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349节
“陛下的意思是……收粮囤积?可这粮食存储又是麻烦。”
嬴政摆了摆手:“朕的法子倒不是这个,朕是想,让人把粮食收上来,然后酿成酒精,为我大秦军队使用。另外,这些个酒,还能卖给其他国家,其利润自然比粮食多的多。”
蒸馏酒的法子,子婴早就告知咸阳各工坊。
当初子婴于冬季踏入西域,便是靠的这一口烈酒。
而这东西,已是成了整个西域往来之人的必备品,只要喝一口便能驱寒。
而这东西,却又是可以消毒和麻醉,是外伤治疗的绝佳药品,当真是好东西。
而薯干玉米酿造的蒸馏酒,出酒率高,度数高,完美契合了这一点。
闻言,李斯心中一喜,当即到:“妙,当真是绝妙啊。陛下,若是能从东都把这些酒给运出来,其获利自然值当去做。”
嬴政笑道:“倒是我俩痴傻蠢笨,若是子婴在场必然早就想到了这个法子。”
李斯不置可否,反问道:“怎的?陛下,又想公子了?”
……
第513章 边疆如何安定,嬴政的想法
闻言,嬴政摇头失笑:“孩子大了,哪里需要朕来想?粮草的事安排了吗?”
李斯一怔,笑道:“陛下,臣早已安排,公子说是粮草足够,眼下已是占据波斯,那里土地肥沃足够前线三十万大军的粮草。”
靠着敌人的土地养活自己,这法子估计也就只有大秦能办。
唯有子婴寻到的这些个土豆红薯之类,才能养活这般多的人。
“他说够那是他说。”嬴政正色道:“三十万人那是打仗的,种地这般费力,若是兼顾,岂能保持战力?”
这西域现在的春耕,便是用的当地百姓,好在,沙雅从安北郡调来了不少牛群,缓解了耕种的压力。
而守卫西域的二十万大军,那是万万不可能下地耕种的,他们得定期操练,才能保证战斗力。
而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这每一部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嬴政担心的,便是子婴要强,让士兵下地劳作,到时候减弱了战力。
毕竟,身在前线的,可是子婴本人啊。
战力强弱,关乎自己孙子和大秦将士本身的安危。
“陛下放心。”李斯赶忙解释道:“我大秦的将士,自然不用耕种,那崇文报喜的信中,也是说了,当地耕地,全是本地人在劳作,断然不需要我大秦将士下地。”
“典客王崇文写信了?”嬴政捕捉到了关键信息,“那小子,又想让你捎什么东西?”
“这……”李斯顿时尴尬回道,“启禀陛下,倒不是给我写,是给郡守沙雅的信,称公子前线口粮单一,日日以红薯为食,想让郡守随着物资,多运点牛羊过去。”
“这小子……”嬴政一阵失笑,“到底是他嘴馋,还是子婴?这临出发之时,不是准备了三百头羊,子婴只领了三头,这倒好现在成了子婴主动要吃肉。”
“陛下息怒,这典客毕竟年岁尚幼,一路南下,估计也是馋了。”
“让沙雅送点吧。不过牛就别想了,敢吃耕牛,他胆子倒是不小。”
现在的大秦,吃耕牛可是犯法的,当初也就是西域交接之时,让王崇文钻了空子,倒是让他尝到了鲜。
就在此时,门楼之上又是有人踏步而来。
两人回身望去,却见芈华夫人带着两名金发少女,端着个盘子走了上来。
别说,这两位塞琉古国送来的美女,子婴倒是没怎么在意,反倒是芈华夫人上心管教,整日倒跟在身后。
到了跟前,芈华笑道:“陛下,臣妾就知你在此,这向着南方就能瞧见子婴了?”
见是夫人来了,嬴政笑道:“天气不错,在这瞧瞧雪山草地,闲暇片刻。”
“那也不能忘了吃饭啊。”
说完,她便坐了下来,一摆手,身后的艾米莉便上前把盘子放下,只见一碗酸麻粉摆在上头,而丽莎放下的,却是一道炸薯条。
望着眼前的食物,嬴政笑道:“夫人的手艺倒是越来越精湛了。”
芈华见忙碌不已的李斯竟然在这,顺势问道:“丞相大人,可有子婴的消息?”
闻言,李斯不禁无语,刚才芈华夫人还打趣陛下,合着您也想孙子了。
李斯便把前线的事,大致说了下,以及国内粮食繁多的困境,还有陛下的解决之道。
闻言,芈华皱眉道:“酿酒?倒也不是不能,只是,这等才能消耗多少?”
