,

的事,定会选一群倒霉鬼出来,先查办这些倒霉鬼。

  从他们入手,先易后难。

  而朝廷最重要的是,要持续保持高压的姿态。

  这样做,暂时可以杜绝有人再上下其手。

  等到时机成熟,朝廷彻底的掌握主动权,方可放出杀招,将所有仓库中的硕鼠们,一网打尽。

  朱元璋看着,竟忍不住发出感慨。

  这章程疏而不漏,每一处都考虑到了。

  朱元璋看着朱标,问道:

  “这章程,都是你自己想的吗?”

  朱标想了想,说道:

  “国师(";,:'去'';:;汉""";字,.'"是q";.".u:!;N)儿臣将其完善。”

  “好,好啊,哈哈哈。”朱元璋更加高兴了。

  朱标这时又道:

  “父皇,国师教给儿臣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就比如观星楼里,很多有趣的实验,以及各种精密的手工仪器,怎么让这各种匠人聚合在一起,群策群力,遇到困难和阻碍,怎么样去解决,先解决哪一个问题,此后再攻克哪一个难关,儿臣都有学习嘞。”

  朱元璋眉毛一挑,微微颔首:

  “不错,标儿,想要办好一件事,说穿了,就是要将人给聚在一起,怎么把事办成。”

  “这不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就成了两个人这样简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自己的心思。”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不同的性格,怎么确保他们能群策群力,而不是各自给彼此造成麻烦,这都是很高的学问,办任何事,其实都是如此。”

  朱标认真点头:

  “父皇说的是,儿臣记下了。”

  朱元璋感概!

  太子长大了。

  越来越开始熟悉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朱元璋看来,那些儒生所教的帝王之术,不过是所谓的阴谋诡计和平衡之术。

  可事实上,朱元璋对此完全不认同。

  帝王之术,是一个领导者做事的方法,作为天下的君主,臣民的父亲,与其挖空心思去谋算每一个臣子,不如将每一个臣子,用在对的位置。

  而后让整个朝堂,拧成一根绳子,去将这国家大事一个个去解决。

  说白了,就是围绕一个核心,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才是光明正大之道。

  只要能做到天下安定,做到百姓们安居乐业,百姓自然会称颂天子圣明。

  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是皇帝身边有图谋不轨之人,他又能制造什么危害?

  历朝历代的明君,何患乱臣贼子啊。

  所谓的野心家和乱臣贼子,但凡敢冒头,皇帝一纸诏书,自有三军听命。

  百姓们更是将其恨之入骨,臣子们恨不得生啖其肉,转瞬之间,便使其灰飞烟灭。

  反观那些自诩自己聪明,耍弄小聪明,成日瞎琢磨着所谓制衡之术的天子,又有几人会有好下场?

  他们所谓的帝王之术,不过是小道,上不得台面,也不得人心,借此而沾沾自喜之人,最终只会自食恶果,死无葬身之地!

  朱元璋想了想,带着考校的语气问道:

  “标儿,现在武器库的军械,都被贪了个干净,若是边镇急缺,而眼下生铁飞涨,各地的生铁俱都告急,你认为该当如何解决?”

  朱标沉吟了片刻,说道:

  “父皇,其实解决的方法,已经在经济学里说得很明白了。”

  “哦?说来听听。”朱元璋虽然也知道一些经济学原理,却不怎么吃得透。

  主要还是他没有深入观察过商业活动。

  朱标却不同。

  这段时间以来,陆涯经常带着他去紫金园区,观察一切,并亲自为他讲解。

  知识理论,加上亲身实践,让朱标对经济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想了想,说道:

  “父皇,其实人们都产生了一个误区,他们总是认为天底下的物产乃是恒定不变的。”

  “这其实也怪不得他们,因为,譬如自打元初时起,朝廷一年所收的丝绸是八十万斤,可到了而今,这朝廷所收上来的丝绸,大致也是这个数目。”

  “正因如此,所以一旦出现了什么灾难,造成了丝的短缺,便可能引发大的问题。”

  朱元璋微微颔首:

  “说下去!”

  朱标便继续道:

  “可是父皇,丝绸若是短缺,便会引发价格的暴涨,而价格暴涨,势必会使无数人乐于生产丝绸,这反而会刺激丝绸的产量。”

  “一旦产量上去,不出数月,丝绸的短缺问题,便会自然而然的解决,而且价格也能降下来。”

  朱标顿了顿,又道: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可能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去生产丝绸,必须得先解决当下的问题。”

  “就如这生铁,现在朝廷急需,怎么办?”

  “儿臣认为,这第一,万万不可直接查封商人,若是查封商人的生铁,固然会解决当下的问题,却会使无数商人朝不保夕,对朝廷失去信任。”

  “一旦朝廷没了公信力,以后谁还愿意去生产铁?大明各地,虽都派遣人镇守各处矿区产铁,可说实话,没有商人的推动,生铁永远无法提高产量。”

  “与此如此,还不如放手让生铁短缺,刺激商人们去提高生铁的产量,等日后产量上来了,大明也不会缺铁用了,还能盘活经济。”

  “第二,就是各处的边镇,若是告急,有敌人来袭,这确实很麻烦,所以就需要节流了。”

  “哪一处边镇最紧缺,便先供应哪一处,哪里不是要害之地,可以暂先缓一缓。事有轻重缓急,可以先抓最主要的,再就是——”

  这世上的事,大抵都是如此。

  解决的问题可能不一样,可方法却可能是一样的,陆涯并不直接教朱标他们具体的知识。

  他教的,是思维方式!

  再就是传授理论知识,再结合现实的观察,来验证所学是否属实,让他们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方式,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帮助巨大.

第179章 那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威力

  朱标足足说了半个小时,而朱元璋细细听着。

  “父皇,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将兵器当作一个整体,因为,兵器包括弓弩,铁炮,刀剑,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呢?”

  “现在生铁不足,先多供应弓弩,火铳也需生铁,操练的时候,损耗也不轻。”

  “可若是鼓励士卒们减轻损耗,对于能减少损耗的各营,可给予一些~钱粮的补助。”

  “当务之急,是先渡过难关。儿臣深信,这生铁的紧缺,也不过是数月工夫,就会慢-慢地缓解……”

  朱元璋微微颔首,觉得自家儿子说得有-道理。

  当然,他依旧有着自己的判断力。

  这时,朱元璋把目光放在陆涯身上,才发现陆涯早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朱元璋:“……”

  场面寂静了半晌,朱元璋才忍不住喊道:

  “国师!”

  陆涯微微睁开眼,打了个哈欠:

  “你们说完了没有,说完我就回去了。”

  朱元璋一脸无奈,只能道:

  “好,那就麻烦国师了。”

  ……

  走出奉天殿的时候,陆涯看了一眼四处的宫殿。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

  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

  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

  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

  而陆涯认为,如今大明最需要的,就是钱!

  需要爱情、友谊和图书的人,往往是自私自利的人,他的一切世界观,都源于自我的需求。

首节 上一节 200/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1662,奋斗在路易十四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