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3节

  赵吉一看到杨戬的这相貌后,不禁第一印象对他就不太好。

  没穿越之前,赵吉闲暇之时,涉及一些相学书箱时,那上面就说过:

  “鼻如鹰嘴,啄人心髓”!

  赵吉以前看的相书对鹰钩鼻的解释是:鹰钩鼻的人性情虚伪,亲情淡漠,易出卖朋友,还多为反应灵巧,精于钻营,可为利益不择手段……

  当然,赵吉并不完全相信《相书》上的记载,但是,他却很相信正史上的记载。

  在正史上,大宦官杨戬就是一个精于钻营、奸险狡诈、虚伪无情、为利益不择手段的人。

  宋徽宗即位后,非常宠信杨戬,任命他为彰化军节度使,最后官至太傅。大宦官杨戬也是一个奸宦!甚至所作所为,比梁师成还要贪婪无耻。

  大宦官杨戬是个吸民血的巨贪。

  杨戬在巡查监理京东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时,听从胥吏杜公才所献给的敛财之计。

  杨戬让手下幕僚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增加租赋。从汝州开始,慢慢地扩展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搜求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塞的地方,都勒令百姓租佃。

  也就是说杨戬权力能及的地区,把根本不宜耕种的地方,全部官方宣布这是好的耕地,强行租给老百姓,号称“西城所”,并让老百姓必须租种,他好坐收巨额的租金……

  租额确定后,土地虽被河水冲荡,不能耕种,这个黑心且贪婪的大宦官杨戬,依然也不给百姓们减免租额。

  杨戬除了对陆地上的土地动心思,下狠手去搜刮民财外,他还对靠水域讨活计的渔民下了狠手。

  筑山泺,是古时的钜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百姓,在这里依靠捕鱼为生。

  杨戬也按船定租税,有违犯的,就以盗窃罪抓起来。

  一县一般在常赋之外,又增加租钱达十多万缗。按朝廷的规定,当渔民遭到水旱灾害时可免税的,但是,在杨戬所治期间,那是绝对不会给免税的。

  ……

  赵吉思至此处,恨得牙根直痒痒。

  如果,北宋末年四处的农民起义,不仅仅是因为各地的自然灾害频发,如水灾、旱灾、蝗灾、甚至地震,主要还是人祸给闹腾的……

  “杨太傅。”赵吉道:“你还记得是何时朕召你到身边侍候的吗?”

  “咳咳咳……老奴自然记得。咳咳……”杨戬一边剧烈地咳嗽着,一边说道:

  “老奴是在崇宁元年,咳咳咳……从后宫的御花园管事,被调到官家的身边。

  掐指算来,老奴从崇宁元年到如今的宣和二年,已经整整地侍候官家十八年了!咳咳咳……”

  赵吉看着杨戬边咳嗽边后话,他急忙侧过头,并用袍袖挡住了口鼻。

  他心里暗道:“杨戬你不会是得了什么肺部的传染病了吧?特么的,你都快把肺咳出来了。”

  不过,赵吉想问的话,还得继续问完。他又道:

  “这十八年来,朕对杨太傅如何?”

  杨戬再次对赵吉跪拜道:“官家对老奴真的是再造之恩啊!

  老奴承蒙官家宠信整整十八年,而不嫌弃老奴人老、办事不周。

  老奴清楚地记得,崇宁元年,官家任命老奴任知入内内侍省。

  朝廷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建龙德宫,官家不嫌老奴愚笨,还任老奴担任提举官。

  之后,官家封老奴为彰化军节度使,还让老奴去往京东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巡查州县。

  如今,老奴年老无能之际,官家还给老奴加官进爵,封老奴为太傅!”

  “这些,朕都知道!”赵吉突然冷下脸来,道:“说点儿朕不知道的吧!”

  “咳咳咳……老奴……咳咳咳咳……”

  杨戬的咳嗽声更连续而急促了。

  他也非常诧异。

  杨戬在宫中的地位之高,耳目之多,他自然是知道昨夜赵官家一反常态,把之前非常宠信的道士林灵素给捉拿送到大理寺审查其罪……

  杨戬感觉到如今的赵官家的心性,怎么突然之间在一夜之内,大不一样了呢?

  他隐约地感觉到,今日官家对他的问话,好像更有深意。

  此时,杨戬心里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林灵素,被官家猜忌了吗?

  这又会是谁从中挑拔咱家与赵官家的情谊呢?

  难道是梁师成那个老东西在官家面前对咱家使了坏吧?!

  哼,谁敢背后捅咱家的刀子,那么咱家定然后拔出身上的刀子,反捅敢捅咱家者,定让其必死!

第17章 朕要让艮岳盈利,充作军费

  第十七章朕要让艮岳盈利,充作军费

  大宦官杨戬绝对是一个狡诈而心狠的人,他听到赵官家说梁师成对赵官家谈论起了他以往敛财的行径,他是非常心虚的。

  毕竟他敛财所得的一多半,属实早已上交到了赵官家的内库——左藏库。

  但是,还有挺大一部分的收入,他却中饱私囊了。

  “咳咳咳……”杨戬咳得更厉害起来。

  他缓了几口气后,奏禀道:

  “官家,老奴在巡查监理京东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时,鼓励官府出资,对无人耕作之地进行开垦。

  然后,老奴建议官府制定法令,将开垦的数十万亩新地,以廉价的租税,租给无地和少地的民夫们耕种,使得民与官皆得利。”

  赵吉心中暗道:“老杨,你不愧是奸臣啊!

