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20节

  “啊!方将军……”陪侍在方七佛身边的百余骑骑兵,看到眼见这震惊的一幕后,吓得急呼。

  不过,方腊匪军再怎么喊,被那威力巨大的八牛弩射中了两支巨箭的方七佛,身上的箭眼处血流如注,他早已气断身亡。

  站在城楼上的赵吉,看到二百余步远的方七佛被射杀而死,非常高兴。

  熟知两宋历史的穿越者赵吉知道,因为他之前在东京汴梁城的事先谋划,调禁军提前入驻在那方腊匪军势在必得的杭~州城内,

  正好来杭州的禁军中有八牛弩,

  所以,以上这些累加在一起,便改变了历史,把这本来不会在杭~州战死的方七佛的命运,给彻底改变了。最终方七佛被八牛弩射杀于杭~州城下。

  赵吉高兴地下旨,道:“待此战之后,朕定会对射杀敌军大将者,论功行赏。”

  此时,守城的宋兵看到,敌军的先锋主将,被八牛弩射杀而死,立即军心大振,士气高涨。

  守城主帅王禀,立即命令道:“我军将士,本将喊一句,尔等齐喊一句。”

  “遵命!”守城宋兵齐声答应道。

  赵吉一看,莫非是朕的名将王禀,想借着方七佛被八牛弩射杀而死之机,以此来动摇方腊匪军的军心,让其投降吗?

  投降不太可能吧?

  毕竟,让这些正在用飞桥强渡护城河的匪军、

  以及少部分匪军已经架起了云梯,正准备往城上爬,

  他们投降的可能性不太大。

  即便方腊匪军想投降,现在也不能放吊桥开城门放他们进来啊!

  那么,朕猜王禀应是想让方腊匪军的溃逃去,便达成了其战术目的了。

  赵吉猜测得没错。

  王禀高喊一句道:“尔等匪军兵将,竖起双耳听清!”

  城上的宋军中,即便是正在弯弓射箭的弓箭手,也都开口齐声跟着主帅王禀,一起跟着齐声高喊……

  “尔等匪军兵将,竖起双耳听清!”

  上千人的齐声高喊,一下子震惊了正在攻城的方腊匪军。

  他们没有停下攻城的动作,但是,他们也真的是太震惊了,南城之上的宋军这是何意啊?

  接着守城主帅王禀高喊一句,临近者有上千人,皆齐声高喊道:

  “大宋天子赵官家御驾亲征,此时正在南城之上……”

  “赵官家指挥八牛弩手,已将尔等匪军先锋大将方七佛,射死于马下!”

  王禀知道,方腊匪军派来的攻城先锋官是方七佛,这还要多亏了站在其身边的新兵方庚告诉他的。

  方庚与方腊和方七佛不仅是同乡,而且往上算几十代,还是同一个老祖宗。

  而方庚之父方有常里正,因担心闹事便阻挠方腊聚集,反被气急败坏的方腊、方百花、方七佛等聚众举事者,给灭门了方有常家四十二口。只有方庚一人得脱……

  此时,一心报仇的黑大个方庚,在向王禀请求出战杀敌时,被告之暂且不能开城门。不过可以将所知敌军先锋官是谁,告知于他。

  故此,王禀从方庚之口,得知了方腊匪军的先锋官就方七佛。

  上千人逐字逐句地学着王禀统制的话,一齐高喊,声音传得很远,在城下那阵地上的方腊匪军,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赵官家指挥八牛弩手,已将尔等匪军先锋大将方七佛,射死于马下!”

  这一喊,方腊匪军的先锋部队,立即惊慌无比,甚至有的人还带着些许的庆幸。

  他们之前被逼着强行用飞桥等渡河用具,强渡护城河时,面对着城上射来的箭矢和飞石,他们本就不堪忍受,根本就不想强攻去白白地送死,

  只不过方七佛太狠了,有逃兵者,那真的往死里弄啊!或射杀之,或派骑兵砍杀之。

  王禀又带领着城上的宋军高喊道:

  “尔等主将方七佛已死,还不速速四散逃命,难道尔等敢犯诛连九族之罪,来攻打当令圣上赵官家所在的这南城吗?”

