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211节

近万的弟兄,在这雪地上趴了一宿,本以为要大战一场,可这城门却未按计划开启。

难道是情报泄露了?

还是今日有特殊事情发生,无法开门?

对于王崇文的情报,两人自是相信的,他说能开门,那便一定能开门,若是开不了,一定是遇到了变故。

“等不了了,好在蒙将军给我等准备了钩锁,既然没人开门,那我们便自己开吧!”

项羽说完,便扭过头去,对副将吩咐道:“传下去,所有人静步潜行,用自身携带的钩锁上墙!”

副将应了一声,军令急速下达。

片刻之后,上万个小黑点,便在这夜色中朝着城墙靠拢而去。

项羽和韩信可瞧得清楚,这城墙之人没有月氏人,也没有匈奴人。

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不进攻,真就白白浪费了。

到了城墙底下,项羽一招手,身后的数百人,便取出了腰间的钩锁。

“上!”

一声令下,数百只钩锁被奋力抛出,然后一拉,便牢牢地锁在了墙头之上。

和冒顿说的一样,这两丈高的城墙,对于秦人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勾牢了城墙,数百名秦军,便无声地朝着城墙之上爬去。

城内的墙下,匈奴人的营帐依旧灯火通明,一坛鲁酒,几人就着烤羊喝了半宿。

“你们继续喝,我出去方便一下。”

其中一人喝的半醉,便歪歪扭扭出了营帐,朝着墙根下走去。

到了墙根下,流水的声音响起,他才称心地舒了一口气。

抬头望向城门,却见那本应紧闭的城门,好似正在缓缓开启。

“嗯?”

他浑身一颤,揉了揉眼睛,好似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可揉完之后,那城门却是开的更大了。

浑身一凉,酒已是醒了,连裤子都没来得及提,他张着嘴刚转身想要大喊。

却见一道人影早已站在自己身后,当下刀光一闪,他便应声倒了下去。

……

东门五里处。

子婴带着剩余的大军,已是在这里守了半夜。

远处,月氏王都就这般落在天地之间,黑幕之下,却是静悄悄的。

沙雅来回踱步,心里默算着时间,可眼瞧着子时已是过了一半,为何这城内的信号还未发?

按照计划,只要西城门开启,那项羽便会派人拿下四个城门,把匈奴困于城中,进而猎杀!

可眼下,这时间过了这般久,却已经未有动静。

沙雅已如热锅上的蚂蚁,今日之战,关乎她族人的存亡,自然最是关心。

子婴张了张嘴,刚想劝慰一番,却又咽了回去。

就在此时,一道火光划过了月氏王都的上空,刹那间便又无声消散了。

子婴却是认得,这便是城门占据的消息,便朗声道:

“上马!全军出发!”

数万秦军,顷刻间皆是骑上了战马,朝着月氏王都冲了过去。

……

震天的喊杀声回荡在整个王都。

拿下西城门后,项羽便派人直奔其余城门,可让其没想到的是,其余城门倒不如西城门这般松散。

赶去的小队没能及时剿灭匈奴人,秦军入城的消息,便立刻传遍了开来。

十万火急,项羽已是等不了,若是等匈奴人反应过来,这城门能不能剁夺下来都是问题。

项羽只得提前让人发出信号,让公子派遣大军前来。

几十万匈奴人霸占了整个月氏王都,项羽和韩信兵分两路,各自朝着自己的目标疾驰而去。

一处,便是索瀚的丞相府,那里有须卜和沮渠,而另一处,便是王宫,冒顿便驻扎在那里。

待到子婴率着大军入城,城内已是一片火海。

喊杀声、求救声、辱骂声不绝于耳,好在大秦的将士们一个也听不懂。

他们只记住子婴的那句话,“反抗者,格杀勿论!”

在这等出其不意的进攻下,匈奴人损失惨重,王都的街道上已是被鲜血染红。

待到东方鱼肚泛白,这城内的喊杀声这才渐渐止住。

子婴守在东城门,已是等了一夜,天刚一亮,韩信便骑着马,载着王崇文快步过来禀报。

“公子,须卜和沮渠伏诛,城内匈奴骑兵被杀约十万之众,妇孺尽皆投降,冒顿亲率五万骑兵杀出重围,往北遁去!”

