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486节
程昱却又提醒道。
法正?
曹操对这个名字颇为陌生,想不起蜀中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张松曾经提到过,他在蜀中暗中聚集了一群反刘璋的志同道合之士,其中一人便名为法正。”
“听闻此人自恃有王佐之才,却只被刘璋任命为小小县令,故而郁郁不得志,心下对刘璋甚是不满。”
程昱将这法正的生平来历一一道来。
曹操听罢,却不以为然道:
“既然他与张松志同道合,自然是想投靠于孤,又有什么好忌惮。”
程昱摇了摇头,却道:
“这法正确实想反刘璋,但此人乃扶风人氏,与马超为同乡,自马超入蜀投奔刘璋后,两人便交往甚密。”
“正因如此,这个法正受马超影响,便对大王和我大魏有抵触情绪,张松便未敢轻易拉拢其一并投靠大王。”
曹操恍然明悟,脸色不由一沉:
“原来这厮竟是马儿同乡,受其蛊惑竟想与孤为敌不成?”
“既然他不识时务,欲跟随马超与孤为敌,那涪城一战,孤就将他和马超这余孽一并荡灭!”
曹操是霸道自负,全然已不见当年从中原逃往关中时的落魄。
郭嘉也并未提醒曹操不可轻敌,只淡淡笑道:
“臣也听说过,这法正确实乃才智非凡,乃当世大才。”
“不过马超素来刚愎自用,未必就会听这人的献计献策,再者这法正官职低微,纵有良策也未必有实施的余地。”
“我军击破马超吴懿,拿下涪城是必然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能否速破涪城,进而以摧枯拉朽之势兵临成都,逼降刘璋。”
“毕竟现下袁绍连战连败,已被刘备兵临邺城,围困于孤城之中。”
“一旦邺城失陷,则伪魏覆灭,河北为刘备所有,便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我们要力争以最短的时间拿下益州,尔后才能及时回师关中,东出潼关以救伪魏。”
“三足鼎立,于我大秦而言,才是最有利的局面呀。”
曹操深以为然,遂是马鞭一扬:
“事不宜迟,传孤诏命,大军加快行军南下,孤要与大耳贼抢时——”
间字刚一出口。
一骑由北而来,急匆匆登上南城楼,高举帛书跪伏在了曹操跟前。
“启禀大王,河北急报!”
“刘备已于数日前攻破邺城,斩杀袁绍!”
第379章 秦楚,刘曹,最后的对决!跟曹贼抢时间,速灭袁尚这余孽!
关城之上,一片哗然。
程昱也好,郭嘉也罢,尽皆神色为之一变。
任谁也没料到,邺城会失陷的如此之快!
就连袁绍,竟然也就此陨命!
曹操更是神色骇然,刹那间愣怔在了原地,惊到神色错愕恍惚的地步。
令他震惊的,不只是邺城失陷,更是袁绍的陨落!
那个与他相识数十载,曾经与他志同道合,意图挽大汉于将倾,重振大汉社稷。
那个他们曾共同诛杀十常侍,曾共举义兵讨伐董卓,还曾背靠背共同对战公孙瓒袁术这些敌人。
他们也曾分道扬镳,为逐鹿天下,生死相斗。
他更曾被袁绍逼到痛失中原,被迫西逃关中,险些走上穷途末路的境地。
他对袁绍的感情,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又敬又憎,既为死敌又为知己。
可现在,这个令他又爱又恨之人,竟然就这么死了?
死在了刘备的手中!
“孤不信,袁本初就这么死了!”
