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29节

  “这确实有点长!”赵匡胤心里也羡慕的不行。

  “真是好人不长命...”赵光义来了一句。

  “你这叫什么话?”皇太极不乐意,“你自己短命,你还见不得到长寿啊!”

  “没有什么好羡慕的!”杨坚撇撇嘴,“大唐老李家在位时间也长的李隆基,看看他后期,玄烨后期也不怎么样。”

  李世民一脸无语,“说大清说的好好的,你扯大唐干什么?”

  杨坚耸耸肩,“就事论事,我不是针对大唐,长寿的皇帝,后期都容易出事,晚节不保!”

  “这个倒是,汉武帝晚年也糊涂。”窝阔台看了看刘彻。

  “咱执政也30年了,比起康熙要短点,但是也超过大部分皇帝了。”朱元璋继续说道:“咱不仅仅是治国,打天下就用了15年。”

  “你后期也不怎么样。”努尔哈赤阴阳怪气说道:“有一说一,你家老四明明是最合适的继承人,非得选朱允炆。”

  “话糙理不糙,要是直接选Judy继位,哪有什么靖难之役,靖难之役也是你留下的隐患。”赵光义看向朱元璋说道。

  “咱也有咱的考虑,只能说咱低估允炆了,这种事情现在说就是马后炮,没意义。”朱元璋觉得赵光义说的有道理,但是不承认错。

  皇帝知错改错,但是不认错。

  朱棣赞同,但是不敢说,现在说朱元璋不是,不是明智之举。

  “国师你继续!”嬴政也不去纠结寿命这个问题了。

  听天由命了,这种事情没办法。

  萧然点点头:

  最鼎盛时期不在雍正年间。

  虽然雍正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他只是相当于一个种田的人,插秧的人,管理的人,收割水稻的人则是乾隆。

  他只是一个做饼的人,吃饼的人是乾隆。

  也就是说,雍正只是开拓了一个方向,虽然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由于他执政的时间太短,因此,他在执政的时候,“康乾盛世”最辉煌的时期并没有到来。

  “康乾盛世”最辉煌的时期,出现在乾隆早中期。

  这一种情况,让人很容易认可乾隆的作用,看不见雍正的作用。

  “那也应该是雍乾盛世,把玄烨踢出去。”窝阔台说道。

  “这是其中一方面原因。”萧然解释。

  窝阔台点点头不再是说话了。

  这件事原因很多,各方面原因之后的结果。

  雍正得位争议太大影响了其历史判断。

  雍正的得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皇帝得位中,最扑朔迷离的。

  正因为扑朔迷离,所以对他怀疑的人非常多。

  很多人都觉得,雍正并不应该获得皇位,他是篡位。

  实际上,如果真的是篡位,或许还没有人说什么。

  比如李世民,就是通过篡位上位的。

  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很好,连司马光这样的史学家还为他开脱。

  但雍正上位因为不确定,这就成了人们的兴奋点。

  人们一说到雍正,关心的都是他如何上位的问题,是他该不该当皇帝的问题。

  而他本身励精图治的那些东西,反而退到了背后。

  退到了背后,因而就影响了人们对他政绩的判断。

  乾隆对雍正的否定降低了其历史地位。

  乾隆上台以后,由于为了证明自己得位的正当性,就说自己是康熙选定的,而雍正当皇帝,也是康熙先看上了他乾隆,才希望通过雍正传给自己。

  同时,乾隆在政治上否定了雍正的很多举措。

  比如雍正给他选定张廷玉、鄂尔泰等辅政大臣,他却极力打击。

  比如雍正对曾和自己争夺过皇位的兄弟,给予了打击。

  乾隆上台后,立刻就给他们平了反。

  可以说,乾隆对雍正政治上的否定,极大地降低了雍正的历史地位,使雍正的历史影响力变得很低。

  雍正皇帝一上台,就宣布清理国库亏空,颁布“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断了那些靠贪腐发财的官员们的财路。

  重创了古代读书士子们的尊严,欠国库银子的该杀杀该抄家的抄家,该关的关。

  而雍正的儿子乾隆一上台就马上解除这些禁令,弄得雍正里外不是人。

  雍正皇帝登基得罪了王公大臣,政策得罪了官员和著书立传的读书人。

  使得在有清一代,关于雍正的迷案最多。

  诸如“得位不正”、“逼死母妃”、“淫乱后宫”、“儿子是汉人”。

  甚至连死都放过,“吕四娘行刺”、“金头下葬”等等,都是那些人给雍正皇帝泼的脏水。

  雍正十三年给乾隆留下的是稳定朝局、没有边患、外加三千万两银子的摊子。

  有资料说,乾隆干了六十三年给嘉庆皇帝留下了白莲教起义、边疆危机和一千万两银子的国库。

  相比起雍正皇帝留下的家产,乾隆就差的太多了。

  “啧啧啧!”窝阔台摇摇头,“所以说,这些读书人不能得罪啊!”

