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297节
可其余之人却是知晓,这三人是在帮子婴找台阶下,只要子婴应了一声,这事便揭过去了。
至于如何给始皇修建行宫,完全可以效仿阿育王,等到攻打孔雀国后,那些个战利品,足够给始皇修建十座行宫。
压根就没有必要触怒始皇。
子婴疑惑地打量三人,心中虽是不解,还是回道:“策略已定,按部就班即可,春耕缺少人手,再等待几日便可。“”
说完,子婴便望向大父:“大父,那阿育王已经知晓造纸术的工艺,可丝绸鲁酒青铜器,这些是我大秦的特产,必然可以在西方大卖。”
由官方组织的售卖渠道,促进国内的手工业发展,这是子婴边打仗边能为大秦做的事。
见子婴还在讨论这个话题,三人互望一眼,均是瞧出了对方心中的无奈。
纵使子婴娇宠,恐怕也要经受责罚。
王崇文见状,更是提高了音量:“陛下,肉已烤熟,您来尝尝。”
嬴政并未理会,反倒是沉思起来,重农抑商本就是国策,这是印在骨子里的记忆。
能说出这番话,可见子婴的魄力,但,能否成功,却是没人可以保证。
而子婴所说的利润驱动工艺,他压根就没有细想。
让其担忧的,便是子婴那倔强的性格,和自己如出一辙,既然他已是深思熟虑,待到他执掌天下,必然也会执行这一国策。
若是到时候再遇挫折,定会让子婴威信大减,那会的自己恐怕已过百年,谁还能帮他?
想到这里,嬴政当即笑道:“若已是想好,那便这般做吧。”
他心中已是打定主意,要为子婴扫除一切障碍,这广开商途若要背负骂名,便由他嬴政来吧。
……
第429章 车队抵达塞琉古国
众人没想到,这番国策变动,始皇竟然同意了公子的想法。
虽是让惊来操办此事,可也是为民间敞开了另一条路。
商贾身份虽低,可能切身获益,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要投入其中。
“果然……陛下还是宠溺孙子啊。”李斯无声吐槽一句,爷孙两人平淡的对话,却会为大秦带来天翻覆地的变化。
可以预见,只要开了这个先例,民间那些个思想活络之人,必然会效仿。
当然,他们不可能押运几千里地自己贩卖,而公子想要打通这一商途,也不可能一手包揽。
这一条利益链之上,必然会滋养出庞大的群体,从原材料种植,到加工,再到运输,便能养活足够多的人。
想到这里,李斯浑身一颤,担忧道:“陛下,臣倒是有点担忧,若是养蚕缫丝获利更高,恐怕就没有人耕种粮食了呀。”
自己的女儿马上就要到了西域,李斯心中也很想促成这门亲事,可若是影响到自己的仕途那便另说,到时候国内改种桑田过多,粮食产量不足,最为头痛的,还是李斯自己。
白了李斯一眼,嬴政沉声道:“你就惦记着你那点粮食,缫丝获利再高,是人总得吃饭,他们得自己去买粮食,这两者相抵便能平衡,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养蚕。”
闻言,李斯连连应声。
转过头来,嬴政望向子婴:“这事你去办吧,不过……这其中的典法还需完善,莫要投机之人,钻了空子。”
子婴知道大父的担忧,若是放任商贾,到时候囤积居奇,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可子婴知晓,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自己不过是加快了齿轮的速度罢了。
“对了大父,眼下,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子婴似是想起了什么,望向李斯:“丞相大人,现在已是春耕,种子发了下去,不过,我大秦好不容易获得的这些粮食,可不能就这般流出去。”
“公子的意思是?”李斯问道。
“待到大秦占了西域,与诸国联系频繁,这粮食可不能售卖。”子婴正色道:“起码两三年内,不能卖出去。”
这可是大秦花了大力气,才找回来的种子,解决了大秦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这是发展的基石。
……
待到一切商定,嬴政便在李斯的陪同下回了自己的营帐。
入内,嬴政忽地问道:“李斯,你觉得子婴所言广开商途,对我大秦是否有益?”
“陛下,这……”李斯踌躇片刻,回道:“臣倒觉得,往后本就是一家,公子能提前布局,为我大秦充盈国库,功在千秋呀。”
“哦?”嬴政来了兴趣,“你的意思,是大秦的儒法道不但要传播,这些个商品亦要传过去?”
始皇都已同意这个国策,李斯便没了顾虑,更何况,公子在陛下心中的地位独一无二,虽然李斯也不知晓,这国策究竟是否正确。
他还是解释道:“是的陛下,提前布局,好让人知晓我大秦乃是礼仪之邦很有必要,毕竟,将来这些地方,尽归我大秦。”
大秦矗立西域,已是瞧见这般多的强国,自然不会只做友好邻邦。
更何况,这些日子看来,这几国之间暗流涌动,皆是不好相与之辈,大秦强大,他国不敢异动,可一旦势微,必然会像匈奴一般,如狼群袭来。
阿育王霸占西域,便是最好的例子。
“说得好。”嬴政抚掌大笑,“尽归大秦!朕本以为一统六国,便如了先祖之愿,却没想到,这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大,那旧制必然要革新。可子婴呐……”
说到这,嬴政叹了一口气。
李斯心中疑惑,试探道:“陛下,何故有此感言,公子文武双全,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
“有理,倒是朕多想了。”轻摇了摇头,嬴政叹道:“你既然想当子婴的岳丈,来说说,你觉得如今的子婴更像谁?”
