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269节

与其余的城镇一样,秦军竟是获得了颇为隆重的欢迎。

去年秋收之后,整个西域大部分的粮食,全部都被阿育王抢到了尉犁。

这些各国的百姓,艰难度日,直到子婴来时,城内的百姓已是饿死不少。

项羽于是派人开了路,这些百姓虽然惧怕秦人,可真当秦人给他们粮食吃时,便心怀感激,自然开城相迎。

至于城内的富商和皇族……

已经被阿育王,给送去了地狱。

入了且末城,子婴便招来了众人商议。

议事厅内,子婴率先开口:“现在,除了尉犁外,这些个西域小国已是被我方占据,往西二百里路,便是尉犁王都了。”

“公子,那些个攻城器械还留在楼兰,末将已是传信给了后方。”蒙恬回道。

冬季出征,行军不易,那些个攻城器械,便都留在了楼兰。

子婴点点头,望着众人叹息道:“诸位,我们还是低估了阿育王的狠绝,现在的粮食远远不够,除了我军三十万之外,还有西域十几万的百姓要吃饭呐……”

一路西行,秦军虽然占据了这些城镇,可城内百姓已是饿殍遍地,分发给了这边百姓吃用后,子婴的粮食已是短缺。

……

第384章 粮草危机,子婴的安排

子婴所说这粮草问题,乃是紧要之事。

众人皆是低头不语。

谁也没想到,这阿玉竟是这般狠绝,项羽的亲率的部队才打下一座城,阿育王便实行了焦土政策。

往后的这几个小国,除了有钱人被抢绝外,就连普通百姓过冬的粮食,也都一抢而空,只给大秦留下满城饥饿的百姓。

尤其是越往西的城镇越甚,眼下这尉犁王都内,阿育王到底屯了多少粮,估计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那日留在楼兰得了最后一波补给后,子婴带着大军便一路往西,到了这且末。

而大秦的运粮队一路寻来,落在了大军的后方,粮草一直未得补充,却又分了不少粮食给当地的百姓。

眼下,这军中粮食还剩多少,子婴虽然不知,却也知晓不够进攻尉犁了。

蒙恬上前一步,拱手道:“公子莫要担忧,后方运粮队伍一路寻来,已是来了信,粮草估计七日便能运来。”

“七日……”韩信略微皱眉,“公子,且末城内,还有上万的百姓饿着肚子……”

轻叹一声,子婴抬头问道:“崇文,那些个战象还剩多少?”

子婴原本还想拿着这些战象壮壮声势,奈何这一路百姓凄惨,子婴无奈,便将这些个战象一一烹食,充抵粮草。

这等巨物,想必在孔雀国,也是十分珍贵吧,眼下,便只能拿来充饥之用。

“回公子,只有不到二十头了。”王崇文立刻回道。

“那便都宰了吧。”子婴吩咐道:“得在这且末待上几日,待到粮草补充后再行出发,可凭白多出来的十几万张嘴,还是得想个法子解决。”

从楼兰一直到且末,每个城镇相距百余里,这距离刚好可以用做补给的中转站。

打通西域诸城,那粮道,便可从西都直接贯通到前线,保障秦军的基本补给。

听到公子发问,众人均都沉默不语。

眼下且末这些个百姓的粮食问题可以解决,等到后续补给抵达,大军依旧可以继续往西,直面阿育王。

可这西域诸国内,还有十几万的百姓嗷嗷待哺,凡是值钱的,能吃的,全都被阿育王哄抢一空。

反倒是给大秦留下了一地的烂摊子,大秦虽不缺粮草,可毕竟是前线战事的地方,平白无故多了这么多人吃饭,那便需要更多的人来运输粮食。

蒙恬见无人开口,便询问道:“公子,那些个孔雀国的俘虏,已是被派往修建驰道,这般多的西域百姓,若是可以发动起来,倒也省了不少事。”

春耕在即,让这些百姓去补充修建驰道的人手,倒是一个法子。

子婴却是摇头道:“不一样,孔雀国那些个是俘虏,而这些西域百姓,根在这里,让他们回大秦修驰道,有强人所难之意。”

他顿了顿,笑道:“何况,西域已是被我大秦占据,那便是我大秦的子民,若是去修驰道,还得付给工钱,李斯会同意吗?”

俘虏干活管口饭就行,可寻常百姓又没有徭役加身,自然需要付工钱。

“这倒是个麻烦事。”韩信接过话茬,“这些百姓不一定愿意背井离乡,若是愿意,早就去大秦当行商了。”

众人闻言,皆是点头赞同,有冒险精神的人,看着邻居这般发财,早就一起去大秦进购丝绸了,断然不会留在西域。

而这些行商,已经被阿育王杀绝了,剩余的这些人,当真就是小稳即安的百姓。

想让他们去大秦,估计谁也不愿意。

略一思量,子婴吩咐道:“这样吧,春天在即,这西域也要春耕,便让这些百姓,就地种植玉米、红薯这些粮食,其余老弱百姓,亦可帮助运输粮草,工钱另算。”

“妙啊,公子。”王崇文立马夸耀道:“若是能在本地种植这些粮食,那后勤运输的压力,必然会小很多。”

大秦虽不缺粮食,可奈何这补给线太长,颇费人力,若是就地种植,那便大大减轻了压力。

至于种子,运输过来的玉米和红薯,便可直接用于种子,倒是不用担心。

这些个西域百姓,自然不能只吃饭不干事,这般安排下来,是个双赢的局面。

“不过……”王崇文一阵夸耀之后,话锋一转:“公子,当初您所言的黑土地,以及塞外江南,我等却是一直未瞧见啊。”

