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81节
项羽此刻乃是千夫长,他可想好了,难得去百越征伐,自己一定要立个大功。
连着一旁的韩信,也是摩拳擦掌,这武力上虽然不及项羽,可有了弩箭的协助,却也不差。
跟着王翦学习半年的两人,成长了不少,韩信也更加自信,倒也没了先前的自卑感。
子婴反驳道:“这百越地形复杂,用何等武器,得看具体的情况。”
正说着,萧何从外面进来,“启禀公子,三十万大军将于明日抵达城外,到时,便可开拔百越。”
子婴闻言点头道:“好,到时候你与我同去吧。”
萧何倒是有点意外,他不过是沛县的主吏掾而已,现在虽跟着小公子,可只是当个幕僚,没想到也有机会出征。
“这百越之战,非一日可成,与这朝内沟通事宜,便都由你来吧。”
见小公子这般解释,萧何便不再说什么。
自己没有杀敌的本事,可这文书对接的工作,倒也不在话下。
待到次日。
子婴与父母大父等告别后,便在百官的相送下,亲率三十万大军朝着百越之地进发而去。
第113章 抵达会稽郡,众人献策
百越之地地形复杂,分为了不少小国。
可在秦楚交战之后,王贲便就已经打下了不小的领地。
比如,吴越这个诸侯国,现在倒成了大秦的会稽郡。
说是要打掉百越,实际上,最主要的国家,便是南越、西瓯和骆越三国。
大军长途跋涉,历经两月后,便抵达了会稽郡。
这一次,子婴并未带太多的骑兵。
毕竟,作战之地,主要是山地为主,骑兵反而发挥不了作用。
三十万的旧楚将士,自从加入了秦军之后,可就一直等待着打仗获得爵位。
没想到,这第一战竟然不是匈奴,而是自己熟知的百越,不少人心情激动。
等到了会稽郡,见小公子不走了,却是急坏了。
王贲无奈,除了自己带着的一万亲卫外,这其余的,均是旧楚的军人,原本已经被打散了放在各个队伍里。
可子婴一句话,便又把他们给召集在一起。
待到有人把下面的想法传给王贲后,王贲这才意识到,到了这会稽郡,也有两天了。
再往南,便是南越,这一仗到底要不要打,要如何打,小公子可全都未说啊。
想到这些,王贲便起身去询问子婴。
等到了营帐,却见子婴背负着手,在和韩信项羽以及萧何正说着话。
王贲直接上前问道:“小公子,是为何事烦忧?这大军都到了会稽郡,为何不继续向前进发?”
子婴见是王贲,便解释道:“我观天色有异象,可能会有八风,故而在这多留几日。”
八风指的就是台风。
眼下,正值盛夏,乃是台风的高发季节,子婴到了这里,见天空高云出现,这是台风要来的迹象,便就停歇了几日。
王贲自然不懂这些,便把下面将士的想法与子婴说了一番。
子婴见状,却是笑道:“机会自然有,舅父既然来了,正好帮忙参谋参谋,马上要与吴越接触,这一仗该如何打?”
子婴说完,便让王贲落了坐,看着韩信和项羽,问道:
“眼下,再往南便是南越,你等认为该如何攻打?”
子婴身后便有一张偌大的舆图,只是上面只有大致的地区,压根没有什么详细的地形。
百越和内地交流不多,准确的舆图,大秦是一个也没有。
这也是打仗的难度,不知道地形,就很容易被伏击。
南越地区基本上包含了往后整个南部地区,和部分地区,地域以山地为主。
项羽见状,便率先开口道:“若是我领军,便直捣黄龙,杀向南越腹地,在大秦的铁骑之下,焉能有反抗者?”
子婴闻言,没有说话,又看向了韩信。
韩信思索了下,便说道:“若是想要攻打南越,自当是先知晓其国内的具体情况,待到有具体情况后,再想法破之。不过,我也赞同项羽的想法,这小小的南越国,不足为惧。”
子婴眉头微动,项羽和韩信毕竟还未到十岁,并未有带兵经验,在雍城待了半年,便觉得大秦将士天下无敌,能有这般想法,也是正常。
可韩信的法子,倒是和子婴的想法一样,南越一定要打,只是得先知己知彼。
想到这,便又转头看向了王贲。
望着眼前的舆图,王贲开口道:“末将建议,顺着会稽郡的江河而下,从北部平原地区进入南越,直奔番禺,从而拿下南越。”
番禺乃是南越的都城,也就是后世的广州。
王贲所说的战术又更加具体了一点,子婴回头望向身后的舆图,虽然没有南越的具体地形,可这水系的大概走向还是有的。
只是,三十万大军,大秦也没这么多战船啊,从上游调拨过来,也需要些时日。
综合三人的想法后,子婴陷入了沉思,这南越之战,乃是征伐百越的第一战,子婴必须赢的漂亮。
可若是直接攻击,损失必然惨重。
除了水土不服、征伐的部队,不是秦军主力外,最主要的,还是百越的地形。
实际上,百越的人口并不多,也就几十万人,而参战的军人则更少。
估摸一共只有几万人,但,特殊时候,便可全民皆兵。
见小公子没说话。
王贲问道:“小公子不是说要驱虎吞狼,这南越国,算是虎还是狼呢?”
