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37节

  他重返京师刚三个月,就将神策军分为左右两厢,同时以窦文场和霍仙鸣为监神策军左、右厢兵马使,开启了宦官分典禁军的先河。

  神策军自李适重返长安以后,驻扎在京师四周和宫苑之内,成为比羽林军、龙武军更加重要的中央禁军和精锐机动武装部队。

  李世民倒是并没有对李适重用宦官一事表达什么看法,毕竟他爹不也是亲近宦官么。

  而等到萧然说李适开始大肆敛财的时候,李世民有些惊讶的说道:“他不是向来勤俭节约吗?”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他本来确实是很节俭的,但是自从这之后,李适意识到钱财的重要性,开始改变了态度,他不仅开始喜欢钱财,而且还主动地要求地方向他进贡。”

  “李适还经常派中使宦官直接向政府各衙门以及地方公开索取,称为宣索。”

  李世民皱起眉头,说道:“如此一来,受苦的岂不还是百姓。”

  毕竟表达孝敬的时候,官员们还可能是从自己的库房里面拿出东西来讨好李适。

  可是一旦要的数量太大,或者太频繁,那就只能去搜刮百姓了。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为了满足李适的贪欲,节度使以进奉为名,巧立各种名目,对百姓进行额外的剥削。”

  “宫中还以宦官为使,以低价强买百姓物品,称之为宫市。”

  “一般是用价值一百钱的物品来换取价值几千的物品,他们用破旧的衣服布帛染上红紫色,按照尺寸付给卖主,还要勒索脚价钱。”

  李世民一拍身边的桌子,差点把萧然放在那里的椰子给震掉了,吓得萧然手忙脚乱的给抱住了。

  开玩笑,这要是掉下来,正好砸到他不可言说的位置。

  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失去了某种权利。

  然而李世民却并没有注意到萧然的反应,他愤怒的说道:“这简直就是在强取豪夺!”

  等他说完了好一会,李世民突然发现,萧然竟然一直没说话,于是便疑惑的看了过去。

  之间萧然正在那漫不经心的喝椰子汁呢。

  李世民有些不满的说道:“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在喝。”

  萧然看了他一眼,“刚才你那一巴掌,我差点断子绝孙。”

  李世民看了看桌子和萧然的位置,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然后就转过头,当这件事情没发生过。

  “咳,那什么,他贪财之后呢?”

  萧然放下手中的椰子,说道:“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挺讽刺的,在他登基之初,他可是拒绝各地的进献,甚至还将收了李希烈东西的宦官给打了。”

  当时李适派宦官往淮西给节度使李希烈颁赐旌节。此人回京后,李适得知,李希烈不仅送了他七百匹缣、二百斤黄茗,还送了他骏马和奴婢。

  李适大怒,将其杖责六十以后又处以流刑。

  此事传出京城,那些奉使出京还没有回来的,都悄悄地把礼品扔到山谷之中,没有收到礼品的就再不敢乱来了.

第435章李世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其实说起来,萧然还有点可惜那些礼品。

  能送给李适的东西,那当然都是好东西了,丢掉也太可惜了,直接拿回去多好,真是浪费。

  而这件事情,和他后来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反差。

  萧然说道:“其实从旁观者的角度,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在经历了造反之后,李适被迫逃离京都,当时手底下的将士造反,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宦官,所以对宦官加以重用。”

  “因为给士兵的赏赐太过寒酸,导致士兵们不满意,从而兵变,所以李适开始变得贪财。”

  李世民轻哼一声,“这也不是他搜刮百姓的理由。”

  萧然说道:“其实这个时候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藩镇的事情,在李适统治的时期,他选择了以武削藩,但是却失败了,所以在后期的时候,李适对藩镇多事姑息,使其势力日渐增强。”

  李世民说道:“藩镇的势力过大,早就应该进行削藩了。”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但是之前安史之乱就是一个烂摊子,再加上吐蕃,所以也没有这个机会去削藩。”