“公子,这些个畜生把城内的百姓,全都赶到北面的马场去了,还望公子搭救啊!”

韩信和王崇文,几乎是同时开口,子婴竟是全部听清了。

“竟然把月氏百姓赶出了城外,真是一帮畜生!韩信,立刻着五万骑兵前去追击若是寻不到冒顿,定要把那些个百姓给接回来,他们也是我大秦的子民!”

……

第298章 马场内,悲惨的月氏人

夜色如墨,北风呼啸。

月氏王都往北的马场内,此刻却是挤满了人。

数万的月氏百姓,就这般被匈奴人驱赶到这里。

马场已是荒废,自从匈奴人霸占了月氏王都后,便想方设法囤积粮食。

成年可用的战马,皆是直接征用,那些个未成年的小马,便都成了肉干。

这马场,便就这般荒废了下来。

北风顺着破败马厩的缝隙吹了进来,挤在一起的月氏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原本白天还在筑城的月氏人突然被通知集合,然后便被赶到了这里。

这里大多都是老幼妇孺,被奴役了几月,不少月氏人已是变的麻木,纵使被匈奴人屠戮也生不起抵抗的想法。

原本以为,匈奴人要把大家赶到这里统统杀掉,可到了之后,匈奴人却是转头就走了。

把这几万的月氏人,就这般放在了这里。

饶是已麻木的月氏人,心底里多少还生出了一点希望。

难道匈奴人良心发现,放过了自己?

这些个雀跃的情绪并未持续太久,天黑之后,风刮的更大了,这寒冷的天气,在这四面通风的马厩里,一点粮食也没有,除了饿死和冻死之外,没有第三种路。

马厩里的人群中,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女娃依偎在一个妇女身旁,此刻她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四处张望。

这样的母女组合,在这数万人中颇为普遍。

不少家庭的男人,都跟着月氏女王去支援大秦。

唯独留下他们这些个老幼。

若是在王都内,这妇女忙碌一日,便可换取一碗如水般的稀饭。

靠着这碗稀饭,可以让母女俩勉强活下去。

而眼下,走了一路,本就人困体乏,又是饥饿难忍,就连一口稀饭也是没有。

母女俩搂紧了身子,刺骨的寒风在马厩内回荡,四下漆黑一片,除了低沉的呻吟声,没有人说话。

“母亲,大王会来救我们吗?”

忽地,这小女孩开口问道。

这一声顿时打破了沉寂,没等女孩母亲开口,一旁的一位老妪接过话茬:“救我们?怎么救?”

“救?谁会来救我们?倒不如好好睡一觉,死在这马厩里总比死在匈奴人的刀下要强。”

“给咱赶到这马场来,又不给咱们粮食,这匈奴人摆明了就是要饿死我们!”

“那倒不至于,没吃没喝能挨两三天,眼下天寒地冻,纵使大家挤在一起,也会有人被冻死。”

照着小女孩开的这个头,挤在一起的月氏百姓,开始吐槽起来。

那小女孩瞪大了眼睛:“可是,她是大王啊,我们是她的子民,一定会来救我们的。”

那老妪叹了口气:“沙雅也只是个孩子,面对这么强大的匈奴,我们月氏人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众人闻言,皆是叹气。

那一日,索瀚领着匈奴人入城,月氏百姓无人敢多言,紧跟着自己的房子食物就被人给抢了,这些个月氏百姓依旧不敢言。

敢出头的,当场被折磨一遍后,都杀了。

能苟延残喘到现在,除了年幼的孩子外,那便都已成了行尸走肉。

母亲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发,开口道:“会的,大王一定会来救我们的,我相信她。”

口中虽然这般安慰,可她内心,却是不希望自己的男人杀回来。

那一日,沙雅带人在城下被匈奴人追逐,这城内百姓都是知晓。

可城内的百姓,却不希望沙雅回来。

因为他们知道,这城内到底有多少匈奴人,仅靠自己那几万人,压根就不是匈奴人的对手。

万幸,到了今日,也没瞧见沙雅带着大军回来。

沙雅为了百姓做了这么多事,他们自然看在眼里,虽然因为大军被调走,索瀚又背叛了月氏,这才导致这些人的悲惨命运。

可这数万百姓中,能把罪责怪在沙雅头上的,还真就没有几个。

首节 上一节 211/5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