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84节

  故此,朕已决定巡视大宋西军。

  尔等休要进谏阻拦。

  太子监国,郑爱卿、曹爱卿、李爱卿辅政。

  郓王、康王、还有宗爱卿,随朕出巡,视察西军。”

  大殿内众人听到赵官家的语气如此强硬,态度坚决,又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举例子,他们也不好再阻拦进谏了。

  太子赵桓叩拜道:“臣遵旨,还望父皇出巡西北,保重龙体,早日回京。

  儿臣虽不才,但有诸位贤能大臣辅助,定能帮父皇暂时处理好国家大事。”

  赵吉打量着一眼自己这个便宜大儿子赵桓,现在他的精气神要比去他刚穿越来到这个世界,见到的那个性格懦弱的赵桓时,要好了很多。

  经过赵吉这段时间的培养,太子赵桓的懦弱性格改变了很多,愈发自信了……

  这可能是,因为去年赵吉御驾亲征东南作乱的方腊匪军,便让太子赵桓监国数月,让他提升了自信。

  现在,太子赵桓表态完,郓王赵楷和康王赵构,纷纷表态,跪拜启奏道:

  “儿臣楷,愿随父皇前往西北,巡视西军。儿臣楷,定当保护好父皇出巡安全。”

  “儿臣构,亦愿随父皇前往西北,巡视西军。儿臣构,亦定当保护好父皇出巡安全,侍候在父皇膝下尽孝;

  儿臣构,还要向西军将士学习,征战沙场,为国效力!”

  赵吉微微地点了头。

  在场的郑居中、宗泽、李纲等纷表态,赞同赵官家,出巡西北,视察西军。

  …………

  数日后,郭成、张浚、岳飞等人,已至西北,他们先来到了韩世忠所部的驻地庆州。

  老将郭成看到,昔日在西军刘延庆手下的那名颇有威名的小校韩世忠,

  如今,他韩世忠因随赵官家征东南活捉匪首方腊之奇功,得到了赵官家的器重,委其以募兵练兵之权。

  现在,韩世忠手下已经拥兵万余人,而且都是经过他这位勇冠三军的猛将亲手训练出来的悍卒。

  而且,由于之前赵官家下了圣旨,韩世忠这一万多人的兵马,不受西北军的钟师道、郭成、刘延庆等诸位将帅节制,只有赵官家的圣旨诏书才能调动其部。

  这也是穿越者赵吉为了保存韩世忠新训练出来的这支队伍的实力。

  郭成率领张浚、岳飞等人,手捧圣旨,在军容整肃的大营前,与韩世忠会面。

  韩世忠向郭成抱拳道:“郭老将军奉旨而来,快入韩某军中大营。”

  郭成等人被韩世忠让进中军大帐,他宣读起圣旨,道:

  “韩世忠接旨:

  朕知《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此,此次对西夏用兵,找到出兵借口后,郭成老将军负责正面进攻,是为’正‘也。

  韩世忠率领本部人马,侧面迂回,出奇兵攻入西夏国腹地,是为’奇‘也。

  奇正相辅,定能大获全胜。

  此役,并非要灭西夏国,而是让西夏朝廷上下畏惧大宋军兵,达成派遣宋使张浚出使西夏,逼其国主李乾顺,同意朕之战略目的——西夏国出兵助大宋援辽抗金。

  具体何时从何地出兵,郭成和韩世忠两位将军商议后,根据敌情而定夺,朕不多加干涉。

  望郭成和韩世忠二位将军,精诚合作,旗开得胜!”

  韩世忠惊喜的表情,难以掩饰,兴奋地说道:

  “微臣接旨,赵官家圣明啊!吾皇万岁万万岁!

  此次准备对西夏国开战,韩某奉旨,皆听郭老将军调遣。”

  “哈哈哈!”郭成爽朗地大笑道:“韩将军客气,你我二人共同商议出兵计划。”

  郭成拉着韩世忠来到了大帐内悬挂的军用地图前,指着地图说道:

  “老夫回辖区泾原路,征调泾州、原州、渭州、仪州、德顺军、镇戎军等地兵马精锐六万人出渭州,抵达宋夏边境萌一带集结,寻找出兵借口,

  然后以正面进攻西夏萌井一带,再闪击西夏溥乐城和耀德城,再北上取敌西平府,威胁西夏国的京城兴庆府。”

  韩世忠点头,深表赞同道:

  “郭老将军,此计甚妙。不知郭老将军让俺韩世忠出奇兵,走哪一条路线呢?”

第277章 成则奇功一件

  韩世忠点头,深表赞同道:“郭老将军,此计甚妙。不知郭老将军让俺韩世忠出奇兵,走哪一条路线呢?”

  老将郭成是非常欣赏深受赵官家器重的青壮派将领韩世忠的,因为,他俩人的出身甚至经验都极其相似,都是从西北一个小小的兵卒,因为累积战功而逐步升迁为小校、偏将乃至镇守一方的将领。

  他现在韩世忠虚心的请教于他,出奇兵应走哪一条路线的问题。

  郭成微微一笑,对三十二岁的韩世忠亲切地叫着他的字,考问道:

  “良臣,出奇兵走哪条路,最佳呢?”

