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66节
紧接着,王燕又让侍女拿来一匹丝绸,递给了黑夫。
黑夫顿时脸红,在渡口一战,他基本上没起太大的作用,可王燕还是硬塞给了黑夫,感谢他对子婴平日的照顾。
望着自己母亲这般给三人送礼,子婴心里忍不住称赞,这毕竟是大家出来的女人,知道如何笼络人心。
一想到这些,都是为了自己做的,子婴心中顿时暖暖的。
而另一边,淳于越对于扶苏的考核,也接近了尾声,在扶苏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后。
淳于越忍不住笑道:“好好好,你这一年多果然没有荒废啊!”
可在子婴想来,却是完了,大父让父亲这一年多的历练,恐怕就真的荒废了。
第91章 扶苏,你就别在这添乱了
得了恩师的夸赞,扶苏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瞧见了淳于越手里的纸张,便好奇道:“老师,这是纸张?为何是白色的?”
得了扶苏的提醒,淳于越这才想到来的目的,便举着手中的纸张,高高兴兴地去找子婴。
“小公子,这次的工艺有了大幅的提升,你且看!”淳于越兴高采烈地把纸张递了过去。
子婴也是诧异,刚想伸手接过,可扶苏的呵斥声倒是响起:“子婴,没个规矩,见了长辈不知道行礼?”
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字占了大头,长幼尊卑,这是儒学的核心。
而且子婴还用这副慵懒的姿态,来接这纸张,这是扶苏不能忍的。
连一旁的王燕也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不是有点不太尊重淳老了。
人家可是大儒,多少个世家子弟,想要排队也排不上的,可大王却让淳老单独来教导子婴,可见恩宠。
这教导也有一年了吧?为何连简单的礼仪都没学会?
带着一脸的疑惑,王燕望了一旁的三人,却发现他们几人脸上,都没有什么意外表情,好似以前也这样。
要知道,淳于越在秦国内,可是出了名的硬气,以前就是有官员的子嗣未尊重叫他,便被淳于越领着告到了大王边上。
所以,扶苏见状,才呵斥子婴,提醒他要注意礼仪。
子婴闻言,却是一愣,这手就停在半空,疑惑的眼神望向淳于越,仿佛在询问,是否要行礼。
淳于越见自己的话被打断,便也有点不耐烦,道:“免了,都这般熟悉了,不用行礼。”
扶苏一愣,啥时候自己的老师这般好说话了?
子婴见状,便接过了纸张,细细摩挲了起来。
嗯……果然滑腻了不少,便问道:“你在这加了什么东西?果然柔软了许多。”
淳于越一脸的得意,正要解释,扶苏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子婴,与长辈说话要加尊称。”
王燕虽然心疼自己的儿子,可也觉得夫君说得对,毕竟,这些都有过先例,也有人未加尊称,反倒最后被淳于越告了一状。
“免了免了。”淳于越赶忙摆摆手。
“啊?”扶苏愣愣地,呆在原地。
自己这老师,今个是变了性?以往他可是最在意这些的。
淳于越打发了扶苏,便神秘道:“我加了无数的材料来试验,大部分添加都无用,最后,让我找着了,我增加了松树的树脂后,这纸张就变成了这般。”
听了淳于越的话,子婴顿时也兴奋了起来。
他采用的造纸术本就粗糙,还达不到精品的标准,现在加了这树脂后,手感滑腻,书写起来十分的顺畅,倒是一件好东西。
忍不住拍了拍淳于越的肩膀,子婴赞叹道:“做得不错,我得替你找大父请赏。”
得到了子婴的鼓励,淳于越喜笑颜开,可身后的扶苏只见到淳于越的后背,见他耸动,却以为是气的浑身发抖。
自家的儿子,竟然让老师蹲下来和自己说话,这本就是不对。
说完话后,却又像晚辈一般,拍着人家的肩膀进行鼓励,气的老师这让扶苏实在忍不了。
于是不顾淳于越的责骂,上前作揖行了一礼,痛声道:“学生管教不严,让恩师受辱,我这就惩戒这逆子。”
行完礼,却发现恩师愣愣地看着自己,扶苏也很诧异,半晌后疑惑道:“恩师……你这……子婴……”
淳于越见扶苏这般,顿时站了起来,不耐烦道:“公子,你就别在这添乱了,我和小公子商讨大事,你别影响我们了。”
“啊?”扶苏一愣,自己好心提醒反倒成了累赘。
见扶苏发愣,淳于越便解释道:“我与子婴平辈相交,已与大王说明,我没有本事教导子婴,所以,子婴便不必以晚辈之礼对我。”
“啊?”扶苏瞪大了眼睛,错愕道:“老师可是失了心智,你和子婴怎么平辈相交?”
若是平辈相交,那自己和子婴又算什么?