  你特么的,从监查汝州开始,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你建议官府制定的所谓‘官民皆得利’的法令,所标榜的开垦新的良田,就是河道的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塞的地方!

  这些根本不适宜耕种之地,你却勒令百姓必须租佃。

  你却从中坐收巨额的租金!

  然后,逼迫多少良善的百姓走投无路,或流离失所或成为山林盗匪!”

  不过,穿越者赵吉是一个心理老成之人。他心里烦恨透了大宦官杨戬,表面上却不露声色。

  他却道:“杨太傅开开创的‘西城所’制下的开垦荒地给民租种,据说百姓都非常感激你的恩德,还有人给你立‘生祠’呢!”

  赵吉这样说,却是故意讥讽杨戬。据他的原主身体里留下的记忆,这给杨戬立‘生祠’之举,属实发生过。不过,那不是恨透了他的百姓们所立,而是他监查某地时,授意州县的主官给他立的。

  杨戬听到官家的夸赞后,立即心中得意起来,但是,他还是不忘记像以前一样,要拍好赵官家的马屁。

  他故作激动道:“老奴何德何能啊!

  百姓们自发地给老奴立‘生祠’,属实地折杀老奴不浅啊!

  不守,京东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的百姓,天天向东京汴梁城三叩九拜,感怀圣恩,祝官家万寿无疆啊!

  老奴此举,还为官家的左藏库,征收了大量的财款……”

  “呵呵!”赵吉佯装微笑,道:“朕当然是知道杨太傅,在解决朕的财政困难上是一位能臣!

  不然,朕怎么会在这十八年里,一直提携着爱卿为朕办大事呢?”

  杨戬听到了赵吉的表态后,他提到了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老奴谢主隆恩!”杨戬再次叩拜道。

  “砰、砰、砰!“杨戬额头重重地磕在了地面上,响声很大。

  “爱卿平身。”赵吉心里虽然很想早点惩治这个奸宦,但是,他之所以还如此不露声色地表扬着杨戬,是因他觉得这个奸臣敛财的本事真的挺大,暂时还是有些用处的。他还要对这个奸宦进行‘废物利用’。

  而且,赵吉知道,在这皇城内,有一支为数两千人保护皇帝出行的护卫军,都听信杨戬的调遣。

  这还是在六年前,也就是原主宋徽宗的政和四年,杨戬被宋徽宗任命为彰化军节度使后,首倡设立专门保护皇帝出行的护卫军,并得到批准。

  当时,由杨戬亲自选拔护卫军的将领和精壮的兵卒……

  赵吉在没有确定这支由护卫军是对朕忠心,还是对杨戬忠心之前,他绝对不能贸然地像收拾妖道林灵素那样立即收拾杨戬。

  所以,赵吉点到止,更多的是,表现出对杨戬如以往一样地无比信任,还要重用他。

  赵吉开口道:“杨太傅,朕昨夜下了数道圣旨。

  其中,两道圣旨是宣告天下的。

  一道圣旨是,朕让停止修建与皇宫东北角相连的艮岳。

  另一道圣旨是,朕既然都不相信道士所言的能保佑朕广延子嗣的艮岳,那么,朕也自然没有必要劳民伤财地向南方征运花石纲了。

  这两件事儿,你知道吗?”

  杨戬立即恭恭敬敬地回禀,道:“老奴已知晓。

  正是因为这道圣旨是要召告天下的,今早,老奴入宫当值,接替梁大官侍候官家之前,梁大官已经告之老奴了。

  对那道停止征运花石纲的圣旨,老奴真的是由衷地仰感官家的决定真是英明无比,这样可以使江南百姓的负担少了很多啊!

  同时,也能为国库节省巨大的开销。

  官家,圣明啊!

  官家,真是千古名君啊!”

  赵吉故意装出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笑容,对杨戬悠悠地说道:

  “杨太傅,其实朕觉得如今的艮岳,自朕的政和七年兴工,初名叫万岁山,到如今朕的宣和二年早已改名为艮岳了。艮岳修建了几年?”

  “咳咳咳。”杨戬咳嗽了两声后,他立即回答道:“艮岳已经修建了整整三年!”

  赵吉又问道:“那朕的艮岳,一共耗财多少?”

  “呃?!”杨戬心里暗道:“老奴怎么能算得过来修建艮岳,一共花了多少钱呢?”

  不过机智的杨戬回禀道:“修建艮岳的这三年里,耗财无数。这还不算从江南的运来花石纲时所花费的巨额费用呢!

  何况,花石纲中,有艮岳需要的巨型奇石,在运输途中,哪间民宅挡了路,都是要拆毁民宅的;进各地城门时若是无法通过之时,也是要扒城门的。

  去年,要运进京城的那块高四丈的太湖石之时,无法进入京城的南城门,而拆毁掉了一段城墙后,才运进城,又动用了数千役夫,才送到了艮岳。

  因此,老奴觉得官家圣明啊,在艮岳修建得已经可以完工之时,及时地叫停了花石纲的征运!”

  杨戬的所言,居然让赵吉听得感觉这样杨太傅挺像一位忠臣。其实,赵吉是知道杨戬为何能这样说。

  原因就是,杨戬的利益所得并不在花石纲之上。再者,停建艮岳、停止征运花石纲的圣旨已经下达,杨戬这样说还可以奉承赵官家的决策英明……

首节 上一节 13/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