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476节

  曹丕虽然下了令,叫这邺城中全民皆兵。

  不管男女老幼,皆入军中守城。

  但你说到底有几个人能听他的,眼下可真是在皇城脚下,也没人听令了。

  一来曹丕病重,本来就没什么人还听其号令。

  二来这军中大将死了个干干净净,曹丕光说号令,也没说哪个支持。

  三来这事本来就够操蛋的,自然也无人听了。

  至于前日曹丕在殿中恐怖状态,更不会叫人主动来寻他。

  是以当下听得吴质前来,曹丕便是浑身乏力,还是挥了挥手,叫其入内。

  …

  吴质提步入殿,便瞧见卧于榻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

  通过烛火,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看着他惨淡的面容。

  微微一顿,吴质躬身行礼,低声道:“大王,臣有一计,或可解邺城之危。”

  曹丕微微抬眸,目光黯淡却仍带着几分锐利,声音沙哑:“子衡,到了今日,却还得靠着你啊!”

  “今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吴质上前一步,低声说道:“刘备素以仁德自居,天下皆知。今其大军压境,邺城百姓惶恐不安。大王可命城中老弱妇孺,置于军阵前部,直面刘备大军。”

  “若刘备不退,则其仁德之名尽毁,邺城百姓必嫉恨刘备,誓死抵抗。若刘备退兵,大王可命精锐伏于后阵,待其退兵大乱之时,趁机追杀,必可大破其军。”

  曹丕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沉吟片刻,缓缓道:“此计虽险,却也有理。只是…以老弱妇孺为盾,未免有损我魏国声名。”

  吴质神色肃然,沉声道:“陛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今邺城危在旦夕,若不以此计退敌,城破之日,百姓涂炭,陛下基业亦将不保。此计虽险,却是唯一生路。”

  曹丕默然良久,终是点了点头,声音低沉:“便依子衡之计,速去安排。”

  吴质领命,正要匆匆退出殿外,却又被曹丕喊住。

  回过头,却见曹丕缓缓抬手,手指微微颤抖,示意自己近前。

  吴质连忙上前,躬身低首,轻声道:“陛下,有何吩咐?”

  曹丕目光凝视着吴质,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恳切:“子衡,近前来。”

  吴质再近一步,几乎贴近榻边。

  曹丕忽然伸手,紧紧握住吴质的手腕,力道虽弱,却透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坚定。

  吴质微微一怔,感受到曹丕手心的冰凉,心中不禁一紧。

  曹丕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千斤之重:“子衡,朕…如今病体沉重,朝中诸事纷繁,外有刘备大军压境,内有群臣心思难测。”

  “朕思来想去,眼下唯有你,朕可以全然信任。”

  吴质闻言,心中一颤,连忙跪下,低头道:“陛下厚爱,臣惶恐。臣虽才疏学浅,但必竭尽全力,为大魏效死力!”

  曹丕微微摇头,目光深邃,语气愈发沉重:“子衡,你不必谦辞。朕知你才智过人,忠心耿耿。”

  “这些年来,你为朕出谋划策,屡建奇功。如今国事艰难,朕唯有托付于你,方能安心。”

  他说到这里,语气忽然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声音也低了几分:“子衡,朕…时日无多。大魏江山,孤不能亲手托付于幼子,唯有你…唯有你,能替朕守住这基业。”

  吴质听得此言,心中如压巨石,眼眶微红。

  曹丕到底还年轻,称帝不过几年,几日却说出什么时日无多,自然叫人心中微紧。

  便是吴质早有其他心思,也不免心底有些感叹。

  然此刻他知道决然不能心软而乱说话。

  自己一旦说出要类似要曹丕放下基业,投降刘备之言,必然会叫他暴怒而起!

  按着眼下曹丕多变的个性,此是毫无疑问的。

  是以吴质只能压住自己心思,沉声道:“陛下放心,臣必不负所托!纵使肝脑涂地,亦要保大魏江山稳固!”

