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79节
群臣震动,这倒不是始皇要去东巡,而是后者,要选派个人来监国。
始皇最是疼爱小公子子婴,可小公子今年也才刚满五岁,难道大秦竟让一个五岁的孩子来监国吗?
顿时,无数道目光望向了子婴的身上。
第110章 搜寻贤才,萧何到位
昨日和大父商讨的是东巡,而并未说到监国。
子婴倒不认为大父会让自己监国,纵使自己再聪慧,可年龄上却是五岁,并且,自己已收拾好行囊,准备前往楚郡招纳贤才。
一想到这些,子婴便猜到了大父的心思。
自己的父亲虽然性格软弱,可品行端正,倒也没有污点。
而且即将弱冠,也是时候打下一点威信了。
最主要的,毕竟子婴是孙辈,这自古以来,哪有传位直接给孙辈的道理?
不过,有的大臣可不这般认为,大殿内的群臣都认为大王会让子婴监国。
毕竟,文成武治子婴都强于扶苏。
而一些个旧臣也是心头一紧,子婴实在是太像始皇了,若是真的让子婴监国,恐怕扶苏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往后几十年,大秦便在两位铁血统治者手上,他们的日子可并不好过。
比如这李斯,王绾也不知道他是怎的,这半年来却是更加的勤勉,每日天未亮便去衙内办公,到了深夜才回府,这让王绾一众文官只得跟随效仿。
整个大秦的内务衙门,变得格外的卷。
就连扶苏此刻也是低着头,父皇这般说,大概率不是选择自己,可若是别人,自己还能争上一争,可对象是自己的儿子。
自己能有的,也只是替子婴高兴。
半晌后,嬴政开口道:“扶苏,朕这次东巡,你可要好好监国。”
还在胡思乱想的扶苏,却是未听到嬴政的声音,直到一旁的王绾拽着他的袖子,这才反应过来。
“公子,让你监国呢,快谢恩呐。”王绾心情激动,低声道。
“谢父皇,孩儿定当全力以赴。”
嬴政点点头,又看向了一旁的王绾,吩咐道:“你等可要好生辅佐扶苏,莫要误了国事。”
……
九月初的一天,始皇浩大的东巡队伍,便向着东方出发了。
而公子扶苏,则开始了正式监国,一切日常事务都由扶苏来处理,可若是紧急的军国大事,则通报始皇后,再作定夺。
只是,很多人并不知晓,东巡的队伍里,没有长孙子婴。
而东巡的队伍没走多久,又有一小支队伍朝着楚郡而来。
……
冬去春来,转眼又小半年的时间过去。
始皇的东巡队伍,于这一日回了咸阳。
一路东巡,嬴政见识了他打下的江山,沿途又震慑了不少蠢蠢欲动的宵小。
到了咸阳,嬴政便下了三道皇令。
第一道,是让李斯立刻修建驰道,自己亲自东巡后,才发现路途险峻,长途跋涉颇有不便。
第二道,便是让驻守上郡的蒙恬及时回朝。
这第三道,却是立刻让子婴来见。
小公子出去求贤也已半年有余,目前还在楚郡,等收到大父的诏书后,便马不停蹄赶回了咸阳。
待到爷孙相见,嬴政盯着又长个的子婴,心中默算了下,等到了10月新年后,便就六岁了。
六岁,也算是大孩子了。
便笑道:“你这孩子,一出去便大半年,可有寻得贤才?”
子婴见大父精神烁烁,倒是并无变化,毕竟此刻正是壮年。
“大父,贤与不贤,还得靠着机会验证。”
“眼下,机会便来了。”嬴政眼神疲惫,道:“知晓我为何这般快回咸阳么,这北方匈奴,又蠢蠢欲动起来。”
大秦在统一六国后,这匈奴便老实了一年,可没想到才一年的功夫,又对大秦有了想法。
眼下,大秦带甲百万,内部稳定,自然不怕匈奴。
找了子婴来,便是想问问,对于打匈奴,他有什么意见。
子婴却是颇为疑惑,“大父,这匈奴袭扰,一般在秋季和冬季,他们也需要放牧,可眼下,这才春夏之交,正是水草肥美时刻,恐怕另有隐情。”
嬴政一寻思,还真有这个可能,好在,蒙恬已经召回,等过几日他到了,再好生询问一番便可。
可眼下,大秦带甲百万,而且奉行军功制,若是不扩张,这士兵们可不干了。
不想当将军的兵,可不是好士兵。
于是指着桌子上一摞的奏章道:“眼下四海皆定,东巡后连个反叛的都没,这些各地将军已经不止一次给朕上书,想要四处征战了,你有何建议?”
