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95节

  种师道被感动得眼中泛着晶莹的泪花,他颤声道:

  “微臣谢官家厚爱……”

  君臣之间相互客套数句后,赵吉叮嘱道:

  “今日君臣密谈,无论是对尔等妻子、部下亲信,皆不准外传出一字。

  毕竟,现在援辽抗金的战略,还是我大宋国的最高机密。”

  种师道、宗泽、赵楷、赵构等人纷纷表示,绝不敢泄露出此等军国机密大事……

  赵吉微笑着点头,又询问道:“种老爱卿镇守西北数十年,朕想听一听,种老爱卿对其他几路西军主帅的才能,以及其部战力的分析。”

  “微臣遵旨。”种师道分别给赵吉讲了姚古所部、折家军、刘延庆部、郭成部,以及去年才被赵官家新提拔重用的韩世忠部的一些基本情况……

  种师道讲得中规中矩,他只是从自己所知道的各路西军的以往战绩客观地去分析,没有杂带个人感情。

  赵吉也没有深究,毕竟他是知道种师道这种讲解既能对他这位赵官家交差,又不至于得罪其他各路西军的主将……

  赵吉听完种师道的讲解,随口问道:

  “朕闻刘延庆部的军纪不严,其部训练松懈,可有此事?”

  种师道回奏道:“微臣亦有耳闻!不过,因为刘延庆部与吾部相隔较远,微臣与刘延庆又未共事过,微臣未曾亲眼见过其部,在此微臣也不敢断言刘延庆部的军纪和训练如何!”

  赵吉听着种师道之言,他感觉这可能是种师道不想得罪同僚的说词。不过,老种说得也在理,皆没有没有新眼所见就没有发言权。

  赵吉现在只是问一问而已,这次西北之行,以上提到的西北军各部,他都要去看看。

  “呵呵!”赵吉微微一笑道:

  “种老爱卿,可要举贤不避亲啊!

  你怎么忘记向朕介绍秦州知州种师中了?“

  种师道老脸一红,不好意道:

  “微臣未向官家介绍家弟师中,实则是微臣觉得家弟师中这几十年在西北各地当知州或知府,统领厢军,长期戍守大宋西北边疆,干得中规中矩,未立过大功,也无大过啊!

  如今,家弟师中在秦州知州任上,已经有四年。“

  赵吉微微一笑,道:“秦州,早在盛唐之际,便是西部通往长安的重镇,被称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时。

  如今我大宋的秦州,接连熙、河二州,并与青唐羌地接壤,乃自古产良马之地。

  大宋在秦州以茶易马,于秦州置提举茶马司,凡大宋战马,皆自此路得之。”

  种师道点头:“官家所言极是!”

  赵吉继续说道:“朕知,种师中知秦州事,四年有余,其在秦州保境安民,才能让蕃羌诸部,愿意来秦州以马换回大宋的茶叶丝绢啊!

  种师中之功,虽然不比种老爱卿当年对西夏军的席苇城外之战打得敌军酋长只身败逃,宋军俘获骆驼、牛马数以万计,来得立竿见影;

  也不比上当年种老爱卿统帅陕西、河东七路军兵,攻打西夏的臧底城之战时,朝廷规定十天必须攻克,而种老爱卿斩杀军中一个偷倦偷懒的列校于军门示众后,下令不奋勇攻城者皆斩后,士气大振,只用了八天便攻克了臧底城。

  然则,在朕看来,老种、小种皆是对大宋功不可没之人!”

  种师道闻言,感激地跪拜道:

  “微臣叩谢官家赞誉……”

  赵吉亲手搀扶起了老将种师道,他知道无论是种师道还是他的亲弟弟种师中,皆是舍身取义的忠臣。

  在历史上,金兵入侵大宋,东京开封城被围困,种师道和种师中都各自率兵进入京勤王。

  而种师中又奉命率部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种师中力战而死……

  当夜,赵吉及随从亲信,便在种师道部的军营内住宿……

  …………

  远在百里之外的折姜会的城门紧闭,整座城内实行了临时的严格军事管制。

  宋军主将郭成在大帐内,与的手下的部将们,以及吴玠、吴璘、杨再兴等人,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众将商议的结果就是,应该趁热打铁,实行闪击距离折会不远的几座西夏城池,以达到扩大战果,让西夏国朝廷震动,让西夏国主李乾顺惊慌畏惧,好达成赵官家的战略目的……