  曹丕微微点头,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握紧吴质的手也稍稍松了几分。

  他缓缓闭上眼,声音几不可闻:“好…好…子衡,朕信你。”

  吴质跪在榻前,久久未起,心中翻涌着万千思绪。

  他知道,大魏江山,就要完了。

  至于什么守住大魏基业…也是决然不可能了。

  …

  诸葛亮大军走的再慢,邺城到官渡总共只有这点路程,再拖延也拖延不得几日。

  很快大军杀至城下,却见邺城城门大开,老弱妇孺被驱至阵前,哭声震天,哀鸿遍野。

  诸葛亮大军见状,果然迟疑不前。

  诸葛亮立于阵前,眉头紧锁,心中踌躇。

  身旁邢道荣上前,高呼道:“军师,曹丕以此计逼我退兵,若我强行攻城,必失民心;若退兵,则邺城难破。”

  如此高呼一阵,才低声靠近,与诸葛亮道:“此乃先前所言钟繇之计,军师可依计而行。”

  让诸葛亮“依计行事”,邢道荣也真算是天底下独一份了。

  然诸葛亮却反而心头满意,朝着邢道荣笑道:“今日本可一战而破城,然子與为邺城百姓安危,也算煞费苦心。”

  “既然如此,自然是要应计而动。”

  说罢,诸葛亮也是做作的长叹一声,挥手道:“传令,退兵!”

  如此诸葛亮军马缓缓后撤,阵型渐乱。

  就在此时,曹军伏于城中的精锐骤然杀出,如猛虎下山,直扑诸葛亮军阵。

  诸葛亮军部措手不及,大乱溃退。

  邺城之危,暂时解除…

  …

  却说邺城之中,基本除了曹丕之外,从上到下,都等着战败的消息了。

  结果没想到…诸葛亮大军竟然被守军杀败了!

  这一下搞的城里气氛倒是尴尬起来。

  本来都做好了迎接王师的准备,哪里想还会出意外。

  更有传闻,说诸葛亮退了五十里地,发檄文,说曹丕厚颜无耻,以百姓为盾。

  这事曹丕做法的确很不地道,不过…

  事都这样了,再无耻的手段,只要能挡住兵锋,便是被马上两句,又如何呢?

第589章 兵权旁落,开城投降

  曹丕躺在病榻之上,脸色苍白如纸,额间渗出细密的冷汗,呼吸微弱而急促。

  他的双眼深陷,眉宇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忧虑。

  自从得知诸葛亮率军北上,逼近邺城,他的病情便愈发沉重,仿佛每一日都在与死神搏斗。

  御医们束手无策,朝中大臣们亦是忧心忡忡,生怕这位年轻的帝王撑不过这场劫难。

  然而,就在他几乎绝望之际,一封急报飞驰而至。

  吴质的计策成功了!

  诸葛亮的大军在邺城外遭遇重创,蜀军溃败,不得不退兵数十里。

  曹丕颤抖着双手接过战报,眼中骤然迸发出一丝久违的光彩。

  他的呼吸渐渐平稳,苍白的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仿佛那沉重的病痛在这一瞬间被一扫而空。

  “好!好!吴质果然不负朕望!”

  曹丕的声音虽然依旧虚弱,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欣慰。

  他勉强撑起身子,目光炯炯地望向殿外,仿佛能透过重重宫墙,看到城下的战场。

  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力量,仿佛那胜利的消息是一剂良药,瞬间驱散了他体内的病魔。

  “传旨!”曹丕的声音虽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吴质此战有功,朕心甚慰。即日起,授吴质全权统领邺城兵马,一切军务皆由其决断,务必全力抵御敌军,不得有误!”

  侍从们连忙领命而去,曹丕则缓缓躺回榻上,长舒了一口气。

  目光渐渐柔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

  吴质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也是此刻唯一能倚仗的将才,将兵权交予吴质,他心中再无后顾之忧。

  “刘备…诸葛亮…”曹丕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你们以为朕病重,便可趁虚而入?殊不知,朕的江山,岂是你们能轻易撼动的?”

  大胜的消息,让曹丕的心情大好,只是…

  他这个决定,算是给自己的江山,彻底葬送了!

  …

  却说吴质得了邺城的兵权,心中暗喜,立即下令加强城防,严密把控各处要道。

  使钟繇、高堂隆、魏讽驻守城门,日夜巡查,确保城内无一丝风吹草动能逃过他的耳目。

  街巷之间,巡逻的士兵步伐整齐,目光如炬,百姓们不敢随意出门,整个邺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

  …

  布置好了一切,吴质坐于书房。

  他提起笔,蘸了蘸墨,心中思绪万千,最终落笔于纸上,字迹沉稳而有力:

  “大将军鉴:”

  “近日风云变幻,大势已成,邺城虽固,然孤城难守,徒增百姓之苦。”

  “吾思之再三,以为此时开城投降,方为上策。”

首节 上一节 476/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世子你别乱来

下一篇:大汉:吾乃冠军侯!

推荐阅读