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24节

  毕竟,他们亲眼所见,之前有义军先锋官方七佛攻城时大败,今又有义军女元帅方百花指挥大军九千人攻城,也死伤大半,剩下的四千余人的攻城义军却都当了逃兵……

  他们庆幸女元帅方百花能认清战局,及时鸣金收兵回见圣公,不然他们都担心自己横尸于南城之下。

  方百花所部后队变前队,前队变成队,一边保持着有序的撤退队型,一边防备着守卫南城的大宋禁军,突然放下吊桥,大开城门,冲杀而来……

  赵吉看到方腊匪军中的那个身材窈窕的女元帅,怎么这么快就撤军了呢?

  朕还没有打爽呢!

  赵吉对统制王禀,道:“敌退之时,军心不稳,士气低落,正是派出朕先前安排的左右两路伏兵,从其侧两翼击杀之。王将军,此时可否?”

  赵吉这个兵好者,感觉这时应该是出朕的两张厉害底牌的最佳时机了。不过,朕还是要询问一下一代名将王禀。

  王禀由衷赞佩,道:“官家圣明,此时,正是让两路伏兵左右突袭敌军之最佳战机!”

  赵吉点了一下头,也不跟名将王禀磨叽,毕竟王禀都说了这时是最佳战机了,若磨叽一会再错过了最佳战机,岂不是亏大了。

  赵吉回到城楼之中,看到早已安排于此的八面大鼓和数名鼓手在些。

  赵吉亲自抢过一名鼓手的两个大鼓槌,甩起膀子,敲起大鼓来。

  另外七名鼓手也跟着赵官家一起擂鼓……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之前,赵吉与刘延庆部、杨惟忠部,约定的以城楼之上的鼓声为出兵奇袭方腊匪军的信号……

第165章 韩世忠勇猛过人

  [精修后,本章4600字。]

  第一百六十四章韩世忠勇猛过人

  “咚、咚咚、咚……”鼓声大作。

  南城城楼上,赵官家带着另外七名鼓手敲鼓。

  早已悄悄地接近南城之外一里地远的西北军刘延庆部、杨惟忠部,听到城楼之上鼓声大作,即为出兵奇袭方腊匪军的信号……

  刘延庆部和杨惟忠部,各领五千兵马,分别埋伏在方百花所部撤军必经之路的左右两侧三百余步远的树丛和荒草地等利于隐蔽之处。

  刘延庆骑在枣红战马上,对自己今年已经三十一岁的二儿子刘光世,道:

  “吾父子建功立业之机,就在面前,吾儿稍后当奋勇杀敌,以得官家垂爱,日后必将前途无量。”

  刘光世一副自信满满的必胜样子,道:

  “若想让赵官家垂爱,不仅要击败方腊匪军,若吾能亲手活捉贼首方腊,必然是盖世之功。”

  刘延庆道:“然也。立盖世之功就在吾儿面前,自当把握好。”

  刘光世深以为然地点着头。

  当南城鼓声传至刘延庆所部埋伏之地,他便对手下兵将,高喊一声道:

  “赵官家圣谕:以城楼鼓声为号,我部前军出击,后军压阵、听令而行。

  我西军儿郎,当奋勇杀敌,建立军功,封妻荫子!前军,冲吧!”

  “杀啊!”刘延庆部的前军兵将,埋伏于此,将近一个白天了,人人都憋着一股平叛杀敌、立军功的劲,个个奋勇争先,冲杀向了归途中的方百花两万大军的左后翼……

  刘延庆部西北军的前军,冲杀在最前面的是骑在一匹乌黑战马上的韩世忠。

  身材魁伟的韩世忠骑在乌黑色战马上,冲杀进了撤退之中的方百花军中,他催奔战马,在敌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韩世忠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他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下砍、斜劈、上撩,每一刀落下之后,皆有斩获……

  韩世忠边杀边高喊道:“匪军还不速速扔下兵器跪地受降者,皆将成为本将刀下之下鬼!”

  “杀啊!”跟随在韩世忠身后的百名骑兵,也是如他一样勇猛。

  眨眼之间,偏将韩世忠率领其手下骑兵,已经在方百花所部的侧后方,杀通了一条血路。

  单单韩世忠和他手下的这一百名骑兵,就已经斩杀了敌军上千人……

  而西北军的右路五千大军,由杨惟忠亲自率领冲杀在前,从方百花溃败之部的右后翼追杀而去……

  在杭~州南城城楼之上的赵吉,看到城外四百余步远的西北军左右路大军杀出,给予撤军途中的方百花所部大军,带去沉重的打击。

  赵吉将手里的鼓锤,归还于原本的那个鼓手,让他们继续为西北军冲杀方腊匪军击鼓助威……

  他带领着两个皇子赵楷和赵构,凭栏远望观战。

  此时,禁军统制王禀经赵官家同意,派出五百名禁军骑兵,冲杀出去,追击撤退中的方百花所部后队。

  禁军骑兵与刘延庆所部和杨惟忠所部,形成后面和左右两侧一同追杀敌军之势,进行着协同作战…………

  因为赵吉在此之前,在为童贯所领的西北军左右两部接风时,曾见过偏将韩世忠,他还特意对其留意观察了一番。

  此时,赵吉看到,韩世忠第一个冲杀进敌方万军丛中,却如入无人之境。韩世忠挥刀砍杀敌军兵将,如同切瓜砍菜一般。

  赵吉赞叹道:“韩世忠,真乃‘万人敌’是也!”