  “李适以武削藩不能说是不对,削藩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武力压制,但是当时朝堂上的状况,并不适合这种方法,所以除了一开始的一点胜利之外,就再也没赢过。”

  李世民轻蔑的说道:“不过是受了朝廷恩惠的一群人,竟然还妄想推翻大唐。”

  萧然说道:“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李适在削藩过程中,利用藩镇打藩镇,导致了参与朝廷削藩战役的诸多节度使的不满,后来节度使们更是直接称王。”

  李世民说道:“如果有强大的兵力,和足以领兵的将帅,削藩并不是什么大事。”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不过李适他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无法承受挫折。”

  李适在离开京城时,曾打算逃亡成都,说明他在朱泚反叛以后对自己能否重回京师感到绝望,对能否消灭叛乱的藩镇和长安的朱泚感到前景渺茫。

  如果不是李晟和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的劝阻,他也许会真的远逃四川了。

  更是在回到京师之后,对藩镇由强硬的武力转为姑息。

  由此可见,李适一旦遭受挫折,就会锐气大伤。

  李世民说道:“如此经不起挫折,怎么敢称是皇家子弟,这岂不是就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不堪一击吗?”

  萧然却摇头说道:“其实李适还真的不是没有经历过挫折,作为唐玄宗的长孙,他自然也是跟着逃过命的,也正是因此,他在登基之初的时候,才会励精图治。”

  说到这,萧然突然叹了口气。

  李世民觉得有些好笑,“我都还没有叹气,你叹什么气。”

  萧然说道:“因为李适这个人,他前期明明做出来了一些政绩,但是从他后期的表现来看,他对治国之道似乎并不精通,当然,也有可能是不想管。”

  李世民问道:“这是何出此言?”

  萧然说道:“还记得刚才说的宫市吗?”

  见李世民点头,萧然继续说道:“曾有一名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官以宫市的名义取走,才给了几尺绢,又索要门户钱,把他的驴一起送到宫中。”

  “农夫宁可把那几尺绢给他,结果那宦官不同意,非要他的驴,可是那农夫的家人还靠着它吃饭呢,哪里能就这么给他呢,于是就把那宦官给打了一顿。”

  李世民赞同道:“打得好!”

  萧然却说道:“可是这件事情之后,李适只是罢黜了这个宦官,然后赏赐给了这个农夫十匹绢,却没管宫市的事情。”

  李世民一时无言,“莫非他还赞同不成?”

  萧然耸了耸肩,“这谁知道呢,而且在后来的时候,为了敛财,所以增加了很多的赋税。”

  “在一开始的时候,实行的是杨炎提出的两税法,两税法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赋税压力,可惜后来又增加了茶税等各种税,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李世民问道:“难道李适就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吗?”

  萧然说道:“他应该是知道的,毕竟他在打猎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农民,已经将这些事情给他说过了。”

  李适曾在一个叫辛店的地方打猎时,来到农民赵光奇的家中,李适问:“百姓们生活的高兴吗?”

  赵光奇回答说:“不高兴。”

  李适说:“今年庄稼获得了丰收,你们为什么不高兴呢?”

  赵光奇回答道:“国家的诏令不守信用。前边说的是除两税以外不再有其他徭役,现在除了两税之外的各种强迫收费比两税还要多很多。

  后来又说这是和籴,实际上是对百姓巧取强夺,而且还不给百姓们钱。

  开始时说收百姓的粮食由官府到百姓家中收取,现在却强迫百姓们把粮食送到几百里外的京西行营。

  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人家干农活的牲口被累死了,车也坏了,导致家庭破产,难以维系。

  人们的生活如此愁苦,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国家每次发布的优恤百姓的政策,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圣上深居在防卫森严的皇宫里,哪里会知道这些呢!”

  李世民问道:“那他听了这些之后,就没有对这些制度进行改善吗?”

