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583节
在南美洲的驻军里,还有几万秦军守卫呢,如果要用武力,压根就不用叫韩信去。
“倒不一定用什么武力,只是这些个玛雅人到底什么情况,还需要花费点时间才能知晓。”子婴见王崇文的模样,便知道他所想,安慰道:“眼下开矿才是首要,我大秦礼仪之邦,自是要和对方好好谈谈,若是谈不拢再动武不迟,不管是打还是不打,解决掉这个难题,对韩信来说,都是不小的功勋。”
大秦的主力部队在欧洲开疆扩土,韩信则是带着部队去美洲开疆扩土。
两方的强度虽然不一样,可本质都是为了大秦的江山。
而世界一统,本就是不可逆的趋势,今日不去,早晚也要去。
听到有功勋,王崇文眼眸一亮,便笑道:“既然如此,全凭公子定夺。”
没办法,这几日从迦太基传回来的信鸽不少,韩信几乎将每日在贝古城放粮的事,都如实进行了汇报。
照理说,这等小事,不必这么麻烦,韩信这样做,还不是眼馋项羽在前线打仗,而他则是在后方运输物资。
既然如此,让他去荡平美洲的玛雅人,他必然高兴。
想到这,子婴便吩咐道:“从波斯调集三万南方沿海的将士,让韩信从那五万人中挑选出南疆的将士同行,剩余之人便留守迦太基。”
想了下,他补充道:“另外,让汉尼拔也一同前往吧,如果他愿意,可以带着迦太基的军队。”
既然迦太基同意归顺大秦,那些个迦太基人,便是大秦的子民。
布匿战争之前,迦太基的航海技术还在罗马之上,眼下,带着这帮人去南美洲,也算是专业对口。
王崇文立刻拱手领命,“公子,有了韩信的相助,下一波的秦人,定然可以这些大陆上用心开垦。”
在海外赚钱的消息已经传回大秦,想必要不了多久,便会又有一拨人要前往海外。
“安全第一,切莫操之过急。”子婴叮嘱道,“你要清楚,眼下最为重要的事,并不是开垦这些领土,我大秦手上的沃土太多,种的人都不够。这一批出海的人,全部都调去美洲,你的当务之急,是要去开垦足够的白银。”
非洲的金矿、美洲的银矿,这两个大型的矿藏,是王崇文这几年的劳动成果。
这几年,他为昌隆钱庄,为大秦运送了不知道多少的白银和黄金。
这么多的白银和黄金,在王崇文看来,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可眼下,公子还让他催促他加紧开矿,便不解道:
“公子,黄金比白银更值钱啊,是不是应该着重去淘金啊?”
相比于去美洲,那些想去海外的秦人更想去非洲,毕竟,谁不爱金子啊。
子婴却是摇了摇头:“金矿值钱,但是太过稀少,而眼下,我们大秦对金子并没有这般多的需求。倒是银子,才是立国的根本。”
这把王崇文说的更迷糊了,现在秦人交易大部分所用的钱币,都是昌隆钱庄的银票。
使用半两钱和金银交易的人,大多只是在商店饭馆这样的场所,而大宗交易,显然是银票来的方便。
见王崇文一脸疑惑,子婴便解释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大秦不差钱?”
王崇文当即点头。
子婴却是摇头道:“不,我大秦其实很缺钱,尤其是白银,非常缺。你所见到的交易都是使用银票,可我大秦百姓的日常中,半两钱和银子,才是主要的货币。”
顿时,王崇文想了起来,自己负责的是海外大陆开发的职位,在大秦内部,还有很多负责民生税收的官员。
自己的大父王绾,更是这些官职的主要负责人,每年关于大秦的各项数据,都会汇总上报,大秦内部的真实情况,公子比自己更加清楚。
听了这话,王崇文释然地点了点头,可他还是疑惑道:“公子,既然小额交易占了我大秦的主导,昌隆钱庄为什么不出小面值的银票?”
……
第876章 五十万寿的准备工作
眼下,整个昌隆钱庄的银票,只有一种,那就是一百两。
除了这个之外,便没有其余的面额。
在整个丝绸之路运转中,这样的百两面额银票,大大减少了交易双方的负担。
也就是说,有大秦银票之人,身家最少都是百两银子起步。
而一个普通大秦人一年的收入,大约是在五十两银子。
可以说,昌隆钱庄一出现,便是为了丝绸之路服务。
一般百姓的家庭,和这些个银票基本无关。
而开通存钱和取巧业务时,更多的人,用的是半两钱和足量的金银进行存取和支付。
王崇文觉得,既然公子想要更多的银子来缓解交易,为什么不印刷十两,甚至是一两银子的银票呢?
见王崇文一脸疑惑,子婴瞪了他一眼解释道:“你以为,那印刷银票的特殊纸张,可以随手就来吗?”
