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545节

  这个惩罚比起九族消消乐来说也不算重,但是这样一来,到底是影响了邵宏渊的子孙后代。

  毕竟现在隆兴和议还没有开始,也还算可以挽回。

  赵匡胤也没有动不动就诛九族的爱好。

  子孙三代不得入朝为官的惩罚已经不算轻了。

  毕竟到时候过了那么久,邵宏渊的子孙再想要入仕就难了。

  朝堂上大家都各司其职,守着自己的那块蛋糕,哪里会肯轻易让一个罪臣之子来很一杯羹呢。

  对于这个处罚,赵匡胤觉得满意,张浚也觉得可以,只有邵宏渊,脸色煞白的跪坐在地上,连求饶独不敢。

  处置了邵宏渊,接下来就该张说了。

  对于张说,赵匡胤倒没有怎么为难,只是说道:“张说就换个职位吧,朕觉得典极就不错。”

  张说不敢置信的抬起了头,典极不过是个八品管,甚至职责也不过是掌管礼仪制度。

  不说权利吧,就连油水都捞不到一点!

  毕竟就是一个管礼仪的,谁会给你送礼啊!

  张说心中不满,但是却不敢说,只能唯唯诺诺的答应了,但是从他眼中的不甘来看,显然是不那么容易放弃的。

  赵匡胤倒是没去管他心里的想法,毕竟他只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罢了。

  只听赵匡胤说道:“吴璘可在啊?”

  听到赵匡胤叫自己,吴璘连忙上前一步,“臣,在此。”

  吴璘现在心里直打鼓。

  虽然说他自觉没有做什么危害朝廷的事情,但是万一要是太祖也觉得他们吴家掌握蜀中,权势过大呢?

  只不过还没等吴璘猜透赵匡胤在想什么,就听见赵匡胤说道:“吴挺和吴拱都不错。”

  吴璘简直受宠若惊,连忙行礼到:“太祖谬赞了!”

  赵匡胤也没拐弯抹角的,而是直接说道:“朕让他们和李显宗一起,再次北伐,你可愿意啊?”

  吴璘可太愿意了!

  这可是孩子们的前程!

  而且这次北伐之所以失败,大家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因为邵宏渊,这次北伐的结果如何还真就不好说。

  毕竟他们可是连下两城!

  而这时,又听见赵匡胤说道:“因为国师大人的神仙手段,我们向大汉借了三十万精兵!”

  这话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主战派都要乐傻了,这下他们不但能得到重用,甚至连手底下的士兵也不会少了!

  要是能火力压制,谁会想打游击啊!

  那都是迫不得已!

  吴璘也是一个激灵,连忙上前一步说道:“臣,多谢国师大人!”

  其余人这才反应过来,别管是乐不乐意,都连忙上前说道:“臣等多谢国师大人!”

  萧然则是摆了摆手,“咳,倒也别急着谢我,这借兵,也是要给人家钱的。”

  吴璘连忙说道:“应该的,应该的。”

  借人家的兵当然得给钱了!这是打仗,不是在玩游戏。

第295章宋孝宗的决心,三十万精兵!

  给钱也是应该的,毕竟人家还有损失呢。

  就是...

  “不知道这...要多少钱啊,我们可付得起?”史浩上前一步说道。

  史浩本就是主和一派。

  但是他主和却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切切实实的从朝廷的角度来考虑的。

  史浩老成忠厚,学贯经史,所作奏议,持论稳重。

  诸奏疏,皆极言朝廷当量力而行,北伐不可轻易妄举,均为老成谋国之见。

  他也是首言赵鼎、李光无罪,并为岳飞申冤的人。

  史浩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

  刘蕴古是金人派来伪装投降南宋的,别人都没有识破他。

  当时刚巧有万余人应募去北方营田,陈康伯、张焘等都表示赞同让刘蕴古带他们去,史浩却独持异议说:“这一定是奸人来诈降,伎无所使,就借这件事返回金国。”

  他当即召来刘蕴古,问他说:“樊哙想以十万人横行匈奴,议者均以为可斩,今你得一万乌合之众,有什么作为?”