  萧然冷笑一声,“改了,怎么能没改呢,他下令免除了赵光奇家的赋税和徭役。”

  李世民的眼睛微微睁大,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他就只免除了这一家,却没有对赋税进行改变吗?”

  萧然点了点头,“没错,他本应彻查有关部门的贪官污吏及身边小人的过时,然后细察民情,改革弊端,推行新政,摒弃浮华,却只免除了赵光奇一家的徭役,所以才说他不懂治国之道。”

  说到这,萧然顿了一下,然后说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司马光评价的。”

  李世民说道:“他评价的有道理!身为皇帝,连以小见大的本事都没有吗?”.

第436章李世民很失望,昏庸无能!

  言下之意就是说,李适无非就是不想管罢了。

  毕竟那么多赋税,可是收了不少钱,那个时期的李适,怎么可能把钱往外推呢。

  之所以免除那一家的赋税,也不过是因为人家都说到你面前了,总不能还无动于衷不是。

  李世民突然说道:“他变化这么大,无非是因为兵变,可是他身为皇帝,哪怕兵变逃离,又怎么会没有朝廷官员保护,身边只有宦官呢?”

  “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官员。”萧然说道,“只不过是因为他身边的人,都不可用罢了,毕竟当时的宰相是卢杞,卢杞这人,颇有口才,迎合圣意,嫉妒贤能,党同伐异,反正就是,这人不是什么好人。”

  “杨炎因卢杞相貌丑陋没有见识,与他共同处在宰相位置上,心里很不高兴,便被卢杞诬陷被贬,他憎恶颜真卿的正直言论,令他奉命出使李希烈,最终死于贼手。”

  李世民说道:“这卢杞还真是无法无天了!李适这个蠢货,连一点看人的本事都没有吗?!”

  萧然无奈,“可能确实是没有吧,而且都说了,卢杞这人的口才很好,最会迎合上意,当时被卢杞陷害的人可不少。”

  卢杞心里厌恶严郢,图谋要排挤他。

  适逢朱滔、朱泚弟兄不和睦,朱泚的判官蔡廷玉离间朱滔,朱滔论奏请求杀了他。

  蔡廷玉被贬后,殿中侍御史郑詹派遣下吏监送,蔡廷玉投水而死。

  卢杞因此上奏说:恐怕朱泚要怀疑这事是因为诏旨的缘故,请求三司审讯郑詹;另外御史的所作所为,听从御史大夫的命令,一并下令审查严郢。

  更是在案子还没有审理清楚便奏请杀掉郑詹,贬严郢为驩州刺史。

  萧然说道:“卢杞这人陷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凡是正直的人,他都要想办法让人家贬黜,只有那些温顺的人,才能得到重用。”

  李世民说道:“李适就没有一点察觉吗?”

  萧然摇头,“应该是没有的,毕竟卢杞的手段很高明,他并不会仗着自己的职位和李适的信任,就去参人一本,而是换了一种方法,就比如刘暹。”

  “刘暹为人刚直愤恨邪恶,曾连续掌管数州,廉使都很怕他,卢杞担心刘暹任御史大夫,阻挠自己的意见,赶忙推荐于颀为御史大夫,因为他温顺谄媚容易控制。”

  李世民不满的说道:“那朝堂上岂不都是卢杞说了算了?!”

  萧然点头说道:“其实这么说也没有错,当时李适想要再任命一个宰相,卢杞深恐分割自己的权力,于是利用这个机会声称吏部侍郎关播是儒家学派巨子,温柔敦厚,可以引导风俗习惯进入正轨。”

  “但事实上政府仍握在卢杞一人之手,关播只不过坐在那里点头,不发一言。”

  李世民说道:“这关播也是那种谄媚之人!”

  萧然说道:“谄媚不谄媚是不知道的,但是却是一个胆小的人。”

  有一次,德宗和宰相们从容地讨论国政,关播觉得某一件事不可实施,站起来准备说话,卢杞使出眼神,关播就不敢开口。

首节 上一节 637/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