  ……

  第二日,宣和三年八月初三,清早。

  郭成老将军下令,留下五千宋军驻守折姜会,五千军兵随大军身后押运粮草。郭成亲率西军五万人马,押着上百名脸上刺字的西夏兵俘虏,向西夏萌井进军……

  当夜黄昏,郭成所部抵达萌井。

  萌井防线的一万来人的西夏军兵,还不知道折姜会已经失守。

  他们到被宋军先放回来的二十名脸上刺字的西夏兵,拼命地跑向萌井阵前。

  萌井守将看到是自己人,他们手里又没有武器,现在宋兵大队人马还远在二里之外,便把这些被郭成释放回来的西夏兵俘虏给放行进城……

  萌井城内,有识字的少部分西夏军兵小校,看到那些被宋军放回来的西夏兵,个个脸上都有被烙铁或是直接刺上的上几行用汉字和党项文写的小字:

  【夏军背盟,抢劫宋商;宋军讨之,大义释俘!】

  ……

  他们再一细问,这些被宋军释放的俘虏们,把一个天大的坏消息带回来了。

  “折姜会主将细封蛮牛因贪财,抢了宋商的金银财货……”

  “哪知那极有可能是宋军的奸计……“

  “然后,宋军‘引天雷’轰碎折姜会城门、炸破城墙,杀入城中……”

  “西夏国四大勇士之一的细封蛮牛,力战不敌,惨死于宋军小将长枪之下……”

  “折姜会失守了!”

  “宋军好数万的大军,已在萌井城外不远了!”

  “宋军,马上就要攻打萌井城了!”

  “宋军不知从哪里学来的邪门法术,会引‘天雷’轰城,快跑吧!”

  “…………”

  这些被郭成的放回来的俘虏,令萌井兵将震惊于折姜会那么快就失守的同时,他们也怀疑这些回来的西夏军兵之言的真实性。

  宋军怎么可能会引天雷呢?

  正当萌井的西夏守军持怀疑态度之时,

  他们看到黑压压的大宋兵军,列队整齐地来到了城外一里地外,列阵在那里,并没有急着攻城。

  郭成在中军指挥列阵,

  吴玠、吴璘、杨再兴则组织火炮手们,把十辆炮车推到阵前……

  ………………

  此时,萌井城的所有城门都已经关闭,吊桥吊起。在城头、城垛处的上千名西夏守军,探出头向下张望,他们早已弯弓搭箭,就等宋军到了他们的射程后,再发箭射杀……

  可是,他们看到,现在的宋军,并不像三年前宋夏之战时那样急着攻城了,

  反而,此时的宋军,正在调整着一个个很像长铁筒似的巨物……

  萌井主将也不明白,宋军不急着攻城,这是何意呢?

  他下令,把被宋军放回来的几名俘虏带上城垛。让他们向下瞭望,并便让他们汇报一下宋军这么做的原因。

  “不、不、不好啦”

  “快、快、快跑啊!”

  “哼!”萌井主将怒吼一声道:

  “尔等被俘虏之人,丢尽了我党项人的脸面!再敢乱我军心者,定斩不饶!”

  “将军,并、并、并非我等扰乱咱们的军心啊!”

  “是啊,将军。我等在折姜会城上,也看到过大宋军兵用这种又粗又长的大铁筒,引来了‘天雷’,轰开了折姜会的坚固城池啊!”

  “哼!”萌井主将大怒,吼道:

  “还敢敌我军心?来人,把他们推下城,都斩了!”

  话音刚落,宋军已经开炮了!

  “轰!”

  “轰!”

  “轰…………”

第290章 “引天雷“,萌井大捷

  萌井东城外一里地远的宋军炮阵内,吴玠拿着赵官家在京城时赐给他的望远镜,正观察着萌井东城乱军的情况。

  他看到,此时的萌井东城的城门紧闭,上千名党项兵在城墙上的各处城垛口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吴玠看到插着军旗下的中间城楼的垛口处,有一位身穿着精致铠甲的武将正指着被宋军放回去的俘虏……

  吴玠判断,城上军旗下面的那个武将,这应该是萌井城的高级军官。

  他命令炮阵里的其中四名炮手,正常向紧闭着的东城门开炮,另外六名炮手,一起向城楼上军旗下面的那群敌军开炮。

  宋军炮阵这边一切准备就绪。

  而萌井城上的西夏守军,虽然已经做好战斗准备,可是传统的战争理念,让他们没有意识危险的临近。

  现在,他们还在纳闷,宋军远在一里地之外的地方,为何不急着攻城,也不急着扎营呢?

  宋军不来攻城,那么,他们这些在东城上的守军,只能先保持着或弯弓搭箭的姿势,或准备好了抛石头器,或准备着滚木雷石,只等着宋军过来……

  此时,萌井主将也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到来,他看了一眼宋军在城外一里按兵不动,又着被宋军放回来的西夏军俘虏所说的话:

  “宋军会引天雷攻城……咱们还是快跑吧!”

  “哼!”萌井主将大怒,吼道:

  “还敢敌我军心?来人,把他们推下城,都斩了!”

  话音刚落,宋军已经开炮了!

  “轰!”

首节 上一节 295/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