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231节
“不错,萧何你做的很好,这城池就是我想要的。”
被子婴这般夸赞,萧何倒是有点不好意思,这本就是自己职责所在,办好了才不辜负他廷尉的职位。
“不过……”子婴边说着,从怀里取出了一张舆图,“这是我在西进路途之中,设立的几十座驿馆,可当地物资匮乏,粮草方面,还得你来想办法。”
萧何连忙上前接住,细看一下,点头道:“好位置!公子所选驿馆位置,颇为精妙,当真是可攻可守!”
“别拍马屁,这些驿馆的粮草,能否供应的上?”
大秦去年是个丰收年,国库粮食充沛,自然够这些个驻守将士吃的,只是这最远的驿馆离这有三千里路,这还不算从咸阳到这的一千多里地。
两者相加,已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毕竟,那些驿馆不能自给自足,只能靠大秦补给。
萧何闻言,立马笑道:“公子放心,这些皆是萧何本职所在,必当完成!”
他指着城外,笑道:“李丞相定期会送来粮草,已是堆满了整个粮仓,当下就可以安排人去送。”
“这李斯……”子婴笑骂道:“当年,就是他一直哭穷,我大秦粮草不足,是否可以暂缓进攻。”
“那得多亏了公子,寻得红薯土豆这等奇物,眼下这民间也少有饿肚子的。”
听到红薯和土豆,子婴又想起了惊,这西域已是被阿育王占了,也不知道惊怎么样了。
正想着,一旁的萧何提醒道:“公子,眼下冒顿已是伏诛,这战报当快马加鞭传回咸阳才是。”
“这么着急?”子婴有点诧异,“莫不是咸阳出了什么事?”
“那当然没有……”萧何连忙解释道:“只是陛下时常派人来询问城池进度,可到了末尾总是会提一嘴,‘可有子婴的战报’?”
子婴自从去追击冒顿后,咸阳的来信便多了起来,都是陛下询问子婴的进展。
萧何让人去前线催促战报,奈何,公子连个回信也没有。
兜兜转转也有四五个月没消息了,这谁家的孩子出门四五个月没个信也着急啊,也不怪陛下多日催促。
“都怪我!”子婴闻言,也是略带歉意,“这沿途事务繁多,倒是忘了这茬子事。”
“真的忘了?我可是派了几十个斥候去送信了啊!”萧何无声吐槽了一句,话到嘴边却成了:“公子日理万机,当是忙得紧,我也这般给陛下回的信,只是昨日,又收到了,尚未回信,是否……”
萧何话说到一半,便等着公子接话,他的意思很明确,匈奴已是灭了,冒顿的脑袋都挂在了城墙上,也该是时候给你大父回个信了吧。
可子婴却是摆手道:“此事不急,反正已是灭了匈奴,明日,我便亲自回咸阳去。”
“感情您是想当面邀功啊!”萧何欲哭无泪,自己夹在两头不知所措,没想到公子想着是当面报喜呢!
心中虽然吐槽,可脸上却是无喜无悲,似是想到了什么,他又补充道:“公子,城内的月氏百姓,已是去了安北郡。”
“那就好。”
子婴知道,大父的调令已是下达,这安北郡的草原上,可是还有几十万头牛羊等着放牧呢。
错过了春天的繁殖期,这沙雅倒还是带着人去了安北郡,看管那几十万头牛羊去了。
想到这里,子婴开口道:“你且派人去知会沙雅一声吧,他们匈奴的仇已是报了。”
月氏国的百姓命运多舛,眼下,依附在大秦的护佑下,算是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这倒是不必,沙雅还留在这城内。”
“嗯?”子婴一愣,“她没走吗?”
照理说,调令下达,沙雅应该去安北郡就任郡守,何况,她的族人已是先去了。
安北郡的郡城也在加紧建设,百姓安顿也是需要沙雅处理。
难道这沙雅,不放心自己能打败冒顿?
“她是想跟公子亲自告别,安北郡内的事务,都已安排他人处理了。”
“亲自告别……”
子婴喃喃一句,似又是想起当日在房间内,沙雅那般绝望的表情,自己的玩笑是不是开大了?
对于沙雅,子婴并没有特殊的想法,眼下,他只想着帮助大父,拿下其余的国家,打造一个万世大秦。
可沙雅为了大秦做了这么多牺牲,当真也不能这般无视,还是得鼓励一番。
“想必她已是知晓冒顿伏诛,公子是不是要召见一番?”萧何试探性地问道。
毕竟,公子刚刚长途跋涉归来,想必已是困乏,得先休息休息。
“招她来吧,毕竟……这里以前是她的家。”
……
第328章 隐藏起来的罗马传教士
大殿之内。
子婴坐在王座上,沙雅站在厅中。
伸手揉了揉太阳穴,还未等子婴开口,沙雅便笑道:“多谢公子为我月氏报了大仇,沙雅铭记于心。”
子婴摆手道:“无需多谢,你我都是秦人,凡是对我族人作恶,我子婴定然不会放过。”
见子婴这般说,沙雅倒觉得数月不见,两人似又是生疏了许多。
都不及当晚,自己去驿馆找他那般熟络。
两人互相望着,却又没人开口。
这氛围颇为诡异,片刻后,还是沙雅开口问道:“不知公子以后要将这城池的名字改成什么?”
