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第230节

  “不像,贼人窝应当不至于如此和谐吧。”

  “走,上前去看看。”宋濂顿了顿,最后咬咬牙下决定,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有回头路吗?

  他率先跨步上前,后头的官员们则一个个地伸长着脖子,这里……似乎已经没有了灾难的痕迹。

  甚至他们在营地外,还看到一群孩子在喜滋滋地玩乐。

  他们对于来自己这帮不速之客,也没有丝毫的警惕,只顾着玩自己的。

  宋濂心里便感觉缓缓地舒了口气。

  这说明这附近还没有出现贼寇。

  再往里,居然看到了一口井。

  这井不知是何时打的,一群妇人正在这里提水。

  他们也只看了宋濂一眼,便各自做自己的事。

  似乎也是将他们当做逃难的难民。

  宋濂忍不住低着头,看了看自己身上。

  他来时确实是簇新的官服。

  还是大红的钦赐斗牛服。

  上头有团龙的图案,下头是官靴。

  乌纱帽来时也戴着的,不过因为山上枝丫多,只好收起来了,翅帽确实不适合在山里戴啊。

  至于钦赐斗牛服,也早已污秽不堪。

  上头的团龙纹理早已不可辨认了。

  大袖子也不知何时被割破。

  看着……确实没有一点官样。

  完全就像一个逃荒的难民。

  身后的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都像是去泥浆里泡过一样,面上俱都是灰头土脸,平时保养得极好的胡须美髯,而今都一坨坨的黏在一起。

  有些尴尬啊。

  宋濂咳嗽一声。

  看来……这里还是大明治下之民,却不知是不是本地的地方官有了善政,居然在这里开辟出了一个世外桃源,此人竟有这等本事?

  我大明,真是藏龙卧虎……

  宋濂心里震撼不已。

  连他都觉得在这个关头,自己也无法在地崩之后迅速的建立秩序,快速地重建居所,安抚人心的同时,对人救助。

  宋濂毕竟是内阁大臣,还是浙东二把手,是真正见过世面的。

  他不是那种只有一张嘴的清流,横竖都能在你身上挑出点刺来。

  正因为是干过实事,方才知道,在地方上想要办成一件事,何其难也。

  就算只是修一条路、搭一条桥,都需花费无数的心力,何况是如此呢?

  佩服!

  宋濂一下子振奋起来。

  他快步上前,见一个汉子提着竹框子迎面而来,他将人拦住:“敢问……”

  宋濂对人很客气。

  可那汉子却是笑了,很是热情地说:

  “逃难来的吧,来这里就对了,现在到处都在附近的乡里搜索呢,四乡八里的人,大抵都在此了,没想到还有你们这些漏网之鱼。”

  “诶,天可怜见,上天不仁,一定很饿了是不是?那儿在放粮,放心,都别怕,来了这儿,有恩公们在,你们……也算活下来了。”

  说着,汉子手指着远处一个棚子:

  “先去填填肚子吧。”

  宋濂胸口有点堵,他有些生气……

  自己堂堂内阁阁老,奉旨前来救灾。

  可这汉子将自己当成什么了?

  街边的乞丐?

  还让自己人等前去领吃的?

  哼!

  宋濂恼怒至极。

  可是……他也真的饿了。

  摸了摸干瘪的肚子,很是难受。

  好吧,民以食为天。

  先填饱肚子再作打算。

  于是一行人,向那汉子所指的方向过去。

  果然,这里已排了长队,好在人们极有秩序,片刻之后,就轮到了宋濂。

  呃……

  宋濂有些尴尬,不知说啥好。

  分派食物的人,直接取了一个饭团,用荷叶一包,塞给宋濂,还不忘嘱咐:

  “吃完了,记得将荷叶丢进那桶子里,等会洗一洗,还要用。”

  宋濂老脸一红,好在他脸上全是污垢。

  倒也看不出什么。

  热腾腾的饭团不大,吃饱是不可能的。

  勉强果腹罢了,这上头还包了一片不知名的绿菜叶子。

  宋濂咬了一口,有点咸。

  他哪里知道,运米来这里,本就十分艰难.

第194章 不准吃闲饭,人人都要做事

  反而盐的价格虽然贵,运送的成本却是少了许多,这米是救命的粮食,在这里的灾民越来越多,多发下去一口。

  到时若是来不及供应,就得有人饿肚子了。

  可盐是好东西啊。

  对于干活的人而言,缺了盐,整个人便没了气力,所以多放盐,少放米。

  三口两口的将饭团吃下。

  兴许是饿了,而且路上的干粮,冰冷僵硬,这饭团居然出奇地香!

  宋濂舔了舔嘴,心想若是里头少放盐些许,再添上一块肉,那便是天下最美味的佳肴。

  宋濂吃完后,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匆匆地上前道:“这里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

  “敢问……”放粮的人,一脸奇怪地看着这个急匆匆的家~伙,有点眼生。

  可又令他-难以想起这是谁。

  毕竟这人怎么看,都像个老-乞丐。

  对上他的目光,宋濂顿时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便挺直了身子,手不自觉地就放在了后腰上去了,端庄得体的道:“内阁大学士宋濂。”

  已经很久没有主动的报过自己的名号了啊。

  毕竟作为万人瞩目的内阁阁老,宋濂已经过了来者通名的层次。

  因此今日说出这些话,怪怪的。

  于是对方上下打量了宋濂一眼,竟然没有太大意外,只是见礼道:

  “原来是宋阁老,失敬、失敬,这里的秩序自然是国师带领我们建立起来,他现在在河堤上加固河堤呢。”

  宋濂便道:

  “赶紧吃,吃完了去找国师。”

  后头的人领了饭团,边狼吞虎咽,边跟在宋濂的后头,边急匆匆地往河堤方向去。

  这一路行去,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吃过了饭团的人,有的躲在棚子里缝补衣物,有的教训得自己不听话的孩子,男人们有的上山伐木去了,有的则上了河堤。

  现在只是暂时性地堵住了决口。

  可要重建家园,就必须得将河堤加固。

  河堤上,胡大山扛起一麻袋子的卵石,然后幽怨地看了一眼陆涯!

  陆涯左右提着两个麻袋,腰间还挂着一个,足足三个。

  胡大山用手肘擦拭着额上的汗,脚步趔趔趄趄,遇到了淤泥,脚有点打滑,腿肚子酸得打抖。

  可陆涯提着三个麻袋的石头,却是如履平地,呼吸均匀得很。

  这让胡大山无比地惊奇,自己身材这么魁梧,扛三个麻袋尚且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可这位国师竟然这么轻松。

  不过胡大山怎么会认输,他咬着牙,反正陆涯抗多少,自己就扛多少,不能让国师看扁了自己。

  另一边,一个老者正坐在那儿,手上拿着竹片,一面提笔计数。

  等陆涯和胡大山背着麻袋上了河堤的时候,老者看了胡大山一眼,在他的竹片上,记录下了十八个正字。

  而陆涯……好吧,一个竹片已经记不下了,足足三十多个正。

  厉害啊,老者简直惊呆了。

首节 上一节 230/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1662,奋斗在路易十四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