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81节

  冕冠不仅挺重的,而且还非常影响视线。

  冕服更穿起来复杂,也更重。冕服主要由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穿着它那真是里三层外三层能给皇帝捂出热痱子。

  皇帝穿最有仪式感的冕服和冕冠,除了为了表示天子崇高身份的装逼之外,其实龙体不会太舒服。

  赵吉知道:在宋朝的历朝皇帝,逐渐减少穿冕服戴冕冠的次数,在大典之上有时皇帝也不穿冕服。

  当然,宋真宗去泰山封禅时,穿的是服、头戴冕冠,即便是被捂出热痱子,那也必须要装逼、要彰显天子威仪。

  赵吉在今日上午检阅兵将时,穿得是比较随身又舒服的绛纱袍,头戴比较轻便的通天冠。

  赵吉在来西水刑场之前,索兴把皇帝的朝服-----绛纱袍都脱掉了,换上了便装,头戴东城巾,一幅风度翩翩书生文人的样子。

============

刺猬猫,菠萝包..全网小说资源共享,每月更新1500+,复制下面群号加入群聊

分享废鹿,刺猬猫,次元姬,菠萝包等等全网小说资源,每日更新1500+,从此告别书荒(之前群没了,以下是新群)

【千寻新小说中转群:312814139】

【千寻新免费满文件小说外群:950180909】

资源来自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小说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本仅供个人学习和试读,如果喜欢该资源,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

  赵吉领郓王赵楷和康王赵构前来看刑场杀人,就是为了历练培养他俩,用事实告诉这两位皇子,在朕执掌的大宋天下,像蔡京、高俅、王黼这样的奸臣贼子,绝对不留。

  …………

  这时,

  “铛嗡”!铜锣被敲响了一声后,

  监斩官梁师成,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宣布道:“押解人犯,上行刑台!”

  蔡京、高俅、王黼身穿囚服,脖子上带着木枷,每个人的两只手腕也锁进了木枷前面的孔洞之中。

  “晃铛铛啷……”

  “晃铛铛啷……”手脚镣铐晃荡作声,

  曾经风光无限、位高权重的蔡京、高俅、王黼,如今却变成了死刑犯,他们拖着沉重的步伐,踉跄地被一众兵吏押解着,登上了行刑高台。

  三位即将被处斩的主角,被押着登上了行刑高台,立即引起下面百姓们阵阵叫骂声……

  “逆臣贼子,死有余辜”

  “判处这三个奸臣死刑,也抵偿不了他们所犯下的罪恶。”

  “就是啊!官家为何不把判处这三贼凌迟之刑呢?”

  “可不是吗?若是凌迟之刑,咱们不仅能多看会热闹,或许还能分到一两片肉吃。”

  “呕?!贤弟,你啥肉都敢吃吗?”

  “非也。吾只恨不能手刃这三个大奸臣!

  啖其肉,饮其血,何等畅快。”

  …………

  行刑台下的围观的二三万名百姓,嚷嚷着各自对奸臣贪官痛恨的狠话。

  这就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道理,若是在蔡京、高俅、王黼身居高位时,即便这些百姓们心中有些怨恨,也不敢说出来。这时,却以使劲地放狠话,把心中的愤恨全部发泄出来。

  此时,

  在台上的监斩管梁师成,发现了赵官家穿便服,居然坐在了太宰余深的座位上。

  梁师成立即明白,这应该是赵官家为了不像上次观看斩杀妖道林灵素时那般引来百姓们的膜拜,而如此为之的吧?

  梁师成看到赵官家在下面时,他就更卖力气,尽量让赵官家看到他忠心办差事。

  他展开判决文书,高声宣读起来……

  把蔡京、高俅和王黼的大罪及判决结果,一一公布于众……

  台下看热闹的百姓们,立即再度群情激奋起来。

  “速速杀了这三贼!”

  “这三贼,罪恶滔天,为何官家对此三贼,不用凌迟之行啊?”

  “那是因为咱们的赵官家,是位胸怀天下、大公无私、宽仁厚德的好皇帝吧!”

  此时,

  罪臣蔡京、高俅和王黼,分别高喊道:

  “吾冤枉啊……”

  “吾亦冤枉啊……”

  “吾甚是冤枉啊……”

  叫喊声、哭泣声,喊冤此起彼伏。

  在行刑台上的梁师成,偷偷地瞄了一眼坐在前排居中的赵官家。

  他没有从赵官家的表情上得到任何授意。

  梁师成立即会意,这是让他按计划继续进行的意思啊!

  梁师成下令道:“午时三刻已至,罪臣蔡京、高俅和王黼,立即执行。”

  他们仨又开始大喊大叫起来:

  “吾冤枉啊……”

  “老夫要见官家,阵述冤情……”

  “官家啊,我是高俅啊,求赵官家看在当年一起踢毬的情从上,快救我啊!我看到官家就坐在下面了。”

  赵吉心里暗道:特么的,朕乔装打扮后,高俅你居然也能认出朕来?!

