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10节

可子婴要的不是这个,他知道,自己必须在历史的进程中做些什么,于是认真道:“大父,你不是不想去求外大父吗?我可以替你前去。”

看着一脸认真的子婴,嬴政哭笑不得,明明是这小子,想要去找自己的爹娘,却非要找个理由。

思索了下,如果子婴真的去了雍城也挺好,等到自己去的时候,倒不显得这么尴尬。

于是也没立刻答应,只是道:“这得看你的表现了……”

一听有戏,子婴立刻往嬴政怀里拱去,想着怎么也得让大父答应。

子婴在嬴政的怀里拱来拱去,小手乱摸,时不时还揪着自己的胡须,往日里,各个对自己都毕恭毕敬。

还是第一次,有人敢这般对自己无理,可毕竟是自己的长孙,也不舍得惩处。

但,哪能任凭子婴这般嚣张?

嬴政的双手,直接伸向了子婴的咯吱窝,逗得子婴哈哈大笑。

爷孙俩在这书房内,玩的不亦乐乎,连门外的侍卫都忍不住互相望了望。

“大王,多久没这么开怀大笑了?”其中一位侍卫低声道。

“多久?”那名侍卫思索着,作为大王的亲卫,跟随在身边也有不少年月,良久后回道:“我跟随大王五年,第一次见大王这般爽朗的笑着。”

这句话倒是不假,平日里,王宫内谁敢和嬴政这般嬉闹?

虽说子嗣众多,可也没一个敢如子婴这般,和自己打闹。

而子婴这几日的表现,嬴政非常意外,看的自然是更欢喜了。

“大王……大王!!”忽地一声叫声,打断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嬴政。

嬴政颇为不满,望向门口,只见李斯拿着竹简,脸色焦急。

立刻恢复了往日严肃的面孔,嬴政直接站了起来,子婴也乖巧地站在一旁不言语。

李斯本不想打扰爷孙俩,可前线战报紧急,他不得已必须得上报:“大王,函谷关来信,关外斥候已经查明,项燕四十万大军,正奔赴函谷关而来!”

“果然!这项燕,还是太贪了,莫不是想要一举歼灭我大秦?”嬴政一声冷笑,转而问道:“大梁城如何?”

“据信中所说,大梁城并未攻破,可他们不知怎地知晓城内守军不多,才有备无患,前来攻伐函谷关!”

李信蒙恬回咸阳时,就已经带来战报,项燕的大军,正在攻伐大梁城。

这样算起来,王贲竟然抵挡了半月有余,五万兵力面对四十万大军,大秦锐士全然不虚。

当然,这也依仗大梁城的坚固,项燕短期内拿不下大梁城。

可最让人诧异的,还是项燕四十万大军冒进前往函谷关。

“想必项燕也是明白,此刻,乃是我大秦最虚弱的时候,攻打函谷关,才是他们楚国唯一的机会。”

李斯附和道:“楚国打不起消耗战,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嬴政点点头,转头望向了一旁墙上的舆图。

这时候子婴才发现,书房的一面墙是整个六国的大致地形图。

而在咸阳外的函谷关,插上了不少的自制小旗子,大大小小的城池以及兵力分布,竟然这般详细。

此刻,嬴政正把标写“楚”字的旗子,挪向了函谷关。

而李斯继续道:“大王,项燕想是不怕大梁城的王贲偷袭,所以才赌上这一遭,可这样一来,粮草运不到大梁城,王贲……坚持不了多久。”

嬴政负手而立,望着舆图静静地思索。

子婴这时候,已经把前线的战事地形,大致看了个清楚。

他忽地指着舆图上,问:“那个地方,不是有粮草吗?为什么不去那拿?”

李斯闻言,望向舆图,原来小公子子婴说的,竟是昌平君反叛之地,陈郢!

确实,此刻舆图上,标注着陈郢有十万石粮草,守军数量不详。

正是因为这十万石粮草,未送达城父前线,间接导致了城父的溃败。

陈郢是当初楚国的都城,城高墙厚不亚于大梁城,让王贲去陈郢打粮草?都不知道有多少守军,这怎么可能打的下来?

李斯正想给子婴解释,一旁的嬴政却是开口:

“子婴说的有道理!”

第14章 嬴政的计谋,奇袭运粮队!

有道理?李斯竟一时没反应过来,只看到大王负手而立,还在看着舆图。

李斯略一思索,难道大王真的赞同袭击陈郢?

转念一想,李斯摇了摇头,此刻的王贲犹如瓮中之鳖,唯一给他留着的路,只有北渡黄河,放弃大梁城返回秦国。

毕竟,城内的粮草可没有多少。

大梁城是魏国的都城,得了魏国,大王本就要以秦法治国,里面的子民都算得上是秦人,自然不可能抢夺百姓的口食。

没了粮草的支持,王贲坚持不了半个月。

可大王却说子婴说的有道理,那就是认同了子婴的计谋,这是在赌啊。

莫非……大王这是没了主意,竟然赞同三岁小儿的看法?

