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05节

  此时,东城和南城布防的情况差不多,除了当值的官军在守城之外,还有上千个民夫,往城上搬运石头。

  那些石头,主要是给城上的抛石机对付敌军攻城时用的,当然,小一点的石头,官军在守城之时,还可以直接徒手举起,向城下砸去。

  东城的兵将和民夫,看到一群高官陪同着赵官家来视察,全体跪伏见礼……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道:“尔等平身,兵将继续守城,民夫继续运石。”

  此时,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皮肤黝黑,身挑高挑,他用一根粗扁担挑着两筐满满的石块。这明显比旁人要重了四五倍,此人走到距离赵官三四丈远外,突然放下担子,面向赵官家跪倒在地……

  赵吉身边的十余名皇城司亲从官近身护卫,立即将赵官家挡在他们的身后,迅速地做出了以防不测遇刺的备战架式。

  而步军统制王禀,也警惕地看向这个举止与众不同的黑大个,也做好应战准备。

  “砰、砰、砰!”那黑大个青年,远远地对着赵官家,连磕了三个响头后,便痛哭流涕起来,高喊道:

  “草民方庚,可算盼来了官家。

  求官家让草民方庚从军吧!

  草民方庚誓杀反贼方腊,以报吾全家四十二口被方腊兄妹灭门之大仇……”

  穿越者赵吉一听到方庚之名,便和自己没穿越之前在史书上见过的这个名字对上了。

  不过,赵吉并没有掉以轻心,也没有阻止已经走到方庚近前,用刀枪对其相指的官兵们。

  赵吉问道:“反贼方腊兄妹,是如何杀你全家四十二口的?方庚你又是如何逃出方腊兄妹的毒手,来到了这杭州城的呢?”

  方庚哭泣着说道:“十月初九,方腊准备起义那天,聚众于其漆园中,被吾父方有常所知。吾父劝阻不果,准备报官……

  反而遭到方腊兄妹领数百乱民围困吾家……

  吾父逼着吾越墙逃脱,去县衙报官……

  方腊和其妹方百花率众,冲入吾家院中,残忍杀死吾全家老幼,共计四十二口后而举事……”

  “呜呜呜……”方庚哽咽地继续说道:“吾曾指天为誓,决心投军,誓杀方腊兄妹及其手下反贼,以此报效国家,还能报被灭门之血海深仇!

  奈何,方腊反贼势如破竹,短短半月之内,连破数座州县,反贼军兵已有六七万众。

  草民方庚跑到杭~州城,想从军报国,并报家仇!

  奈何,此时非募兵之际,故此草民方庚投军无门。只好充当民夫,为守城官军搬运石头……”

  赵吉基本能确定这个方庚所说的是真话,但是,穿越者赵吉决对要做到提起十二分小心,以防面前这个方庚万一是方腊找人伪装成的实则是密谍甚至是刺客,那可怎么办呢?

  赵吉对身边两渐路的官员们,吩咐道:“尽快想办法查明这个方庚的户籍和身份……”

  然后,赵吉又问道:“方庚,你想从军,你都有何本领?”

  方庚答道:“吾少年时,躬耕陇上,便喟然长叹,并立志‘吾能荷七尺锄,独不能运丈二槊乎?大丈夫应随时立功以不朽’。

  故此,草民方庚掷锄于地,还把自家的耕牛给卖了,拿钱买剑,寻访高人拜师,学得一身武艺……”

  “好!”赵吉赞扬道:“方庚,你从小志向远大啊!你先跪在那里,别动啊!”

  赵吉继续让一众兵将,看管好跪在城下空地上的方庚。

  而赵吉却在一众文武官员和亲从官近卫的陪同之下,登上了这东城之上。

  赵吉手扶城垛,左右还有众多官军的保护,他感觉很安全了。

  赵吉俯视着仍然老老实实地跪在城下的方庚,问道:

  “方庚,你想从军,报效国家、报被灭门之仇,杀方腊兄妹那群反贼,对吧?

  那么,朕给你这个机会!

  不过,朕这次带来平乱的官军,皆是能征善战者。

  你若能打赢一两名禁军兵卒,朕就特招你从军入伍!

  你可敢一试否?”

第149章 朕备好战,方腊攻城

  第一百四十八章朕备好战,方腊攻城

  “方庚,你想从军,杀方腊兄妹等反贼,报效国家、报被灭门之仇;

  那么,朕给你这个机会。

  不过,这次朕带来平乱的官军,皆是训练有素者。

  你若能打赢一两名禁军兵卒,朕就特召你从军入伍!

  你可敢一试否?”

  方庚听到赵官家让他跟一名或两名禁军比武,只要能赢了,就可以召他入军入伍。

  这黑小子还是年轻气盛,竟然口出狂言,道:

  “草民方庚,愿与禁军比武。一两名禁军与我较量,怎么能让官家看到草民我的本领来呢?

  可以一起来五六名禁军,同时与我对战。”

  “呵呵!”赵吉听到这黑大个儿方庚那自信的言语,还是挺高兴的。毕竟,在史书之上能记上一笔的方庚,应该是能有些本领的吧?!

