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244节

  卫宁道:“秦大人,我实在来的着急,还有军务在身,没办法下什么聘礼,只能口头给你承诺,等我从西北归来,便来朔方郡风光大娶。”

  “可能家里长辈也会过来。”

  你家长辈不就是卫大将军嘛?

  “好好!”

  秦川点头:“那便如此定下,老夫等着你。”

  “成,你们先聊一聊,老夫让人去安排一顿晚宴。”

  “好!”

  ……

  今日下午,秦子榆和卫宁聊了很多事,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两人一同再次去了一趟熟悉的梅园,许多花儿盛开,美不胜收。

  到傍晚时分,卫宁便随秦子榆去太守府吃了晚宴。

  正在吃饭的时候,赵策急促走来,在卫宁耳边说了两句,卫宁神色微微变了变。

  他抱歉对秦太守道:“我今晚就要走。”

  说完后又对秦子榆道:“等我归来。”

  秦子榆叮嘱卫宁万事小心,秦太守也叮嘱卫宁平安归来。

  卫宁点头,而后背着手快速离开太守府。

  出来后,卫宁才问赵策道:“你说什么?匈奴人主动出击了?”

  赵策道:“情报来源是刺史府那边传来的,应该五天前匈奴人就开始攻打武威郡。”

  “现在也不知武威如何了。”

  情报既然已经传到了朔方刺史府,那其他两路的兵马一定会马不停蹄的朝武威加快行军,卫宁也不能在朔方郡继续待着,便对赵策道:“回去通知大军,今晚就走!”

  “喏!”

  ……

  从朔方西出武威郡,还有二百余里路。

  辎重部队行的比较慢,这一路好在也没出什么幺蛾子,不过即便如此卫宁都小心谨慎到极点,防止辎重部队出任何岔子纰漏。

  又行五天左右,辎重部队终于安全抵达武威的城郊。

  刚到城郊,便被一群大军包围住了。

  不过虚惊一场,对方是李广的军队,相互验明身份后,卫宁便朝中军走去。

  他也很奇怪,李广大军既然已经抵达武威,为什么在郊外驻扎下来而不入城?

  汉武帝对外宣称这次出兵二十万,实际也就不到十五万。

  十五万大军连绵不绝的在武威郡城郊安营扎寨,卫宁在李广的亲兵带领下来到了中军大帐。

  才走到外面,就听到大帐内争吵不休。

  等卫宁进去后,公孙敖和李沮等人见到卫宁,面色一喜,道:“卫侯爷你来了?”

  “没事吧?”

  霍去病也兴冲冲的来到卫宁身边,道:“表弟,你到了,路上还好?”

  这一路有太多事发生,卫宁也没多说。

  他发现中军大帐形成三个阵营,一方是李广和其部下,另一方就是公孙敖这些人,还有一方则隶属于王恢的东南军事集团。

  王恢此前是鸿胪寺卿,和卫宁也有些交情,所以等卫宁来了,阵营又发生奇怪的变化。

  王恢等人主动靠近卫宁打招呼。

  李广微微乜了一眼卫宁,面色不善的冷哼一下。

  卫宁先询问公孙敖他们在争吵什么。

  公孙敖面红耳赤的对卫宁说了一则令人惊愕的事。

  武威在两日前,被匈奴破城了!

  卫宁大惊失色。

  匈奴人这次学精了,自从上次攻打朔方被卫宁赶走后,这次他们的战术发生了改变。

  他们固守武威郡,也不出来迎战,凭着城墙之固,一直坚持在守城。

  这座西陲第一城的城池十分坚固,用夯土和大理石制造,坚固无比,高耸入云,易守难攻。

  想要攻打这座城池,无疑十分困难,不知要付出多少人命代价。

  分歧就出现在这里,李广不建议现在花大量时间去打武威,他建议大军绕过武威,直接出河西去打塞外匈奴。

  公孙敖等人则建议先拿下武威再说其他。

  这座城池里面可有五万多百姓,作为汉朝的军队,弃百姓之如弊履,这以后传出去,他们这些军人直接去死吧。

  还谈什么保家卫国?

