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73节
王夫人听了眉头一皱,这事她自然是知道的,原本也不放在心里,但是惹到她的宝玉不快,心中自然有些不高兴。
袭人说道:“其实姑娘们搬去了东府,倒也不是坏事,如今家里的姑娘们都大了,宝姑娘和林姑娘又是姨表姐妹。
二爷的平日对女儿家的举止行动,太太也是知道的,这里面倘若出一点差错,二爷一生的名声就全毁了。
这两年我心里一直悬着这事,又不好对别人说,姑娘们搬去东府,也是个去处……。”
王夫人一听这话,心中一凛,其实她何尝不知,自己的宝玉生来喜亲近女儿家,这在大门豪宅里,是极容易闹出事的。
王夫人眼里第一等大事,便是一贯有贤德温良闺名,如今宫中待选博取青云的大女儿。
且宝玉又是元春的同胞亲弟,宝玉如果闹出些内宅男女淫秽之事,那自己大女儿的名声也全毁了。
皇家不可能选一个娘家声名毁损的女子为妃,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元春再在宫中耗费八年,也是绝无可能。
……
所以,那次宝玉调戏金钏,王夫人的反应才会如此激烈。
就是怕宝玉勾搭金钏做出丑事,还有便是金钏让宝玉去拿贾环和彩云的奸情,同样犯了王夫人的大忌。
不管是宝玉还是贾环,都是元春的同父弟弟,哪个出了事情,对元春来说都是家门丑闻。
王夫人自然不会让这种事出现,这才是他一定要撵出金钏出府的深层原因。
如今袭人说出这样的担忧,却是正好击中了王夫人的心坎,岂能不慎重对待的。
原先他对家里这些姑娘都去了东府,让自己的宝玉影单形只,很有些不服气,那小子的地界就那么香气。
如今听了袭人一番话,这竟然还是一桩好事。
王夫人并不知道袭人心中的算计,只当做她为人温良忠厚,一心一意为了宝玉,愈发对她欣赏贴心。
转而又想到,黛玉是宝玉的表妹,难道就不是贾琮的表妹,他们两个要是闹出事情,也算不到二房身上。
最好那林丫头住到东府不要回来最好,省的哄得自己宝玉痴痴傻傻的。
而且,王夫人听说迎春邀过宝钗,让她在贾琮下金陵时,也搬到东府和姊妹们作伴,只是宝钗谢绝了。
这一桩也让王夫人满意,毕竟是自己相中的儿媳人选,不会去凑东府的热闹,让那小子得脸。
要说宝钗留在西府,会不会被自己儿子痴缠,闹出袭人担心的那些事,王夫人却是不怕的。
大不了到时候一婚一嫁,便什么事情都遮掩过去了,根本不用担心什么不好的后果,反而遂了自己的心思,还让老太太无话可说。
且王夫人也打定主意,下回和贾母说起黛玉移居东府之事,便多说些中听的好话,松了老太太的心思,让那个丫头多在东府盘桓。
省得她早早回来,宝玉又变得痴痴傻傻,还扰了宝玉和宝钗的好事。
……
神京北郊,火器司工坊。
这两日贾琮白天照例都去工坊,同时着手南下金陵之前的准备事务。
他的里外举动,在外人看来一切如常,只是关于南下金陵办差,依旧不慌不忙,宫里也不见催促,像是大家都淡忘了此事。
贾琮自然也不知道王夫人和袭人,因各自私心,居然会鬼使神差的助攻,算计让黛玉长居东府,他如知道不知该怎么感谢她们。
两日前,贾琮向金陵寄出最后一封飞羽传信,他可以做的事情都已做了。
火器工坊的改进型红衣大炮调试立刻飞快推进。
那些对外宣称大面积受潮的火药,像是突然得到妥善出路,再也无法拖延营造进度。
满足每炮连射五十弹炮弹子药,被迅速营造并储存。
昨日,工坊所有人一起动手,完成火炮运输转载,以及炮弹子药的装箱密封。
今日辰时,忠靖侯史鼎已调派三百名五军营中军精锐,护送午门改进型火炮南下金陵。
其实按照行程,走海路可能会更加便捷,甚至能够直接抵达松江。
但是根据兵部最近诋报,松江姑苏近海区域,今年常有海盗倭寇出没,走海路存在不小的风险。
并且按照贾琮的想法,火炮先到金陵,再通过陆路运送,虽然会费一些时间,但不予人可乘之机,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
这次跟随新型火炮一起南下,还有佛朗机火炮教习玛德仑。
他在辽东的时候,曾与贾琮在鸦符关大捷中配合默契,让八门佛朗机炮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玛德仑对于火炮的精深了解,让贾琮十分钦佩,辽东大捷之后他便诚邀入大周火器司,负责火炮研习和调试。
玛德仑一直不耐北地寒冷,一直向往移居江南温和之地,这次押运火炮南下,也算得其所哉。
之后玛德仑会留在金陵,协助贾琮开办火器司金陵分部。
贾琮和火器司副监刘士振,将玛德仑送到城北南下官道上,才相互告辞分手。
就在运送火炮的五军营队列在官道上远去。
另外一支风尘仆仆的商队,却从官道北边而来,商队中都是身材健硕粗壮的大汉,其中几辆马车顶棚,还捆着几件厚实的羊皮袄子。
遇上经常南来北往,有些见闻眼界的客商,定会看出商队里的汉子,都有西北男儿气度,而这支商队定是从九边之地贩货而来。
