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70节

开玩笑啊,当着大王的面,竟说出这般话,这全天下,也就只有子婴能这般了吧。

王绾可不想背这个锅。

“那你还说什么江山不稳,这不就是咒我大父吗?大父,他咒你,我看那万户侯,拿了也罢。”

晴天霹雳!王绾愣在原地,只抬着头瞪着眼睛,张着嘴不知道要说什么。

小公子三言两句,就把他忠贞爱国的发言,打成了反贼。

不少个看热的大臣,此刻内心偷着笑。

一旁的王翦,内心苦闷,小公子这是在干什么啊?这是在给你谋福利啊,王绾是自己人啊!

嬴政望着自己怀里的孙子,哈哈大笑了起来。

“行了,别乱说话,王绾是忠臣,他只是想劝大父早点立个储君罢了。”

听得大王给自己开脱,王绾颤声道:“大王明鉴!”

原本紧张的气氛,在子婴这般“胡搅蛮缠”的情况下,便又松弛了下来。

嬴政摆摆手,直接道:“此事日后再议。”

群臣闻言,皆是不敢多言,望着大王身上的小公子,眼神带着一丝惊恐。

他们这才回想起来,小公子今年才四岁啊,虽说童言无忌,可耐不住大王的恩宠,搞不好,真个就责罚下来,自己也受不了。

王绾见状,便也不再言语,想要起身,却发现腿脚酥麻,硬是站不起来。

倒是一旁的李斯见状,连忙上前把王绾搀扶了起来。

“谢谢啊,李廷尉。”

“丞相客气了。”见到王绾脸色煞白,李斯心中觉得好笑。

他本就知道,大王不可能会现在立太子,起码现在扶苏还不够资格。

却是没想到,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这个话题。

见王绾起身后,子婴也老实地从大父身上爬了下来。

赵高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原本以为子婴只是天性使然,阻挠了王绾逼宫,可这般看来,又好似一切都在子婴的计划中。

想到这,赵高的额头已是细汗密布,又想起了齐国之事,心中更是大惊,连刚被封为大庶长的喜悦,都一扫而空。

片刻后,嬴政继续开口道:“这封赏也结束了,我要告知各位的是,六国虽然一统,可这接下来的事将更多,我已拟定了一些国策,还未想完,到时候诏书颁布,还需要各位通力执行。”

“臣等定当竭尽所能,为大王分忧!”缓过劲来的王绾,立刻带头表了忠心。

其余的大臣,也跟着附和。

嬴政对子婴今日的表现很满意,便又朗声道:“若是无事,便散朝吧。子婴、李斯还有王绾,你们留下,其余人便下去吧。”

“诺!”

群臣退散,紧跟着又有宦官抬着的诏书,来到了宫外,把对没能进殿人的封赏,贴在了王宫外。

只见偌大的诏书,贴满了墙面,早在宫外等着的人,便一窝蜂围过来看着。

想看看,自己的名字是否在榜上,又被大王给了何种赏赐。

……

赵高也是随着人群,一起出了大殿,可在宫门外,却是被一个侍女给拦住了。

赵高见状,便行了一礼,问:“可是胡亥公子,又遇到问题了?”

那侍女便笑道:“是的,还请赵大人前往,替公子解惑。”

赵高笑道:“自然。”

两人便顺着小路,朝着国夫人的院落而去。

等到了房间内,侍女急匆匆地退了出去。

国夫人坐在上首,眼神疲惫,见赵高进来了,便道:“赵大人,真是国之栋梁,得了封赏,想必爵位不低啊。”

赵高干咳一声,“幸得大王恩宠,被封为大庶长。”

“大庶长,果真不低,可赵大人,是否忘了,这里还有胡亥需要教导呢。”

赵高闻言,却是沉默了下来,这几日,国夫人遣侍女多次找自己,可都以事由推托,今日在同僚人的面前,自然无法推脱,便跟着过来。

赵高叹了口气,道:“眼下特殊时期,还望国夫人少见面为妙。”

一听这话,国夫人顿时起身,怒斥道:

“少见面?若不是你让我去找王兄,我现在用得着这么怕吗?”

第97章 惊恐的国夫人,子婴的治国之策

听了国夫人的话,赵高面露苦笑。

叹口气道:“夫人何必惊扰,我观此事未有人提及,且齐王也并未说出是你透露的消息啊。”

“何以见得?”

自从齐国偷偷归来后,国夫人每日提心吊胆,那日子婴入城,国夫人暗叫不好,可想再叮嘱王兄已经来不及了,便匆匆回了咸阳。

原本以为自己马上会被抓,可等了月余时间,连朝堂百官的封赏都完了,却也未听闻大王追究此事。

赵高笑道:“连百官的封赏都结束了,想必这事到此为止了。”

国夫人不信,大王这般宠溺子婴,便就真的吃了这个大亏?

更何况,自己的王兄到底说没说,她现在也不知晓。

“赵大人这般说,还真是撇的干净,子婴在大王心中是什么分量,你我都清楚。何况,我那王兄说没说,我也没个准头。”

齐王建自从投降后,便被软禁了起来,这几日也是押送到了咸阳城内。

与不少个六国的其他贵族一般,在咸阳西城安排了府邸,暂且住下。

对国夫人来说,这就是萦绕在心头的病,若是不除去,一日不可安宁。

鬼知道,哪天大王想了起来,会不会提审王兄?