印刷银票的特殊纸张,是加入了特殊的材料。
而这样的材料,想要在眼下时代获取,难度还是比较大。
起码,产量还做不到能满足更低面额的银票印刷,也就是说,印刷银票不但要看大秦国库里金银的储备,还要看造纸的材料,是不是够用。
好在,大秦的银票面额定的很高,百两银子的购买力,在大秦足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好几年。
如果说,要印刷更低面额的银票,那印刷的数量,恐怕就要再翻上个十倍才能满足需要。
可这么一大笔天文数字的纸张,让工造署提炼到什么时候去?
他们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
王崇文这才恍然,可他还是疑惑道:“可公子,金子的价格还是比银子更高啊。”
叹了口气,子婴耐心地解释道:“如果我没猜错,整个罗马现在的金银存货,恐怕早就没有了。”
别看大秦高价收购罗马的香料,让罗马这几年经济跟着腾飞。
要知道,大秦售卖给罗马的商品五花八门,远不是一个香料可以平衡的。
玉器、丝绸,乃至烈酒和手工艺品,在罗马的坊市内,都是热销的产品。
更何况,罗马人还得花费一定的金钱,来购买每日的口粮,哪怕粮食的价格十分低廉。
这一来一回,罗马的金银,便顺着丝绸之路,飞往了大秦。
“等到我大秦占领罗马,本着书同文车同轨的思想,这货币自然也要统一。忽然多了数千万人用钱,大秦的那些金银还够吗?”
王崇文当即摇了摇头。
“所以,你发现的这个大型银矿正是时候,要加紧开采知道吗?”
王崇文重重点了点头。
可片刻后,他还是摇了摇头:“不是啊,公子,既然罗马人手上没有我大秦的钱币,他们又怎么能购买粮食呢?”
“问得好,战后的罗马,必然是赤贫如洗。”子婴夸赞了一句,“所以,我大秦一统之后,自然要免税三年,给百姓提供所需的物资,让他们渡过最为艰难的时刻。”
免税三年,这是大秦每占领一地,必然要实行的国策。
免除了赋税,当地的百姓,便能休养生息。
就比如现在的孔雀国,在瘟疫肆虐成这样之后,这些土地上的人们,渐渐恢复了生机。
听到这,王崇文这才算是明白了。
他当即拱手道:“公子放心,崇文一定不负所托!”
见公子露出了笑容,他又舔着脸问道:“公子,陛下的五十万寿,您准备在哪里操办?”
子婴一愣,当即反问:“这是你想问的,还是你大父?”
王崇文“嘿嘿”一笑,“当然是我问的。”
“这个还没想好,到时候我会和大父商议。”又看了王崇文一眼,子婴笑了笑,道:“你放心去美洲吧,等到举办时,定然会通知你。”
王崇文这才一脸的笑意,他望了望子婴的书桌,忽然疑惑道:“对了公子,艾薇儿小姐呢?我在波斯城内,好像没有看到她啊。”
眼下,整个罗马,包括了刚刚占领的托勒密地区,全都是在传子婴和艾薇儿的爱情故事,八卦的王崇文便多嘴问了一句。
“她在镐京。”
“镐京?”
“大父的《大典》还要做最后的删减,她在镐京的图书馆,正召集人员在修改扶正。”
淳于越的《大典》算是编纂完毕,可里面的内容繁杂,有许多的需要删去的地方。
而当初,大秦从亚历山大图书馆抄录的手稿,全部都是由大秦将士手动抄写。
那么多的手稿,每人从早抄录到晚上,无法保证有没有错误。
故而,艾薇儿便带着手稿去了镐京的图书馆,领着一帮人,一方面删减多余的手稿,另一方面,也是校对有无抄错的情况。
这个《大典》的编纂,总共参与的人数,子婴估计起码超过了数万人。
其内容包罗万象,是当今资料最为齐全的百科全书。
子婴相信,这样的书籍必然可以传世万年。
送走了王崇文,子婴便出了书房,直奔大父的房间而去。
等到了书房,让子婴没想到的是,大父竟然和外大父,正在下着围棋。
围棋自从春秋发明至今,便一直是大儒们最为喜爱的娱乐项目。
可眼下的两人却是极为怪异,一位是当今的秦始皇,权势滔天,子婴是从来没见其下过围棋。
而另一位,则是大秦的护国公,带兵打仗了一辈子,子婴没想到外大父也会下棋。
两人听到了脚步声,却都没有看向子婴。
能让蒙毅不通报便放进来的,除了子婴又有谁。
此刻,两人的目光落在棋盘上,显然这一局对弈,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境地。
子婴清了清嗓子,走到大父的身后,可等了半天,两人也没理自己一句。
见两人不理自己,子婴心中无比委屈,当初艾薇儿要去镐京时,子婴便建议两人一同前往,可大父却是直接拒绝,说要留在这里等候前线的军报。
而外大父王翦,更是以自己老迈,也留在了这里。
唯独自己的舅父王贲,带着队伍,去检阅蒙恬所打下的土地。
片刻后,实在无趣的子婴,这才拱手回道:“大父,刚才崇文来报,在美洲发现了新的国家!”
……
第877章 《大典》准备完毕
子婴上来,便抛出了这一重磅的消息。
可大父只是“嗯”了一声,连头都没有抬起来。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