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49节

  蔡攸疑惑,按理来说,论资历张邦昌还是升任少宰的最佳人选。

  不过,蔡攸心里暗自高兴,若张邦昌不能升任少宰,那么自己就还有一丝机会。

  蔡攸又道:“若张邦昌不可任少宰,臣认为尚书右丞李邦彦,可升任为少宰。”

  赵吉还是摇头。

  蔡攸心里高兴,表面上装出疑惑不解地说道:

  “臣蔡攸所知,新任少宰的最佳人选,便是此二人,若官家认为不可,臣愚笨真的不知道何人可胜任少宰之位了!”

  赵吉微笑,指着蔡攸的鼻尖,道:

  “爱卿当为少宰的最坐人选!”

  蔡攸表面作出惊愕无比的表情,却心花怒放,好不快乐。

  蔡攸立即起身,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自谦地说道:

  “谢主隆恩!然则,臣蔡攸何德何能,岂可配居相位?”

  赵吉一笑,“爱卿对朕忠心,便是朕最看重的。

  还有,有可立大功的机会,摆在爱卿的面前,若爱卿能为朝廷立下大功,区区少宰之位算什么?

  能立此大功者,可为太宰甚至是宰执。”

  蔡攸心动地试问道:

  “臣蔡攸愚昧,不知此大功为何?”

  赵吉微微一笑,开门见山地说道:

  “爱卿,想立功就检举令父吧!”

  “呃?!”蔡攸差异无比。

  赵吉收住笑容,声音变得严厉,道:

  “朕能这般直言让爱卿检举致仕的蔡太师,自然已经掌握了蔡太师误国和贪腐之罪证。

  爱卿,站队在哪边,请自行思量吧!”

第89章 雄主对奸臣也可暂时利用

  第八十九章雄主对奸臣也可暂时利用

  “爱卿,想立功就检举令父吧!”

  “呵呵!”赵吉收住笑容,声音变得严厉,道:

  “朕能这般直言不讳,让爱卿检举令父蔡太师。

  朕自然是已掌握了蔡太师误国和贪腐之罪证。爱卿,站队在哪边,请自行思量吧!”

  蔡攸在此之前为了争权,与父亲蔡京反目为仇,互相倾轧,他甚至还请求过,让赵官家杀了他那位权势渐涨的同父异母的四弟……

  只不过,当时赵吉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并没有采纳蔡攸的建议。

  穿越者赵吉对蔡攸的人品,了如指掌。

  因此,赵吉才会恩威并施地对其拉拢,让其举报并做实他亲爹蔡京的罪证。

  果然,蔡攸略一衡量利弊后,立即叩拜道:

  “臣蔡攸永远忠于官家,心向我大宋的江山社稷,臣也永远站在官家这边。

  臣蔡攸定会大义灭亲,将吾父这些年来在宰执之位上误国怠政、贪腐之实证,一一梳理出来,写成揭发检举的奏疏,呈给官家。

  然则,吾父为政多年,贪腐之事颇多,臣蔡攸还需要些时日,才能将检举奏疏写好。”

  赵吉点头道:“朕给你三日,务必写出蔡京误国怠政、贪腐实证的检举奏疏。你可否办得到?”

  蔡攸有些为难,不过他是见识到了如今的赵官家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便咬牙点头道:

  “臣蔡攸即便昼夜不歇,也定会完成官家所交之重托。”

  赵吉不忘记鼓励一下与其父反目成仇的蔡攸,微笑着说道:

  “爱卿,若办成此事,为国除奸,朕定会让爱卿登上相位的。

  还有,蔡爱卿已经被令父逐出太师府有些时日了。

  蔡京若被搬倒,太师府宅,朕就赐给卿居之。

  然则,

  此事,爱卿若走漏风声,让令父知晓此天机,

  或是,爱卿写检举令父的奏疏时,对朕有所欺瞒,

  那么,朕将会追究蔡爱卿之前与妖道林灵素私交过密,诓骗朕轻信妖道,服用有毒丹药之罪!”

  蔡攸被吓得冷汗直流,早已打湿了中衣。

  他立即又跪在赵吉的面前,连连地叩首,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一定会完成赵官家交给的重托……

  赵吉对于面前这位奸侫小人蔡攸,是知道其在历史上,还真的登过相位,不过时间不长,他的结局很悲惨,当然也是罪有应得:

  再过六年,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按历史上的记载,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禅位于太子赵桓,宋钦宗即位后,贬了身居相位的蔡攸为太中大夫,贬往万安军安置,旋即将其赐死于贬所。

  历史上的蔡攸被赐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赵吉意味深长地对蔡攸道:

  “只要爱卿真的忠于朕,好好地为朕办差,则卿之命运,或将改变!”