朝堂之上,子婴当初可是夸赞西域的风景以及肥沃的土地,可他们现在已是占据大部分的西域,一路行来,除了光秃秃的山峰外,还真就没什么特色。

若说有,那便是深厚的积雪,以及俊美的当地人。

经王崇文这么一提醒,众人也是深有感触,均是望向了子婴。

“塞外江南,绝非虚言。”见众人一脸疑惑,子婴补充道:“西域广袤,景色繁多,若说最美,自然还在尉犁,塞外江南说的便是那里。”

众人这才恍然,合着最美之地,竟是被阿育王给占据。

“公子你都没去过,听谁说的……”

王崇文一阵嘟囔,一旁的韩信白了他一眼。

王崇文顿时恍然,公子都没来过西域,可这般断言,必然是沙雅告诉他的。

毕竟,月氏人的故地,那便在西域,他们一路行来,发现这西域人的样貌,和月氏人倒是颇为相似。

见这两人这般,子婴训斥道:“崇文,你身为典客,打着寻访的名义随军出征,没瞧见塞外江南,是不是觉得很亏啊?”

王崇文没跟随始皇东巡过,自然没见识过江南美景,一直心痒的紧。

可毕竟身为当朝官员,不在西都待着,着实说不过去。

当下,王崇文便委屈道:“公子,这不能怪我啊,我的职责便是接待与外交嘛,这周边国家全被你打完了,我这也没活干啊。更何况,这一路走来,西域的行商全被阿育王杀完了,咱大秦,也没外国人了呀。”

“那倒是本公子的不是咯?”子婴反问道。

眼瞧着公子寻自己的麻烦,王崇文扭头给韩信和项羽使了使眼色。

没等二人开口,子婴便摆手道:“莫要争论这些,想看塞外江南,拿下待到去了前线,便可瞧见,眼下,当是商议,这仗如何打才是。”

……

第385章 再调二十万人来!

见公子这般严肃,想要求情的韩信和项羽均是未开口。

几人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王崇文这些年的贡献,大家都瞧在眼里。

自从咸阳出发,一路到了这且末,已是年许时间过去,王崇文一路负责子婴吃喝,没事还烤烤大象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待到子婴说完,王崇文便立刻拿出了舆图,铺在了地面之上。

顿时,众人的目光便聚焦在舆图之上,瞧着这舆图上的城池,除了尉犁外,已是全部落入大秦之手。

可奈何,西域最强的尉犁,却是在孔雀国的手中。

由于尉犁特殊的地形,尉犁王都完美阻断了西去的道路,若是想要西去,还需多绕道四百多里,且大部分都是山路,完全不适合运输货物。

也就是说,大秦西去的道路,被阿育王牢牢地卡住。

众人皆知,只有拿下尉犁,才能算掌控西域,眼下阿育王在尉犁广积粮,等待大秦的到来。

如何攻克这座坚城,还得细细研究一番。

子婴指着舆图之上的尉犁,询问道:“都打探好了吗?这城池若是强攻,如何?”

关于尉犁的情况,蒙恬已是探明不少情报,当下回道:“公子,这尉犁王都,本是为了抵御塞琉古国重点打造而成,西域诸国均是捐了钱,可谓固若金汤,末将估算,相当于陈郢一般。”

西域的小国,都怕一旁的庞然大物会攻伐他们,便是捐了不少钱给尉犁,让其高筑城墙,却没想到,被阿育王摘了桃子。

陈郢乃是楚国以前的王都,昌平君便是在此叛乱,二次伐楚之时,子婴便是从那里前往前线,陈郢的城防如何,子婴自然知晓。

“那可不好办。”子婴略微皱眉,望着项羽道:“若是给你二十万将士,多久能破?”

项羽心中一动,拱手道:“回公子,三月便可!”

三个月打下有三十万守军的城池,还是如陈郢一般的坚城,这等时间,就连一旁的蒙恬都不敢应承下来。

可说话的是项羽,那可是几千人追着十万人砍的猛人,没人认为他在吹牛。

实际上,三个月的时间,也是项羽仔细斟酌后才开口的,一路西行,他早就细细探听了尉犁王都的情况。

心中已是演化了数百次的攻城战,这才说出这个时间。

子婴又望向了一旁的韩信,“韩信你呢?”

韩信当即拱手道:“公子,我建议直捣黄龙,绕过尉犁,直奔孔雀国!”

众人一愣,子婴也是问道:“从尉犁到孔雀国尚有千里之遥,你这是想围魏救赵?”

韩信点头:“公子,阿育王据城坚守,粮草足够,除非如项兄那般猛攻,若是坚守不出,没个一两年的功夫,断然分不出胜负,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前往孔雀国,逼其应战!”

项羽闻言,当即称赞道:“好方法,避其锋芒,引蛇出洞,韩信你这个法子好!”

可子婴听后,却是摇了摇头。

法子虽好,可韩信没考虑到另一方势力,那便是塞琉古国。

若是绕过西域,那便到了塞琉古国的领地,只有跨过塞琉古国的领地,才能抵达孔雀国。

这般远的距离,若是这塞琉古国发现境内有一支大军在奔袭,他们会怎么做?

于是,子婴鼓励道:“法子不错,可得与塞琉古国谈妥才可,先记下来,留作备用。”

提到塞琉古国,众人也意识到了计划的阻碍性。

当下,便又沉默不语起来,尉犁王都地形特殊,卡在了南北天山之间的河谷之中,城池四周,还有人工河拱卫。

首节 上一节 269/5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