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74节

  这可是位牛人啊。

  历史上曹魏的门神,仅靠几千人坚守陈仓,挡住了小舅子诸葛亮的十倍大军,凭一己之力逼退了诸葛亮的二次北伐。

  这是一位善守的将才。

  如果萧方没记错的话,这个郝昭与郭淮一样,皆为并州太原郡人。

  这样一个有名将天赋的年轻人,再加上其并州人的身份,其写下的这“踏冰过河”四个字,立时令萧方联想到了什么。

  “这个郝昭郝伯道,乃是一员难得的智将,确实是位大才。”

  “他冒着欺君的风险,只写下这四字考卷,臣料想他多半不是单纯为博眼球,而是想借此引起陛下的注意,召其前来奏对。”

  “臣猜想,他胸中定有伐秦奇策,陛下不妨召他前来一问。”

  刘备原本满是疑色的眼眸,顿时精光一闪,脸上掠起喜色。

  萧方竟然识得这个郝昭,还能评价其为大才!

  这可是个意外之喜啊。

  念及于此,刘备便欣然下令:

  “丞相既说此人乃大才,那必定没有错了,来人啊,速召郝昭入宫奏对!”

  半个时辰后。

  一名年轻的士子,在宦官的引领下,踏入了大殿内。

  “臣郝昭,拜见陛下!”

  他声音略显发抖,显示着内心对面见天子的紧张,却又能从容不迫的上前行礼,又可见其沉着冷静。

  “平身吧。”

  刘备微微拂手,开门山见道:

  “郝伯道,丞相说你在这试卷上,故意只写下四个字,乃是胸中有伐秦奇策,想引得朕召见你,当面向朕进献。”

  “现下朕你已见到了,你那‘踏冰过河’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以详尽说来了吧。”

  郝昭微微一震,惊奇的目光偷望向萧方,显然是惊叹于自己的“小心思”,被萧方轻松看穿。

  “丞相洞察人心,竟将臣轻易看穿,臣实在是惭愧……”

  郝昭自嘲一番后,清了清嗓子,拱手正色道:

  “臣这四个字说来也简单,便是趁着黄河冰封,我军踏冰过河,出其不意一举攻破蒲坂关,由河东攻入关中!”

第449章 灭秦关键,得看是否天助!四十万大汉王师尽起,灭秦诛曹!

  黄河冰封,踏冰过河,突袭蒲坂…

  刘备猛然坐直了身子,众臣眼眸圆睁,郝昭的这番解释,着实出乎他们意料之外。

  惟有萧方,嘴角微微上扬,似乎郝昭的解释,与他心中所想暗合。

  “潼关,武关等皆为天下险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军纵然有百万大军,曹贼只需以数万兵马屯兵关城,我军便难以逾越。”

  “既然潼关武关走不通,那就只能由河东西渡黄河,攻取蒲坂关,从北面攻入关中。”

  “臣推想陛下灭秦方略,定然是想从河东入手,否则此前也不会兴兵北上,先一步收复并州。”

  “当年春秋战国之时,秦魏争雄,魏国亦是由河东西攻,杀入秦国腹地。”

  “而此战关键,就在于如何过黄河,出其不意攻取对岸的蒲坂关。”

  “倘若如寻常战法,以船筏运送大军过河,便不能发挥我兵力优势,秦军就能以优势兵力,对我渡河之兵半渡击之。”

  “当初曹操断攻我蒲坂津不下,正也是受此制约之故?”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用船筏渡河,坐等黄河冰封,我大军便可踏冰过河,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出其不意一举拿下蒲坂关!”

  郝昭已无最初的紧张,从容不迫的将自己的方略详尽阐述了出来。

  大殿内,议论纷起。

  “朕倒是忘了,黄河不比长江,此河位于北方,而北方冬寒远盛南方,江河结冰也是常有之事。”

  “不错,我大军确实可踏冰过河,出其不意拿下蒲坂关!”