  此时,方腊所部还剩下近两千人的攻城兵将。

  他们回头看向后望去,果然看不到那将旗之下的先锋官方七佛了,而且负责督战的百余骑骑兵,早已阵角大乱。

  加之在此之前,他们中大多数人,属实也看到了城上的发射了四支如同长枪一般的巨大弩箭,故此,他们相信了城上宋军的喊话。

  此时,先前在渡河以及攻城的方腊匪军,纷纷向后跑去……并没有直接回到的方七佛所率领的那些督战骑兵处,而是向在或是向右落荒而逃……

  南城上面的王禀统制,下达军令,高声道:

  “我军停止对落荒而逃之敌的射杀!”

  “遵令”……

  赵吉看到名将王禀指挥兵将守城战术得当,对于落荒而逃之敌,给留了一线生机。

  这倒不是他有多仁慈,而是赵吉知道,这样做会让后续上来的方腊匪军也看到只当匪军的逃兵是有活下来的机会,能起到瓦解敌方军心的作用。

  而王禀对匪军的逃兵不予射杀,还能节省箭矢和石弹,用于对付方腊匪军的第二波攻城大战。

  王禀高喊道:“守城将士,方腊匪军第二批大军即将杀来,准备战斗。为保护好御驾亲征的官家,尔等应奋勇杀敌,誓死守住南城。”

  宋军守城将士,高声齐呼道:

  “吾等誓死保护好官家,誓与南城共存亡!”

  喊声震耳,士气高涨。

  赵吉一看,王禀如此会调动守城兵将的士气,那朕也不能什么也不做啊!

  赵吉立即高声道:“南城守城将士,打退了方腊匪军攻城先锋军,战后人人皆有封赏……”

  传令官传出赵官家的圣谕后,守城官军顿时士气再一次高涨。

  此时,匪军女元帅方百花,率领三万兵马,赶往离攻城先锋官方七佛所部一百步远时,就已经看到了方七佛身中两支如长枪般的巨型长箭,被穿飞在空中,然后摔落在地。

  而且,骑在战马之上的方百花,已经看到因方七佛阵亡,其部数千人战死,剩下的两千来人,皆已经扔掉手中兵器和攻城器具,落荒而逃。

  方百花大怒道:“宋朝狗贼官兵,竟敢射杀我义军大将方七佛?!

  待本帅率军攻下杭~州城后,活捉狗皇帝赵佶,让尔等攻城兵将,在城内抢掠、放火、纵乐六日!”

  可是,方百花看到,好用攻打其它州县时,百试皆灵的鼓舞义军斗志的方法,在这此时此地,却没有起到振奋军心的一点作用。

  其实,方腊匪军的兵将也不傻,他们也知道,想要攻打下大宋皇帝正好巡幸至杭~州此地,何其难也!

  他们更知道,义军中的方七佛是军中的第一猛将,都被守卫南城的大宋官军给射杀而死,方七佛先锋其部英勇擅战,如今死伤在城下者过半,血流漂杵……

  方七佛所部,当逃兵者,还有二千来人。

  他们知道,方腊所部的义军,是擅于打“顺风战”的,非常不擅于打于打“逆风战”。

  这些跟随义军女元帅方百花出征的兵将们,知道将要强攻下有大宋皇帝御驾督战的杭~州南城之时,他们的心中是极情不愿的;但是,没有办法,义军中对于违抗军令者,都要处以非常残酷的极刑。