“这南越还算不得这些,不过,拿下南越虽然有难度,若真想拿也是可以办到。只是……”子婴顿了顿,继续说道:“若是我等攻击了南越,那西瓯和骆越必然会加紧防范,导致难度增加。”
众人闻言,皆是不解。
子婴思索了下,便解释道:“这三国,就类似于以前的七国,各有各的心思,本就是敌对状态。可若是外部有强敌,则他们会抱团,变得更加难以攻伐。”
开玩笑,何止是难以攻伐。
当初大秦派兵五十万,可最后只剩下五万。
这也是导致大秦国力衰减的根本原因,促使一些个起义军,轻易便打下了函谷关。
这一世,子婴自然不想损耗国力,更何况,杀戮过多,便容易结下死仇,这百越之地,本就是中华大地的故土,自然没必要赶尽杀绝。
想要先打下南越,除了一个正当的理由,更重要的还是详细舆图的问题。
想到这里,子婴便望向了一旁的萧何,问道:“你有何建议?”
萧何一听,小公子想要给开战的借口,想了会,便说道:“公子,我觉得,与其在这思考,倒不如直接探探虚实,直接修书一封,给那南越国王,让其直接归附,若是不愿,便再开战,此事,萧何愿往。”
众人一愣,这百越之地,本就蛮夷,可不讲什么道理,而且还是去让人家投降,这不斩来使,可是七国的规矩,并不是百越的规矩。
萧何就这般去了,搞不好身首异处的可能性很大。
子婴顿了顿,再度问道:“萧何,你可想好了?”
萧何当即下跪请命:“还望公子成全,我萧何愿当这差事。”
大秦的军功制,萧何自然清楚,上阵杀敌他是没希望了,便也只有这等口舌之事,才有他的份。
韩信、项羽想要立功,他萧何何尝不想?
第114章 抵达南越都城番禺
倒也不是萧何狂妄自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楚国人。
他家庭条件本就不错,也在当地当了个小差事。
这百越各地的行商,也是有了一番交集。
在这会稽郡还叫吴越国时,萧何也是游览了一番,对于百越各地的风土人情,萧何也是颇知一二。
这南越国,虽然称之为国,可却是各个部族独立生活。
也就是在前些年的时候,才被当地最大的部族给一统了,定都番禺。
说是一统,也只是名义上的一统,各个部族还享有极高的独立自主权。
若是强硬进攻,倒还真如公子想的那般,各个部族团结一致,从而抗击大秦。
可若是直接去番禺,说通了南越国王后,这南越国自然不攻而破。
当然,各部族的生活,大秦自然不可以扰乱。
好在,越地当地的土著喜欢隐居山林,生产资料匮乏,倒也没什么影响。
子婴听得萧何的要求,也是犹豫了一番,毕竟是自己好不容易招回来的人才。
莫不要真被人家给砍了。
斟酌下,正想着怎么拒绝,一旁的萧何又请求道:“公子请信任萧何,这百越之地的风土人情,我也是略知一二,此番前往,随没有十拿九稳,可也半差不差,还望公子成全。”
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子婴倒也不好拒绝,再加上,这萧何虽是自己招的,可却未有实功,这和李斯这等大臣对接物资粮草之事,也是被看清了一等。
若这能让萧何拿了这功劳,倒不枉自己这番操劳。
便问道:“此去番禺,你有何要求?”
萧何还真有需求。
“还望公子施恩车架、锦衣绸缎,外加一些金银财宝,装满三箱,再允诺南越王一个侯爵的爵位便可。”他怕子婴不同意,又补充道:“越地之人未见识过我大秦的威严,此乃小恩小惠,还望公子答应。”
这前面的要求都还好说,萧何想要坐自己的车驾前去,自然没问题,毕竟是秦王长孙的座驾队伍,自然豪华。
这金银财宝本就是身外之物,若是能说服南越投降,也是好说。
可这最后一条,倒让子婴犯了难。
给这南越国王赐个爵位,这本就是大父的权利,子婴若是想要讨个爵位,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若是这般好给予,岂不是寒了其他得了候位人的心?
更何况,大秦攻打南越还没吃下苦头呢,若是这般直接给予,肯定说不过去。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