  “好!”赵吉命令道:“这东城禁军,下去六人,与方庚,比试一番。”

  王禀亲自挑出六名训练有素的禁军,下了城去……

  赵吉站在城上,向下俯视,问道:“方庚你用什么兵器?”

  方庚跪奏道:“草民不用兵器,只用这条扁担即可。草民用兵器怕一时失手,杀伤了禁军,就不好了。”

  赵吉点头道:“即便如此,朕也让下城的六名与你比武的禁军,皆放下手中刀枪,皆换成棍棒与你比试吧?”

  “草民方庚,谢官家好意。”

  方庚高声道:“与我比试的禁军,不用换成棍棒,就用他们趁手的刀枪即可。

  草民方庚若打不过这六名禁军,那草民习武七年岂不是白学了吗?

  吾又岂能在敌军之中取方腊兄妹首级,以报我那血海深仇呢?

  赵吉看着方庚自信的样子,心里暗道,自信当然好,不过要有真本领,才能有自信的资本啊!否则,就是轻狂了。

  赵吉宣布道:“比武开始。”

  方庚手握那条扁担,面对三名提长枪、三名握着朴刀的禁军,他沉着冷静地站在原地,只是将那条扁斜倚在他的左肩膀处,做着随时应战的准备。

  这六名禁军刚才听到方庚那样蔑视他们的话,都非常生气。

  这岂不是在赵官家面前贬低他们这些禁军吗?

  为了颜面,也要把这黑大个打败啊!

  领头的那名禁军说道:“兄弟们,咱们打这黑大个儿,可别下死手,别把他打死了就行。

  一会儿,我等三人使长枪的,齐刺他的双腿,你等使朴刀者,齐砍他的肩膀和双臂。我等环围住他后,再一齐动手。”

  “好!”那六名禁军商量已毕,立即呈半圆形分散开来,迅速地又合拢,把方庚半包围在其中。

  “杀啊!”

  三条长枪,同时刺向方庚的左右腿,

  三把朴刀,同时挥砍而下,对方庚的双肩和右臂而来……

  始终做着防守准备的方庚,斜举着扁担,双膝微弓,瞪着双眼不敢眨一下。

  他见六名禁军一齐向他攻杀过来,眼看着那无眼的刀枪,就都要招呼在了他的身上时,方庚猛地向后一跃,竟然跳出六七尺远。

  若是立定跳远,跳出六七尺,那倒不算什么,毕竟那是向前跳的。

  而此时,方庚是为了躲避那六名禁军的刀枪攻击,他直接原地干拔向后跳出了五六尺远,便很轻松地躲过了第一波攻击。

  那六名禁军都非常诧异,这黑大个居然反应这么快,突然之间,他还会向后跳得那么远,躲开了刀枪的进攻。

  三条长枪和三把朴刀皆落空,还没等那六名禁军收招;

  突然,方庚猛地向前一跳,来到了第一招皆落空还没有收回招的六名禁军面前。

  方庚咧开嘴,露出白牙,动作异常麻利地横挥扁担……

  “呼”……

  大力挥动的扁担,带起呼啸的风声……

  方庚手里的那条扁担,并没有直奔那六名禁军的身体打去,而只是扫向了他们的兵器……

  “叮叮当铛”……

  横扫过去的这一扁担,快而迅猛,势大力沉,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那六名禁军手里握着的刀枪,全部扫落在地。

  “啊……”那六名禁军都感到,双手被震得发麻,低头一看自己的虎口,皆被震得破口,还流出了鲜血。

  方庚再挥扁担,只是在六名禁军头顶横扫而过……

  然后,方庚收招,拄着扁担,向城上的正看向他这里的赵官家,跪拜道:

  “草民方庚给官家见礼,草民这武艺,可否从军入伍?”

  扶着城垛向下俯视着的赵吉,虽然全程看到了方庚一挑六的比武,但是,这场比武也太快了吧?!

  赵吉根本没看过瘾,原因是没看清楚之前就结束了。

  但是,赵吉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

  虽然方庚的武功招式,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套路,但是,架不住他实用啊!

  穿越者赵吉知道,之所以能在史书上被记上一笔的方庚,不仅是因为其父方有里正、其母、其兄弟、嫂嫂、侄儿等一家四十二口,被方腊携举事造反者给全部屠杀光的原因。

  更是因为,逃过那场灭门浩劫的十九岁方庚,誓死要报仇,后奋然投身官军。

  方庚熟悉当地的地形,还给官军当向导,领韩世忠等官军搜山攻洞,为韩世忠能把躲在山洞里的方腊活捉擒拿住,起了关键的带路作用。

  赵吉俯视着跪在城下的黑大个儿方庚,心里暗想:在正史里,你方庚,在官军平定方腊起义时立了功,被封为承信郎,继承父职,当了里正,并任威坪巡检司摄镇。这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之后,你方庚还参与镇压孙众、倪从庆、蒋秉哲、俞八等农民起义。

  建炎三年,金兵进攻杭~州城时,方庚你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了你的爱国之情。你带领地方武装,居然敢在桐庐牛山与金兀术(即完颜宗弼)所部交战,俘金兀术爱妾……

  赵吉分析着,历史上的方庚领地方武装能与金兀术(即完颜宗弼)所部交战,多数应该类似于游击战吧?!

首节 上一节 105/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