  韩世忠抱拳道:“既然郭老将军问俺,那俺便说出心中想法。”

  他走到了军用地图前,伸出手指,指画在了地图上。

  郭成身后的岳飞、吴玠、吴璘、王贵等七名武进士,也纷纷伸长脖子望去。

  现在,岳飞、吴玠等人虽然倍受赵官家器重,还被老将郭成带在了身边,然则,他们在这种西军高级将级商讨作战方案的高级军事会议上,暂时还没有主动发言的份。

  韩世忠指画在军用地图上,说道:“郭老将军集结辖区泾原路兵马精锐六万人,出渭州,正面进攻西夏萌井一带;郭老将军攻破萌井防线后,再闪击闪击西夏溥乐城和耀德城,西夏朝廷必会震惊,调兵支援那两城,

  此时,距离溥乐城和耀德城较近的西夏西京西平府势必空虚。

  故此,吾愿带领所部一万余人,乘战船,兵出庆州,顺流而下,经环州;

  抵达西夏盐州边境东南,即我大宋控制的横山山脉处,弃战船登陆,我部悄悄翻越横山,潜入西夏境内横山山脚下防御空虚之地,若遇敌小股抵抗,则应全歼之,不让敌一人回报我军奇兵潜入夏境。“

  郭成点了点头,赞叹道:“良臣之计可行。”

  他指着军事地图上的起自六盘山、横贯宁、陕的横山山脉,说道:

  “横山地区,自西夏立国之后,便成宋夏两国天然分界线,该地不但出产粮食战马,且地势北高南低,可攻可守。

  在这八十余年间,横山地区,成为宋夏两国必争之地。

  对于西夏来说,失去横山地区就等于失去了重要的物资产地,更加危险的其腹地重城西平府即曾经的灵州,便完全暴露在我宋军的威胁之下。

  对于我大宋来说,横山如西夏之长城,党项人随时可以南下袭扰大宋西北边界,即便党项人侵扰大宋作战不利,亦能迅速撤退回横山之后,凭借着横山山脉建立起防守,立于不败之地。“

  韩世忠插言道:“幸好,如今的横山山脉的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已经在我大军西军的控制之下。”

  ”不错!“老将郭成感念,道:

  “自西夏立国后,我大宋便意识到了横山山脉之重要战略地位,范文正公曾向朝廷提出渐复横山的战略方针:

  ‘当于琦练兵选将,渐复横山,以断贼臂,不数年间,可期平定矣。’“

  站在宗泽身后的武状元岳飞,以及吴玠和吴璘,对老将郭成口中所说的文正公,他们自然知道那是范仲淹的谥号。

  他们读书时曾闻,范文正公,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西北,抗击西夏之战中,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

  范文正公在世时推行的庆历革新,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大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范文正公文学上,造诣极高。其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已成为仁人志士的节操。

  岳飞等武进士在心中,也暗自下决心:吾亦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老将郭成指着军事地图上的横山山脉,面露笑容说道:

  “朝廷采纳范文正公提出‘渐复横山’之计后,宋夏两国之战,几乎皆是围绕横山山脉展开的。

  直到两年前,宣和元年,我大宋西军才逐渐控制横山地区。

  这才能为良臣领兵出横山,奇袭西夏腹地西平城,提供了条件。”

  韩世忠点头,深表赞同。

  郭成问道:“良臣兵出横山后,攻入西夏境内,欲走哪条路?”

  韩世忠指着军用地图,用手指画着路线,说道:

  “吾部暗渡横山,攻入西夏境内,北上绕过西夏重兵把守的盐州城,再左转向西,以奇兵进攻西夏的西京西平府。

  只要我军能攻破西平府,身居西夏东京城的兴庆府的西夏国主李乾顺必定惊慌失措,到了那时,即可达成赵官家的战略大布局——通过遣使议和,逼迫西夏国割土裂疆的同时,还能出兵助我大宋援辽抗金。“

  韩世忠指画在军用地图上,一口说出他早在心中推演、谋划了小半年的出奇兵之计。

  他望向老将郭成,说道:

  “自从去年,末将被赵官家委以重任,在大宋西北招募壮士一万余参军,并负责练兵以来,末将便妄自猜度圣意。

  恐怕大宋迟早要对西夏再战;

  故此,末将早早便萌生出这条出奇兵之计,以及出奇兵所行路线亦在末将思虑之中。

  出奇兵行此路线,实非末将在此中军大帐内一时所想,乃是百思而得;不知道郭老将军,认为可行否?”

  郭成激动地扶握着韩世忠的双臂,赞叹道:“良臣之计甚妙,正合老朽之意。

  然则,良臣率领奇兵长途奔袭,孤军深入,亦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之举。

  成,则奇功一件!

  败,恐全军覆没!”

  韩世忠则不畏生死、大义凛然道:

  “若能此奇袭成功,攻下夏国西京西平府,便会震慑夏国东京李乾顺,就会速度达成我大宋天子赵官家之战略目的。

  吾韩世忠和吾部兵将,感念赵官家浩荡皇恩,愿冒此险,更愿赌上性命,以身报国,解决西夏这个我大宋的后顾之忧!”

  老将郭成被感动得,扶握着韩世忠手臂的双手不停地颤抖,赞佩道:

  “良臣,不仅个人勇武过人、治军严整,还谋略出众、胆壮心雄!令老朽敬仰!请受老朽一礼!”

  郭成说完,他快速地松开扶握在韩世忠双臂的双手,拱手的抱拳,躬身深施一礼。

  ”啊?!“韩世忠震惊的同时,立即躬身扶住了郭成。

首节 上一节 284/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