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79节

  钱四十余万贯,黄金八千余两、白银两万余银,名家书法、古玩器物等数千件。”

  赵吉点了下头,道:“郓王和康王领衔的这四人组抄家钦差,办事效率还是挺快的啊!”

  梁师成没有听懂“效率”一词为何意,不过他能听懂赵官家这是在表扬办事得力的郓王赵楷和康王赵构呢!

  他立即向赵官家表述自己的功劳,说道:

  “老奴去了太师府后,已经收集到了太师府中僭越的证据,以及太师府中的数名小吏和仆役皆听到过蔡京有不臣之心的言论。证据确凿……”

  赵吉抿了一口茶水,对梁师成的办差效率,特别是他体会圣意非常透彻这方面,是挺满意的。

  赵吉想快速地收拾掉像蔡京这样的奸臣,就必须蔡攸和梁师成这种不择手只为达成目的势利小人,如果用曹辅这样正直之臣的话,对等蔡京一案,没有几个月的调查、收集罪证,再按审案流程走完基本就是小半年的时间了。

  赵吉不求能牵连出多少人来,只要快速地解对朕的江山有潜在威胁的蛀虫首恶……

  赵吉问道:“蔡京、高俅、王黼这个罪臣的案子,证据确凿,大理寺判完了吗?”

  “回官家的话。”梁师成陪着笑,回答道:“在老奴的督促之下,大理寺判蔡京、高俅、王黼,斩刑………

  并将这三人的审判结果,呈报给了御史台……”

  赵吉道:“御史台的相公们,核审完这三人的案子了吗?”

  擅于察言观色的梁师成,立即回道:

  “由于蔡京、高俅、王黼在人朝堂上的大员,加之又是三人之众,史台的相公们一时之间,还没有核审完此三人的案子。

  不过,

  老奴闲着也是闲。若官家想速速要促御史台的核审结果;老奴这就马不停蹄地去往了御史台,催促御史台的相公们,速速核审蔡京、高俅、王黼一案的审判结果。”

  赵吉微笑着点头,一挥手,示意梁师成退去,快快去办差吧。

  梁师成疲劳于跑腿,感觉再这样下去,不出数旬,自己就会被遛得变瘦。

  ……

  一个时辰后,在皇宫内,梁师成再次觐见。

  他满脸堆笑,启奏道:“御史台的相公们,皆认为证据确凿……

  复审为,同意大理寺判蔡京、高俅、王黼斩刑……”

  赵吉满意地点点头。

  梁师成笑容可掬,递上一个折子,道:“御史台的判决文书在此,请陛下查验。”

  赵吉点了点头,赞许道:“梁大官就是雷厉风行,朕每每交待爱卿之事,皆能速速办好!”

  梁师成被赵吉这么一夸奖后,心里美滋滋,他那胖脸上都乐开了花,还面露跟忠厚老实、厚道本分的憨笑像极了的笑容。

  梁师成说道:“老奴有幸为陛下效劳、跑跑腿儿,这都是陛下对老奴的器重啊!

  老奴能为官家效一点儿微薄之力,真的是三生有幸啊!”

  赵吉深沉地一笑,心里却盘算着,什么时候对你这位号称隐相的巨贪大宦官梁师成,下手打大户呢?虽然你交出了一部分家财,但是朕相信那只是你的一小部分家财用来买平安的。

  这梁师成很有眼力见,将御史台复核大理寺的文书,轻轻地放到了赵吉面前的龙案之上。

  梁师成恭敬地微笑道:“蔡京、高俅、王黼一案,最后还请官家御笔朱批。”

第125章 绞

  梁师成恭敬地微笑,道:“蔡京、高俅、王黼一案,最后还请官家御笔朱批。”

  赵吉点头之际,擅于奉承侍候的梁师成,已经在玉堂砚中,为赵官家研参有朱砂调制朱墨。

  赵吉一伸手,梁师成将御用的毛笔,递到官家的手中。

  赵吉略一思索,问道:“梁大官,蔡京、高俅、王黼被判斩刑,你看是否过重了呢?”

  “呃?!”梁师成苦笑着,心里却吐槽:官家你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咱家也没看出来官家的心意,是想把这三人判得再重些呢?还是轻判呢?

