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437节

  “景略,孔明和士元所言,你有何看法?”

  老刘同样没有表态,目光转向了萧方。

  这关乎一统天下的战略方向,岂能不听取萧方的意见。

  “伐秦还是伐魏,其中利弊士元和孔明已说的很清楚了,臣就说点别的。”

  萧方同样也不表态,羽扇却往沙盘上一指:

  “讨伐伪秦不同于先前收复中原,中原毕竟是一马平川,并无什么雄关险隘,各场决战基本都在平原上进行。”

  “伐秦则不同,只有两条路,要么攻潼关,要么攻打武关。”

  “这就意味着,曹操无需起倾国之兵,只需三万左右精锐,就能将我们十倍之兵阻挡于关城之下。”

  说罢,萧方的羽扇,又向沙盘以北一移:

  “伪魏则不同了,河北与河南实则为一体,只是中间为黄河隔开而已。”

  “而这黄河虽号为天险,实则宽不及长江,湍急也不及长江,绵延千里的河堤上,可渡的渡头不计其数。”

  “曹操守住关中,只需要数万精兵,守住武关和潼关两座关隘既可,那袁尚想要守住一条处处可渡的黄河,又得需要多少兵马呢?”

  “恐怕不止十倍之兵吧?”

  “伐秦与伐魏的难易,其实已是一目了然。”

  战略方面的考量,都被庞统和诸葛亮说了,萧方就干脆从战术角度一番分析。

  虽未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但言外之意老刘又岂会听不出来。

  显然,他的这位国相,与诸葛亮的战略方向一样,皆是主张先伐伪魏。

  “大王,臣以为国相与孔明考虑的更为深远周详。”

  “臣收回臣先前的提议,臣也以为当先伐伪魏!”

  庞统再次表态,痛痛快快的改变了立场。

  眼见三大谋臣皆达成统一意见,老刘脸上也涌现出决然之色。

  当下他挥手一指沙盘河北所在,豪然道:

  “既然如此,那孤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就依你们所言,传诏各州做好准备吧,择机渡河,北上灭魏!”

  …

  邺城,魏宫大殿。

  “臣等叩见大王!”

  山呼声回响在大殿之中。

  审配,田丰,沮授,颜良,文丑等魏国文臣武将,向着那王座之上的新王,齐声拜呼。

  身着王服,高坐王位的袁尚,俯视着阶下伏跪众臣,耳听着那山呼之声,嘴角扬起了一抹得意的笑意。

  争了那么多年,今日终于坐上了这梦寐以求的王座。

  举目望去,仿佛整个天下,皆已匍匐在自己的脚下。

  “原来,这就是身居王位,众生伏首的滋味。”

  “倘若有一天,孤能登基称帝,那君临天下的感觉,应该更妙不可言吧…”

  袁尚抚摸着身下王座,思绪澎湃翻转,幻想着美好的未来,一时竟有些恍惚失神。

  审配见袁尚神情失态,不得不干咳几声以示提醒。

  袁尚微微一震,这才回过神来,遂是干咳几声,正襟危坐起来。

  “众卿,中原一战,我军损兵折将,痛失河南地,实为我大魏之耻!”

  “孤欲尽起河北之兵渡河南下,收复河南,洗雪耻辱,尔等意下如何?”

  袁尚脸上换上了霸道愤怒之色。

  众臣一听,皆是吃了一惊。

  咱们这刚刚元气大伤,还未缓过劲来,你这也刚刚登上王位,就要急着再次南下用兵?

  这不是开玩笑么!

  “大王,万万不可啊!”

  “河南一役我军折兵十万,又痛失河南诸州,我大魏国力与伪楚,强弱已然逆转!”

  “现下大王初登王位,威信未著,河北士民人心未服,将士们士气未复,焉能轻易再起兵戈?”

  “臣斗胆直言,大王若要挥师渡河南下,必会惨败于刘备之手!”

  “到时我大魏就不是失了河南地,而是要亡国!”