  刘蕴古大惊失色说:“这一万人都是无家可归的,带他们到北方去营田,决不会出什么意外事的。”

  史浩反唇相饥说:“这一万人固然无家,但你的家在何处?”那时刘蕴古家小还留在金国的幽燕之地。

  他自知失言,恐惧而回。

  后来刘蕴古果然私派他的仆人向金密献宋军机,事发而伏诛,众人都称佩史浩的先见。

  在处理军国大事方面,史浩也想有作为。

  但他显然觉得恢复中原,南宋的力量不足,既然没有十分的把握,不如暂时维持偏安一隅的现状。

  金帅完颜亮南侵,吴璘自四川出兵,一举收复秦凤、熙河、永兴三路地区。

  在陕西孤军奋战,虽然连战连捷,但金兵反扑之势却越来越重。

  史浩以为陕西不可守,说动孝宗诏令吴辚放弃陕西重镇德顺军。

  隆兴元年,史浩为相,草拟诏书,勒令吴璘撤退,吴璘只得奉诏退兵。

  当时任川陕宣谕使的虞允文极力反对,并当面向孝宗陈说利害。

  这一年,虞允文入宫回答皇上的提问,说史浩一直主张弃地求和,等到升为右丞相后,就立即实施他的主和政策。

  原来史浩在亲自为孝宗拟定的诏书有这样的词句:“丢弃鸡肋一类没有多大意味的东西,可以消除金人的贪婪之心。”

  虞允文上奏说:“现在有八条理由说明我们可以继续对金作战。”

  孝宗问到弃地问题时,虞允文用朝见时所执手板在地上画,力陈丧失土地的利害。

  孝宗听了后悔说:“史浩误我!”

  于是又下诏令吴璘便宜行事,让吴璘自己决定是进是止,然而为时已晚,吴璘接到前一个诏书,不敢违抗,已开始被迫撤军。

  金兵追击,失去城池掩护的宋军伤亡士兵三万余人,将佐数十人,宋兵大溃败,秦凤、熙河、永兴三路新收复的十三州也又为金人占据。

  然而吴璘却实在难负其咎。

  就在吴璘奉诏退兵的时候,左右劝谏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举所系甚重,奈何退师?”

  吴璘回答“璘岂不知此?顾主上初政,璘握重兵在外,有诏,璘何敢违!”

  貌似平淡的这句话其实极为沉痛。

  这时张浚进升为枢密使,抗战派就在朝中占了优势。

  当时有陈康伯为左相,史浩为右相,朝中的秦桧党人都已被驱逐。

  所以,应该说朝廷的主流意见都是恢复中原,但是,怎么恢复?

  是立刻挥师北伐还是暂时韬光养晦?朝中大臣各执其见,争论经年。

  其中张浚、王十朋、胡铨、虞允文、陈俊卿、王大宝等人主张立即北伐,史浩、陈康伯等主守。

  张浚急图恢复,屡次上奏,欲取山东。

  史浩肯定张浚“大仇未复,决意用兵”的忠义之心,但坚决反对急于用兵的主张,张浚奏请御驾亲征,史浩则向孝宗陈述三条理由以阻止:

  一曰:下诏亲征,则无故招致敌兵,何以应付?

  二曰,若以巡边犒师之名,去岁曾有一次,州县供奉甚臣,朝廷自用缗线一千四百万,国库无以负担;

  三曰,若为移跸,则无行宫,陛下自行,万一有一骑冲突,行都骚动,如何是好?

  可见史浩当时反对是经过深思的。

  史浩主张的是:先加强长江防线,整顿士卒,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伺机而动。

  史浩曾上奏说:“先作好充分准备,这才是良策。”

  “不要听目光短浅谋士的话,兴没有经过训练的军队去作战,这些没有良好素质的军队,到敌人离去时就来论赏邀功,到敌人来进攻时就丢弃武器逃得无影无踪了,这样做恢复可能实现吗?”

  此所谓取快于一时,而含冤万世。

  他还上书道:“靖康之祸,谁不痛心疾首?悼二帝之蒙尘,悲六宫之远没,确应枕戈待旦,思报大耻,然陛下初立,应以自治先行,方可图远。

  如今内乏谋臣,外无良将,贸动干戈以攻大敌,谁能保其必胜?如能侥幸获胜,自当痛快;若然不胜,则重辱社稷,以资外侮,后果那堪设想!”

  史浩觉得不能侥幸获胜,非到有把握时才能进攻。

  不能说史浩的观点是错误的,只能说此人比较谨慎罢了。

  这也是赵昚没有因为他主和,就直接弃之不用的原因。

  史浩对赵昚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了,甚至当年立太子的时候,还是史浩扶持的呢。

  所以史浩会在这个时候注意到钱财的问题实在是太正常不过来。

  经史浩这么一说,赵昚也有点担心起来。

  “是啊,太祖,他们要多少银两?”

  赵匡胤看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三十万精兵,你说呢?”

  赵昚没有说话,默默的想着要多少钱。

  这时,张浚小声说道:“陛下,那可是三十万精兵啊!”

  赵昚一想,是啊!那可是三十万精兵,精兵!花点钱也值当啊!

  只要能收复中原,别说花点钱,把钱都花了也不是不行啊!

首节 上一节 545/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