  啧啧,如今的赵官家,一向能通过察言观色便能看出官家所思所想的隐相梁师成,当下也犯了难。

  梁师成吱吱唔唔,回答道:“官家圣明,老奴愚钝。既然官家问了老奴,那依老奴看来,这蔡京、高俅、王黼这三个奸臣,理应受此刑。”

  赵吉点了点头。

  梁师成如蒙大赦。

  赵吉提笔在手蘸笔,在判决文书之上,御笔朱批:“奸贼蔡京、高俅、王黼,理应行斩行,然则,朕素来以宽仁厚慈治天下,故改判奸贼蔡京、高俅、王黼三人,由斩刑变为绞刑……”

  站在一旁的梁师成看到赵官家的朱批后,立即跪下叩首,拍马屁道:

  “官家真乃仁慈之君。

  对如此最大恶极的蔡京、高俅、王黼三人,改原本的斩刑处死为绞刑处死,能给这三位罪臣以全尸。官家如此仁慈行为,必会后世称道为‘千古仁君’!”

  “呵呵……”赵吉冷笑着。

  他是知道北宋六贼之一的梁师成,这是在拍他这位赵官家的马屁。

  北宋的刑法中,死刑有三大等,为别是凌迟、斩刑、绞刑。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大逆不道、十恶不赦者用凌迟刑法!

  斩刑,一般是指砍头。宋之前和之后的朝代的斩刑中,也包含有腰斩的(那就更加地残忍了,被腰斩者当时不能立即死,肠子下货和鲜血皆会倾泻而出,还有手蘸鲜血在地上写出冤枉数字后才死者。)。

  绞刑,在执行中,分为缢死和勒死两种。

  大宋的死刑犯适用于绞刑或斩之时,都须严格审判和复核,再报送给皇帝御笔朱批之后才能生效……

  赵吉是通过上次观看斩首妖道林灵素之时,看到了砍头那种血淋淋的场面,属实有点不太人道,还挺吓人的。

  故此,赵吉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也是为了安抚一下天下士大夫恐惧的小心灵,御笔朱批之时,改斩刑为绞刑。让蔡京、高俅、王黼三人,免受身首异处的斩首之刑。

  梁师成一顿拍马屁的称颂之声,令赵吉反而感觉生厌作呕。

  赵吉的脸色一沉,梁师成立即闭口。

  “呃?!”赵吉想训斥一下梁师成,没有想到这个狗贼,居然还挺懂事的。

  赵吉也没有训斥梁师成半句,毕竟,皇帝身边之人,若用之时一定要维持好彼此之间的关系;若不想用,就给其来个痛快地了断。

  不然,历史之上很多大人物的非正常死亡中,是有一小部分来自身边人的谋害。

  赵吉提笔,继续朱批道:

  “明日午时,西水门刑场,对罪臣蔡京、高俅、王黼三人,执行绞刑……”

  赵吉将朱批过后的审判文书,交给梁师成。

  梁师成拿着皇帝的朱批文书,表面上欣然领旨,内心里却惊慌无比。

  毕竟,他知道自己也跟蔡京、高俅、王黼,基本上都是一路货色。

  梁师成拿着朱批的文书,心里向苍天祈祷过了无数次,保佑他,无论何时他梁师成这大名,千万不要出现在这种定罪的朱批文书里面……

  赵吉继续下旨:“明日午时,梁大官出任监审官,明日起一定要负责认真……”

  梁师成退出捶拱大殿,去办差了……

  ……

  赵吉思索着,这次要一连处死两位当朝大员和一位刚刚致仕不久的蔡京,势必会引起在京官员以及各路官员的震惊和担忧。

  当然,这也是好的。只要舆论导向正确,势必能起到了警示大宋大小官员的目的。

  赵吉又拟了一道圣旨,大意为:

  召京城五品以上官员,明白午时三刻到城西的西水刑场,观看罪逆之臣蔡京、高俅、王黼的绞刑,并要准备好笔墨纸砚,针对所观所想,可当场作诗填词,也可以作文以记之……

  赵吉还通过上次观看斩首妖道林灵素之时,那刑场围得水泄不通,存在着安全隐患,他提前让皇城司的几个指挥使,带领亲从官和亲事官去简单地布置一下现场,排好哪里的观看区,哪里是必须要留出空间的过道区。

  当然,这些小事,赵吉倒是不用亲力亲为,只需要动嘴吩咐一声,就有人给你办得明明白白的了。

  赵吉突发奇想:这大宋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观看刑场上的砍头或是绞刑时,百姓们的观看热情很高啊!