身为臣子,李斯觉得有必要提醒大王。

想到这里,李斯忍不住提醒道:“大王,陈郢城墙高耸,可不是轻易可攻下的,何况……城内虚实我们并无探报。”

“我知晓……”嬴政望着舆图,没有回过身,伸手指着函谷关道:“项燕身为武安君,你觉得他如何?”

李斯想了下,知道大王心胸宽广,容得下谏言,于是如实道:“当乃世间少有之强将。”

嬴政点点头,“我大秦内,也少有与之匹敌之人,可惜……”

叹息了一声,嬴政手指函谷关,转身问道:“函谷关坚不可摧,纵项燕有四十万大军,多久可攻破?”

“多久?”问到李斯专业上,他几乎不假思索道:“就算没有各地的增援,函谷关也可保一年无恙。”

此刻的函谷关,有十万锐士驻守,其中的粮草辎重,足够坚守一年。

何况,国内还可以增兵进行支援,想要拿下函谷关,除非得像王贲那样,用‘水淹大梁城’的奇谋才可。

可函谷关外,哪里有什么黄河水?

李斯早已知晓,大王已下令收关将领不得应战,只得死守的命令,想要引诱秦军出战,也并无可能。

当年五国伐秦,都没破得了函谷关,纵使项燕再勇武,只要秦军不出关迎敌,短期内没有任何可能性。

“这就是了。”嬴政顿了顿,“这等名将,明知函谷关难攻,可偏要来试一试,这是为何?”

这把李斯问住了,他虽为楚人,可不认得项燕,哪里知晓他的用意?

“他没粮食了,想要最后一搏。”子婴听懂了大父的意思,连忙道。

“嗯?”嬴政很是意外,本以为李斯会回答,可子婴却抢答了。

听到小公子的话,李斯长出一口气,不管对错,好歹人家帮自己回答了。

“来,说说。”嬴政甚是意外,快步走回椅子,把子婴抱在了腿上,问:“那项燕为什么会没了粮食?”

“如果有粮食……”子婴斟酌了下,考虑怎么用三岁孩子的口吻回答,“他为什么不继续打大梁城呢?”

“说的在理。”嬴政夸奖了一句,“从城父一路追到大梁城,现在又要来函谷关,这等距离,恐怕项燕的粮草也跟不上。”

说到这,李斯顿时恍然,管理后勤的他,对于这等长距离运输粮草的难处自然知晓,想要如此快速运粮断然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就算项燕不来函谷关,在大梁城,他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何况,拖的时间越久,秦国反应过来,必然发兵来救。

自己不一定讨的了好处。

可,这和子婴说的话,有什么关系?李斯心中不解,只等大王继续说下去。

嬴政继续问着子婴,“粮草不足,项燕要怎么办?”

“找粮食吃呀。”子婴顺着话回答,心里隐隐猜到了什么。

“对!”见孙子懂得分析局势,忍不住又搓揉了下子婴的小脸,“最近的粮草在哪里?”

陈郢!

李斯豁然开朗,项燕想要来尝试下函谷关,粮草不足,一定会从后方调集粮草,可哪里有?

当然是陈郢了。

这道题我会!李斯心痒难耐,可大王问的却是他的孙子。

“陈郢!”清脆的童音响起,紧接着是嬴政爽朗的笑容。

项燕向陈郢调集粮草,王贲半路截胡,这就是嬴政的计谋。

这可比子婴自己想的,让王贲去攻打陈郢要稳妥,成功的概率大得多。

此刻的楚国气势正盛,断然不会想到王贲会主动出击。

何况,王贲的大梁城内,只有五万锐士而已。

放弃自己的大梁城,主动出击?这是怎么想的?

同理,让自己的大将主动出击寻求生存之道,这也需要莫大的魄力。

“看来,我和大父还有点差距……”子婴无声低语了一句。

可自己穿越而来,总有自己发挥的机会,毕竟,自己才三岁。

“大王英明,若是让王贲袭击运粮队,既可以解决大梁城粮草问题,也可以解决函谷关危机,此计绝妙!”李斯望着这爷孙俩温馨的场景,适时奉承道。

嬴政摆摆手,“多亏了我这大孙,是他提醒了孤。孤都在想着,如果项燕再度围困大梁城,是不是要让王贲横渡黄河退回大秦。”

“小公子真乃神童也!”李斯笑着对子婴拱手行了一礼。

嬴政想了下,立刻对李斯道:“立刻传信给王贲,让他按照这个计划来,记住真坚守不住,丢了大梁城寡人也不怪他!”

已经下定了来年决战,这一时的得失,嬴政不会在意。

毕竟,项燕是否会调集陈郢的粮草,王贲能否碰到,这都需要一定的机缘。

当然,能不丢最好。

得了令的李斯,心情愉快,只要不让他调粮,这种传信而已,他最是乐意,“是!我马上传达王令,让王贲按照这计划来。”

说完,李斯赶忙小跑着想要出去。

首节 上一节 10/5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