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71节

  “牛爱卿,听文吏读过几页兵书后,有何感悟?”

  牛皋瓮声瓮气地回奏道:

  “俺……微臣也并非全是听文吏所读的;微臣也能看懂官家所著兵书中所画阵图。”

  赵吉微微一笑,说道:“朕在兵书之上,所画阵图有十余种,不知你看懂了个哪个?”

  牛皋立即回奏道:“微臣看懂了那个由十一人为一队,组成的鸳鸯阵。

  此阵法精妙至极啊!

  微臣看官家所画的那鸳鸯阵图,最前为队长,前面一人执长牌、一人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敌军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后面的二人,为狼筅手,执一丈多长的狼筅,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

  若敌军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况且,微臣听文吏所读“鸳鸯阵”下方注释文字,微臣还知道了此次还可以演化为“变鸳鸯阵”!

  微臣实在佩服官家之奇思妙想,当各种兵器分工明确,只要每名士兵精熟自己手中兵器的操作,便可一起配合着,利用整体优势有效杀敌。”

  赵吉微微一笑,道:“尔等切莫死学阵法,要应对敌军之中,要根据地形和敌军列阵,活学活用阵法!”

  三十九名武进士,纷纷遵旨……

  赵吉又道:“此鸳鸯阵法,只是适用在狭窄地形下,对付敌军的部兵最为有效。若对付女真人的铁骑,朕观其还是不行啊!”

  岳飞听到赵官家的话后,他不住地点头。他所担心的,看来赵官家早就预料了。赵官家真是圣明啊!

  赵吉继续说道:“鸳鸯阵法只适用对付敌军步兵,然则,朕与众爱卿制定‘援辽抗金’大战略,朕听闻女真人擅长骑射。

  朕听探子密报:金国有劲军拐子马和铁浮图,皆穿重铠,贯以韦索即皮绳,凡三骑为联,号拐子马。

  拐子马被布置在金军两翼,用以对敌迂回包抄,而后突击。

  金军铁浮图军则是女真重装骑兵,重甲骑士装束得如同铁塔一般。其护甲厚重、攻坚能力强。其与“拐子马”两翼包抄的战术不同,“铁浮图”的任务主要是正面攻坚,堵墙而进,辽军不能当,所至屡胜。

  尔等思考,大宋援辽抗金后,如何对付金国劲军?”

  牛皋不假思索地回奏道:

  “用官家发明设计出来的火炮打金军的骑兵啊!微臣今日在试射场看到那火炮威力巨大,定能轰得金军铁骑人仰马翻。”

  “呵呵……”赵吉微微一笑,说道:“火炮固然能破金国劲军,然则,朕所发明设计的火炮,交于火器制造坊生产,其产出的数量不多。火炮要用到与金军决战之时,作为秘密的压箱底大杀器来用。

  抗金之时,普通战役,还不能过早爆露出大宋军中有如此大杀器。”

  三十九位武进士听到赵官家的解释之后,方才明白,原来赵官家出的问题是先不让用火炮的前提下,如何破金国劲军的铁浮图啊!

  这下,众人皆陷入沉思之中。

  赵吉微笑着看着这次武科举选拔出来的岳飞等三十九名最优秀的武进士,他们都在冥思苦想着。

  其实,穿越者赵吉自然知道,破金军精锐部队拐子马的方法。

  在历史上,若干年后,岳飞由鄂州率军北上,抗击由金兀术统帅的南侵兵马,在郾城战役中,大破金军精锐部队拐子马。

  不过,赵吉并没有直接说出不用火炮去破拐子马的方法,因为他想让这批通过武举选拔出来的未来优秀将领们,都学会自己思考,而不是朕填鸭式地直接教给他们。

  半刻钟过后,岳飞离座,躬身启奏道:“微臣有一计,或许可破金军精锐拐子马。不知当讲否?”

第266章 金使胆敢拦御驾,可知此乃死罪否?

  赵吉微笑着对岳飞说道:“鹏举既然有破金军拐子马和铁浮图之计,速速讲来。”

  岳飞毕竟还没有经过实战,他对自己心中灵光一现的计策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他躬身回奏道:“微臣之计,乃是击金军金军拐子马和铁浮图的‘软肋’!”

  听到此言,牛皋不解地自言自语道:“按官家所述,金军劲旅拐子马其机动灵活,速度飞快,金军劲旅铁浮图而重铠在身,哪有软肋露出来呢?”

  岳飞没有理睬牛皋的质疑,他继续回奏道:

  “微臣所言金军拐子马和铁浮图并非在骑兵身上,乃是马腿是也!”

  此言一说,吴玠、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等很多武进士,才恍然大悟。他们皆在心中思索岳飞所献计策是否行。

  赵吉微笑,看着今年才十八岁的岳飞。他心中暗道:

  “历史上,在郾城大战中,已经人到中年的抗金名将岳飞,正是经过了与金军多次交手,在实战中领略到了金军拐子马和铁浮图的厉害后,痛定思痛,才想到了砍金敌马腿之法,才能大破拐子马和铁浮图。

  如今,在朕的提示之想,岳飞还是想到好小二十年之后他所能想出的破敌妙计啊!”

  赵吉对岳飞说道:“鹏举可详细言说。”

  岳飞恭恭敬敬地遵旨道:

  “微臣遵旨。”

  “臣飞,聆听官家所言,金军劲旅精锐骑兵,无论是拐子马还是铁浮图,皆以每三骑相连。这既然是金军骑兵优点,亦是其弱点。

  臣飞若为军中将领,遇到金军拐子马与铁浮图,必会给手下步下达军令,我军步兵提着麻札刀和斧子,杀入敌阵,不要抬头看,只管砍金军的马腿。

  金军无论是拐子马,或是铁浮图,每三骑皆连在一起,只要我军步兵砍断金敌一匹马马腿,其必跌倒,如此,便会连带着金敌另外两匹战马不能前进。

  此际,我军后续步兵便可冲杀入阵,金敌拐子马与铁浮图必可破之!”