  刘备连连点头,眼中涌起豁然开朗之色。

  这时,法正却一拱手:

  “陛下,北方确实比南方要严寒,入冬江河结冰之事也不是没有。”

  “但据臣所知,这几年皆为暖冬,不光黄河未有结冰,连渭水洛水这些河流,皆有数年未曾结冰。”

  “或者就算结冰,冰面也太薄,根本承受不住大军过河。”

  “这一点,不知郝伯道有没有考虑到。”

  法正这一瓢冷水泼下来,刘备脸上的兴奋顿时褪色三分。

  大汉朝所处的时代,气候以偏暖为主,秦岭以北一带竹子都时常可见。

  而当寒冬之时,小河小溪确实会结冰,但黄河这种大江大河结冰却并不确定。

  且所结冰面厚度,是否能承载大军过河,亦是一个未知数。

  “法侍中所言极是,黄河是否会年年结冰,确实无法确定。”

  “故昭的这道方略,并非立刻就能实施,何时可用,还要看天时而定。”

  郝昭给出了解释。

  说白了,就一个字——等。

  等到什么时候碰上一个寒冬,气温大降,黄河冰封,什么时候再实施此方略。

  如此一来,这踏冰过河的方略,便是打了不少折扣,有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陛下,这郝昭的计策确实是一道奇谋妙策,只是却太看重天时。”

  “倘使黄河年年不结冰,那我们难道就年年都不伐秦,就这么一直等下去?”

  “故臣以为,此策虽奇,却并非是万全之策,恐怕我们还得另寻良策才是。”

  关羽亦捋着美髯表态,不主张把伐秦的成功与否,全都寄托于天时之上。

  众人亦纷纷赞同,皆是主张要做两手准备,得有备用方略才行。

  “丞相,这郝伯道之策,你怎么看?”

  老刘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萧方身上。

  伐秦灭曹的大计,怎么可能不问萧方的意见呢。

  “郝伯道的方略确实存有缺陷,孝直云长他们的顾虑,也皆有道理。”

  话锋一转,萧方却又道:

  “不过今年夏天分外炎热,远胜于往年,以臣的经验,夏天若是极热的话,冬季往往会比往常更冷。”

  “臣推测,也许不用多等,今岁入冬,便极有可能等到一个黄河冰封的寒冬。”

  此言一出,大殿中一片惊哗。

  就连刘备也是大吃一惊,眼中涌起难以置信之色。

  萧方的神机妙算他见得多了,自然是深信不疑,但这推算天时变化的能力,却还是头一遭见识。

  连风雨寒暖这等天象变化,都能够预测出来,这妥妥的就是神仙啊!

  “景略,你当…当真能算出,今冬乃是寒冬,黄河竟能冰封?”

  刘备的言语中透着几分猜疑,他已经很久没有对萧方的判断有质疑了。

  “陛下说笑了,臣要真能算出天时变化,岂非成了神仙?”

  “臣可没那个能力。”

  萧方自嘲一笑,解释道:

  “臣的判断,只是根据往常经验,并非是什么掐指一算,其实也就是猜测而已。”

  “臣可不敢保证,臣猜的一定就对,只能说是有这个机会罢了。”

  “故如云长所说,我们还要做两手准备,以防臣猜错了。”

  “当然,若果真被臣猜中了,那便更证明陛下乃天命之子,连老天都在帮陛下,及时降下一场寒冬,助我大汉王师踏冰过河,伐灭伪曹!”

  刘备明白了。

  萧方生平献计,皆是胸有成竹,有绝对的胜算。

  唯有这一次却无把握,近乎于只是要看“天意”。

  说白了,就是拼人品呗。

  你刘备人品好,有老天保佑,那么今岁便是寒冬,黄河必能冰封,郝昭的方略便能顺利实施。

  人品不好,要么你用备用方略,要么就接着等来年,继续拼人品。

  “朕明白了,今岁能否伐秦成功,还要看天意顺遂与否。”

  刘备微微点头,遂道:

  “既是如此,那我们就做好伐秦准备,看今冬是寒是暖,天意是否要助朕灭秦诛曹!”

  众臣轰然领旨。

  伐秦方略,就此于大殿之中定下。

  第一方案,便是刘备率主力大军,继续仿效收复并州一役,于潼关牵制秦军主力。

  张飞统帅并州军团,由西河,上郡一线用兵,佯从北面攻入关中。

  关羽则南下宛城,统帅南路军团,对武关发动攻势。

  这三路兵马,皆为佯攻,分秦国兵势。

  屯驻于蒲坂津的凌统,霍峻军团,则为真正主攻方向。

  一旦入冬之时,气骤大降,黄河冰封,则该路人马迅速踏冰过河,急攻蒲坂关。

首节 上一节 574/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