赵高思索了下,便建议道:“若是这般,夫人可恳请大王,与王兄见上一面,当面问清楚也可。”

国夫人闻言,却是情绪激动道:“这不就是不打自招?这等关键时刻,我若是见了王兄,不免大王会猜忌?赵大人,你我皆在一条船上,谋害秦王长孙,这等罪责,你比我清楚吧。”

“夫人言重了,在下不敢有异心。意图谋害王族成员者,夷三族!”赵高身为中车府令,自然知晓这等刑罚,他顿了顿,继续道:“我想,齐王自己应该知道这等事情,若是他供出夫人,三族之中也包含了他啊。”

听到夷三族时,国夫人的身躯颤抖了一下,这在秦国乃是最高刑罚,可一想到昌平君叛国,芈华只是贬为庶民,便又松了口气。

“可我总是不放心,眼下,王兄我是无法见得,倒是请赵大人想个法子,如何让他不要说出些祸及我俩的话来。”

赵高心中微颤,国夫人的意思很明确,这是让自己想办法,除掉齐王啊。

可齐王被软禁在西城,让赵高怎么想办法除去?

……

章台宫,大殿内。

嬴政望着台下的王绾和李斯,笑道:“六国虽然一统,可接下来的事务繁多,还需要众卿好生张罗。”

王绾笑道:“大王可折煞我等,为君王分忧本就是臣子的职责,请大王下令。”

嬴政点点头,顿了顿,继续道:“六国一统,可这制度繁杂,虽有诏书下达,可终究不够正式,得先统一法度,将我大秦的律法,下发到各个郡县,有违反法度者,必究其罪。”

子婴记得,大秦的律法和旧制改革,后续的汉代可是直接沿用的。

并也依旧强盛,大汉持续了四百年,这一套律法制度功不可没。

可见,这一套的法则制度,在此刻毫无问题,子婴也并未发言。

“当然,还需要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及车轨,这些文书,还请两位好生替我拟定出来。”

“诺!”两人连忙应声。

李四心中激动,自己身为廷尉,可也和丞相一起参与这国法制度的修订,可见,大王对自己的器重。

子婴想了下,便开口道:“大父,眼下六国一统,可各地郡县治理,教化百姓等,还需大量的人才,可否摒弃门楣,破格提拔一批青年才俊,好为我大秦效力?”

听了子婴的话,嬴政略一思索,便点头道:“这个不错,我大秦用人,向来不拘一格,你等把这一条也记下。”

提拔才俊,这是子婴早就想好了的。

要知道,汉初的几位才俊,眼下可大多还未崭露头角,子婴已得了项羽和韩信,可这并不足够。

细数了下汉初的几位功臣,子婴觉得,李斯很像萧何,负责掌控大局,替军队谋划后勤。

而王绾则像陈平,善外交,懂人情世故,是使用离间计的高手。

萧何和陈平,是子婴人才榜上,点名想要的。

等大父把这些制度落实下去,子婴便可有了这等借口,去寻求自己想要的人才。

见子婴提了这般好的意见,嬴政问道:“你再想想,还有其他想说的吗?”

“大父,子婴觉得,得广开民智,扩建书院,让百姓识字懂礼法,这些乃是我大秦后备的有生力量。”

听了这话,嬴政便沉默了下来。

台下的王绾,却笑着开口道:“小公子不知,我大秦也有这类学堂,有想要学习者,可将孩童送入学堂学习。”

子婴自然知道这个政策,毕竟,黑夫和惊,这等普通家庭的孩子,都会写字。

可这毕竟是在大秦国内,国力强盛的体现,可若是把规模扩大的六国,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嬴政知晓子婴的想法,半晌后惆怅道:“读书识字是少,可这天下诸多郡县,哪能有这般多的先生教导?”

“自然是有,鲁地号称儒生三千,实际上文学风气颇盛,我估摸有能力教书者不下万人,若是遣派这帮人去各地教学,官府提供场地和吃住,学生免费上课,必然可以提高识字人数,从而选拔更多的才俊。”

王绾和李斯听完,忍不住互相望了一眼。

好家伙,小公子这番说辞,已经很明确了,官府包吃住,让这些儒生去免费教学,这不是找的免费苦力么。

王绾说道:“小公子,这等教学没错,可若没有钱帛,恐怕难以驱使这些儒生啊,更何况,若是都用儒生来教学,那岂不是天下都是儒学门徒?”

他知道,大王平日里最讨厌儒生,若是让他们去教人读书写字,恐怕大王最是厌烦。

可嬴政听完,却是微笑道:“方法不错,可如何让这群儒生免费教学?这恐怕很难啊。”

王绾心中嫉妒,没想到大王宠爱小公子竟到了这般,连平日里最烦的儒生都可重用。

“大王……真是……慈爱啊……”王绾内心默默感叹了一句。

首节 上一节 70/5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