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151节
当日,上将军脾气上来了,便带着他们几个到了这九原郡,原本以为要大闹一场,却是没想到上将军竟然让他们当个小兵。
等蒙混过关,出了阴山,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小公子便不得不接受事实。
灭匈奴啊,这等大事,这些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家伙,怎么能不来凑凑热闹?
望着胡子花白的外大父,子婴心中也是煎熬,原本自己还想着实在不行,便让外大父跟着自己在主营之中,就算是大漠苦寒,外大父那硬朗的婶子,估摸也能熬过去。
却不知怎得,自己的母亲竟写信告诫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让外大父前往大漠。
王翦纵横沙场一身,这身体的伤病想必也就只有自己的亲人知晓,母亲都放话了,子婴自然得想着法阻止王翦前去。
原本以为,这外大父会找自己据理力争,可没想到,都到了出征的节骨眼,竟然来了这一出。
身后的王贲等人见状,也并未相劝,自己的父亲都做到这一步了,就算是铁石心肠,也该让王翦一同前去。
可子婴却反问道:“擅离职守,这可是大事啊,本帅让你驻守雁北,你就这般弃了守军前来,若是匈奴攻伐雁北,这事谁来担着?”
身后众人互望了一眼,他们深知,今天的事,恐怕不会就这么善了。
……
上谷郡。
营帐内。
李信看着手上的信件,半晌后无语地放在了桌子上。
一旁的副将见状,便问道:“将军,怎得?是小公子的来信,让我等协同出兵,攻伐匈奴?”
李信没好气地瞅了他一眼,喝骂道:“打个屁,这是上将军的信,让咱帮着守雁北呢!”
……
第215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子婴虽然绷着个脸,可王翦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见对面的王贲想为自己解释,王翦直接回瞪了一眼。
内心暗骂了一句:“兔崽子出的什么馊主意,让老子扛旗子,结果被小公子抓了个现行。”
可脸上却是赔笑道:“回小公子,这雁北郡末将已然让李信守着了,有这等虎将在,雁北自然无事。更何况,韩信不是出雁北么?匈奴哪敢来袭扰?”
子婴对于战线的部署,王翦到了九原郡后,全部知晓。
若是让他王翦直接出击雁北郡即可,哪里还需要什么韩信绕道而行。
可子婴的苦衷,他知道,身后的诸位副将也知晓,王贲蒙恬等人全都知晓。
奈何,王翦是铁了心要去打匈奴,就连当个扛旗小兵也是愿意。
岂止他想,他麾下的多少老兵借着雍城出营的机会,全部都挪到了主军之中?
可他们几个将帅却是没有这般容易。
看着一脸渴望的王翦,子婴也是头疼不已。
母亲的信件还揣在怀里呢,自己外大父的身上,可是有着不少伤病。
能在医疗水平这般低下的时代活这么久,已经很幸运了。
母亲自然不想让外大父犯险,奈何,这多年的执念深植于心,王翦竟然想着冒充小兵来蒙混过关。
真让子婴哭笑不得。
“可我这将帅部署已然敲定,着实没了位置……”
子婴这般说着,乃是想让王翦知难而退,可王翦还未开口。
身后的蒙恬却接过了话茬,道:“公子,末将统兵的才能与上将军一比,实在惭愧。”
一旁的王贲顿时松了口气,立刻给蒙恬投了个感激的目光。
碍于自己的身份,自己可不好意思夸赞自己的老爹,眼下,这里说话也就只有蒙恬最有分量。
王翦一听,也是心里乐开了花,眼巴巴地看着子婴。
无声叹息了一声,子婴无奈道:“那这歼灭匈奴,外大父倒有何见解?”
话刚落音,王翦身后的一位副将便立刻从怀中掏出了舆图,王翦接过便凑上了跟前。
指着贺南山麓,王翦开口道:“回公子,末将建议,先出贺南山……”
王翦拿着舆图侃侃而谈,关于如何调兵,如何诱敌,乃至如何在大规模军阵中摆制阵型等。
子婴和众人默默听着,均是心中震撼,这排兵布阵,阵型变幻皆是多年实战经验,众人听的津津有味。
王翦这次来,可是做足了功课。
若说在大秦当中,打匈奴最有经验的要数蒙恬,可要说最早打匈奴的便是王翦。
关于如何克制匈奴骑兵的战法,王翦也是研究了许久。
除了战车军阵阻挡骑兵冲击外,还增加了自身骑兵的钳形攻势,把匈奴人围起来逐一歼灭。
蒙恬细细地听着,心中不住地盘算阵型变幻,若是按照王翦的战法,在与匈奴主力对阵中,大秦的胜算就更大了。
待到王翦说完,便期待地望向了子婴。
子婴在修建九原郡城的时候,王翦可没闲着,一直在寻求歼灭匈奴的法子。
子婴虽然是统帅,可真到了调兵布阵上,还是他们这些老家伙进行执行。
看着自己的外大父,这般侃侃而谈,望了下天色,子婴无奈地摇摇头:“还愣着干什么,换上甲胄出发吧。”
……
大军开拔,奔向了阴山。
三十万大军蜿蜒数十里,子婴这次没坐戎车,换上了王翦送的那匹白马。
王翦早已换上了甲胄,乐呵呵地跟在子婴的身边。
这一次能去攻打匈奴,总算是如了夙愿。
可瞧着大军开拔的方向,王翦还是忍不住问道:“小公子,若是按照我的计谋,主力部队应该从贺兰山进发啊?”
