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314节

芈华见状,不解道:“陛下为何无故发笑?”

嬴政却是拂袖一挥,指着王翦:“王翦,你何故发笑?”

闻言,王翦上前拱手:“陛下,臣没有忤逆夫人的意思,只是我且问一句,何人能乱我大秦朝纲?”

“本朝自是嫡长子继承大位,可也有例子,若是长子母系力量过强,大统之位,岂能袖手旁观?我等之责,就得为大秦江山永固,先王血脉不乱,若是异族上位,岂不是笑话?”

芈华越说越急,这等例子不是没有。

七国之间本就有王室通婚的习俗,大多君王多少都有血缘关系,这等非嫡长子夺位的事,可是没少发生。

而眼下,对方也是一等强国,塞琉古国在子婴没成亲之前,送来两位美女,这岂不是暴露了野心?

王翦见状,当即回道:“夫人担心的有理,七国之间大多通婚,出了不少这种事,可眼下,塞琉古国绝无这等机会。”

“为何?”

“今年子婴才十二,就算明年他与塞琉古国的女子诞下长子,也不可能乱我大秦基业。因为,尚未成年之际,我大秦已灭了塞琉古国。”王翦淡然道。

“这……”芈华一愣,没想到王翦竟然这般自信,她扫向嬴政,却见始皇正对着自己缓缓点头。

伸手搂住芈华,嬴政叹道:“子婴的性格你也了解,太像我了,这天下既已知这般大,自然没有放任的理由。我大秦屯兵五十万在这,可不是来游玩的,若不平了这杂七杂八的文字语言,我始皇帝的称号岂不是白叫的?”

闻言,再回想起子婴的战绩,芈华倒不觉得王翦在说大话。

“既然陛下已定,那便依陛下。”芈华叹息一声,转而又坚定道:“可子婴的嫡长子最好还是正妻所生,这也是我把两人带来的原因。”

听到这话,一旁的李斯,浑身一颤。

朝内,凡是有适龄女眷之人,皆是盯着这件事,可到了最后,却只有他和蒙恬的女儿入选。

只要不出问题,子婴的正妻必然是在两人之中产生。

这可是未来的国母,而子婴又是功勋不亚于始皇的君王,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谁能入选,谁的家族,起码荣耀百余年。

就如当今的王家一般。

李斯岂能不心动?

芈华继续道:“子婴已是将要十三,扶苏也是十三岁成的亲,到年纪了。陛下也不瞧瞧,这他国君王都开始盯着子婴了。”

嬴政却已是收敛笑容,沉思起来,芈华便闭上了嘴巴,她知晓子婴选妻,可不是什么小事。

犹如当年扶苏一般,最终选了王翦的女儿。

李斯只觉得手心冒汗,他没想到这等家事自己也能在场,自己想要退出去,似是觉得又不妥当,便低垂着头,等着陛下发话。

半晌之后,嬴政这才叹息道:“此事我自然知晓重要,虽是到了年纪,可你的孙子性格如何,你瞧不出来?子婴是那种任你安排的主儿?”

“陛下,倒不是要安排谁,只是孩子年幼,若是娶了异族子女当了正妻,岂不是笑话?”

芈华说的自然是塞琉古国的两名少女,若是子婴通了人事,再被吹吹枕边风,这可如何是好?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谁都懂。

就算塞琉古国将要拿下,芈华的认知里,正妻还是从秦人中选拔,尤其是那种可以增进君臣关系之辈。

嬴政也是犯愁,见芈华此次前来,似是要定下此事,便嘱咐道:“朕的意见,便是遵从子婴的内心,他想要选谁便选谁,谁也做不了主儿。”

王燕闻言,当即回道:“陛下,我儿性格臣妾知晓,是识得大体的,必是以大秦基业为重。可,臣妾也是觉得,还是得子婴自己来选……”

“瞧瞧,你这般着急有何用?”嬴政埋怨道:“若是朕强加安排,那小子必然顶嘴,与其这样,倒不如让他自己选,选中谁的,便是谁的命数。”

闻言,芈华便不好多说,细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现在大秦一统,与当年差距很大,已是不再有什么齐国一脉,楚国一脉后宫相争。

喜不喜欢全看子婴选择。

……

子婴带着两位少女,纵马驰骋于草原之上,奈何这日头就是不落。

待到了亥时(晚10点),瞧着天上依旧大亮,子婴终是累的受不了,便带着人回了王都。

一入城,刚入王宫。

子婴只觉得肚子饿得慌,望了二女,也没见好哪儿去。

好在,这时王崇文却是端上一盘熟肉,笑呵呵地道:“公子想必是饿了吧,崇文早就准备好了午膳。”

见状,子婴便伸手道:“都饿了吧,来尝尝。”

两位少女也不扭捏,当即围了过来,还贴心给子婴撕了一块。

塞进嘴中,子婴只觉得肉质紧密,柴得很,便疑惑道:“这是什么肉?”

“啊?”王崇文顿时笑道:“公子,这就是白天那只白孔雀啊。”

……

第456章 进发,孔雀国!