  有那么一瞬间,赵吉都想到了,要不要像百官入艮岳之前那样,再薅一波他们身上的羊毛呢?

  不过,赵吉也只是想一想而已,并未真正地实行。

  不能把百姓们剥削得太狠啊!

  蔡京为相之时,已经把大宋的百姓们剥削得够狠的了。

  蔡京主政时,实行了各种经济上的“聚敛”苛政。

  蔡京主持过对大宋的茶、盐、酒等专卖领域的经济改革,实行专卖制度,商贾争利。

  蔡京主政时,还对货币进行改革,由于在哲宗朝边防费用开支巨大,已经把元丰以来的国库积蓄耗尽,正因如此,蔡京上台后便是要解决财政危机。

  蔡京采取了‘取民财于无形’的政策,那就是,发行大额虛币——【当十大钱】,以一枚铜钱当原本十个正常铜钱;

  赵吉想,这特么的,少来少去的【当十大钱】投放到社会还没有什么,蔡京为政之时大量铸造【当十大钱】投放到社会,这特么数量一大时间一久,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赵吉的原主宋徽宗一朝的通化膨胀,在民间表现得更明显。《宋史:食货志》中引用了大宋宣和年间,大宋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方机构——【榷货务】的文书:

  “古有斗米、斤盐之说。

  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时,盐价,斤为钱六七十;

  今,米价,‘石’两千五百至三千,而盐仍旧六十。”

  也就是说熙宁之前,大宋国内的小米平均价格大约是每石600文至700文,盐每宋斤是六七十文。

  而到了赵吉的原主宋徽宗一朝的宣和年间时,当时大宋全国的小米平均价格居然上涨到了每石2贯500文至3贯(即2500文至3000文),这米价居然是【熙宁】之前的四五倍,而官卖的食盐倒是没有涨价。

  (宋代一石,等于10斗,即92.5宋斤;1宋斤等于现代社会的640克,那么根据换算,宋代一石,等于赵吉没有穿越前的现代社会的59.2千克。)

  宋徽宗一朝的粮价上涨了这么高,这正是因为蔡京采取了‘取民财于无形’的政策,发行大额虛币——【当十大钱】(以一枚铜钱当原本十个正常铜钱),时间久了,民间自然会‘通货膨胀’……

  也正是有了蔡京这位敛财能手,赵吉的原主宋徽宗才有机会大肆地挥霍:铸造九鼎、建延福宫、修艮岳等劳民伤财的庞大工程。

  在赵吉穿越来之前,蔡京曾被原主宋徽宗三度起用为相,又三次罢相。

  被罢相不久后的蔡京,又能官复原职,除了蔡京会在皇帝面前‘跪哭苦求’地表忠心外,最主要的是赵吉的原主宋徽宗离不开蔡京这位敛财能手,需要蔡京来为官家敛财。

  蔡京的敛财能力虽强,但同时却激化了大宋的社会矛盾,使得商人破产,百姓也困苦不堪……

  宋徽宗一朝,积累起的巨大国库财富,刺激了皇帝想要享受腐化却不好意那样做,因为其兄长哲宗、其父亲神宗甚至往上推之前的北宋皇帝都挺节俭的。这时,蔡京便查找《周易》,从中硬是摘抄并曲解了“丰亨豫大”,安乐富足的太平盛世必须得享受啊!由此,宋徽宗开始奢靡腐化堕落,由此也加速了大宋的衰败……

  思至此处,赵吉觉得对蔡京如此之速度地判其死刑,真的比让蔡京按历史上第四次起用为相,让蔡京晚死六七年,让蔡京这老贼活到八十岁再死,对朕的国家要有益得多啊。

  那么,蔡京在朝堂之中的党羽,怎么处置呢?

首节 上一节 79/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