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83节

  不过,小岳云才吮吸了三四口,他便吮吸不到乳~汁了,他又气又委屈地再次哇哇哇大哭起来……

  “哇啊哇!哇哇哇……”

  娇美的刘氏,梨花带雨点,啼哭道:

  “呜呜呜……

  云儿啊,你爹天天就知道白天练武、夜里读书,也不知道赚些钱回家,给为娘买回点肉食,好让为娘多些奶~水来喂养于你……

  呜呜呜……”

  “唉!”站在院中的岳飞长叹一声。

  他自然是听到西厢房内,自己的小娇妻刘氏那么大声的抱怨和啼哭声,可是,他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为了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不勤学苦练武艺,不挑灯夜读仙逝恩师周同留给自己的兵书战策,难道要学邻里货郎游季天天进城走街串巷卖货,赚那每日一二十文铜钱回来吗?

  那还怎么实现自己从军报国、上阵杀敌、乃至指挥千军万马、名留青史的人生理想呢?!

  岳飞无奈地摇摇头,至于家中的农活,只有春种秋收的农忙时,他才下地干活,平日里他属实都是白天练武、夜里读书……

  岳飞感觉有些亏欠家中老小,不过,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都兼顾到,不然就顾此失彼了。

  在此之前,因大宋朝多年之内都没有开武举了,岳飞原本打算武艺学成后,早则明年、迟则后年便去应募从军……

  不过,天大的喜讯来了!

  当岳飞得知了当今赵官家,下诏要在明年增开武举恩科时,他看到了自己从军报国、上阵杀敌、乃至指挥千军万马之志可能实现的捷径。

  而且,只要能走上这条武举捷径,那可比自己从应募从军以自己这较矮的身高去当下等兵卒的起点,要高得太多了!

  明年要增开武举的喜讯,岳飞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娇妻刘氏。

  想到这里的岳飞,要将明年增加武举恩科的好消息,告诉自己的父母。

  岳飞像平常一样,在家时每天早晚都要叩拜父母。

  ……

  当岳飞的父亲岳和、母亲姚氏,听到儿子岳飞带回来的好消息后,自然十分欣喜。

  岳飞的十三岁弟弟岳翻,羡慕地说道:

  “等吾长大后,也要从军跟在五哥身边,上阵杀敌……”

  岳飞手攥着小岳翻的手,嘱托道:

  “明年春,为兄就要参加武举恩科了。

  若能中举,吾将会入军中为将校。

  若不能中举,吾已下定决心,亦应募从军,以实现报国之志。

  总之,明年吾必然要远离家乡数年,家中父母,就全托付给小弟你敬奉了!”

  岳翻拍拍胸脯道:“全包在吾身上……”

  岳母姚氏望着兄友弟恭的场面,大为动容。她共生有六子一女,可惜在岳飞之前所生的四个儿子都早早地夭折了。

  深明大义的岳母,向来是支持天生神力的五子岳飞从小就练武习文的,以备日后从军报国。

  在此之前,即便没有赵官家下诏增开武举恩科,岳母姚氏也多次勉励儿子岳飞学成武功后便去从军报国……

  五十多岁的岳母姚氏,伸出手抚摸着跪在面前的岳飞后背,问道:

  “五郎,可曾忘记为娘曾用锈花针蘸着墨汁,在你背上所刺之字吗?”

  岳飞庄重地答道:“孩儿终生也不敢忘却母亲在吾背上,刺下之四字,乃是:

  ‘尽忠报国’!”

  姚氏感叹道:

  “吾儿五郞,学文习武多年,值此天子圣恩,增开武举,吾儿五郞争取榜上提名,早日从军报国,

  到了那时,

  五朗勉事圣天子,

  勿以父母为念也!”

  忠厚老实的岳父岳和,也说道:

  “家中之事,五郎勿要挂念。农活除了有翻儿帮忙,嫁到邻村高家的你阿姊,也时常让女婿前来帮衬咱家。

  五郎要听你娘亲的话,勿以父母为念,好生从军报国。”

  岳飞叩拜道:“孩儿谨遵父母之命!”

