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473节
邢道荣看着她,心中暗自点头,却道:“今日过后,兵卒对你想法就轻了。”
“至于这份功劳,你也可安心拿了就是。”
花鬘连道不敢。
邢道荣却拍了拍她肩膀道:“军中赏罚分明,你安心受着就是。”
…
军中赏罚分明,这话确实说的很对。
军营之中…眼下立起了一高台。
花鬘面容冷峻,眉宇间透着几分肃杀之气。
高台之上,诸葛亮端坐于案前,目光如炬,注视着这位年轻的少女。
两侧的文武官员纷纷侧目,眼中或惊叹,或忌惮,或钦佩。
花鬘走到台前,余光瞥了眼邢道荣,却见他也正一脸笑容看着自己。
这笑容叫花鬘顿时安心了不少。
上前两步,单膝跪地,双手将诏书高举过头,声音清亮而坚定:“末将花鬘,幸不辱命,斩敌将徐晃,特来复命!”
诸葛亮微微颔首,起身接过诏书,朗声道:“花将军英勇无双,立下赫赫战功,特封为护军将军,赐锦缎百匹,以彰其功!”
话音落下,四周顿时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花鬘低头谢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
赏赐的黄金与锦缎被一一抬上高台,金光璀璨,锦缎如霞,映得她冷峻的面容也添了几分光彩。
花鬘站起身,目光扫过台下众将士,声音铿锵有力:“今日之功,非我一人之力,乃众将士同心协力之果!此赏,当与诸君共享!”
言罢,她挥手示意将部分赏赐分发给将士,顿时引来一片欢呼。
邢道荣看着意外。
这话自己可没说过!
花鬘这些话,可不是自己教的。
瞥了眼诸葛亮,瞧他也朝着自己微微摇头,便知也不是这诸葛亮教的。
难道还真是花鬘自己想的?
这么看起来…花鬘还是挺聪明的…
众人纷纷欢呼,高呼:“花将军…花将军!”
…
分赏之后,众人就对花鬘受赏的事情没什么感觉了。
要不然这一个蛮族少女,被封为“护军将军”,这事情多半是要引起轩然大波。
幸好…
花鬘脑子收紧了,这才叫这事没引起什么风波。
反倒是收了一波军心…
…
官渡之战,八面齐攻,齐齐而上,打的曹军没有半点招架之力。
曹魏本来还指望着官渡之战变成奇迹,没想到…那是一战都没撑住,直接被打散了!
消息传回邺城,却没有引起太大波动。
为何?
只因为…这结果大家都预料到了啊!
奇迹?
哪里有那么多奇迹!
奇迹要是有这么容易,就不是奇迹了!
再说自曹刘两方面正式开始交锋,曹魏这头就没有占过便宜。
之前占据优势都拿不下刘备军马,何况现在大势已去?
这事…
所有人都有了准备,所以消息传来之后,也没半点意外。
第585章 殿中惊变
邺城的深秋,寒意渐浓。
宫墙内的梧桐树叶片片凋零,随风飘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宫中的气氛比往日更加沉寂,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
曹丕的寝宫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苍白的面容。
他倚靠在龙榻上,身上盖着厚重的锦被,却仍觉得寒意透骨。
御医们跪在榻前,低声商议着药方,眉宇间满是忧虑。
曹丕微微闭目,呼吸有些急促,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的手中握着一卷未批完的奏章,指尖微微颤抖,似乎想要用力握紧,却终究无力。
一旁的宦官小心翼翼地接过奏章,轻声劝道:“陛下,龙体要紧,这些琐事还是暂且放下吧。”
曹丕缓缓睁开眼,目光有些涣散,却仍带着一丝帝王的威严。
他低声说道:“国事…不可废。”
声音沙哑而微弱,仿佛从喉咙深处挤出。
他说完这句话,便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整个身子都在颤抖。
宦官连忙递上绢帕,曹丕接过,掩住口鼻,片刻后,绢帕上已染上了一抹刺目的鲜红。
宫外,风声渐紧,隐约传来远处钟鼓的低鸣。
曹丕的病情日益加重,消息不胫而走,朝中大臣们纷纷暗自揣测,心中忐忑不安。
邺城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压着一层厚重的乌云,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
官渡之战大败的消息,没引起太多风波。
而曹丕吐血的消息,如一道惊雷,瞬间震动了整个曹魏朝廷。
邺城的宫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众臣齐聚于大殿,却无人敢高声言语,唯有低沉的私语声在殿内回荡,仿佛一阵阵压抑的暗流。
吴质立于殿前,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卷战报,指尖微微发白。
他目光沉静,却难掩内心的忧虑。
片刻后,他转身对身旁的钟繇低声道:“陛下…今日看来是出不来了。”
钟繇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大司马…该做决定了。”
吴质微微点头,终于没想再反驳了。
那边…
陈群站在殿角,神色淡然,仿佛一切事不关己。
只是偶尔瞥向邺城的眼神,预示着心里的不安定。
再有…
许久不见的贾诩,竟然今日倒是出现了。
这老家伙也够可以的,前些日子一直称病,今天陛下病重,他倒是好了。
这会儿身形笔直笔直的站在殿中,仿佛完完全全好了的样子。
就如这几人,眼下殿内众臣各怀心思,有人忧心忡忡,有人愤懑难平,也有人冷眼旁观。
然而,无论他们心中如何心思,此刻都明白,曹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殿外的天色阴沉,乌云压顶,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
“陛下还未出现?”
等了足足大半个时辰,钟繇逐渐感觉不大对劲了。
倒不是说曹丕不出现这事不对劲,乃是今日朝议,乃是曹丕所召,若是他本来身子骨就出现问题,也不会有今日这一出了。
是以这召令出了,陛下人却不见,倒是稀奇了。
吴质回道:“元常公莫要心急,今日事有蹊跷,别人不说,你看那贾文和都来了。”
“只怕…不来的,便要出问题了。”
钟繇心头一顿,这才恍然发现,眼下邺城的大小官员,倒是都差不多出现在了这殿中。
便是“自己人”的高堂隆与魏讽,也在其中。
只是各自按着官职大小,在各自的位子上。
更是为了避免嫌疑,没有聚在一起罢了。
不过…
什么事,要这么多人一同在此?
钟繇越发觉得不对劲,便又问吴质:“大司马可得了什么风声?”
吴质摇了摇头道:“这就是奇怪之处,什么风声也没有,谁都不知道今天朝议为何!”
说着…顿了顿,似乎是心头下了个决心问道:“陛下…军马到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