“陛下!”李斯吓了一跳,直接跪了下去,“臣可不敢有如此野心,都是贱内……”
“起来,不用解释,此事无关紧要,能不能当上,得看子婴瞧不瞧得上你闺女。”嬴政打断了李斯,问道:“朕问的是,你觉得子婴更像谁?”
若是圆滑之人,必然会说,更像陛下多一点,可李斯身为大秦丞相,常年侍奉在嬴政身边,若是想听此言,断然不会询问。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这可是牵涉到陛下最疼爱的孙子,李斯微皱眉头,心想着要不要奉迎下陛下。
可片刻之后,他一咬牙回道:“陛下,臣倒觉得公子有五分像陛下,五分像太子……”
“哦?”这独特的回答,引起了嬴政的兴趣,“你细说给朕听听。”
“公子外表随和,心系百姓和太子无异,可决断之时,又自信坚毅,眼光独到,敢为常人所不敢为,是有大气魄之人,又与陛下格外相似。”
待到说完,嬴政大笑道:“说得好!灭百越之前,我愁于子婴过于仁慈,可这匈奴一战,倒让我刮目相看,佑我大秦百年兴盛,不在话下。”
子婴为何要向西方诸国传播儒道法,为何在楚、齐乃至百越之战,这般留手,都是有迹可循。
按照嬴政的推断,当年淳于越教导扶苏,子婴虽然年幼不会说话,可也日日在旁细听,这才造就了这般性格。
可后续对匈奴的表现,却令嬴政十分满意。
想到这里,嬴政正色道:“淳于越是否还在咸阳?”
“回陛下,淳老已在西都,他还带着自己的弟子,准备在他国传播儒学呢。”
“他倒是上心。”嬴政失笑吐槽了一句。
……
夜色如墨。
广阔的平原之上,树立起了连绵的篝火。
数千人的运输队,就地扎营,此刻除了少数守营之人,大多已是入了梦乡。
阿育王派遣的运输队,已是跨过尉犁,踏入了塞琉古国境内。
按照阿育王和大帝安条克的条约,这条道上,塞琉古国可以随意运输物资。
若是顺利,再过月余时间,便可踏入孔雀国的境内。
只见黑暗之中,两束火光晃动,高坡之上,一人高举火把问道:
“都瞧好了吗?是不是塞琉古国的车队?”
另一人回道:“盯了半夜,确实是他们!”
那人当即兴奋道:“你在这守着,我回营去通知大将军!”
……
第430章 费亚娜:再增兵十五万
贫穷的国度,可以孕育彪悍的军队,反之,富饶的国度,其治下的军队不堪一击。
这句话,是费亚娜的父亲塞琉古二世告诉她的。
费亚娜深以为然,国家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顿,正是这一切的原因,给了塞琉古国强大的军队。
反观邻居孔雀国,拥有富饶肥沃的土地,可士兵却是不堪一击。
只是这些日子,在见过大秦的攻城战后,这个观念便深深动摇。
原来富饶的国家,也可以有这般强大的军队,强大到她也畏惧的地步。
自从大哥塞琉古三世被刺杀,二哥安条克三世于乱世中继位,整个国家残破凋敝,不但丧失了小亚细亚大部分的领土,不少行省也是分裂独立。
其中,这与西域接壤的帕提亚行省便是其一,最后在费亚娜带着大军压境下,这才又重归塞琉古国。
眼下,帕提亚行省的省城尼萨中,费亚娜带着大军撤回了这里。
这一个月来,费亚娜驻扎在西域的粮草,都是从这里运送过去。
按照原本的计划,她准备在这里伏击孔雀国的运输队,夺取财宝。
那可是相当于罗马三年的赋税,若是被塞琉古国所获,必然可以让其国力大增。
只是,眼下令费亚娜困扰的,便是大秦。
原本对于这个东方的神秘国度,费亚娜只是好奇,并未在意。
这次东行,也不过是想着能擒住阿育王罢了。
只是没想到,亲眼见识了大秦的实力后,费亚娜已是如坐针毡。
这般强国,如洪水一般的铁骑,放眼整个塞琉古国有哪一座城池可以抵抗?
搜寻了一圈记忆,费亚娜不得不承认,就算塞琉古国的王都巴比伦,也无法抵御秦军进攻。
那等战车搭配,军阵配合,以及恐怖的弩箭车,让费亚娜深感绝望。
前几日的守城战,就算换成自己,也不一定能守得住。
如果大秦拿下西域继续西进怎么办?这个问题,费亚娜已是想过,可却没个头绪。
思索之后,费亚娜已是给王兄安条克写信,让其把西北边陲的军队,调往帕提亚,以此来谨防秦军的进攻。
毕竟,马其顿王国和塞琉古国虽然互相不对眼,可马其顿毕竟和罗马有战争,那十几万的军队放在西北倒是浪费,不如调回东方,防着大秦。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