他说了半天才拿到这次出征的机会,原本以为子婴是欣赏了他的方针,可到最后却未使用。
蒙恬和王贲也是颇为狐疑,原本按照王翦的计划,两人要分兵而去,用作疑兵来欺骗匈奴。
子婴却是摇了摇头道:“没有这个必要,我大秦三十万主力大军,何须用疑兵,直接进入大漠,搜寻头曼的主力,若是他不想打那就最好,整个漠南便归了我大秦。”
王翦闻言,心中暗自摇头,子婴毕竟年岁浅薄,若只放任项羽和韩信各领五万兵马,在半途被匈奴人伏击该如何?
匈奴的骑兵,可是成倍于这两人的兵马。
王贲问道:“可小公子,若是匈奴伏击韩信和项羽这该如何?”
众人担心的点在这,可子婴闻言,却是摇头轻笑:“若真是这样,想必这两人会很开心吧。”
两人亲率的骑兵,皆是大秦的精锐部队,再加上奇袭九原郡时,两人表现不俗的军事素养。
若匈奴真敢来袭,恐怕也不一定讨得了好。
扫了一眼,见众人一脸疑惑,子婴轻咳一声,便解释道:“这两人,各领了一千人的火器营过去。”
原来是这样!
众人听到火器营的名字,这才释然,火枪的威力他们是见识过的,这可比大秦的弩箭强多了。
千人的队伍,发挥的实力便足以让匈奴大伤元气。
王翦也是放心了不少,夸赞道:“没想到这淳于越编纂《大典》的时候,还能造出这般多的火枪。”
为了让淳于越充实一点,子婴把最累的活计全都留给了他,他也没有功夫再去找自己的父亲扶苏了。
想到了淳于越,子婴忽地心中一动,这佛教和罗马教派都传到了月氏。
可我大秦,也有自己的信仰啊。
若是把儒家传遍整个欧洲,会是怎样的情景?
子婴甩了甩脑袋,这等事情,还是先等拿下匈奴,问鼎西域后再说吧。
大军到了阴山脚下,看着这连绵不断的山脉,子婴心中颇为感叹。
这匈奴每次便是渡过阴山,侵犯中原地区。
只是这一次,攻守易形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子婴忍不住喃喃低语了一句。
一旁的王崇文却是听了个真切,连忙笑道:“公子,说错了,这次渡过阴山的是咱们。”
“哈哈……”子婴爽朗一笑:“对,是咱们。走,过了这阴山,咱们去会会头曼!”
……
第216章 摆烂的阿鲁和冒顿
漠南。
呼延部族内。
眼下,已是春季,牛羊等待了几个月,终是啃食到了鲜嫩的牧草。
阿鲁得愿以偿,在冒顿母亲部族的地盘,圈了一块地。
第三大部族流落至此,确实窝囊。
可一想到那头曼单于,竟然直接北遁六百里,阿鲁的心里好受了许多。
现在,倒是头曼和廓尔的部族顶在了最南方,若是秦人真的打来,也是先打这两个大部族。
毡房之内,阿鲁小心翼翼打开一个酒坛,这可是自己珍藏的最后一点鲁酒。
若是一口喝光了,可真就没了。
奈何,眼下这匈奴和秦人局势紧张,哪里还有秦人有胆子来匈奴境内行商?
更何况,大部分的部族已经远遁到了漠南,这更加增加了行商的难度。
阿鲁小心翼翼,倒了半盏鲁酒,略微思索了下,却又皱着眉头倒满了一盏。
深舒口气,正要端起酒盏浅抿一口,毡房的门帘却是被人掀了起来。
冒顿大步踏入毡房内,却见阿鲁正在品酒,也不废话直接坐在一边,拿起一旁的空酒盏放了过去。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