  蔡攸并没有听懂赵吉话中的意味深长,不过,他还是连连叩首称谢。

  赵吉一挥袍袖,道:“爱卿退下吧,回去后快写奏疏吧。”

  “臣蔡攸遵旨,定不负圣望!”

  蔡攸冷汗直流,接到官家密诣,如同泰山压背。

  ……

  蔡攸退下后,赵吉又命令皇城司的亲从官指挥,准备御驾仪仗,并按排军兵,戒严去汴梁京城开封外城西北的牟驼冈沿途。

  亲从官领旨出了大殿,奉旨安排赵官家去牟驼冈阅马的差事了。

  这倒不是赵吉出行高调,毕竟提前做好沿途的戒严,有军兵的保护,这样出城去城西北的牟驼冈阅马才安全嘛。

  赵吉还真不怕这样提前让牟驼冈驻营的禁军将领知道,对皇帝去视察时会弄虚作假。

  谁要是能给朕多弄来几万匹军马,即便是弄虚作假,朕也定会提升那人的官职。

  这时,大宦官杨戬求见。

  赵吉宣杨戬入殿。

  “咳咳咳……”杨戬未入殿,便先咳嗽了起来。

  杨戬手捧着一本名册,趋步入殿,行君臣大礼………

  杨戬满脸堆笑,向赵官家呈上了入艮岳认捐的官员名册。

  赵吉简略地翻看了一下,便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看到这个擅于搜刮民财的大宦官杨戬,在做帐方面还是挺有一套的。

  这认捐名册的最后一页,列出了百余位在京六品以上文官认捐的钱财合计:

  五十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六贯钱。

  赵吉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这与自己心里预计的能薅出文官们共计一百万贯钱,相差有点儿多啊!

  杨戬看到赵官家不悦,马上跪下道:

  “老奴,已经尽力了。

  然则,众官所能捐出的钱财,皆是其按朝廷给发俸禄总额,折算出来的。

  老奴愚笨,众官之私财,不易查出啊!

  若官家再给老奴些时日,定能查出众官的私财到底有几何?”

  赵吉点头,表示理解。

  这就像赵吉没有穿越前,在现代社会,如果有需要捐款时,演艺界名星、私企的老总敢明目张胆地捐出巨款,然而公职人员却没有敢明着捐出巨款的。

  这原因很简单,若是公职人员捐出了来历不明的巨款(比其历年来工薪总额高出数倍),这不相当于明着告诉世人,他是个贪污犯吗?

  不过,赵吉觉得这一次让众文官游艮岳,能压榨出总计五十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六贯钱,应该够了自己即将御驾亲征方腊所需的军费了。

  这也不能怪朕心狠,谁让我大宋立国以来,就厚养你们这样的士大夫了,你们的俸禄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高啊。

  赵吉道:“杨太傅办事得力,为大宋国库募集来这么多的钱财,朕心甚慰。”

  “咳咳咳………”杨戬一边跪地谢恩,一边咳嗽了几声后,奏道:

  “老奴能为官家办差,这心里呀甚是舒服!”

  “呵呵!”赵吉被逗乐,暗道:“那朕就让你这个曾经擅于搜刮压榨民财的老宦官,心里再更‘舒服’些吧!”

  赵吉合上文官的认捐名册,故意问道:“杨太傅,这次募集来多少钱啊?”

  杨戬的记忆力很好,对钱数的记忆力还是更好。

  他回答道:“总计五十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六贯钱!”

  赵吉又道:“这距离六十万贯钱,还差多少啊?”

  杨戬隐隐地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是,赵官家问话,他又不敢不如实回答:

  “距离六十万贯钱,还差八万八千六百五十四贯钱!”

  “杨太傅的数术甚好。”赵吉夸赞完后,话锋一转道:

  “朕素知杨太傅擅于经营,家财颇丰。

  昔日,杨太傅在主持修建朝廷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建龙德宫之时,私下都有进账吧?!”

  “砰砰砰!”杨戬闻言如惊雷,吓得他连连磕头。

  他刚想开口辩解,却被赵官家打断了话。

  “杨太傅,勿要惊慌,朕向来是信任和重用爱卿的。”赵吉悠悠道:

首节 上一节 49/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