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429节

  不错!

  自己的的确确说过,是要函谷关自己备一些粮草。

  不过…

  那时候的确是因为害怕平乱战事吃紧,才出此下策。

  再说,虽然朝廷粮草供应给了自己,其余地方上,应该还是有粮才对。

  叫函谷关自筹粮草,并不是难事。

  当下点头道:“不错,朕的确是下过军令。”

  “徐将军,你们大可依着朕的旨意,从四处筹备粮草就是。”

  徐晃一听,原来这事的症结还真在曹丕身上,心头就凉了半截。

  要真是如此…很可能今日耽搁了这么多时日,也是无用。

  然既然都到了此地,索性该说的都说了。

  徐晃卸下心里所有的包袱,猛然抬头,直直看着曹丕道:“陛下!都没有余粮了!”

  “朝廷征收的太狠,既是要收粮,又是要收钱。”

  “征收的钱财,更是只要南方的新币。”

  “那河南尹司马芝,为了筹备上缴的税收,竟是只能贱卖了留下的粮草。”

  “结果…真是一点余粮都没有了!”

  曹丕听得心里咯噔一声。

  这要筹钱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说到底,筹钱为了干什么,还不是从“黑市”上,再买南方粮?

  结果倒是好,有粮还低价卖了,再是高价买回来!

  这一来一去…可不知损失了多少!

  再说其中若是还有贪墨之人,那就更是损失大了!

  到了这份上,曹丕再是反应慢,却哪能还不知道自己是中计了?

  心里暗暗惊疑:“这些环环相扣的算计,自己到底如何就落入了其中?”

  “从新币开始,到粮草开始暂缺,仿佛一步一步,自己都跟着刘备的算计走去!”

  曹丕虽然的确觉得不对劲了,但一时还不能想明白。

  而眼下之关键之处,还是要先解决了函谷关的困境。

  其实不止是函谷关,那青徐前线,许昌前线,其实都面临缺粮的危机。

  只是作为关口,是最先爆发出来的。

  曹丕闭着眼睛,眉头紧锁,也不知过了多久,便在众人忐忑之中,下了决断!

  “今日别无他法,若再与司马懿在此相斗,则无法再抵抗刘备兵锋。”

  “函谷关若失,司隶兖州之地,皆危矣!”

  “朕欲亲自与其谈和,叫其分兵往长安而去。”

  “不若朕灭亡之日,便是那司马懿身死之时!”

  众人一听要与叛贼谈和,一个个瞬间是难以接受的。

  这与叛军谈和,简直闻所未闻,难以想象!

  然再细细一想,确实也只有这法子了。

  要是再与司马懿相斗,除非能快速铲除其势力,不然当真要被刘备逐个击破。

  反之…要是司马懿还能如陛下所言,反击长安,却不失为一桩好事!

  是敌是友…有时候确实不是永恒的。

  曹丕说的这般有理有据,众人虽然有些吃惊这想法,却无人反对。

  直到冒出个声来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那司马氏乃是反贼啊!咱们如何能与反贼妥协!”

  “当速速剿灭,以振士气,再全力往南,平定刘备。”

  “若是与其谈和,其余人效仿那司马氏,岂不是天下大乱!”

  “陛下!三思啊!”

  不得不说,钟繇这情真意切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尤其最后那段,说当会有人效仿司马氏叛乱之言,的确是有几分道理。

  是以曹丕与众人皆无听出异样来,只以为这钟繇真是如此忠心耿耿。

  曹丕更是劝道:“元常公所言正是,只是…”

  “眼下形势如此,只能使此权宜之计,不可再逞一世之勇。”

  “想来…若是父亲在世,也会如此安排。”

  钟繇听曹丕真是一副打算要与司马懿谈和的架势,心道这可不好!

  还是要曹丕与司马懿相互争斗,才是对刘备这头最好。

  这般想着,钟繇又开始发力了。

  却道:“陛下啊…这就算形势如此,也不能真与司马氏议和啊!”

  “不成不成,绝对不成!”

  钟繇又是苦言相劝。

  徐晃看着,倒是觉得陛下的决断不错。

  若是谈和,那函谷关就有粮草补给了啊。

  当即上前道:“元常公啊,你那心情可以理解,只是陛下说了,这只是权宜之计。”

  “再说行军之事,陛下自有计较,你就不要再多建议了。”

  徐晃本是好心相劝,然说完这句,忽然心头闪过一个念头!

  “不对!”

  “要说钟繇不知军事,其本守潼关,安得不知?”

  “自当熟知军中形势,今日却死命劝说陛下,是何道理!”

  “莫不是…这厮面忠而心有奸!”

  徐晃心里,不由闪出一个念头!

第531章 够忙活的曹丕

  徐晃的念头虽是一闪而过,但却越想越感觉不对劲。

  首先钟繇逃出来这件事,就够蹊跷的。

  当时没有注意,现在想想,其在潼关之中,被邢道荣拿捏着,却能如此胆大,用诈降之法走出来?

  其次这钟繇来了之后,似乎这头的形势是每况愈下。

  很多事情,仿佛邢道荣有千里眼与顺风耳一样,竟然是可以算的分毫不差。

  就说之前函谷关…

  邢道荣就算准了关内缺粮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

  现在想想曹休以为内有奸细,还冤枉了司马芝,却并不是无的放矢。

  只是极有可能搞错了对象!

  不是关内有内奸,也不是洛阳有内奸,而是邺城里头,出了大问题!

  可虽然徐晃这些念头在心里贯穿而过,但终究是没有证据!

  眼下要是骤然发难,想必依着钟繇这老东西的嘴皮子,极有可能遮掩过去。

  “不好打草惊蛇,只好暗中调查!”

  至于要不要与陛下说出自己猜测,徐晃还是打算先找些证据再说。

  还有函谷关战事,才是燃眉之急,先解决了函谷关粮草之事…

  这般想着,徐晃便只是把这些猜测放在心头,并不与曹丕详细说。

  再说曹丕,虽然继承了曹操多疑性格,却也不是完全没有继承优点。

  曹操关键时刻果决的个性,亦在其血脉之中。

  当下便道:“司马懿不知君恩,其心可诛,罪不容恕!”

  “理应杀其全族,以儆效尤!”

  “然今日之势,当忍辱负重,退避三舍,以期先定外敌,再平内乱。”

  “朕心意已决,便先与那司马氏和谈!”

  此斩钉截铁的话语,叫钟繇便是有心,也不好再说。

  只得暂且低调闭语,等机会再生事端就是。

  …

  曹丕与司马懿和谈的事情,的确是让邢道荣有些吃惊的。

  不过函谷关破了之后,中原之地已闻风丧胆,皆无斗争之意。

  再加上关羽与诸葛亮一同发兵,此刻邢道荣可谓势如破竹。

  中原要镇郑城、弘农、曹阳皆没什么抵抗,邢道荣顺利带兵逼迫洛阳。

  一路如此顺利,军中自也士气高涨。

首节 上一节 429/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世子你别乱来

下一篇:大汉:吾乃冠军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