  岳飞拜别父母后,像往日一样,领着其弟岳翻出屋,来到院中习练起武艺来……

  岳飞本来跟娇妻刘氏说完的教岳翻半个时辰的武艺,结果他却教了一个多时辰。

  岳飞见岳翻所学武艺的长进不显著,语重心长地说道:

  “吾弟,亦志在从军。从今往后,定要勤学苦练好武艺,不然,等上了战场,刀箭无眼,恐怕就要白白地送了性命!”

  岳翻却不以为然地一笑,道:

  “小弟我定会像五哥一样练好武艺的。即便是战死沙场,五哥也定会为小弟报仇雪恨的!”

  岳飞陷入片刻的深思,然后说道:“你我弟兄,若是从军报国后,便要顾全大局,不能像刘备为关羽报仇,而导致夷陵之败。

  故此,吾弟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从现在开始勤学苦练好武艺,才能从军报国,上阵杀敌而不被敌所杀!”

  ……

  岳飞教完岳翻武艺后,回到自己娇妻刘氏所住的西厢房时,小岳云已被刘氏哄睡着了。

  岳飞在厨房吃过晚饭后,却没有入内屋,而是像往常一样,在外屋挑灯夜读起了先逝恩师周同留给他的数十卷兵书战策……

  娇美的刘氏披着衣服,走到岳飞的身侧,伸出玉手,拉在岳飞拿着兵书的那只宽厚有力的大手上,低头含羞,道:

  “郎君已有三个月,未亲近奴家了!

  如今,夜已至亥时末。

  云儿,早已熟睡。

  请郎君陪奴家回房,

  莫要再挑灯夜读了!”

  岳飞眉头一皱,抬起一对大小眼,看着身边自己这位身材窈窕、孪峰傲然、面如桃花的小娇妻刘氏,歉意道:

  “吾在参加武举之前,必当养精蓄锐,

  不能为儿女情长所困。

  苦了娘子,

  还望娘子见谅!

  莫要打扰吾读兵书战策!

  娘子,请速速回房,自行去睡吧!”

  “哼!”小娇妻刘氏气得娇哼一声,甩手转身,啼哭着跑回房中。

  她小声嘟囔着,抱怨道:

  “奴家命好苦啊!嫁了个如此薄情郎……”

  “呜呜呜……”

  岳飞苦笑着摇头,挑挑了油灯的灯芯,使其更亮一些,他便独自在灯下,继续专心致志地读起了兵书战策……

  岳飞不好女色,

  并非身体不行!

  而是,他觉得:

  女人,只能影响自己习武出枪的速度和放箭的精准,

  也会影响自己熟读兵书战策的有限时间。

  更何况,岳飞深知天下习武的英雄豪杰,何其多也。

  自己若想在赵官家明年增开的武举恩科中夺魁,又其难也!

  岳飞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抓紧时间备考……

  ……

  如今,大宋天下无数豪杰,听闻增开武举诏令,皆欣喜若狂,积极备考……

  像岳飞一样,积极备考明年武举恩科的习武之人,实在太多了,诸如:

  在河北路相州汤阴县,与岳飞同乡的习武青年王贵;

  在蜀阆州阆中县,以骁勇绝伦而著称的习武青年张宪;

  都在积极备考明年春新开的武举恩科……

  ……

  天子诏令遍传天下,

  明年增开武举恩科。

  今年(宣和二年),在武冈军治所的绥宁县,有一位自幼习武,弓法神奇的十六岁少年,名叫杨再兴。

  杨再兴,年幼丧父,如今,他随母李氏,居住在外婆家中。

  今日,杨再兴听闻了大人们所谈论之事,‘赵官家要在明年增开武举恩科’;

  他也跃跃欲试了起来……

  天子增开武举圣诏,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此时,远在大宋西北的边境线,泾原路通安寨兵马大营中。

  大宋名将泾原路通安寨【兵马监押】曲端(字正甫),他已经接到了赵官家明年要增开武举恩科的诏令,

  要在各路军中从七品以下武将之中,

首节 上一节 183/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