这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扶苏一时半会没绕过来。
他不知道的是,淳于越一心想在造纸术上留个美名,所以兢兢业业,想着改良的法子。
而对于开发这方法的子婴,自然不敢再以老师相称,便与大王说好后,一心一意钻研改良的技术。
眼下扶苏有疑问,淳于越便耐心道:“你说你细读《论语》,岂不知其中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眼下,子婴,便是我的老师。我说是平辈相交,实际上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要是真论个辈分,我得管他叫声‘老师’。”
“啊?”这下轮到王燕错愕了,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收了淳于越为土地,那岂不是,扶苏反倒是子婴的徒孙了么?
一想到这复杂的关系,王燕也为了难,便笑着劝道:“淳老言重,子婴哪有这个本事……”
未等王燕说完,淳于越郑重道:“莫要胡说,子婴是我见过具有大智慧之人。”
于是便把子婴所谓的“格物致知”,和造纸术的由来一并说了。
听完这些,扶苏这才释然,按照老师所说,子婴确实是点拨了淳于越。
两人对话,本就是子婴更长一辈,反倒是自己老师没有尊卑之感。
可,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厉害?
自己走的时候,不是才开口说话吗?
怎么一年多不见,这王宫内外,便翻了天?
好在,淳于越只是在‘格物’上,遵从子婴为师,若是在儒学上……
扶苏想都不敢想。
可子婴和扶苏之间的辈分到底怎么算?扶苏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最后只能各论各的。
等送走了淳于越,扶苏才松了口气,道:
“子婴,为父以你为荣。”
王燕见状,也是喜笑颜开,抱起子婴又亲了两口,笑道:
“哎哟,我的乖儿子,真给为娘长脸。快去换衣服吧。”
“啊?换什么衣服?”
王燕却是笑道:“咱们回了咸阳城,不得先见见你外大父?晚上在那边吃饭。”
子婴一愣,问道:“不是应该先见大父吗?”
“我俩已经给父王请过安了。”扶苏笑着补充道。
“可,我们不应该陪着大父吃饭吗?”
听得儿子的话,王燕忍不住白了一眼,笑道:
“这大秦国内,也就只有你和大王吃饭,才那般放松,我等每次陪着,哪个不提心吊胆的?”
第92章 聚餐,兴奋的王翦
三日的宴席,已经让子婴有了些许疲惫。
可这王家的聚餐,自己又不得不去。
送走了淳于越,王燕便开始准备起来。
安排夫君儿子去换了体面的衣裳,自己也打扮了一番。
王燕自小被王翦宠在手心,没学会什么刺绣女红,倒是这马上征战的功夫了得。
可自从嫁了人后,也就学了些刺绣,本着就是个相夫教子的活计。
按照王翦的话,“将来你可是要母仪天下,天天耍枪弄棒,算个怎么回事?”
于是便把心思放在夫君和儿子身上。
安排妥了后,便让黑夫驾着一辆马车,带着些护卫随从,朝着王翦宅邸赶去。
作为大秦的上将军之一,武成侯王翦自然有着自己的宅邸。
这几日,大秦举国上下欢腾,王翦赴了几日宫宴后,得知自己女儿回了咸阳,今夜便在府上摆了宴席,一家人吃个饭。
“父亲,为何不去叫芈华夫人?”安排妥当后,王贲陪着王翦在门口准备接人,便问道。
王翦白了他一眼,低声道:“公子回了咸阳,第一站已经偷偷去过了,我若是请来吃饭,算个怎么回事?”
芈华自从被贬为庶民后,便留在咸阳城中生活,以前百官多少人排着队想见一眼的芈华夫人,现在却等于被打入了冷宫。
便再没有人上门求见,而扶苏回咸阳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看自己的母亲。
就算这事,被大王知晓了,想必也不会责罚。
王贲不太懂,便问道:“现在六国已定,昌平君伏诛,连扶苏都让回来了,芈华夫人是不是……”
王翦恨铁不成钢地敲了一下王贲的头,怒道:“你怎么那么笨?大王好不容易遣返了芈华,为什么还要招回去?”
“啊?”王贲顿时愣住了,“爹,你的意思是……?”
王翦叹了口气,道:“这只是猜测,咱们大王自幼吃尽苦头,当了大王后,又受了几年的窝囊气,心思太深……我猜不透啊。”
王贲哑然,一想到大王的经历,便忍不住称赞道:“历经这般曲折,大王依旧统一了六国,当真乃天命之子也。”
王翦点点头,笑道:“能那么快拿下六国,你我功不可没。”忽地,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家族功不可没。”
王贲跟着笑了,他自然知道父亲的意思。
这荡灭六国,除了韩国外,其他几国的战役,两父子都参与了。
而且都是大功,更何况,自己的外甥子婴,也在灭楚和灭齐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要说是王家帮大王打下了六国,这句话,也不为过。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