曹操陡然间惊醒,一把夺过了信使手中急报,发抖的双手迫不及待的将之展开。
这一刻,他似乎是无法接受袁绍被杀的事实。
直到白纸黑字,将邺城失陷,袁绍被斩,传檄冀州的事实,清清楚楚展现在他面前时,他才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事实。
袁绍,他曾经的战友,如今的敌人,确确实实是被刘备杀了。
“本初啊,想当初你为天下诸侯共主,何等的风光无限,可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会亡于一织席贩履之徒的手中。”
“我原以为,这天下大乱到最后,必是你我二人决定天下归属,却没想到先走一步的会是你。”
“与我最后争夺天下的,竟会是一个织席贩履之徒。”
“天意无常,世事难料,世事难料啊…”
曹操口中唏嘘感慨万千,将那一道帛书情报,带着略显无奈的神色,扔在了风中。
城头之上,立时炸开了锅。
曹操的感慨证实了邺城失陷袁绍被杀的消息,秦国谋臣武将们,无不震惊错愕,一时议论纷纷。
“大王,袁绍陨落,邺城失陷之快,着实超出了臣等想象。”
“袁家到了这等生死存亡之际,袁绍还在放任诸子争位,他灭亡的一点都不冤。”
“看来我们就伪魏是来不及了,当不惜一切代价,即刻攻破涪城,拿下成都,收取益州。”
“否则若给刘备先一步灭了袁尚,全取了河北,就不是我们去救伪魏,而是刘备要腾出手来,干涉我们灭蜀了。”
郭嘉声色肃厉,打破了众人的议论。
这番话,也点出了当前的头等大事。
曹操深吸一口气,从袁绍陨落的伤感中缓过神来,眼眸中重新凝聚起了冷峻。
“奉孝言之有理,形势已至此,纵然救不了伪魏,孤至少也要拿下蜀地!”
曹操语气斩钉截铁,扬鞭喝道:
“还等什么,传令全军昼夜兼程行军,两日之内孤要杀到涪城之下!”
诏令传下,众臣皆各统兵马,催促着士卒开出剑阁,狂奔南下。
曹操亦下了关城,翻身上马出关。
走出剑阁之时,曹操回头望向了北面方向。
他的目光仿佛越过秦岭,越过黄河,越过广袤的河北平原,落在了邺城之中。
落在了那座金殿之中,高坐王位,满脸意气风发的中年男人身躯上。
“刘备,这天下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接下来,就是你我之间,最后的对决了…”
…
邺城,金殿。
“臣田丰,拜见大王,叩谢大王救命之恩。”
“丰浑浑噩噩半年,如今终遇明主,实乃臣生平之幸。”
“蒙大王不弃,臣余生愿为大王肝脑涂地,再所不辞!”
大殿之内,一位须发半白的文士,当着众臣的面,向刘备深深拜下。
看着拜伏于地,表明效忠之心的田丰,刘备脸上掠起欣慰笑容。
几日前,他在萧方的提议下,亲往牢房释放了险些被杀的田丰。
历经生死一劫,田丰对袁绍已是彻底死心,有感于刘备的救命之恩,敬重于刘备的礼贤下士,便决心归附。
今日这场酒宴,刘备是有意设下,向众臣介绍田丰,也是表示对田丰的器重。
田丰趁此时机,则是当着众臣的面,再次表明了归附效忠的决心。
“元皓快快平身。”
刘备忙是起身下阶,将田丰扶起,感慨道:
“孤破邺城,最大的收获,便是得元皓这般王佐之士也!”
当下刘备便将田丰扶回座,亲自斟上一杯酒。
君臣二人举杯对视,相视大笑。
酒宴的气氛,也就此变的轻松起来。
刘备是把酒笑谈,向田丰询问冀州乃至河北各郡国情势,田丰则是知无不言。
“邺城易手,大王接下来,必是二十万大军直指南皮。”
“臣料袁尚必不敢死守南皮,定然会率军北撤至幽冀边境,背靠幽州,以易水为天然险阻,据守易京防线负隅顽抗。”
“易京防线乃公孙瓒所留,可谓固若金汤,若袁尚得幽州士民支持,供以粮草兵源,我军若想速破,只怕不易。”
田丰将袁尚将用之策,尽数推演了出来。
刘备不由微微点头,心中暗自称赞。
田丰所说与萧方推演,基本上都吻合,由此可见其智谋格局,确实乃河北众谋士之首。
田丰分析过一番后,拱手道:
“臣或许可略尽些绵薄之力,能助大王速破袁尚,尽快收复幽州。”
刘备眼眸一亮,忙示意田丰说下去。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