  一员须发半白的谋臣,拄着拐杖出班,拐杖捶击着地面,声色俱厉的大声反对。

  出言反对者,正是田丰。

  袁尚嘴角一撇,眉宇间掠过几分不悦。

  他当然不会真的傻到去起兵伐楚,所以提出要挥师南下夺回河南地,不过是显示一下自己收复失地的决心,让魏国士民知道,自己是一个开拓进取之主罢了。

  按照他的设想,审配等臣子们会先拍他一番马屁,盛赞他神武雄略等等…

  接着再找一个诸如士卒疲敝之类的台阶,让他顺水推舟暂缓挥师南下。

  谁料田丰却抢先一步发声,非但没给他铺台阶,还声色俱厉的讲了一番危言耸听的大道理。

  甚至最后还说出什么大魏要亡国的论调!

  田丰这么一通大道理讲完,自己俨然成了好大喜功的昏主。

  袁尚心下自然不爽。

  只是碍于田氏一族在河北的影响力,以及田丰的声望,却不好有所发作。

  “大王没有坐享其成,安于固守河北一隅,却有收复河南,一统天下之进取心,实乃我大魏之福也!”

  “臣以为,挥师南下,讨灭伪楚,收复失地,自然是一定的。”

  “但现下大王初登王位,我将士们休整士气需要时间,重新招募训练新军,亦需要时间。”

  “故臣以为,大王可暂且隐忍,待我大魏军威重振之时,再渡河南下与刘备一决雌雄也为时不晚!”

  审配却懂袁尚心思,站出来先盛赞了袁尚一番,接着又铺好了台阶。

  袁尚眉头这才松展,心下暗暗满意,微微点头道:

  “也罢,就以正南之言,先让将士们休整士气为重。”

  “待我军势复振之时,孤再渡河南下,跟那大耳贼一决生死!”

  众臣这才暗松了一口气。

  “我们想要休养将士,重整军势,只怕刘备却不会给我们机会!”

  “据我细作禀报,刘备现下正从各州向白马延津一线调集粮草,其各部兵马也在向青州,兖州一线调动。”

  “种种迹象表明,刘备在春耕结束前后,便有可能对我河北发动大举进攻。”

  “伪楚现下的兵力近两倍于我军,国力也在我军之上,倘使刘备当真大举北犯,臣以为形势不容乐观!”

  沮授终于开口表态,上来就给袁尚泼了一头冷水。

  袁尚身形一震,眼中立时闪过一道惧色。

  这魏王之位还没坐热,新军还没招募完,士气还未恢复,刘备就要大举来犯。

  这是要趁虚而入,趁他病要他命啊!

  “众卿,若大耳贼当真要大举来攻河北,尔等可有应对良策?”

  袁尚声音变的底虚起来,忙向众臣求问。

  众谋臣们各自献计,只是争论来争论去,无非是集中兵力,守御濮阳为中心,守卫黄河防线,将刘备大军拒挡于黄河以南。

  只是黄河处处可渡,魏国兵力又捉襟见肘,能否守住黄河防线,众谋臣们却都不敢打保票。

  袁尚眉头越凝越深,脸上渐渐蒙上了一层阴影。

  “大王,臣有一计,或可令刘备不攻我大魏!”

  一名年轻文士突然朗声高喝,打断了众人议论。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向了那位年轻谋士身上。

  袁尚眼眸一亮,忙问道:

  “仲达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第341章 我不是我爹,我是天命之主!敢先挑衅我大楚?胆儿肥啊,灭他!

  进言之人,正是司马懿。

  司马防之子,河内郡望司马氏年代一代中的翘楚。

  河内郡地处黄河以北,与洛阳所在的河南尹隔河相对,虽名义上属于司隶,但在地理上却属于河北。

  当年袁绍渡河南下前,河内郡处于三不管状态,一直在骑墙观望。

  后曹操官渡兵败,挟天子西迁关中,让出了中原诸州后,河内郡便火速宣布归顺于袁绍。

  司马氏作为河内大族,自然不能不为袁绍效力。

  袁绍又听闻司马家二公子,颇有才名,便征辟其出仕,辅佐袁尚留守邺城。

  司马懿作为半个河北人,自然而然便倒向了袁尚。

  前番袁尚为争功,曾亲自带三万兵马,往睢阳去向袁绍增援。

  当时司马懿就劝说袁尚,兵马派去就行了,自己莫要前去,没必要参与楚魏之战。

  袁尚却未听劝,执意要往河南地争功,结果贾鲁水一战惨败,声名扫地。

  自此之后,袁尚便对司马懿更为信任,引为了心腹谋士。

首节 上一节 437/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