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27节

  洪武十四年十月又宣布“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海禁可以算是明朝的一个祖制。

  朱元璋对“海外贸易”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一次“禁海”无法体现他对此事的重视,还要一次次的“鞭尸”。

  从唐朝开始,华夏就同周边各国有大量的海上贸易,而负责海上贸易的机构就是市舶司。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分别于洪武三年和洪武七年,两次裁撤市舶司。

  这是在告诉世人,朱元璋海禁的决心。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又一次下令,严禁沿海的居民与周边的诸国人员往来,这是朱元璋对海外贸易的第一次“鞭尸”。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在之前严禁本国人员与外国人员往来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新的命令,严禁外国人进入本国,这是朱元璋的第二次“鞭尸”。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下令,禁止民间买卖国外的物品,这又是一次“鞭尸”。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死前的头一年,又一次下令禁止通番,这是朱元璋最后一次对海外贸易进行“鞭尸”。

  为了防止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犯,朱元璋决定以“海禁”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朱元璋看来,海外贸易对于明朝的经济起不到什么重要的作用。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农耕经济的重视自然远远大于海外贸易的心态就推动了他采取“海禁”这种一刀切的方式。

  朱元璋看向两个朱棣。

  这是祖训!

  “皇上,大明疆域不仅仅是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

  萧然解释。

  “看不见的?”朱元璋没想过,要是想过就不会海禁了,“听你这意思,这件事应该也是利大于弊的吧!”

  “是,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朱元璋来了兴趣了,“你和咱说说,要是真的好,咱现在就解除海禁,还鼓励海上贸易。”

  “下西洋,使大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船队展示了大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开拓了海外贸易,下西洋为大明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大明国内的手工业生产,大明更加富裕,促进经济发展。”

  “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大明朝对外界的了解。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永乐时期大明万邦来朝,是当时最强国家,没有之一。”

  “老爷子永乐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朱元璋抓住这个重点。

  “是,永乐盛世,在大明之前能称盛世的只有大唐的开元盛世。”

  朱元璋脸上露出兴奋神情。

第59章朱棣准备的礼物!震惊朱元璋!

  盛世的含金量,朱元璋很清楚。

  称为盛世的时代差不多都有几个共同点。

  统一政权稳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民生安定。

  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军事力量要强大,边境要稳定。

  这种时期其实并不多。

  “老四!可以的!永乐盛世!”朱元璋越想越满意,“之前咱还记得你说永乐大典了,这又是什么?”

  “永乐大典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也是永乐盛世重要组成部分。”

  《永乐大典》作为华夏古代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类书,其价值不可估量,是无价之宝。即便是现存的残卷,对华夏古代的文学、医学、语言、地理等方面也堪称丰富的宝藏。

  “永乐大典!”朱元璋对这个也感兴趣,“下次能不能带来咱看看?”

  萧然是没有永乐大典,看向朱棣。

  “下次一定带来。”朱棣也连忙表示。

  “老四,你抱着的是什么?”朱元璋看到朱棣手里的盒子了。

  “这是给老爷子给皇上准备的礼物。”萧然笑着说道。

  “礼物!”朱元璋站起来,“那...咱得看看!”

  朱标和小朱棣也好奇凑过来,想看看朱棣准备什么礼物。

  朱棣打开盒子,看到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

  看到红薯和土豆,朱元璋几人是一脸问号。

  朱元璋拿起土豆,“这是何物?咱好像没见过?是不是药?”

  朱元璋想到了千年人参类似东西。

  “皇上,这是土豆,不是药,是一种粮食。”萧然解释。

  另一边的朱标也好奇拿起红薯,“这个呢?看起来和土豆有点像,也是粮食吗?”

  “这个是红薯,也是粮食。”萧然说道。

  “小兔崽子,带一个土豆给咱作甚?”朱元璋仔细看了看,没有发现土豆有什么特别的。

  具体的朱棣也不知道,看向萧然。

  只能是萧然解释。

  “皇上,土豆亩产可达3500斤。”

  “啥?”朱元璋瞪大眼睛,双手捧着土豆,“咱没有听错?”

  马皇后朱标几人也是一脸不可思议。

  实在有点骇人听闻了。

  刷新朱元璋马皇后几人的认知了。

  有点太吓人了!

  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

  夏麦秋粟合起来还是2石。

  亩产2石汉量3.2石,比元代的3.036石增产5.4%,合今市制亩产300斤。

  差不多翻了十二倍。

  也就是说之前养一个人的土地,种土豆可以养活十二个人。

  朱元璋如获至宝,捧着土豆,生怕弄坏了土豆。

  “好东西!真的好东西!”朱元璋稀罕的不行。

  “有土豆,以后大明粮食问题基本上不再是问题了。”朱标又惊又喜。

  “是啊!大明百姓也不用饿肚子了。”朱元璋直勾勾看着土豆,对于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非凡。

  朝廷的税收也是会翻倍的。

  只要土豆推广下去,大明国库也会跟着富裕起来。

  “这个礼物可不得了!”马皇后接过朱元璋手里的土豆。

  “红薯应该也有不同寻常之处吧?”朱标指了指手里的红薯。

  “这个最差也是亩产4000斤,后世科学种植亩产可达万斤!”

  红薯亩产量一般能达到4000斤左右,但现在市场上推崇的是脱毒红薯育苗,这种产量非常的高。

  根据专家试验田的结果得出结论,至少亩产量提高80%以上。

  一般红薯出现这种产量比较低,而脱毒红薯每亩地产量至少在5500斤,最高亩产量能达到9000多斤。

  萧然轻飘飘的一句话,朱元璋被震惊的外焦里嫩。

  红薯产量比土豆还吓人。

  朱元璋连忙接过朱标手里的土豆,呼吸急促,“这玩意真的亩产万斤?”

  “大明可能达不到,但是五六千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朱元璋眼睛一下就亮了。

第60章永乐大帝第二个庙号!

  朱元璋一手土豆,一手红薯,“咱已经看到了洪武盛世了!”

  马皇后和朱标都笑了。

  “先生,产量这么高,味道如何?”马皇后询问。

  “娘娘,你可以尝尝,红薯,土豆吃法很多,常见的就是烧,煮,蒸,炒,炸....这些都可以,我觉得味道还是不错的。”

  “今年来不及了,来年咱要在大明种上。”产量这么高,味道差一点朱元璋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比起味道不好,肯定比饿死人强的。

  不远处来了几个官员,王景宏走过来,“皇上,六部的大人求见,有事禀告。”

  “重八,你先去处理。”马皇后起身说道。

  “萧然,你别走,咱还有事情和你说。”朱元璋拉着萧然,生怕萧然跑了。

  朱标很会来事,先过去接见官员了。

  “皇上,我哪怕走了,也会再回来的。”

  朱元璋摇摇头,“不行,你在皇宫等咱,等一下咱还要找你!”

  萧然点点头,“好!”

首节 上一节 27/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