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78节

  赵吉悠悠地说道:

  “我大宋仁宗康定元年,西夏国主李元昊时正式称帝建国,自称邦泥定国。

  朕的先祖仁宗皇帝不满西夏独立,派兵讨伐之,至此宋夏战争爆发。

  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期间,西夏国主李元昊调兵遣将,对我大宋西北发动多次大规模军事进攻,双方损失皆大。

  庆历四年宋夏两国订立和约。大宋‘岁赐’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

  得到财货好处的李元昊,接受了大宋赐给的“夏国主”名号,西夏国主对宋朝称臣。然则,从李元昊到现在的李乾顺,他们西夏国内仍以皇帝自称……

  西夏得到了大宋的岁赐后,仍时不时地出兵侵扰大宋西北边境,使大宋西北子民不得安生……

  唉!朕每思至此,甚是愤恨!”

  “官家忧国忧民,微臣万分敬佩!”

  张浚口中赞佩道。

  可是,他不解赵官家说这些做什么,这些他都是知道的啊!而且方才在品茗议事时也提到过啊!

  不过,他作为臣子,怎么也拦赵官家说话呢?愿意说就说呗,微臣我张浚洗耳恭听就是了。

  赵吉又道:“即便庆历议和成功,但这数十年以来,宋夏战争仍然不断,时战时和。

  大宋西北边境的子民,甚至西北官员小吏被西夏掠去者众多。

  当然,也有一些大宋西北子民,甚至官家小吏,主动叛国逃去西夏。”

  张浚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赞同赵官家的说法的。

  赵官家说的都是事实啊!

  赵吉看到张浚听得认真,他故作愤恨的表情,握紧拳头,咬牙切齿道:

  “张爱卿,你说从大宋叛逃到西夏的汉人,可恨否?”

  一身浩然正气的张浚最恨汉奸和卖国贼了,他已经被赵官家的话语和表情所打动,不知不觉之间,他也学着赵官家的样子,握紧拳头,咬牙切齿道:

  “叛逃至西夏汉人,甚是可恨!”

  “好!”赵吉正色道:“英雄所见略同。朕亦是如此!

  朕甚是憎恨叛逃至西夏的大宋汉人。

  朕知一个逃至西夏我大宋汉人,姓曹,他在我大宋仁宗皇帝时,乃是大宋西北军中的一名小校,因战败而叛逃归降于西夏。

  他在西夏国却混得风生水起,做到了把关太守的高官,带领西夏兵将,阻拦大宋仁宗皇帝派出的伐夏大军,没少斩杀我大宋汉家兵卒!”

  博览群书、见识非凡的张浚,听着赵官家话,他忽然想起了赵官家所提之人是谁了。他启奏道:

  “官家所言之人,莫非就是八十多年前,大宋仁宗皇帝时,叛逃到西夏给李元昊卖命为换富贵的曹勉吗?”

  赵吉听到了张浚的话后,他立即用赞赏的目光看向了他。他还真没有想到面前这位三年前进士及第的张浚,今年也不过才二十四岁,知道的还这么多。看来历史上的名臣张浚,确实不是读死书的人,见识还这么广泛。

  “正是曹勉这个叛宋卖国贼!朕每读史至此,甚恨之!”

  赵吉看到了张浚已经猜出来了,他就不没有必要再多费口舌了。

  他又愤恨地说道:“只可惜,曹勉这种叛国降夏之人,在西夏为将,杀了大宋军兵甚多。

  他曹勉在西夏居然一生富贵,曹氏家族显赫!”

  赵吉说完,狠狠地一拍大殿内还没有撤走的八仙桌,震得桌上的茶盏跳起,倾倒。

  张浚立即手忙脚乱地拾起被发怒的赵官家拍倒的茶盏,重新摆放好,然后他恭敬地启奏道:

  “官家息怒,微臣听闻曹勉这个叛宋卖国贼,已经于二十多年前病死。其临死之前,身上旧疮化脓溃烂,数日不能吃食,也算其得到了报应!”

  “哼!”赵吉故作盛怒未消的样子,说道:

  “曹勉这个叛宋卖国贼的老匹夫,活到了耄耋之年,才旧疮化脓溃烂而死,太便宜他了,朕甚恨之!”

  张浚也非常赞同赵官家的看法,这老东西也算得到了善终,实在是太便宜他了!

  赵吉话锋一转,道:

  “朕听闻之前出使西夏的我大宋使臣回奏:

  西夏国把关太尉曹勉,有一孙女曹氏,长至十四岁时入宫,始封为才人,颇得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宠爱,如今曹勉之孙女曹氏刚刚进位为贤妃。”

  张浚依然陷入赵吉给他带进的仇恨节奏之中,他愤恨地回奏道:

  “此事微臣虽不知,但我大宋使臣回奏,想亦是真的。

  唉!叛我大宋国之汉人曹勉在西夏荣华富贵一生,其孙女又被进位为贤妃。此事,微臣甚是不平!

  然则,像曹勉这种叛宋卖国的匹夫,无论其在西夏或是其子嗣孙女在西夏荣华富贵之事,大宋子民特别是大宋西夏子民和兵将们,越少人知道此事才更好!

  否则,更多险恶之人,将会效仿汉奸曹勉投敌叛国!”

  赵吉拍了拍年轻人张浚的肩膀,说道:

  “张爱卿之言在理,

  然,不用朕计,不能起到震慑想投敌叛国之宋人!”

  张浚思考着自己的办法,只堵大宋军民的嘴和耳朵,不让他们说、不让他们听,那确实如赵官家所分析的那样根本行不通。

  赵吉又道:“能起到了震慑有投敌叛国之人的办法,只要让世人知道,

  即便是数十年前,像曹勉这种叛宋卖国的匹夫,即便他已经死去多年,他在西夏国的后代,朕的大宋也会虽远必诛!”

