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434节
……
第641章 子婴的驭民五术
历史的车轮可不是子婴能阻挡的,大秦往后的路该如何走,是子婴思考更多的。
若是继续商鞅的驭民五术,壹民、疲民、弱民、辱民、贫民这几个法子,确实能稳固大秦的江山,可能延续多久,又是个问题。
若是简化成疲民、弱民、贫民,这大秦的王朝估计也脱不了轮回的宿命,顶多挨个三百年,便又要王朝更迭。
就如大父所说,要把问题留给自己解决,为子孙铺好道路,子婴也是这样的想法。
科技的进步,是无法阻挡,就如眼下,阿基米德已经开创了力学的前沿,可等到公布发展起来,也得一千多年后。
若是现在便大力推广,这科技迭代的速度,恐怕比子婴想的还要快。
手握大秦权柄,大父又这般支持自己,这件事,唯有子婴能做到。
这一夜,艾薇儿睡的很香,她那个藏在心底的秘密,第一次在这个时代被人理解。
次日一早。
小船继续朝着亚历山大城驶去。
昨夜,艾薇儿已是答应子婴,要带着他去见自己的老师阿基米德。
这件事,艾薇儿在任何人面前都没有提及过,眼下,她这一路总是带着发自内心的笑意。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强大的帝国四分五裂,而各自的部下,便独立建国。
塞琉古一世占据了面积最大,可也是最为荒芜的中东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塞琉古国。
而托勒密一世,则是留守在亚历山大城,依托这座海港城市,建立了托勒密王国。
并且,在历代的经营中,打造了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灯塔,和标志性的图书馆。
河畔之上,小船静静地朝着前方驶去。
昨夜没烤上羊肉的王崇文,不禁问道:“公子,今日去的图书馆,是什么来头?”
一旁的艾薇儿闻言,便要上前解释,子婴都没去过图书,如何能回答上来。
未等她开口,子婴已是笑道:“这图书馆的来头可不小,若是我没记错,亚历山大图书馆分为主馆和分馆,主馆在在王宫之中,登上王宫便可以俯瞰整个城池。而分馆则是在萨拉贝母神庙内,若是淳老来了,估计都走不动道了。”
这图书馆中藏书众多,也是主馆装不下了,这才开辟了分馆。
凭借惊人的藏书,以及便捷的水路,亚历山大城这才渐渐变成诸国求学者心中的圣地。
当然,这书馆之中,大多的存稿都是关于颂扬宗教的,这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有研究的意义。
闻言,众人这才释然。
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估摸是昨夜艾薇儿小姐告诉公子的。
可艾薇儿心中清楚,她压根就没提这些事,可公子竟然知道的这么详细,可见,公子之前所言,想要发扬这门学科,绝非虚言。
想到这,艾薇儿悬着的心,终是落了下来。
等到入了城内,昨日密集巡街的塞琉古国守卫已是不见,看来安条克遵守的承诺。
艾薇儿小姐让人租了三辆马车,便带着众人朝着王宫的方向赶去。
等到了王宫门口,众人下来一瞧,便释然了。
昨日在城中,便瞧见了这栋高耸的白色建筑,这是城内最高的建筑,虽然不及那灯塔,也算壮观。
等到众人下来,那守在门口的护卫,瞧见这么多人,便立刻上前盘询。
一瞧是大秦的皇上孙,想要去图书馆,便没有拦着。
图书馆立于王宫内,是一栋独栋的圆形建筑。
比王宫稍微矮了一点,当初的本意,是由王室独享,收藏了众多的手稿,可后来慕名而来的学者渐渐变多,又演变成了半开放式。
获得进入资格的学者,或者他国的使团,便有资格进入图书馆中阅览。
渐渐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里,便成了所有学者心中的灯塔。
当然,前面得加个前缀,‘神学’学者。
可眼下,子婴已是知道,这些探究的人群之中,也有想要看破迷雾的一些人,阿基米德,便是这些人的代表。
等到守卫领着子婴到了门口,厚重的被缓缓推开。
众人瞧着巨大的大厅,皆是瞠目结舌,包括子婴。
眼前的不过是图书馆的第一层,三丈挑高的屋顶,排列着上百个书架,每一个书架旁,竟然还贴心地配有梯子。
而靠近窗户的一边,还有几十张桌子,供人阅览。
图书馆内,正有几十个人低头翻阅着书籍,而书架那一边,也有不少人,正在书架上,翻找着书籍。
瞧着子婴那张略带震惊的脸,艾薇儿的心中还有一点儿小得意,面对塞琉古国的安条克,依旧能保持风轻云淡的子婴,可在这图书馆面前,依旧露出了震惊。
这样的表情,她第一次进来也有过。
她想要在这图书馆,寻到先人关于神学的探究,想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奥秘。
