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04节
后边那句话,袁尚却听明白了,这个人是公孙瓒的旧部,并非是什么山匪。
照这情形,这个叫赵云的无名小卒,这是趁着自己败逃,半路截杀,来为公孙瓒报仇来了。
“赵云是吧,你可知道孤乃何人?”
“孤乃魏王袁尚是也!”
袁尚挣扎着半爬而起,报上了名号。
赵云眼眸微动,果然如他所料,眼前这人就是袁绍余孽,袁家的新王袁尚。
“公孙瓒死了这么多年,你只是他旧部,又不是他子侄,何必再心心念念为其报仇?”
“这样吧,孤看你也是个白身,你若肯放过孤,孤封你为大魏前将军,封你为蓟县侯!”
袁尚拿出了魏王气派,想对赵云进行利诱。
赵云冷冷一笑,不屑道:
“袁尚,你已是丧家之犬,自身难保,还想对我画饼利诱,你也当真是可笑之极!”
被一通讽刺揭穿窘境后,袁尚脸上掠过几分尴尬。
眼珠转了一转,他接着又道:
“我虽失了幽州,可我袁家还有并州在手,我大魏还没有覆没。”
“你若能送我去并州见我二哥,我依旧能重重答谢你。”
“倘使你愿意辅佐我,我封你为前将军,你若不愿,我可令我二哥赏你万金,随你离去。”
“赵将军,你看如何?”
赵云却懒得跟他再多费唇舌,血枪一扬,喝道:
“来人,将这厮绑了,带着他一并南下吧。”
身后白马义从一拥而上,便将负伤的袁尚拿下,五花大绑了。
赵云纵马拖枪,便继续向南欲行。
袁尚却惊了,一面挣扎,一面吼问道:
“赵云,你要带着孤去哪里?”
赵云头也不转,只冷冷回了一句:
“此番我南下,原本为投奔楚王,不想让我误打误撞生擒了你。”
“我现下自然是继续南下,往易京去见楚王,顺便将你献给楚王。”
“若我所料不错,楚王应该已攻陷你的易京壁垒,他应该会很喜欢我带给他的这份贺礼。”
袁尚身形剧烈一颤,心中是连连叫苦。
要说自己也是倒霉透顶,明明已逃离易京,原以为逃出升天,谁能想到半路碰上了这么一路猛人。
这个猛人,还正巧要去投奔刘备,还正巧活捉了自己。
那刘备连父亲袁绍都能杀,还能放过自己?
此去易京,死路一条啊!
袁尚越想越怕,精神旋即崩溃,疯了似的大叫:
“孤不去易京,孤去易京必死无疑,刘备必会杀孤!”
“赵云,你放孤走,孤封你为大将军,孤封你为幽州刺史,孤封你为…”
赵云无视袁尚歇厮底里的哀求,继续策马南下。
黄昏时分,一道巍巍壁垒已横亘在前方。
一面“楚”字,清清楚楚印入眼帘。
“玄德公,我们终于又要见面了,一别多年,不知你还记得我赵云否…”
第393章 这赵云什么来头,竟得大王如此器重?君臣再会,咱们都没有变啊!
易京。
绵延十里的壁垒上,已遍插了楚军战旗,在如血的残阳下猎猎飞舞。
二十万余万楚军将士,云集于壁垒之上,挥舞着手中兵器,欢呼雀跃。
刘备倾听着震天的欢呼声,踏着魏军的尸骨,策马扬鞭,意气风发的踏入易京之中。
登上城楼,举目北望,整个幽州平原已尽收眼底。
“启禀大王,臣攻破易京主城,斩杀敌将淳于琼!”
“回禀大王,臣所部斩敌三千,俘敌四千。”
“启禀大王,臣斩杀俘获魏军,计有五千余众!”
“禀大王…”
众将们是相继登上城楼,来向刘备奏明战果。
刘备微微点头,不住的赞许众将,一旁的众谋臣们,则在计算着诸将的杀敌俘敌数量。
“大王,臣适才粗粗一算,我军此战杀敌俘敌,合计约有四万余众。”
“这意味着,此战我们已全歼敌军,此战魏军全军覆没。”
“幽州可传檄而定也!”
田丰是满脸欣喜,苍老的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身为一个河北人,自然是不忍心自己家乡,遭受无尽的战乱之苦。
而现下魏国残存的主力,尽数覆没,意味河北的战争终于要接近尾声。
田丰身为河北人,自然为之激动欣喜。
“景略,你怎么看?”
刘备面带着笑意,回头看向了萧方。
萧方微微一笑,羽扇向北一指:
“正如田元皓所说,伪魏主力已尽皆覆灭,幽州可传檄而定也。”
“唯一美中不足的,乃是袁尚逃过一劫,我料他必会逃往并州,去投靠袁熙。”
“并州魏军不过两万余人,已掀不起什么波澜,就算二袁合流,也扭转不了乾坤,改变不了伪魏覆没,大王夺取河北的结局。”
“臣唯一略有担心的是…”
萧方话未说完,忽有士卒匆匆登上城楼。
“启禀大王,北门外来了五十余骑人马,坐骑皆为白马。”
“其为首一员,白马银枪,自称是常山赵子龙,乃是大王故旧,前来投奔大王。”
常山赵子龙!
听得这五个字,刘备精神大振,刹那间脸上涌起无尽的惊喜。
“大王,是子龙,子龙来了啊!”
关羽和张飞二人,亦是惊喜的目光齐看向了刘备。
刘备惊喜过后,不禁哈哈大笑:
“孤今日先破易京,又有子龙前来相投,当真乃双喜临门也!”
“走,随孤去迎子龙去!”
当下刘备则大笑着下城,直奔北门而去。
关张二将与赵云乃旧识,曾有过共救北海的交情,自然也是欣喜不已,紧跟着刘备下城。
左右黄忠,张郃等众将,却是一脸茫然。
“赵子龙?河北四州之中,未曾听闻过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怎大王听闻此人前来,竟会如此惊喜,还亲自出城迎接?”
“这个赵子龙,到底是什么来头?”
诸将彼此对视,心中暗自猜测,眼神中皆透着几分困惑。
萧方却笑而不语,对老刘举师动众,亲自迎接赵云的举动并不感到意外。
老刘的识人之能,放眼天下能有几人可相提并论?
当年他与赵云相处时间虽不长,却并肩而战,先救北海再救徐州,可以说是有同生共死的交情。
相处时间虽短,以老刘的识人之能,岂能看不出赵云的骁勇无双,忠肝义胆。
历史上赵云的战功,虽不及关羽张飞,甚至是黄忠赫赫在外,官职也并不及那几人显赫。
但老刘却始终将统帅宿卫重任,交由赵云与陈到担当。
老刘称帝之后,赵云更是官任中护军,成为禁军武官之首。
仅此便可见,老刘对季汉诸将的信任程度中,赵云当是仅次于关羽张飞,排名第三。
一个信任程度,仅次于自己两位义弟的武将,得知他前来投奔,老刘怎么可能不欣喜若狂,亲自前去迎接呢。
“诸位,常山赵子龙,一身皆是胆。”
“你们可别小瞧这赵子龙,别的不说,光他的武艺,便能可与关云长和张翼德媲美呀。”
萧方微微一笑,便也跟着刘备下城而去。
众将皆是吃了一惊。
武艺能与关羽张飞匹敌?
关羽和张飞武艺,那可是万人敌之勇,可与吕布掰一掰腕子的人。
诸将之中,也唯有黄忠有信心,能与关张二将一较高下。
剩下的武将们,哪怕是自负如甘宁,对关羽张飞也是甘拜下风。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