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451节
却认真点头道:“看来咱们还需低调行事,不可心急。”
这些时日里,魏讽个性也终于被钟繇也带的沉稳了起来。
钟繇听得魏讽如此说着,却脸色一变,没有前头那般严肃,反是笑着道:“子京也不必如此,今日到底是得了不少好消息。”
“如今这城内不用咱们动作,那就乱成了一团,咱们反倒是轻松,可以静静瞧着其他那些人最后的疯狂了。”
魏讽看钟繇轻松笑起来,也是跟着轻松了些。
想想倒也是。
现在着急的可不是自己了,而是其他那些世家权贵。
只怕皆是惶恐不安,想是寻找一些个出路。
正想着,却听钟繇又道:“不过咱们也不能白等着,吾欲去寻一次高堂隆。”
“听说其随军出征,又是亲自与陛下一同回来,其中情况,他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如此去找他打探打探,看看情况到底如何。”
魏讽一听,说的是啊!
这要是能弄明白整个情况到底如何,对时候的行动自然是有帮助。
却心里更是佩服了几分,暗道元常公不仅稳定,更是常常有惊人思量。
这般思量,确实厉害…
当即也道:“也好,那就一同去找那高堂隆,问问情况就是。”
…
高堂隆真是郁闷极了!
本来嘛…这一切都已经计划的好好的了。
这会儿自己应该屁事都没有了,早就躺平了。
哪至于今日…却还要各种思量。
幸好…自己早投诚了邢道荣,问题应该不大。
只要这一阵子不惹事,不生事,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所以一回了邺城,高堂隆也是称病不出,不打算搞任何事情。
总算如此一来,也是太平的很。
却没想才没安生了几日,钟繇就来寻了。
对于钟繇…高堂隆大概还是有数的。
此人乃是曹氏的铁杆!
这种人,以前是意气风发,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只怕那是怕的很,只恐汉军杀来时候,到时候那是降也不是,不降也不是。
降了…那有损自己曹氏忠臣的脸面,只怕自己脸皮也放不下来。
不降…却怕自己小命保不住,到时候命损当场,可是得不偿失。
总之…
这类人现在身份尬尴,能少接触一些,就少接触一些。
于是高堂隆依旧要用生病的借口,打算闭门不出。
谁知这钟繇竟是半硬闯式的入内,非是要瞧瞧自己…
第557章 高堂隆与钟繇
“升平公!”
“看来你这病也是还好,这还能看的了书卷。”
却说钟繇缓步走入高堂隆的府中,屋内烛火摇曳,映得高堂隆的面容忽明忽暗。
他正伏案翻阅一卷竹简,见钟繇进来,微微抬首,皱了皱眉头,拱手道:“元常公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钟繇微微一笑,目光深邃,道:“升平公,今日前来,不为别的,只想问问此番之战,到底如何败的!”
钟繇说话,真也是开门见山,直接就直奔主题了!
高堂隆放下竹简,神色淡然,道:“元常公…你问这个作何?”
“这军中事务…与你可也没什么关系吧!”
钟繇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升平公,你这话可说错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今日败了,若不知为何败了,岂不是白送了将士性命。”
钟繇这借口听上去倒是正路,只是…
今日形式都已经这般了,还反思什么啊!
都安排后路才是正理!
打仗…就是这样。
开始是一城一地的斗争,打到后面,大势已去,那就是一州一郡,一个地区的丢失。
兵败如山倒。
这一旦到了一定的形势下,失败就如高山倾倒一般,根本挡不住。
高堂隆心里以为这钟繇是要垂死挣扎。
这还是很好理解的,作为曹家铁杆,完全押宝曹氏,这钟繇自然是不希望曹氏失败的。
如今垂死挣扎,自然也是正常举动。
只是…高堂隆可哪里能与他一起送死去!
当即目光一闪,随即笑道:“元常公,你这可是太难为我了,你也知道,我素来不知兵法。”
“军中事务,所知不多啊!”
钟繇见他言辞闪烁,面上不露声色,淡淡道:“哎…我也不是要为难了升平,也知道升平对军务之事,所知不多。”
“眼下只要升平把经过说上一番就是,尤其是咱们陛下到底如何受伤之事,可一定要说说。”
“如此一来,以后也好避免重蹈覆辙,免得陛下再受如此之苦。”
高堂隆真是对钟繇的话是嗤之以鼻。
陛下眼下能度过哪天都不知道,还什么下次不下次的。
高堂隆敢打包票,这曹丕绝对不敢再什么御驾亲征了!
就算是形式所逼御驾亲征,待看到了邢道荣与马超那两个家伙的时候,只怕什么胆量也没有了。
不过…
现在还不是表现出自己嗤之以鼻样子的时候。
只是又拱手道:“元常公…在下实在不知该怎么说好,这陛下怎么败的,我到了今日还没弄清楚,便说经过…也不知其中细节,只怕说错了什么,反倒是酿成大祸。”
说罢,又是装出一副头疼样子,扶住脑袋道:“哎哟…元常公你莫要逼迫了,再想下去,我这脑袋都感觉要裂开来了!”
得…
这高堂隆话都说到了这份上了,钟繇倒是也不好再说什么。
钟繇点了点头,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终究未再多言,便要转身离去。
高堂隆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帐外,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
他能感觉到,这邺城的形式越来越不好了。
有一群想要望风而逃的,有一部分欲要再看看形式的,还有钟繇这般的垂死挣扎一派。
可以预见…一场巨大的风波,只怕在城内会不知什么时候掀起。
到时候有多少人会被波及…真也不好说。
…
却说钟繇见了高堂隆,表面上是一无所获,实际上嘛…他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高堂隆这家伙…什么都不说的状态其实也不大对劲。
按理来说,眼下外部形式如此紧迫,自该报团取暖的时候。
高堂隆随曹丕亲征,也算曹丕近臣,此危急时刻,也该寻出路才是。
自己明面上也是曹丕近臣,若要报团,自己该是合适的人选。
这会儿…倒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根本无所谓。
颇有些隔岸观火,事不关己的架势。
这般样子,多半是已经有了退路了。
只怕伤及了自家人,钟繇这才没有逼迫高堂隆太多。
只不过心里已然是早早标记了他,等待准确消息传回来。
然这头钟繇放下了高堂隆,那头曹丕却没放过他。
这日深夜…宫里传了令,叫钟繇迅速进宫面见陛下。
这令一听就不寻常。
为何?
自打曹丕重伤回邺城之后,就很少主动请自己入宫。
别说自己了,就是其他人,也很少入宫去。
说白了,陛下身子不行了,经不起折腾。
再说也是不好给众人总看得陛下虚弱样子,免得有损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