也同时在这里,碰到了图书馆的管理员之一,阿基米德。
进而颠覆了艾薇儿的三观,成为了一名想要追逐真相的学者。
只是可惜,自己的身份让她不得不停下脚步,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探寻未知的秘密。
可眼下,她有了个机会,眼前的男人,完全有能力做到。
深吸一口气,艾薇儿露出笑容,领着众人入内,便介绍了起来:
“这里是图书馆的第一层,主要存放的是过往的书稿和手抄本,大部分都是孤本。往来的学者,可以在这里借阅研究。”
“大概有多少册?”子婴不禁问道。
艾薇儿思索了一下,回道:“老师之前和我说过,大概有七十万卷。”
“七十万卷?”一旁的王崇文惊呼道:“乖乖,公子,若是淳老来了,估计会幸福地晕过去。”
自从淳于越开始研究他国的历史文化后,便逐渐成谜,人都窝在尉犁不动弹了,若是知道这一次能带回去这么多的书册孤本,那淳老一定欣喜若狂。
子婴深吸一口气,激动道:“这一次,看来咱们真的来对的。”
若是他没有记错,这图书馆内,不但有《荷马史诗》的全部手稿,还有《几何原本》的真迹原件,以及最早的日心说的著作。
这里,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大宝藏。
……
第642章 安条克的担忧
瞧着子婴那一脸激动的模样,艾薇儿忍不住笑了。
这样的神情,在每一个真心前来求学之人身上,都出现过。
这一楼内不少人都是认识艾薇儿小姐的,当即就有人想来打招呼。
可瞧见艾薇儿身边的人,估摸是在带着贵客参观,便未上前,远远地鞠了一躬。
艾薇儿一一还礼,欠了欠身,带着子婴朝着书架走去。
子婴忍不住伸手翻起一卷,可刚拿在手上,便疑惑道:“这不是新抄录的书吗?”
手上的这本写着拉丁语,自然瞧不出叫什么,可是纸张抄录无疑。
抬头扫视一圈,整个书架上,像这样用纸张抄录的书,竟然非常多。
也有不少是羊皮卷卷起来的手稿。
闻言,艾薇儿笑着回道:“这一点,就得感谢大秦了,这些纸张流入这里后,轻便便宜,而且易于保存,便有不少人拿来抄录手稿,替代羊皮卷,而二楼和三楼还都是羊皮卷。”
子婴搓揉这纸张,疑惑道:“这纸张的质量,好像也不太行啊。”
自从子婴用树浆和纱布还原了简易的造纸法后,咸阳的工匠在淳于越的带领下,又改良了配方和工艺。
整体来说,现在市面上的纸张应该都是洁白顺滑,可眼前的纸张泛黄粗糙,一看就是次等货。
在这样一座知识殿堂里,用这样的纸张保存手稿,这也太寒酸了。
艾薇儿接过这本书,叹息道:“公子这一点就没法子了,这图书馆虽然在王宫内,可每年王宫拨给图书馆的预算有限,实在买不起那样的好纸。”
以前大秦没有拿下西域,从西域卖过来的,便是这种纸张,价格不算便宜,也能接受。
只是,等到阿育王占据西域后,再贩卖过来的纸张,质量便又降了一档,价格反而上去了。
等到大秦的丝绸之路开通,罗马人这才发现,那泛黄不平整的纸,不过是粗制滥造的货。
秦人早就用上了洁白顺滑的新纸,这批货一到各国,便被哄抢一空。
能用洁白纸张书信来往的,那都是贵族的象征。
而民间,或者说这些学者,连这种普通的纸张都买不起多少。
听到艾薇儿这话,子婴拍着胸脯道:“无妨,往后这图书馆里的用纸,我大秦包了。”
“真的?”艾薇儿颇为惊喜,“若是这样,艾薇儿在这替大家谢谢公子了。”
纸张可比羊皮卷好用多了,起码没有难闻的味道,重要的是,一些手稿书籍可以合订在一起。
这主馆收藏了七十万卷手记后,便已经被占满,不得已才在萨拉贝母神庙开设分馆。
眼下,这些在一楼忙碌的不少人中,就有专门负责抄录手记书稿,来替换原稿。
这样一来,便能省下大量的空间,来存放更多的手稿。
“这有什么?这纸张还是我家公子发明的呢。”身后的王崇文附和道。
艾薇儿一惊,愣愣地望着子婴,疑惑道:“公子,这是真的吗?”
身为阿基米德的学生,艾薇儿自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她本人对丝绸并不感冒,可唯独大秦的造纸术,十分向往。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想要书写文字,除了雕刻木板之外,便只能用羊皮卷或者布帛。
可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如何有这个条件?
比羊皮卷更便宜,以及更加便捷的纸张便是最佳替代品。
艾薇儿没想到,这纸张竟然是子婴发明的,这般威严刚毅的子婴,也有这样的一面。
瞧着艾薇儿一脸崇拜的模样,子婴正色道:“别想着打听配方,这是机密。”
……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