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64节

  “都一样!”萧然尴尬一笑。

  “老四看起来不错。”朱元璋看向朱棣,“年轻很多,气色越来越好了。”

第215章朱元璋降临豹房,朱厚照的无奈之举!

  “是,那边比较悠闲。”朱棣也感觉到了。

  生活条件好了,有志同道合的人聊天,整个人也越来越惬意。

  “那就好!”马皇后看到朱棣这样,也由衷高兴。

  “娘,你的身体情况没问题了吧!”朱棣想到之前的事情,马皇后身体一直不好。

  “挺好的,没事!”马皇后笑着说道:“痊愈了,现在没有问题,很好。”

  “胖虎,最近你有其他计划吗?”朱元璋拍了拍萧然肩膀。

  “没有,之前跟在三叔去三国了,昨天才处理完。”

  朱元璋略微思索,“三叔,是汉太祖?”

  “是啊!”萧然点点头。

  “大明也没有剩下几个皇帝了,有空的先把大明问题解决一下吧!”朱棣提议。

  “到谁来着?”萧然都忘记了。

  “最后一个是朱佑樘...”朱元璋提醒。

  萧然整天跑平行世界,都快忘记了。

  “下一个就是朱厚照的武德一朝了。”萧然想了想说道。

  “是啊!这个孩子,虽然有点熊,但是还是不错的,是个不错的孩子。”朱元璋也是认可朱厚照的。

  “好,我们这两天就过去吧!”萧然也答应了。

  “挺好的人,被黑的挺惨!”朱棣在现代闲来无事也看史书,主要是大明的。

  “可能和他没有子嗣有关系,没有后人,黑起来也无所忌惮了。”朱元璋也了解了一些。

  另一边马皇后安庆公主带着两个小公主去另一边了。

  “没有子嗣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朱厚熜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萧然也说了一点。

  “朱厚熜这个混账东西!”朱棣现在对朱厚熜还是有怨恨的。

  改庙号这个事,朱棣记一辈子。

  辛辛苦苦一辈子立人设,被朱厚熜毁了,肯定是受不了的。

  “主要还是文官集团吧!”朱元璋想到这些文官集团,就想杀人。

  眼神的杀意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来。

  “是,一方面还是因为朱佑樘!”萧然说道。

  “这和朱佑樘有什么关系?”朱棣不太理解。

  “有的,”萧然说道。

  明孝宗朱祐樘的名声非常好,历代史学家们都对他有极高的评价。

  朱祐樘被称为“最完美的皇帝”,但是问题就出在“完美”上了。

  朱祐樘他的“完美”是有缺陷的,他只能说是文官或者儒家眼中最完美的皇帝。

  无论是执政,还是性格都非常符合儒家的评判标准。

  反观朱厚照,他虽然尚武,但却不崇文,他的很多行为在儒家或者文官眼中就是不可理喻、荒唐至极的。

  父子两人的反差太大,文官又不喜欢朱厚照的性格,而史书又为文官所写,他们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还有就是朱厚熜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下一任皇帝都是上一任皇帝的儿子,两任皇帝之间是有感情基础的。

  因此下一任皇帝命史官整理上一任皇帝的生平事迹时,大多会手下留情。

  但是朱厚照不一样,他的继承者是他的堂弟。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可言。

  相反他需要借助抹黑朱厚照,来证明自己继承帝位的合法性。这朱厚照被抹黑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今朝修前朝的史书。

  《明史》便是清朝人所修,历时九十余年才修改完成,要知道清朝一共存在二百多年。

  虽然《明史》被修改的水平很高,但是不得不说有很多刻意抹黑的地方。

  因为他们需要入主中原的理由,因此自成化帝之后,都有刻意抹黑的痕迹。

  其中晚明时期被抹黑的最为严重。

  因为朱厚照他本人极具个性,现在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个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的普通人,毕竟正史和野史对于他的评价都不高。

  虽然他看似行为荒唐,虽然他宠幸宦官,但若仔细了解他,就发现他从未滥杀无辜,即便大臣们对他很无理。

  朱元璋点点头,“朱佑樘算是被处罚了,朱厚熜也被处罚了,满清那些混账东西也要滚出中原,这个账算在文官集团头上。”

  朱元璋这一次过去还是要收拾文官。

  这个事情文官也就彻底崛起了。

  就是从朱佑樘开始,现在已经压不住了。

  朱元璋自然要去帮帮忙。

  

  武德一朝

  朱厚照庙号武宗,年号武德!