“那夫人有何妙计?”嬴政笑问道。
“简单。”芈华指着这碗里的酸麻粉,道:“就如子婴当初说的,全朝上下,推广这酸麻粉的吃法。这土豆条耗油,破费财力,这个酸麻粉,倒是个实惠东西,又顶饿,又好吃。”
芈华这话说的倒是没错,眼下,整个西域的百姓,这酸麻粉已是流行了起来。
最重要的,便是军中的粮食,已是换成了红薯粉,只是做法会多变。
但,这已是一种风气的形成。
“这……”嬴政不置可否,“好吃是好吃,可让百姓这般费力这样做,倒是有点难。”
大秦虽然一统,好日子也过了几年了,可百姓的饮食习惯,万万没那般容易改变。
别看现在红薯土豆玉米大丰收,可当地的粟米小麦之类,价格却是依旧不低。
若是能选,那些老人,还是喜欢吃以前的食物。
“其实也没那么难。”芈华劝慰道:“陛下,子婴不是说了,要官方带头吃。您让扶苏,让百官,让所有士族大家,全部带头吃这酸麻粉。每日吃,只要这些人带头,便是潮流,民间自会效仿。”
“妙啊!”李斯不禁鼓掌道:“陛下,这商队马上就要回来了,到时候这香料必然会采购一些,若是大秦没有这饮食的习惯,到时候可就真不好出手啊。夫人这一计策,果真不错。”
“这可不是我说的,子婴当初提及,你们都没当作一回事。”
闻言,李斯顿时汗颜到:“倒不是老臣没践行,只是公子领着我四处调查,广修水利,给耽搁了。”
芈华没有理会李斯,反倒是望向了嬴政。
此刻,嬴政的脑海里,也是在斟酌此事,当初子婴提及,他便没多说。
想让这些达官贵人带头吃酸麻粉,倒是不难,难的是这招真有效?
已是一年多没回东都,嬴政已是不知道咸阳如何了。
望着自己的夫人,片刻之后,嬴政笑道:“那便依夫人的意思,让我大秦的官员们,带这个头。”
“扶苏……”芈华提醒了一句。
“对,从太子……不!”嬴政拿起筷子,笑道:“从朕开始带头。”
说完,嬴政便夹着酸麻粉,唆了一口。
酸麻的感觉充斥口腔,嬴政不禁胃口大开,连续吃了起来。
半晌之后,待到嬴政吃完,芈华笑问道:“怎么样,臣妾做的,和子婴做的,谁好吃?”
嬴政摇头失笑,望向身后二女,低声道:“夫人当真为我大秦出力不少啊。”
嬴政已是看出,芈华这般善待沙雅,以及身后这两位女子,那便是好好考察几人的人品。
若是能过关,等到子婴行了冠礼,恐怕就要纳入后宫。
芈华却是叹息道:“倒是苦了子婴,为了维稳边疆,这也是不得不行的法子。”
一旁的李斯,全都听明白了,大秦往后打下这么大的疆域,如何安抚当地百姓,便成了头等大事。
什么样的法子,也比不上大秦皇帝娶了当地女子,来的稳当。
……
第514章 扶苏的支持
东都,咸阳。
章台宫内。
已是早朝刚过,扶苏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锁。
眼下,大秦的郡县已是达到了四十个,这般广袤的领土,各类民生琐事,祭祀典礼都需要扶苏来过目。
直到此刻,他才深刻体会到父皇当年的劳累。
轻揉着太阳穴,扶苏望着台下的王绾,朗声问道:“如何?今年桑田的数量,是否够用?”
王绾拱手道:“太子殿下,臣已是让人去楚郡各地走访,今年的缫丝产量,较之去年有大幅增加,估摸扩充了十倍有余。”
“十倍?”扶苏眸光一愣,冷笑道:“父皇的话,他们都忘了吗?缫丝产量涨了十倍,那桑田便扩充了十倍,江南那些个人不吃饭了吗?”
闻言,王绾顿时低下了头,虽然太子的语气颇硬,可王绾的内心,却是十分欢喜。
不得不说,这一两年的独政之下,扶苏的性格竟然强硬了不少,已是有了陛下三分模样。
可王绾觉得,若是子婴来执掌,还真就是有陛下十分的威严。
不过,太子殿下能做到这般地步,已是十分难得,这一年多,太子遇到了太多头疼之事。
只有亲自掌权,才能知晓那些个士族是如何难对付。
当皇帝,虽说一言九鼎,可为了平衡大局,总要权衡利弊。
就比如眼下,大秦民间的丝绸,近乎被一扫而空,收购价格暴涨,各地百姓瞧见这缫丝竟是这般赚钱,而粮食却又赚不到钱,不少人当即改种桑田。
可缫丝得看气候,有的郡县,压根就不适合养蚕缫丝,可他们偏要养,你当如何处置?
总不能用刀架在百姓的脖子上,让其改种粮食吧?
可你若是不阻止,会有更多的百姓来效仿,到时候粮食减产,便成了大事。
眼下这困境,王绾却是没什么好办法,毕竟事实摆在眼前,惊这一次带了十几万匹丝绸西去,直接把大秦的丝绸近乎买空。
这等消息,瞬间便传遍了各大郡县,那些个耳通八方,心思活络之人,便立刻开始囤积居奇,直接大举收购农户的蚕丝,把价格抬上了天价。
要知道,大秦已是发文,往后百姓可自由组建商队,前往西方行商。
这丝绸,便是利润最高的商品之一,虽说现在民智未开,并不会都去行商。
可几千万人中,总有愿意尝试之人。
但,蚕丝已是被这些人给囤了起来,今年的丝绸价格必然飙涨,那其中的利润便会大打折扣,没有利润谁还去行商?
这便极大影响了始皇陛下的计策。
见王绾不说话,扶苏冷声道:“王绾,你可有亲戚在楚郡?”
王绾当即回道:“太子殿下莫要开玩笑,我是秦人,老家乡亲,自是都在大秦啊。”
说完,他便知晓自己说错了话,纠正道:“臣有失言,老秦人,臣的嫡亲都在咸阳。”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