  岳飞慷慨激昂讲完,赵吉微笑着点了点头。

  其他的武进士皱着眉头,小声地议论着:

  “鹏举之计或为可行。然则,带头冲入金军骑兵阵之兵,若贪生怕死而不按主将之令冲入敌阵,此计亦不能成也!”

  岳飞则对身边对他击出之计的质疑者,自信而霸气道:

  “吾等为将者,平日就要严格训练士卒,赏罚分明,战场之上,士卒必会听从军令;岂敢有贪生怕死而不按军令行事者?!”

  其他武进士被岳飞怼得哑口无言。

  赵吉看到这一幕,微笑道:“鹏举之言在理!尔等武进士,切记之。日后尔等在军中为将,平日定要严格训练士卒,赏罚分明,战场之上,士卒必会听从军令。”

  其余武进士纷纷道:

  “微臣谨记官家教导……”

  赵吉在准备离开将领学院时,对岳飞等武进士道:

  “今日所谋之事,甚大,密之,不准泄露!”

  岳飞、吴玠等武进士再次遵旨,皆信誓旦旦,做了保证。

  赵吉在临别之际,语重心长道:

  “《孙子兵法》中曾言:‘上兵伐谋’!

  故此,朕对尔等这些人中骐骥,安排如下:

  上午,众爱卿在此安心习练兵法,研讨援辽抗金之战略;

  下午,众爱卿去往火器试射场练习。

  朕每隔几日,便会前来考验尔等武进士是否长进了。”

  岳飞等三十九名武进士领旨谢恩,恭送赵官家出了将领学院。

  …………

  赵吉带领宗泽和李纲等人,在皇司亲从官的护卫下,起驾回城……

  赵吉的御驾进入开封外城后,等到再入皇城前,在前方皇城门前跪着一排拦路的金国使臣。

  那些金国人使臣是有近两年之内,金主完颜阿骨打分前后三次派来出使大宋的,请求大宋皇帝尽快落实“海上之盟”,速速出兵,实现宋金联合,共同灭辽的战略……

  而对于金人要求大宋尽快出兵共同灭辽,赵吉的这副身体原主宋徽宗,也是一直在观望,采用了“拖”的策略。

  即便是原主宋徽宗也并没有答应立即出兵,也没有把金国使臣送回国,而是让他们在东京汴梁城内的驿馆中好吃好喝地等待着。

  这二十名拦住御驾的金国使臣中,有一半是女真人,另一半是降金的辽国汉人。

  他们跪在御道之上,拦在了皇宫城门入口,高声呼喊,乞求面圣……

  赵吉经过手下的禀报,他已经知道前方有金使拦路。

  他微皱了一下眉头,心中暗道:

  “虽然,朕已经与郑居中、宗泽、李纲、岳飞等心腹大臣,秘密制定了‘援辽抗金’的战略。

  但是,如今大宋毕竟没有跟金国撕破脸皮,现在若让这些金国使臣看出朕对他们的态度反常,让他们派密探回报给金国的完颜阿骨打,那么,朕密谋的‘援辽抗金’岂不是过早地败露了吗?

  赵吉下旨,准备召见金国使臣。

  负责保护赵官家的皇城司亲从官们,分出二十余人,对拦住御驾的金使先是搜身,解开身上一切有可能伤害到大宋皇帝的物件,包括女真人用来吃肉的小刀也被亲从官们没收了。

  赵吉走下御驾,在皇城司亲从官的保护之下,走到了拦在御道上正跪着的二十余名金国使臣面前。

  如今的金国使臣,所看到的皆是大宋的强盛,还有就是他们是领完颜阿骨打的圣旨,前来大宋国都促进两国合作,共同出兵伐辽的。

  因此,如今的金国使臣,见到大宋皇帝后的态度,远远没有赵吉看过的史书或影视剧中在靖康之变以后的金使那般嚣张气焰。

  金国的二十名使臣看到大宋皇帝走到了他们面前,浑身紧张得不由自由,甚至个别使臣吓得身体颤抖个不停……

  他们一起对赵吉叩首见礼……

  金使中不会说汉语的女真人,叽哩哇啦地高呼着赵吉听不懂的女真语……

  而金使中会说汉语的女真人,则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跟着归降金国的原辽地汉人使臣,一起高呼道:

  “外臣叩拜大宋皇帝,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并没有说“众卿免礼平身”的话。

  这样一来,金国的二十名使臣,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跪在御道之上。

  赵吉怒视着这二十个拦御驾的金国使臣,他看到因为现在天气火热,这些金国使臣都没有戴帽子,他们个个都剃着滑稽的发型。

  这二十个金国使臣,虽然有一半是女真人,另一半是归降金国的原辽国汉人,但是,他们都留着女真人的发型。

  他们的发型,是将头顶和两鬓的头发剃光,只在后将脑后处留着两绺头发,并且还将那根数不多的两绺头发,梳成了两条小辫。

  赵吉也知道,女真人的发型跟契丹人的发型相似,因为像北方游牧民族男子以放牧为生,不把大部分的头发剃光,就很容易生虱子。

  而中原汉人男子留长发,梳成绾髻,是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样的传统礼教文化的影响。再者,汉家男子不是以放牧为生,就有时间也有条件能经常沐浴。

  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首节 上一节 271/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