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642节
毕竟人家自保同时,还能为他谋求一条生路,也是够意思了。
阎行却眼神决然,缓缓一拱手:
“咱们相识虽久,现下却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的性子你了解,既已做了决断,便决不会更改。”
“伯明兄,你速速回去准备一下,随时撤离略阳吧。”
“咱们就此别过,你好自珍重!”
话说到这份上,成公英情知再无回转余地,只得敷衍式的拱了拱手,转身匆匆而去。
前脚他一走,阎行后脚便喝道:
“传我将令,关闭营门,东门及各营给我严加戒备。”
“若有除汉军之外的任何人马来袭,不必得我号令,立刻以乱箭射之!”
“还有,召集军司马以上将官,速来我大帐议事!”
阎茂本是心存担忧,但听得阎行这一连串号令之后,便宽下了心。
自家父亲并非一味念着同乡之谊,而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于禁和成公英若不识相,要发兵来镇压他的“叛乱”,阎行不排除跟他们撕破脸皮开战。
“那父亲就先做好准备,儿这就出城去向天子复命!”
阎茂当即告辞而去。
…
县府。
于禁正负手踱步,焦虑不安的等着成公英归来。
有贾诩庞德的前车之鉴,于禁不敢对掌握城中半数兵马的阎行轻信。
故在阎行营中,他是安排有眼线的。
就在半个时辰前,眼线忽然来报,说是阎行之子阎茂从汉营而来,单骑入城与其父子团聚。
于禁立刻警惕起来,当即召了成公英前来商量。
两人一合计,便由成公英亲自赴阎行营中,去试探虚实。
此时成公英已去了许久,至今没有消息,不免叫于禁心中越发不安起来。
“陛下说过,阎行和成公英曾背后捅过马超一刀,阎行忌惮马超报复,定然不可能降汉。”
“陛下神武雄略,洞察人心,应该不会判断有误吧…”
于禁喃喃自语,不断给自己打气。
脚步声响起。
一抬头,只见成公英匆匆忙忙入内,脸色凝重而惶然。
出事了!
于禁心头咯噔一下,急问道:
“伯明,情况怎么样,那阎茂是怎么回事?”
成公英一声长叹,却一脸无奈道:
“于将军,速令你的部下们,收拾收拾,准备撤离略阳吧。”
于禁懵了。
明明是叫成公英去询问阎茂之事,怎么这一趟回来,却让自己准备提桶跑路?
“伯明,你…你这是何意?”
于禁瞪大眼睛,一头雾水。
“我们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那阎茂果然是被刘备派回来,劝降他老子的!”
成公英一声长叹,只得将在阎行营中发生的一切,一一道来。
于禁身形僵硬,嘴巴渐渐大张,眼中涌起无尽骇然。
“那阎行虽是不忠,倒也不算不义。”
“他答应向刘备求情,放我们和五千益州兵安然撤出略阳,我猜想刘备为速破略阳,定然会答应。”
“于将军,我们能活了!”
成公英脸上又换上了几分庆幸之色。
于禁却越听越气,陡然大骂道:
“阎行这个无耻的背主之贼,他哪里是义,他是怕我出兵宰了他,所以才想到这般法子将我们打发出城!”
“这个逆贼,他还想投降大耳贼?”
“作梦!”
“来人啊,速速点起兵马,我要亲手宰了那个叛贼!”
于禁是怒不可遏,抄起长刀就要冲出去。
成公英大惊失色,忙将他揪住:
“于将军,都到了这份上了,你怎还这般不自量力呀!”
“阎行手中所握可是西凉兵,其精锐勇悍远胜你手中的益州兵,你怎么可能打得过他?”
“再者,你若是一翻脸兵戎相见,他即刻便会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
“到那时,你我和这五千将士,皆将死无葬身之地也!”
于禁一只脚已迈出门槛,另一只脚却留在了门槛内。
成公英暗松一口气,继续劝说道:
“于将军,非是咱们不坚守略阳,实在是我们谁也没料到,那阎行竟会叛国投敌!”
“现下大势已去,无论我们战与不战,略阳失守都已成定局。”
“我成公英倒是无所谓,你于将军却乃陛下元功宿将,乃我大秦擎天之柱,你若是折损在此,则陛下将痛失左膀右臂,我大秦痛失一国之柱石!”
“于将军啊,为了陛下,为了大秦,你也要活着撤离略阳呀。”
“何况,我们还能为陛下保住五千宝贵的士卒啊!”
成公英是苦口婆心的剖析起了利害关系。
至于什么擎天之柱,国之柱石之类,无非是要给于禁戴高帽,铺台阶而已。
身为大秦“老臣”,于禁也是要面子的嘛。
于禁留在门外的那条腿,缓缓的收了回来,脸上怒火渐渐熄灭,陷入了沉默之中。
良久后,于禁将手中刀狠狠的插在了地上,一声咬牙切齿的长叹。
“罢了,为了大秦,为了陛下,我于禁必须要保住有用之身。”
“阎行那无耻逆贼想投刘备,我由着他投便是。”
“我于禁对天起誓,有朝一日必亲手斩下那逆贼的狗头!”
第522章 放虎归山?他还不配做我大汉祸患!从今往后,我们同生共死!
略阳城外,汉营。
中军大帐内,刘备正负手盯着沙盘,目光着弥散着几分杀机。
众将则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都已做好准备,倘若阎行不肯投降,则大军继续攻城,将略阳夷为平地。
唯萧方气定神闲,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启禀陛下,那阎茂来了!”
陈到兴冲冲而入。
刘备眼眸一亮,拂手道:“快传!”
须臾。
阎茂满面喜色入帐,跪伏于地,高声道:
“启禀陛下,臣父已幡然省悟,愿重归大汉,归降于陛下!”
刘备笑了。
众将满腔的战意,随之也烟销云散,松了口气之余,不免又略有些许失望。
阎行归降,意味着略阳不战而下。
刘备自然是高兴,但众将少了一桩功劳,心下失望也是人之常情。
“快快起来吧。”
刘备将阎茂扶起,欣慰的赞许道:
“令尊能深明大义,朕心甚慰,朕答应过你父子之事,必定君无戏言。”
天子的再次承诺,令阎茂心下更安。
匆忙谢恩后,阎茂拱手请道:
“陛下,臣父还有一桩事,想请陛下恩准,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一笑,拂手道:“但说无妨。”
阎茂稍稍酝酿后,便将阎行念在与曹操君臣一场的情份上,请求刘备能放于禁成公英,及所部五千益州兵安然撤离略阳之事,一一道了出来。
此言一出,众臣眼神微动,彼此对视起来。
“陛下,那个于禁倒无妨,关键是这个成公英,此人颇有些智谋。”
“据现有的细作情报来看,曹操偷袭陈仓之计,便是出自于此人之手。”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