次日一早,子婴便寻来了诸将商讨下一步事宜。

塞琉古国已是答应可以借道,那要做的,便是直指孔雀国。

这一次,与大母同时抵达的,还有子婴需求的二十万援军,以及下一波的粮草补给。

可以说,此刻的大秦乃是人强马壮,粮草充沛。

但,大父大母均在尉犁,子婴便不得不考虑留兵驻守以防万一。

按照大母和母亲那意思,今年便要在尉犁过年,反正新年祭祀可以让扶苏在咸阳举行。

那五十万大军,便不能全部前往孔雀国。

按照子婴的估算,起码得留守二十万大军在尉犁。

好在,从那些个俘虏口中,也是寻得了不少情报。

孔雀国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只有八十万左右,这一次便折损了一半,那历经训练的士兵,还余四十万。

尉犁攻城战便已是知晓孔雀国的军事素质,和大秦完全没法比,那留守在孔雀国内的士兵,便更加不堪一击。

就算孔雀国的新君王拘浪拿招募新兵,可没有进行系统训练的士兵,到了战场只能是炮灰。

那三十万大秦精锐,便已是足够。

想到这里,议事厅内,子婴率先开口:“诸位,我欲亲率三十万大军前往孔雀国……”

话说到一半,便直接被王贲打断:“公子,夫人已是下了令,今年新年您得留在尉犁,谁敢让你上前线,得扒皮……”

“我大母是这样说的?”子婴心中颇为震惊。

王贲当即点头,蒙恬也跟着点头。

后方的项羽和韩信,也不禁点了点头。

昨日公子外出游玩,芈华夫人便说过了新年要与公子在尉犁一同庆贺新年,可不要再往前线出击。

当时,陛下也是在场,并未多言,那便是默许。

众人都觉得,这本就是陛下的意思,只是借了芈华夫人的口来表达。

毕竟,子婴自三岁出征,常年在外,新年相聚在一起压根就没几年,何况公子马上就要十三,按照身高已是到了可以行冠礼的条件。

内部选拔出来的两位候选少女,已是到了尉犁,众人心中不免猜测,今年新年陛下会不会借个由头,让公子行了冠礼再直接赐婚?

毕竟,当年的扶苏可就是十三岁娶得王翦女儿。

但,王贲昨日在现场已是知晓陛下心意,这等终生大事,他倒想让子婴自己做主。

可蒙恬不知,眼下,还有些小期待。

扫了众人一眼,子婴叹息一声,自己本还想借这个由头躲过这一劫,可没成想大母竟已是提前打好了招呼。

万万没想到,在秦朝也要被催婚。

深吸一口气,子婴正色道:“即便我不去,这先头部队还是得去,一年可以通行的时间,可不多啊。崇文,你此去塞琉古国,路途艰辛否?”

“公子,除了路途颠簸之外,尽是荒凉之地呀。”王崇文当即回道。

子婴望着肥硕的王崇文不禁感叹道:“你大父倒是没白疼你,上了高原竟是没高反?”

“高反是什么?”王崇文疑惑道。

“再往西,便是在重山之巅行走,空气稀薄,若是体力匮乏之人,便会有头晕恶心之感。”子婴当即解释一番。

压根就没上过高原的众人,倒是第一次听说,觉得稀奇无比。

帕提亚行省与西域接壤部分就在帕米尔高原,海拔超过了4000米,而西域却是盆地,海拔并不高,若是在中原待惯之人,踏入帕米尔高原,保不准会有高原反应。

最重要的,便是这与尉犁接壤的帕米尔高原,一年大半的时间,均是大雪封山状态。

大秦虽然有烈酒可以驱寒,可奈何一旦封山,只能轻装上阵,物资压根就无法运输。

这也是为何费亚娜没带太多粮草的缘故,不是不想带,是运输难度过大。

眼下,正值盛夏,帕米尔高原冰雪消融,可再过一两月,便又要开始下雪了。

按照子婴的意思,先头部队,必须先去孔雀国,拿下印度河外围的波斯行省,依靠印度河边肥沃的土地,来解决长久战粮草消耗的问题。

想到这里,子婴便吩咐道:“眼下,得立刻起步,前往孔雀国,打下波斯行省。”

“公子,项羽愿往!”项羽当即请缨。

王贲身为太尉,自然不会去当什么先锋,再加上老爹王翦已是私下询问,这孔雀国之战,能否安排偏激辅佐,王贲正为此事头痛。

而蒙恬的乖女儿刚到尉犁,也不会主动请缨,眼下新年之际,保不准公子要行冠礼,这等大事,自然要留在身旁。

那眼下,能争夺先锋的便只有项羽和韩信。

见项羽请缨,韩信便没再多说。

可子婴闻言,却是摇头:“此去的重点,不是灭了孔雀国,而是要建立桥头堡,好为明年大军开拔做准备,倒是不用你去。”

目光落在韩信身上,子婴吩咐道:“韩信,这先锋,便由你去吧,着你领十万先锋军,先行攻下波斯行省,为我大秦打下桥头堡。”

韩信没想到公子竟然要自己去,当即望向了项羽,却见项羽并未有什么不满,反倒是轻声鼓励了两句。

韩信心中一暖,当即回道:“公子且放心,此事韩信定能办妥。”

自己的父亲韩奎身居雍城,操练大秦新兵,而自己则跟随公子身边,为大秦征战天下。

可以说,韩信一家在大秦的地位可比在楚国强多了,但,韩信始终觉得自己和项羽一比差距太大。

首节 上一节 314/5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