  ……………

  【PS:感谢P1下的打赏。感谢等更耗青春在本章说中的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感谢给本书投月票和推荐票的书友们。求分享推荐本书,让更能人来看本书,谢谢大家了。】

第127章 朕观看处决奸臣,归途中发现忠臣

  第一百二十六章朕观看处决奸臣,归途中发现忠臣

  蔡京、高俅和王黼临行前的最后喊冤和呼救,并能如愿以偿。

  监斩官梁师成立即下令道:“行刑!”

  交名行刑的兵吏,分别来到蔡京、高俅和王黼的身边,将其脖颈之的木枷开锁,解下木枷,但他们三人的手脚上的镣铐并未打开。

  然后,核对了被执行绞行者的姓名,确认准确无误后,给每人各端上一大碗的送行酒,至于归西的饭菜,蔡京、高俅和王黼在牢中便已经吃过。

  “呜呜呜……”蔡京双手捧着酒碗,老泪纵横,并没有急着喝下归西的送行酒,梁大官,看在你我多年的交情上,求………”

  还没有等蔡京说完,梁师成厉声呵斥道:“蔡京,莫要信口雌黄,你我有何交情?”

  蔡京苦笑道:“也罢,老夫为相多年,被赵官家器重,享受了数十年的荣华富贵,这一生了算值了!

  老夫干了这阳间的最后一碗酒。”

  “咕噜咕咚。”蔡京一口气喝干那一大碗送行酒,冷笑道:

  “梁大官好自为之,下一个上这西水刑场的,恐怕就要轮到梁大官你了!”

  “哎呀,蔡京你这老贼!”梁师成气得跺脚,伸出兰花指,指着蔡京的鼻子,骂道:“你临死前,还要咒骂咱家。看来,判你绞刑,真是判轻了!

  来人,先对蔡京老贼行刑。”

  行刑的兵吏道:“小的遵命。”

  四名兵吏外来,两名兵吏架起蔡京,另外两名兵吏走向行刑高台的中央,绞刑架前,做着准备工作。

  绞刑,实际上分成缢死和勒死两种。

  绞刑中的绞死,又称问吊,俗称吊死;方法是以绳索将死刑犯的脖子吊在半空,使其死亡。

  绞刑中的勒死,又称缳首死刑。方法是以绳索绕在罪犯的脖子一圈,然后像拔河那样,让两侧的行刑人员用力拉拽,勒死在中间的死刑犯。

  今日,为了让这西水刑场前来的数万名百姓,都能看到了这蔡京、高俅和王黼这三个大奸臣是怎么被绞死的,故此,梁师成事先请示了赵官家。

  赵吉对蔡京、高俅和王黼的绞刑方式,造反了吊死他们仨,这样能让距离行刑高台较远的围观百姓也能看到。

  故此,梁师成命人事先在行刑高台的中央,竖起了两根又粗又高的木柱,在木柱之上卯榫上一根结实的圆木横梁,制成了简易的绞刑的上吊架。

  此时,那两名做准备工作的兵吏,已经将三根长长的绳索,搭在了高有两丈多的绞刑上吊木架的圆木横梁上,并便绳索的两端垂地。

  蔡京被两名兵吏,押到了绞刑架的下面。

  蔡京浑身颤抖,已经吓得魂不附体了。

  两名兵吏手脚麻利地将绳索系在蔡京的脖子上,结成了环。

  这只是准备着执行绞刑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了。

  高俅口中不停地喊着:“臣高俅冤枉啊!求官家看多年的情份上,饶臣不死……”

  微服前来的赵吉,坐在群臣前列的太师椅上,根本就不为高俅的求饶声所动。

  本来,自己这个现代社会前来北宋末年的穿越者,对太尉高俅根本就没有任何好感。

  无论是从自己小学时看的小说《水浒传》上,还是后来长大了学习历史时知道的历史真实的高俅都是一个奸臣贪官,杀了他绝对不会可惜的,不杀留着反而是个祸害。京城的禁军战斗力不行,这和高俅绝对脱不了干系。

  高俅还能留吗?留着干啥?留着过年吗?

  “唉!”赵吉叹了一口气,扭头看了左右两侧的皇子郓王赵楷和康王赵构,问道:

  “你俩如何看待,这即将要被执行绞刑的三位朝廷大员的呢?”

  郓王赵楷道:“蔡京、高俅、王黼,这三个大奸臣,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误国不浅,理应该杀。”

  赵吉点了一下头,并没有夸赞赵楷,原因就是他所说的,在判决蔡京、高俅、王黼的判词之上已经提到过了。

  当然,赵吉是知道郓王赵楷在十七岁时就能文压各地的才子,夺得了科举的状元,文化水平绝对是有,不过,今年十九岁的郓王赵楷可能是长大了以后,在朕的面前谈论大事就会瞻前顾后,生怕说错了话,故此,他所言的没有什么新意,只是陈述了客观事实。

首节 上一节 81/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