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546节
按照李信将军的命令,等到送完这批黄金,他们便要返回罗马,护送那几位大人,撤离罗马。
不管是护送黄金,还是护送人,这样的差事没有任何一个百夫长想要干。
可将军安排了自己,当然只有遵命的份。
眼下,迎着夏季炎热的风,这一支百余人的护送队伍,却是无精打采,好似没有吃饭一般。
见状,这名百夫长对着身后的众人喊道:
“都打起精神来,一个个病恹恹的样子,哪儿有秦军的风采?”
“头儿,咱们也想有风采,可你不是不让咱们穿甲胄嘛。”有人立刻应声。
“穿甲胄?”那百夫长瞪了他一眼,“你穿了甲胄,岂不是让人知道你是秦军?还有人来打劫你吗?”
一路行来,这名百夫长,一直在等待着劫匪来抢劫。
按照大秦律令,在敌国境内,遇到盗匪之类发生战斗,也算是变相立了军功。
军功啊,这可是所有老秦人最为崇高的向往。
饶是现在入仕的途径很多,考上太学也是一个方法,可在老秦人的心中,考太学,乃是无法当兵后的备选结果。
大秦的天下,是马背上打下来的,若是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谁人不想?
听了百夫长的话,队伍里的众人顿时拉下脸来。
这一路之上,百夫长跟他们打包票,现在塞琉古国已灭,社会崩坏,丝绸之路就算再安全,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有意外。
搞不好,这样的好运,就会被他们给遇到。
可他们安然抵达了罗马,此刻,更是在罗马的腹地行军。
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会有盗匪来抢劫?
想到这,顿时有人泼冷水道:“大人,这哪儿有山匪会来劫掠啊?大秦都多少年没山匪了,就算是有,我们这样的模样,岂不是更好抢?”
那人说完,更是抬起一只脚,搭在了马车上。
这话一出,引得队伍阵阵发笑。
不少人有样学样,均是混不吝的表情,望着气急败坏的百夫长。
眼下,他们应该做的,是悠闲地把这一批黄金送往贝古城,然后立刻返回罗马,去护送那几位大人。
大秦定下的进攻日期是入秋,算着时间,最多也就一两月的时间。
若是运气好,说不定,护送最后这几位大人时,还能赶上一场战斗。
当然,按照众人心中的想法,罗马城内剩余的秦人,恐怕会提前撤离,想要捞到个军功,这辈子是没啥希望了。
忽地,就在此时,晃晃悠悠的众人,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
那百夫长顿时循声望去,却见马车后方,扬起了一片尘土。
听着这急促的马蹄声,众人心中好奇,均是后头望向了后方。
片刻之后,数百人的队伍,立刻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原本还以为有了状况的百夫长,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对着众人喝骂道:“看什么看,继续赶路!”
“不是啊,大人,这些人看起来不像是行商啊。”有人提议道。
百夫长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罗马境内,会有这么大规模的山匪?他们都是骑马的,而且这面孔,一看就是塞琉古国人。”
罗马人和塞琉古国虽然离得不远,可人种面孔上,却是有显著的差异。
而犹大人的面貌,和塞琉古国人,长得也差不多。
听到百夫长这般说,刚才还燃起希望的队伍,顿时就熄灭了。
可就在此时,这群骑马冲来的队伍,却是在不远处停了下来。
这让百夫长顿时惊喜起来,眼下这条官道十分宽敞,就算他们有数百人,也并不影响。
而在这条道路上,也并不是只有秦人的一支车队,在车队的前方和后方,均是有着几辆罗马人的车队。
此刻,百夫长这番奇特的神情,顿时让大秦的车队停了下来,他们均是回头望了过去。
下一刻,他压制着心中的狂喜,吩咐道:“准备兵刃!”
刚才还嘻嘻哈哈的队伍,此刻却出奇的安静,这些秦人的手均是摸向了藏匿兵器的地方。
而那几只罗马的马车,却是晃晃悠悠继续朝前,见秦人的车队停了下来,便也好奇地回望过去。
就在此时,那数百名塞琉古国的人,已经抽出了兵器,开始往脸上蒙上了面罩。
百夫长见状顿时大喜,他扯着吼道:“不要慌,结阵!记住,杀完人割掉左耳便可,不用割头!”