  弘治十一年,皇太子朱厚照开始读书,由于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因此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

  但是,没过多久,由于宦官刘瑾、谷大用、马永成等人不愿让皇太子接近儒臣,经常引导其嬉戏游乐、练习骑射、放鹰逐犬,获得了“好骑射”的名声。

  弘治十八年,明孝宗病逝,年仅15岁的朱厚照登上皇位,次年改年号为“正德”。

  即位后,刘瑾、谷大用等八人被分到各处宫禁掌管具体事务。

  正德十二年,曾“北巡”居庸关外,亲自率军赢得了应州之战的胜利。

  正德十五年农历闰八月,南游北返时,路过清江浦,自驾小船在积水池中捕鱼,却舟翻落水,着凉受惊,自此就生起病来。

  正德十六年回北京不久驾崩。

  后世对朱厚照的评价争议很大,毁誉不一,一方面喜好玩乐,且施政不循常制,致使朝纲多有紊乱,甚至被认为是无道昏君。

  另一方面,其在某种程度上追求个性解放,且在朝政大事上不糊涂,能任用不少贤臣良才,大体保持了明朝基业的稳定,亦有作为的一面。

  ......

  正德十二年。

  蒙古小王子叩关来袭。

  朱厚照大为兴奋,火速回京布置亲征。

  其时距土木堡之变不到七十年,朝臣听到“亲征”二字不禁神经过敏。

  于是又是一轮的规劝、教训,甚至威胁,但朱厚照决不愿意放过这次实战机会,终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

  作为惩罚,他不给任何一个文官随驾的荣幸。

  此战中,朱厚照体现出了不凡的军事天赋,首先派少量部队引蛇出洞,牵制住敌军主力部队,再不断增加兵力来消耗敌军的锐气。

  整个战事持续了好几天,最终以小王子败退告终。这场战役使得明帝国北方边境暂时安定了一段时间。

  然而,这样的一场大战,在史书上却只有寥寥数语,究其原因,是由于朱厚照是偷跑出来的,身边没有史官。

  值得一提的是战后发生的事情,朱厚照回到北京后,曾经搞了一次很隆重的回城兼阅兵仪式。

  仪式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到首辅杨廷和,激动地对的老师杨廷和说自己亲手消灭了一个蒙古军官,杨廷和立马跪下去祝贺皇帝取得的成绩。

  然而,不久之后,京城里开始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应州之战失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

  几天后,当东厂汇报此事时,朱厚照沉默了许久,半晌才下诏,自己十天辍朝,表示要休息休息。

  朱厚照就是要用这种消极怠工的方式来报复大臣。

  可是,朱厚照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死后不久,大臣们按照传统编写《武宗实录》时,写下了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这句话虽短却暗藏玄机。

  表面上是在描写双方伤亡情况,但却暗示着应州之战其实是明军失败,同时也暗示了朱厚照是在吹牛,至于他的那句口述,则成了他自我吹嘘的表现。

  其实这是一个常识问题,编书的人似乎忽略了一个数字,那就是交战双方的兵力配置。

  还是这本《武宗实录》,记载了当时双方共约十万人参战,除去预备部队和后勤人员,当天直接参战的应该不少于六万人。

  试想这么多人挤在一起近距离肉搏,而且一直从清晨打到下午,蒙古军怎么可能只有十六人阵亡呢?

  从史书上看,大臣的做法还是很矛盾的。

  其实可以这么理解,朱厚照所说的都是实话,应州大捷也的确是没有掺水的一场大战。

  战后的百官认定了他只是在吹牛却也不乏能人志士,在朝堂之上,与百官争论。

  最后他们达成了共识,大臣在史书上留下的这一笔,似乎让人清楚直白地看到了应州非大捷而乃败退。

  但是那些保皇派,从小受教育,要忠君爱国的人也很有办法,于是史书应州大捷这里的伤亡人数上留下了一笔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看起来是明军败了,其实不然。

  萧然带着朱元璋到了豹房门口,看到豹房朱元璋有点恼火的。

  但是不怪朱厚照。

  “大胆!你们是何人?”

  萧然和朱元璋出现第一时间就被发现了。

  “你们想死不成,这可是皇上的...”

  “让朱厚照那个兔崽子滚出来见咱!”朱元璋打断太监的话。

  豹房里面肯定全部是朱厚照的人。

首节 上一节 464/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