此时,贾琮和刘士振已离开官道,返回北郊火器工坊,自然是有注意到,这支不太起眼的南下商队。
如果贾琮能在官道上多待一些时候,他就会注意到这支商队中一张熟悉的面孔。
这人身材高大健硕,鼻直口阔,颧骨微突,双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精明干练。
正是当日被贾琮使计逼迫退婚的孙绍祖。
第370章 玄墓有梅花
洛苍山,柳宅。
因贾琮不日就要南下金陵,临走前特地来拜望先生柳衍修。
因明年就是三年一度春闱大比,他自辽东返回之后,每隔数日便会上括苍山,听先生柳衍修授业讲解。
这两年他潜心苦读,又得号称文宗学圣的柳静庵授业,在书经举业上沉浸深沉。
上年他能得恩科解元之位,在书经、策论、时文等方面已根基稳固,颇具火候。
如今只需要不断夯实根基,翻旧复新,触类旁通,融贯一炉,别出心裁,就能再上层楼。
因此,柳静庵如今对他授业,不再停留于简单的书经讲解。
而是多从论法、笔触、立心、辨正、时势等方面入手,师徒两个既是点拨业,也是另类切磋碰撞。
柳静庵号称学圣,致仕之后,在家坐馆十余年,就在柳族子弟中教授出七个进士,震动天下,授业之能,说是天下无处其右,也毫不夸张。
而贾琮是他晚年因缘际会之下,收为关门弟子,且天资高于常人,更是得他期望极深。
对柳静庵来说,举业深邃,贾琮毕竟年轻,需时间厚积薄发,自己尽其所能,传授点拨也就罢了。
但是,贾琮在断事谋略,更有卓异之才,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睿智明锐,这却不是后天传授可得。
这才是柳静庵最看重的,同时也心有忧虑。
贾琮此次奉旨下金陵公干,表面上是去金陵组建火器司分部,推广火器整训,招揽西夷格物人才,其实是奉旨协理侦缉周正阳大案。
这件事他和家人同僚都只字不提,但是对柳静庵却并没有隐瞒。
并将下金陵的真实目对柳静庵和盘托出,并问道:“周正阳是金陵卫正三品主官,位高权重,握有兵权,不仅牵涉巨案,事发后能从容逃脱。
其中疑窦不浅,先生多经世事,不知有何可以教我?”
他知道自己这位先生,曾经历宦海沉浮,太上皇时身居九卿高位,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也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柳静庵说道:“金陵是大周龙兴之地,太祖定鼎天下,虽迁都神京,但金陵是江南半壁枢要之地,江南富庶之源,历来为朝廷所重。
洪宣年间,在原南直隶辖管之地,先帝下旨设立金陵都指挥司,节制金陵、镇江、常州、姑苏、松江等五府卫所,稳固南直隶核心地带镇守。
近年姑苏、松江近海水域,常有倭寇海盗施虐。
金陵都指挥司下辖苏州卫、松江卫坚守退敌,虽未有大捷,但拒敌保民,固守江防,略有斩获,也算尽忠职守。
可如今金陵都指挥司下辖最重要的金陵卫,居然闹出这么大的事,堂堂正三品卫指挥使,居然是当年水监司大案主谋。
可想而知,圣上心中的惊疑,会何等之重。
当年水监司大案,千户邹怀义伏法,人人以为已盖棺定论。
但两年未过,竟又牵扯出手握兵权的三品大员。
凡涉及军将高官之案,历来都是凶险难测,必定让圣上深为忌惮。
谁又能保证周正阳落网之后,会不会还有牵扯,而金陵又是江南枢要之地……。
你此次下金陵万不可大意,暗查深究,但有所获,秘而不惊,急报中宫,等待圣裁,切忌急功妄动,牵连过深,反受其害!”
贾琮听了这话心中悚然一惊,他和柳静庵相处数年,已很了解这位先生的脾气,虽然他只是告诫自己小心行事。
但话语之中,似乎其意不止于此,以他们师徒之间的默契,柳静庵没有语焉不详的必要。
心中虽有些不明,转而一想,或许是自己过于敏感了些……。
……
伯爵府,贾琮院。
贾琮回来时倒不是空手的,带回了两册新装订的书册。
其中一册柳静庵花了半月时间,收集近六年会试一甲书经时文策论,加以整理点评。
另外一册却是他自拟的书经截搭题、时文题、策论题,上面还都标注了破题方向和参详书目。
柳静庵作为贾琮的先生,可以说是费心费力,用心良苦,很是尽责。
这些都是准备让贾琮有空暇时,自己揣摩攻读的,毕竟他这次下金陵,怎么也要耗费去几个月时间。
刚进了院子,便听到房里莺声燕语,似乎家中的姊妹都在。
芷芍听到脚步声便迎了出来,穿淡紫色暗花对襟比甲,白色圆领绉纱里衣,月白色暗花长裙,亭亭玉立,袅娜俏美。
贾琮把两本册子和她交代两句,芷芍便利索的把册子妥善收好,便于贾琮随时取用。
宝钗坐在圆桌旁和英莲说话,桌子上还放着一个褐色如玉纹包裹。
见了贾琮,笑道:“知道从琮兄弟不日就要下金陵,想请你帮我带一份信件和东西,给我的堂弟薛蝌。”
薛蝌这个名字贾琮自然是清楚的,心中也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