  “这一点大明的皇帝深有感触。”皇太极附和道。

  得罪读书人的朱厚照和对读书人友好的朱佑樘完全是两个极端。

  “连政哥都没有幸免。”刘邦摇摇头说道:“焚书坑儒,苛政这些也被骂了两千多年。”

  “大秦的史书是大汉修的,老刘你不给政哥一个合理解释吗?”努尔哈赤故意带节奏。

  “你这叫什么话?”刘邦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历朝历代不都这样吗?”赵光义说道:“为了自己的合法性,难免要抹黑一下前朝的,哪怕是大唐也一样。”

  李世民一阵无语,“你们大宋都不需要,你们屈辱已经不需要了。”

  “我们可没有抹黑,你们的屈辱史也就比满清强一点了。”窝阔台也越来越喜欢带节奏了。

  大宋和大清都感觉被冒犯了。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嬴政打断几人的互撕。

  “这个也不算是盛世,为什么还有这种说法。”李世民看向萧然,“谁说这是盛世的?”

  萧然想了想:

  “康熙可能是最早提出清朝来到‘盛世’的皇帝。”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下旨: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此后在康熙的起居注里,‘盛世’一词被反复提及。”

  “雍正登基后,他对‘盛世’持保留看法,这可能跟他接手的一个烂摊子有很大关系。”

  “康熙晚年官场黑暗、吏治腐败,大清国库只有区区800万两银子。”

  “当乾隆登基后,‘盛世’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官方史书中。”

  “有人统计,‘盛世’一词在康熙五十六年的《万寿盛典初集》出现73次,在乾隆三年的《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出现52次,在乾隆五十年的《钦定千叟宴诗》出现39次,在乾隆五十七年的《八旬万寿盛典》出现62次。”

  “啧啧啧!”赵匡胤摇摇头,“这样自卖自夸的,也是独一份啊!”

  “确实不多见!”朱元璋也是很鄙夷这种做法的。

  “怪不得满清后面自大,这是有原因的。”李世民几人对满清这种行为很鄙夷的。

  统治者提多了,群臣们自然拍马屁。

  最先戳穿虚假盛世的是英国使者乔治·马戛尔尼,他在乾隆后期出访华夏,在日记中他写道: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看到大清的落后

  其中,常见的多是“恭逢盛世”、“盛世丰年”之类的陈词滥调。

  如《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所收,胤禛在雍正六年的谕旨中,即有“当此太平盛世”之句。

  甚至到了晚清,已是内忧外患,清朝皇室也依旧处处以“盛世”自居。

  听到最后一句,其他人脸上鄙夷是丝毫不加掩饰了。

  努尔哈赤皇太极玄烨胤禛几人也觉得有些挂不住。

  乾隆之前这样想还算是正常,后期还这样就有点过分了。

  “不肖子孙,不肖子孙啊!”努尔哈赤揉了揉眉心。

  既有皇帝称当朝为“盛世”在先,臣子们当然争相效仿。

  尤其嘉庆年间后,清人追念王朝的过往“荣光”,更是大赞盛世。

  嘉靖十三年进士姚莹曾言:

  “本朝康熙、乾隆之间,天下富庶,教化洽隆,岂异域殊方所能仿佛者?”

  编写《海国图志》的魏源也说:

  “国家极盛于乾隆之六十余年,版舆生齿倍雍正,四夷宾服逾康熙。”

  这些人对“康乾盛世”的推崇,可谓溢于言表。

  “康乾盛世”最早具有讽刺意味

  清朝灭亡后,近代学者对清朝皇帝自称的“盛世”多有批判。

  即使肯定清朝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也仅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称为“清朝的盛世”或“清室盛世”,视之为清朝最昌盛的时期,而未曾将其放在整个华夏历史长河中予以褒赞。

首节 上一节 429/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