话音刚落,对面的数百名犹大人骑着战马,已然冲了过来。
……
第817章 难得的军功
贝古城内。
昌隆钱庄的门外,此刻,已经聚集了数百名的罗马人。
身为掌柜的秦人,正站在一张木制的桌子上,张开双手和众人解释道:
“诸位,请听我一言。我们昌隆钱庄并没有捐款逃走,告示已经说明,只是歇业三日,三日后,所有银票便可前来兑换。”
整个昌隆钱庄的门口,早已被罗马人围的水泄不通。
那掌柜说完,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等待着人群的反应。
自从大秦在罗马设立学堂之后,秦语便走入了千家万户。
在整个罗马境内,只要你是一个正常的人,便一定会和秦人或者是大秦相关的事打交道。
毕竟,光是粮食一项,你就得买秦人的。
而秦语在这几年时间内,已经普及成了罗马人的第二语言。
这位秦人掌柜说的话,大部分的人都能听懂。
昨日,从罗马城传来的消息,席卷了整个贝古城。
这座海滨城市之所以能这么发达,大秦的海上丝绸之路功不可没。
可忽然,原本还好好的贸易伙伴,却是马上要和你刀兵相见,这是众人没想到的。
有灵敏嗅觉的人,早就在罗马开设钱庄时,闻到了不寻常的气味,他们早就从贝古城的昌隆钱庄内,兑换了金银,然后存到了罗马自己的钱庄。
可这座海滨之城,最大的贸易伙伴本就是秦人。
城内不知道多少人,要用大秦的银票,来购买秦人的货物。
也就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买到一定量的大秦货物,而不是通过坊市。
毕竟,只要去了罗马城,想要购买大秦的货物,便只能去罗马的坊市。
就算是他们想要做这个生意,也无法触及,可在贝古城,却是可以。
所以,更多的人没有兑换手中的银票,而是在默默观望。
就算是独裁官卢修斯的忠告传来,也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前去兑换。
可紧接着,便是大秦留守在罗马大人物的通告,昌隆钱庄只会再开设最后一月。
最后一月过去之后,所有的兑换业务便会停止。
就算反应再迟钝的人,也知道,两国之间恐怕真的会有战争。
一时间,这座繁忙的海港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一般,所有的人,立刻用手中的银票,去疯抢大秦的货物。
是的,你没看错,他们不是去昌隆钱庄兑取金银,反而是去哄抢港口上,那一排排的大秦货物。
要知道,贝古城有着不亚于罗马数量的行商,这些人头脑机敏,胆大心细,既然昌隆钱庄停业,那丝绸之路是不是也跟着停业?
如果丝绸之路不开通,那大秦在罗马的货物,必定会水涨船高。
囤积这些货品,等到战争开始时,必然能大赚一笔。
可惜,银票无限,但货物有限。
不论高价还是低价的哄抢,在半日内,所有大秦的货物,便被一扫而空。
而那些没有囤到货物的行商,便立刻赶到了这里,想要兑换金银。
历经昨天半日的挤兑,这一座贝古城的分号所有的金银,已经被兑换一空。
掌柜的没有法子,便让人贴出了停业三日的公告。
可这些商人,不会轻易放走掌柜,等他说完,便有人高喊道:
“骗子!还我们的钱,秦人都是骗子!”
“没办法兑钱了,秦人就要跑了,咱们不能让他们跑了!”
骚动的人群,顿时让昌隆钱庄的掌柜脸色苍白,可他还是高喊道:“诸位,我大秦可曾拖欠过诸位一分钱?我本人不会离开这里,三日后,必然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何况,我秦瑞宝号的商船就在港口,我等还能跑了不成?”
这话不假,秦瑞宝号的商船数量,已经超过了罗马。
这贝古城的港口处,此刻,还停靠着十几艘大秦的商船。
被掌柜的这么一说,人群中也有人附和道:“是啊,秦人没有骗过我们,我们在等几日吧。”
“谁家没个困难?你们这多人来挤兑,总要给人筹集银子的时间吧。”
人群中,也有不少受了大秦恩惠的商人,帮着说完。
掌柜见状,对着这些人,一一拱手行礼。
实际上,在罗马境内,大秦成了所有人的理想之国,再加上秦人对人和善,做事讲诚信,在罗马境内的口碑很高。
比之,那同样外来的犹大人,不知道高了多少。
在贵族和行商中,秦人是值得信赖的伙伴,而在南部沿海一些农庄里,秦人更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就算各个城市内掀起了挤兑的风暴,可在安静的农村里,这些人依旧愿意相信秦人。
是秦人,改变了他们困苦的生活。
见嘈杂的人群缓和了一些,掌柜的继续承诺道:“诸位,我们不会跑,我们也不可能跑。请相信我们,相信大秦,我们会坚守30天,请所有人放心,你们手中的银票,一定能换回银子。”
他知道,远在罗马城的大人惊,已经让人送来了金子,大秦不可能拖欠这些人的银票。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