瞧着那一摞的文书,子婴也是咋舌。
没想到这大秦的武将,一个个都这般好战么?
于是开口道:“大父,子婴倒是觉得,可以先打百越。”
嬴政倒是有点意外,本来子婴和自己说过什么孔雀帝国,还以为这孩子要先打西边呢。
“这打百越的好处颇多,试想,我大秦腹地单薄,这过了黄河后,便是千里平川,虽老秦人有雄关据守,可其他疆土现已是我大秦领地。倒不如打下百越,一来可扩充领地,二来西南物产丰饶,可是块宝地。”
其他的子婴也没过多说,等打下了百越后,还可以安顿大批的犯人,以及被法家观念排斥的人。
下了基层,子婴越发感受到,治大国如烹小鲜,不是大火就一定能烧出好菜。
眼下天下刚定,守旧的人还有一大批,等政策再惯行几十年,反对的声音便会小很多。
对于打百越,嬴政却是犯了难,照理说眼下匈奴倒是心头大患,可百越物产丰饶,嬴政也是知晓。
便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说道:“明日朝会,这事再议一议。”
紧接着,爷孙俩便互相说着,这半年来各地的见闻和趣事。
……
李斯手捧奏章,正想找始皇仪事,却见始皇的书房外,站着几个人。
项羽、韩信以及黑夫他自然认识,半年未见,项羽和韩信都长高了不少,尤其是项羽,竟然快和黑夫差不多高了。
只是三人身旁还有个身穿长袍的文人模样,这倒让李斯有点意外。
早就听说小公子这次去楚郡,是为了寻求良才,可却未曾听说寻到了谁,难道眼前之人便是?
于是便上前打着招呼,项羽韩信皆是回了礼,待到李斯望向那长袍文人。
他也是笑着拱手道:“在下萧何,参见廷尉大人。”
第111章 带甲百万,先打哪里?
子婴这一番去寻贤,最终只带了萧何一个回来。
倒不是没遇着其他人,可在一番接触后,却发现才能极为的普通。
或许,这些个才能是他们日后习得,可日后,哪有动乱的秦朝?
在这安稳的朝内,倒是只有泯灭众生而已。
时势造英雄,这真不是一句空话。
最后,子婴只选了一个萧何回来,无他,确实有大才。
项羽韩信负责带兵打仗,萧何负责后勤补给,这本就是一种梦幻的组合。
至于其他武将……
有了项羽和韩信,我还需要你们?
……
次日。
章台宫内。
君臣之礼过后,嬴政坐上了龙椅,目光扫视了一番,盯着蒙恬问道:
“蒙恬,你来说说,这匈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此次东巡这般着急回来,也是收到了北方的急报,否则嬴政还要多在琅琊郡待上一段时间。
蒙恬出了人群,说道:“陛下,据探子来报,这匈奴此次动作反常,纠结了不少部落人马,可却是未奔向我大秦。”
眼下春夏交替,水草丰美之时,蒙恬得了军报,也是第一时间加急汇报给始皇。
可根据后续的军报分析,这匈奴似乎又不像是要打秦国。
毕竟,每次来中原腹地劫掠,也是等到秋冬之际。
“未奔向我大秦?难道这周围还有其他强国,与这匈奴为敌?”
嬴政立马想到了子婴说的孔雀帝国,难道这远方的邻居,这么快就动手了?
蒙恬回道:“启奏陛下,上郡有我大秦将士三十万,只待陛下一声令下,臣……便可攻入匈奴!”
蒙恬看来,不管匈奴要干什么,这三十万的大秦锐士,可是实打实的,不服咱就来打一场。
眼下天下太平,这倒让打惯了仗的大秦将士十分难受,见有机会出征,蒙恬自然想要请战。
李信这时走出人群,道:“臣附议。”
刚从雍城过来的王翦和王贲,也是走出人群道:“臣附议!”
一旁的李斯见状,忍不住叹气无声道:“我大秦虎狼之师,可过不惯这等太平的日子。”
嬴政见一个个站出来的武将,却是笑了,可昨日子婴却建议先攻打百越,于是便开口问道:
“可也有人和朕建议,先打百越,你们说说,到底先打谁?”
一群武将相互看了一眼,都想看看是谁说的。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