这王都,沙雅自小长大,感情颇深,既然已经归了大秦,自然要改个名字。
“这个我倒是没想过,你有什么想法吗?”
沙雅单手托腮,认真思考道:“可以叫轮台吗?”
“轮台?”
子婴跟着念了一句,他熟知历史,自然知道这轮台是什么地方,这乃是西域一个部族的名字,到了西汉时期还成了一个国家。
“嗯。”沙雅重重点头,“父亲曾经说过,我们祖辈就是从轮台来的。”
原来是这样……
子婴心中不禁感叹,怪不得这沙雅长得一副标准的西域人面孔,原本就是从西域迁徙到了这里。
“好,那便叫轮台吧。”子婴笑道。
沙雅没想到子婴真就这般答应了,连忙道:“公子何不多考虑一番,这不过是沙雅的臆想罢了,是否叫这个名字,不还得陛下决断。”
“一个城池的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已经生活过谁,才重要。”
这般深奥的话从一个十岁多的少年口中说出,让人颇为惊叹,可沙雅已是习惯。
当年,那个少年潜入王都,想要和自己商谈合作,沙雅便觉得就算给了他十万匹战马,想要打败匈奴也是千难万难。
却是没想到,这才两年多的时间,匈奴单于的脑袋,已经高挂在城门之上。
见沙雅低头不语,子婴问道:“你的族人在安北郡可还习惯?”
“托公子的福,我族人本就适应草原生活,只要在草原,他们自然习惯。”
子婴点头道:“明日我便要回咸阳,我估计,大父会往安北郡迁民。”
沙雅何等聪明,听到子婴这般说,便立刻回道:“这点请公子和陛下放心,我月氏人不排斥老秦人,若是两方愿意通婚,我们绝对不会反对。”
十几万的匈奴妇孺,已是被遣送至各郡各县,为的就是让其融入大秦之中。
下一代人中,便没有了匈奴人。
而对于月氏国而言,虽然没有这般强硬,可从始皇安排来看,依旧是有这个心思。
沙雅自然不会反对,当初,匈奴强行与其立了婚约,沙雅都不知道往后族人该怎么办。
若是没有大秦,月氏族群还能不能延续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要么,直接被匈奴合并,要么西迁到西域,如丧家之犬一般。
是大秦给了他们尊严,赶跑了匈奴人,让其在草原上繁衍。
大秦想要同化月氏,沙雅倒觉得没什么,毕竟,她自己以后说不准,也会嫁给老秦人。
见沙雅这般配合,子婴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便强调:“我大秦倒是没别的意思,不会强迫自己的子民,那百越不少部族排外,不依旧生活的好好的。”
几十万人到了百越,大父也没有强行让当地人结合,为的只是合力开发百越,若是真有部族有不臣之心,也可以及时发现。
对于月氏人,始皇的心思依旧如此,倒不是要让月氏人全部嫁给秦人。
倒是唯有那些个匈奴人,始皇的意思很明确,这些人想要活,那便必须和当地人成亲生子,老老实实当一个秦人。
“公子所言极是,倒是沙雅多想了。”
沙雅连忙解释了一句,望着子婴,她内心多想说一句谢谢,可眼下的情形说出来又太过做作。
忽地,她似是想到了什么,便问道:“公子可还记得罗马的传教士?”
“传教士?”子婴连忙回想一下,沉声道:“当年在索瀚的府上,门外有孔雀国和罗马的传教士。”
“嗯。”沙雅重重点头,“公子去追击冒顿时,这人终于被我们发现了,他藏在了我的族人之中。”
“啊?”子婴都快忘了这茬,没想到这传教士竟然一直在眼皮子底下,“他没死?”
要知道,匈奴占据了月氏王都,连月氏百姓都不知道死了多少,而与孔雀国一起传教的罗马传教士,能好到哪里去?
当初拿下王都,子婴可是听韩信汇报过,除了行商外,这驿馆之内,便没有其他人。
那这个传教士到底躲在哪里?
自己在这王都也待了两个月,竟然都没有发现他。
若是没有猜错,能到这么远地方传教的,大概率是个男的,匈奴占据城池后,可是对城内所有人压迫不已,成年男性大多死在城墙之上,此人是如何活下来的?
一脑袋的疑问,子婴只得望着沙雅,等待她的回答。
沙雅只是点头道:“没有死,公子若有疑问,可自己提审,沙雅……该走了。”
沙雅等在这王都,为的就是和子婴告别,一来,是为了当面表忠心,向子婴说明,自己的族人不会闹事,二来,便是想确定子婴的安全。
毕竟,萧何可是连续写了几十封的信件,都没有得到回应。
虽然任谁都不会觉得子婴有事,可沙雅依旧不放心。
毕竟,子婴帮过沙雅这么多忙,沙雅自然不希望子婴有事。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