  此时,顶盔贯甲、英姿飒爽的方百花,在距离南城三百来步远,便勒马不前了,以防像方七佛那样遭到南城上那八牛弩手的暗算。

  方百花是听闻过大宋禁军之中,有这种最强的八牛弩(即:三弓床弩)。

  可是,她与兄长方腊率军打下东南的数个州县之后,进入兵库之中缴获库存的各式兵器时,那种杀伤力极强的八牛弩,并没有找到一架。

  而且,方百花曾经在义军打下的州城内,派兵把弓弩造箭院里的兵匠们者抓来,询问能否为义军造出八牛弩来。那些被用生死要挟的兵匠们皆言,不会造那种威力极大的八牛弩。

  原因就是,这东南之地的弓弩造箭院,所造兵器是供应给东南地方的厢军。

  大宋朝廷为了防止厢军万一作乱,不能拥有太厉害的大杀器八牛弩,故此东南的厢军不配给八牛弩,东南的弓弩造箭院也不准生产八牛弩。

  久而久之,东南之地的弓弩造箭院里的工匠,也就不会制造八牛弩了。

  其实,东南的厢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朝廷看来,配制一些寻常的弓弩,就可起到维护当地治安,剿灭土匪的作用了,真没有必要像西北军和京城禁军那样配备威力巨大的八牛弩。

  方百花在距离南城三百余步远时,她便不再前行了,开始部署手下的将领率部攻城……

  英姿飒爽的义军女元帅方百花,自幼习武,参与了其兄长方腊的举事起义的全过程,现任义军的兵马大元帅。

  此前,在方腊起义之初,方百花率部在战斗中,歼灭前来平叛的宋将蔡遵所领的厢军五千人马,并占领了青溪……

  她和兄长方腊,率军纵横东南,先后攻下了徽州等多个州县……

  此役,方百花志在必得。

  但是,她也知道,因为那大宋的狗皇帝赵佶,不知道为何突然就御驾亲临杭~州城内了,还带来了禁军万余兵马入驻杭~州城内,这就给义军攻取杭~州城,增加了太多的麻烦。

  不过,之前方百花和兄长圣公方腊、丞相方肥等人商议,虽然那狗皇帝带着禁军入驻了杭~州城,

  但是,如果以近十万大军不惜伤亡地强攻杭~州城,

  还是有可能活捉那大宋的狗皇帝,

  之后,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

  方百花将所部三万兵将,分为十批人马去攻城。每一批三千兵马,再配备渡壕攻城的器具,轮番攻城……

  方百花高声道:“此战,乃关乎我军义生死存亡之战。杭~州城务必攻打下来,在攻城中有退缩不前者,后队斩杀前队。

  若义军有逃兵者,不仅逃兵要处以极刑。

  义军逃兵之家人,皆要遭到连坐之死刑。

  若逃兵已无家人在世,本帅也会派人挖那逃兵家的祖坟,挫骨扬灰!

  速传本帅军令至各部。”

  “遵令!”十名传令官,骑快马传至各部……

  方百花所部的三万名兵将,听到向来言出必行、军令如山的女元帅方百花下达了如此严苛的军令后,心中皆是惧怕万分。

  毕竟,他们能入伙进了方腊所部的‘义军’之中,就是因为方腊的势力到了他们的家乡。

  而且,这些上了方腊‘贼船’的义军兵卒们,还都被登记建册了。其家乡在哪里,家人都有谁,在义军丞相方肥组织手下人,也都登记在册了。

  故此,方百花有能力对不奋力攻城者杀之,对逃军不仅杀其本人还杀其家人甚至挖祖坟……

  方百花所部后将听之色变,虽然心生怨恨,但是却不得不顺从。

  一时之间,方百花所部的第一批冲杀向南城的义军,明显比之前方七佛所部的攻城兵卒,要勇猛而悍不畏生……

  “尔等义军将士听好了!

  传元帅军令:先攻上南城者,官升三级,赏钱百贯!

  有能杀掉狗皇帝赵佶者,官升八级,赏金万两!

  有能活捉狗皇帝赵佶者,不但官升十级,赏金五万两,女元帅方百花还心甘情愿下嫁于此等英雄好汉!”

首节 上一节 120/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