  张浚赞同地点头,道:

  “官家圣明,这法固然可震慑想叛宋卖国的汉奸,然则,想做到甚难啊!”

  赵吉微微一笑道:“只要大宋国力强盛,定然能做到的!今日,朕召爱卿留下单独商议,就是要拿曹勉这种叛宋卖国的匹夫后代开刀,以显大宋国威!”

  张浚被赵官家激昂的话语给带上了节奏,他不住地点头道:

  “此法甚好,微臣赞同!”

  赵吉图穷匕见,道:

  “朕欲收拾像叛宋卖国的匹夫曹勉的后代,自然要挑选其后代之中最有影响力之人下手。”

  “官家圣明!”张浚点头道:“道理,固然是这个道理,然则……”

  还没有等张浚把转折的话说出口,赵吉再次拍了拍了肩膀,抢先说道:

  “这事就这么定了。朕收拾卖国的匹夫曹勉后代,挑出其后代里影响力最大的一位先下手。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以立大宋国威!”

  张浚认为赵官家这个办法确实很好,他赞同道:

  “官家圣明,此法甚好。然则,微臣不知官家要对付曹勉后代里的何人呢?”

  赵吉微微一笑道:“如今,曹勉后代里,影响力最大者,莫过于被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刚刚进位成贤妃的曹勉之孙女曹氏!”

  张浚听到赵官家的后,立即脸色一变。本来在此之前,张浚是被赵官家带着节奏走了一好长一段时间,他也一直赞同赵官家的观点,以其惯性思维,这一次张浚也差一点也像之前回奏赵官家那样,一直“官家圣明,微臣赞同”这种同意赵官家提议的话。

  可是聪颖过人的张浚,脑子转得很快,他在脑海里快速地回想着赵官家的前言后语,再结合他现在听到的,他突然间就感觉到了赵官家提及到了人家西夏国主那位贤淑貌美的贤妃曹氏,这实在是不太对劲啊!

  赵吉还没有等张浚完全反应过来,赵吉便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硬塞进了木然站立在面前的张浚手里。

  此时,张浚浑身微微地颤抖着,恍惚之间,他已经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

  “啊?!”

  “这?!”

  “扑通”一声。

  本来被赵官家特赐,此时面圣不必跪拜的张浚,吓得立即跪在了赵吉的面前……

  赵吉不等张浚开口,他抢先开口,继续说道:

  “朕早已经拟好了书信,等到爱卿跟随老交郭成赴西北战场,对西夏出兵打几场大胜仗后,张爱卿出使西夏与其国主李乾顺商量议和大事,然后,张爱卿将朕这封私信,交给西夏国主李乾顺亲启阅之!”

  张浚慌忙叩首,声间颤抖地问道:

  “微臣抖胆,为国冒死,敢问官家,此信所书,是何内容?”

  赵吉微微一笑道:“因朕是张爱卿等到郭成和韩世忠对西夏用兵,打了几场大胜仗之后再出使西夏,

  故此,朕在信中要挟西夏国主李乾顺,把他新进封贤妃,即曹勉之孙女曹氏,送到朕的后宫,来服侍朕的皇后!

  也算她为其祖父赎罪了!”

  “啊?!”张浚闻听赵官家之言,自己的三观,一下子就被赵官家给震碎了!

  张浚被赵官家的话,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震碎了三观的张浚,感觉自己的脑袋嗡嗡作响,眼前天旋地转……

  聪明如张浚这样的杰出人才,结合赵官家的前言后语,他绝对不会相信赵官家现在所言的,千里迢迢要接人家西夏国主李乾顺的贤妃曹氏来大宋京城皇宫,就是服侍赵官家您的皇后?!

  张浚心中暗道:“荒唐啊!看来心性大变后的赵官家,表面上励精图治,原来他在背地里,时时刻刻在惦记着别人国家的漂亮妃子啊!”

  张浚对历史是有局限性的。

  他的理解就是,赵官家一定是听以前出使过西夏的大宋使臣回奏出使使见闻:

  西夏国主李乾顺的妃子曹氏肤白貌美……

  这次,赵官家主张对西夏用兵,再派使臣强迫西夏出兵援辽抗金,看来赵官家的用意,一半是为公,一半却是赵官家为个人的私欲而为之啊!

  荒唐!荒唐啊!

  若赵官家这般去做,荒淫无度的程度,岂不是超过商纣王了吗?

  人家商纣王强占的,只不过是自己手下大臣的妻子,即便对手下的诸侯国用兵要挟来的苏妲己,那也是个黄花大闺女啊!

  赵官家,您倒好,要人家西夏国主李乾顺新晋封的贤妃曹氏?!!!

  这不是硬生生地把大宋和西夏国之间的仇恨,给拉得满满的了吗?

  张浚不禁在心中大呼道:“赵官家,昏君!荒唐啊!”

  不过,张浚不仅忠良,他还是一个聪明之人。

  他三年前进士及第,却被下放到地方当参军,可谓是高开低走,

  他在今年,有幸被心性大变的赵官家召回京城,担任未来极有可能步步高升甚至拜相的中书舍人;

  现在,张浚即便发现了赵官家的荒唐用意,那么他也不会死谏。

  张浚叩拜道:“微臣抖胆进谏,官家要对先前叛宋投敌曹勉之后代进行惩罚,也不应挑选其孙女,即如今的西夏国主李乾顺的贤妃曹氏下手啊!

首节 上一节 278/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