  陪侍在赵吉身边的梁师成听到官家之言,他并不知道韩世忠是谁。

  虽然,梁师成也曾陪着赵官家去了杭州运河码头,去迎接西北军来杭,并陪着赵官家接见了西北军中偏将以上的武将。

  但是,今年三十岁的韩世忠,对于位高权重的隐相梁师成这个大宦官来说,其名字和军功,他听都没有听过。

  当时,赵吉接见的西北军中的大大小小的武将,都有百人。梁师成哪里还记得韩世忠这个人呢。

  只不过,这并不影响梁师成拍赵官家的马屁。

  梁师成顺着赵官家手指的远方望去,果然看到了杀入方百花撒退大军中的一员身材魁梧的勇猛武将……

  梁师成心想,那位骑黑色战马的猛将,就是官家赞佩的韩世忠吗?果然是太勇猛了。

  梁师成就是擅于拍马屁,他听到赵官家赞扬了冲杀进匪军中的那员骑在乌骓战马上挥舞着长刀杀敌无数的猛将,立即便盘算着:

  咱家,应该如何奉承好赵官家的喜好呢?

  胖呼呼的梁师成,眨眼之前,便想到了用什么词句来形容韩世忠了。

  他本想为了奉承好赵官家,把官家赞誉的韩世忠,比作英勇无比的西楚霸王项羽……

  可是,梁师成是一个无比精明之人,他每次奉承赵官家的言行之时,都并非张口就来。他所想的奉承官家之词,都要在脑子里面三思,而后才会说出口。

  瞬间,梁师成想到,如果把韩世忠比项羽,那么可能会犯了官家的忌讳。

  因为,项羽再勇猛无比,毕竟他是反暴秦、反始皇帝的反贼首领之一。

  梁师成立即想好了比较恰当的词句,那就用赵官家赞美词语中的‘万人敌’,再加上一些夸张和拍马屁的词语,来赞美奋勇杀敌的韩世忠吧!

  梁师成抱拳对天,高声大喊,道:

  “感谢上天垂爱我泱泱大宋,赐予官家‘万人敌’猛将韩世忠!”

  “呵呵……”赵吉笑了。

  梁师成看到,赵官家听到他的奉承之言后,龙颜大悦,他梁师成也高兴地陪着笑了。

  梁师成好久没有在赵官家面前表现自己了,这次能把大宋皇帝赵官家哄开心了,他的心情特别舒畅。

  梁师成立即给身边的小宦官们,使了一个眼色。

  这些小宦官,皆是梁师成的徒子和徒孙,他们自然明白梁师成的意思。

  梁师成带着一群小宦官们,将刚才的话,又重新喊了一遍。

  “感谢上天垂爱我泱泱大宋,赐予官家‘万人敌’猛将韩世忠。”

  而保护在赵官家身边的皇城司亲从官们,在听到宦官们高喊韩世忠的大名时,他们也远望城外,也看到了,韩世忠冲杀进上万人的敌军之中以一当百、甚至以一当千,果然是英勇无比,颇感自愧不如!

  赵官家身边的亲从官们,也学看宦官们,高喊道:

  “感谢上天垂爱我泱泱大宋,赐于官家‘万人敌’猛将韩世忠。”

  ……

  西北军左路统制刘延庆,在后队指挥并观战,他也看到了自己的偏将韩世忠如此勇猛,便赞佩道:

  “韩世忠之勇猛,亦如其在西北对西夏军一般无二也!

  真乃本将手下第一悍将是也!”

  “哼!”与刘延庆并马而立的刘光世,不服气道:

  “泼韩五,不过有一把蛮力气,加之其不惧生死而已罢了!”

  刘光世又道:“父亲大人,儿子光世,请求出战,莫要让那泼韩五,将军功都抢光了!”

  刘延庆老谋深算地一笑,道:

  “吾儿莫急。韩世忠冲杀在前,杀出了一条血路,不正是为吾儿光世,开辟出一条去擒拿贼首方腊的平坦大路吗?”

  刘光世顿悟道:“父亲大人之意,儿子光世已知。

  此等斩杀敌军兵将之小小军功,吾就让给那泼韩五了。

  等到方腊匪军大败,去对付方腊之时,吾再率部出击?”

  刘延庆乐呵呵地点头,道:“吾儿可教也。”

  刘光世还是心有不甘,叹息道:

  “斩杀方腊匪军兵卒的军功虽小,但恐怕也要让泼韩五一人,给抢去了十之八九吧。”

  刘延庆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道:

  “未见得。为父再派出我军中的一员猛将,便可与韩世忠平分秋色了。”

  刘光世不解地问道:“父亲大人,欲派何人?”

  刘延庆道:“在伐西夏时,屡立战功的王渊。”

  刘延庆高声道:“传令,王渊为先锋,率领五百骑,必须要抢下孤军深入敌阵之中的小校韩世忠的风头。”

  刘光世佩服道:“父亲大人,甚是高明!儿子光世,心悦诚服。”

  刘光世自然是知道王渊在西北军中的厉害。王渊字几道,号方渠,今年四十三岁,熙州狄道县人。

  王渊二十多岁时,应募从军伐西夏,擅长骑射,屡立战功……

  早些年,诸羌入寇犯边之时,王渊曾随老种经略相公,讨伐犯边之羌敌……

首节 上一节 124/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