  自家的百姓都不要了,还去打匈奴人,难道为了打匈奴人,就可以牺牲五万多百姓吗?

  那是五万多名活生生的人,大汉的民,汉武帝的子民!

  若是放弃了他们,以后就算打下匈奴人又能怎么样?这耻辱将一辈子都洗刷不了!

  李广哼道:“你们都是军人,你们对军事都有自己的判断,打下这座城池需要多少兵力?”

  “需要牺牲多少人?”

  “还没出征,就折损一小半兵力,本将作为主帅,怎么去和陛下交代?”

  公孙敖冷冷的道:“陛下让你杀光匈奴人,盘踞在这座城内的两万匈奴人你都杀不了,谈什么杀光匈奴人?”

  “现在西出就能对陛下交代了吗?”

  李广厉声道:“你不要转移话题,你就告诉本将,拿下这座城池需要多少兵力!需要死多少人!”

  公孙敖道:“牺牲多少人都要拿下!”

  很显然公孙敖也知道想要拿下这座城池,可能会有惨烈的牺牲,而且规模还不小,所以他才避重就轻。

  作为军人,他总不能看着自己百姓在城内任人宰割。

  这五万多百姓的命,难道就不是命了吗?

  为了帝国大业,就能牺牲他们吗?

  没有这个道理!

  李广看着卫宁,道:“管好你的人,你若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本将可以详细和你说道说道。”

  卫宁摇头道:“不必了,我知道多严重。”

第278章 攻城抉择

  卫宁自然知道攻城的难度。

  武威作为西北第一郡,是保护关内的一道天然屏障。

  如此战略要地,军事重镇,究竟是怎么落入突厥人之手的?不用说,大概率有猫腻。

  可现在大家自然也无暇去分析这些,分歧的重点是打还是不打。

  打的话,一场攻城战下来,没有两三万兵力的死亡,都未必能拿下这座城。

  自古守城容易攻城难。

  两三万兵力的损失,是这支部队不能承受的,盘踞在河西少数有接近十万的匈奴总兵力,若是在这折损了这么多,李广没把握带领余下的兵力去和匈奴主力比拼。

  所以不要李广去强调,卫宁都知道事态多严重。

  但他不能放任城内五万余百姓不管。

  “要打!”

  卫宁做出决定,公孙敖等人厉声高喝:“没错!打!一定要打!”

  李广怒道:“牺牲这么多兵力,值得吗?”

  “要没打下来怎么办?你负责吗?”

  “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镇北侯你别忘了,伱不是来打仗的,你只是个辎重官!”

  卫宁道:“我知道。”

  他看了一眼公孙敖。

  公孙敖当即表态道:“一定要拿下武威郡!”

  卫宁可以不做决策,但公孙敖他们可以替自己做决策。

  这些都是卫宁的人。

  公孙熬这边做出决定后,王恢那边的东南军事集团也跟着附和要拿下武威。

  李广实在未如此憋屈过,他是堂堂三军主帅,现在其他两军居然不听令于自己?

  他本就因为李蔡的事和卫宁不对付,现在更是看不上卫宁。

  “那就你自己打!”

  三军本就分开作战,谁在战场上输了谁倒霉,谁要立功,汉武帝也会给于丰厚的奖赏。

  反正李广不会带着自己的兵力在武威郡浪费兵力,要打你们自己打,打下来你们全体立下大功,打不下来你们等着被陛下降罪吧。

  王恢等虽然支持卫宁,但并不代表他们会出兵,他们也想保存兵力,好在河西主战场取得胜利。

  所以现在能用的也只有公孙敖麾下的四五万兵力。

  这要是损失一半以上,后面的战斗几乎就不必打了。

  不过纵是如此,公孙敖等人依旧没有退缩。

  这场会议讨论结束,公孙敖和李沮等人便将卫宁带回自己的中军营帐。

首节 上一节 244/4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骥行三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